灯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09558阅读:来源:国知局
当将所述第二外壳40安装于天花板200时,使所述锁紧杆62相对所述第二外壳40转动,以改变位于第二外壳40同一侧的两个锁紧杆62之间的距离。具体地,当需使第二外壳40和所述锁紧杆62穿过天花板200的开口 202时,使所述锁紧杆62相对所述第二外壳40转动并使所述锁紧杆62垂直与之靠近的所述第二外壳40的侧壁,此时,位于第二外壳40同一侧的两个锁紧杆62之间的距离最短并小于第二外壳40的长度,从而第二外壳40和所述锁紧杆62可以穿过天花板200的开口 202。当需将第二外壳40锁固于天花板200时,使所述锁紧杆62相对所述第二外壳40转动并使所述锁紧杆62平行与之靠近的所述第二外壳40的侧壁,此时,位于第二外壳40同一侧的两个锁紧杆62之间的距离最长并大于第二外壳40的长度,从而所述锁紧杆62被所述天花板200挡住不能脱离天花板200的开口 202,进而将所述第二外壳40安装于所述天花板200。
[003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68设有第一通孔680,所述第二外壳40的底壁设有第二通孔(被固定杆64遮挡),所述固定杆6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80和第二通孔,用于将所述固定杆64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40和所述固定板68。
[003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装置60还包括限位板66,所述固定杆64包括限位柱642和杆体644,所述限位柱642的直径大于所述杆体644的直径,所述限位板66套装于所述杆体644并位于所述固定板68和所述限位柱642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固定杆64脱离所述第二外壳40。
[003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外壳10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一边框12和一对相对的第二边框14,所述第一边框12和所述第二边框14组装为框体结构并在中间形成透光孔,所述光源模块20安装于所述第一边框12。
[0040]请一并参考图4和图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个所述第一边框12设有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124和第三凹槽126,所述第一凹槽122开设于所述第一边框12的一个侧壁所述第一凹槽122的开口朝向另一个所述第一边框12,所述第二凹槽124开设于所述第一边框12的另一个侧壁,所述第二凹槽124的开口背离所述第一凹槽122的开口,所述第三凹槽126设于所述第一边框12的顶壁,所述第三凹槽126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外壳40,所述灯具100还包括透明件70,所述透明件70安装于所述第一边框12的所述第一凹槽122中并遮盖所述透光孔,所述反射罩30卡入所述第三凹槽126中,所述第二边框14通过所述第二凹槽124与所述第一边框12固定连接。
[004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124和第三凹槽126均沿所述第一边框12的纵长方向开设。
[0042]请一并参考图4至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10还包括多个支架16,所述第二边框14还包括第四凹槽144,所述支架16插入所述第二凹槽124和所述第四凹槽144中,并通过锁螺钉的方式将所述第一边框12和所述第二边框14固定为第一外壳10。
[0043]因所述透明件70卡入所述第一边框12的所述第一凹槽122中,所述反射罩30卡入所述第三凹槽126中,即在所述透明件70和所述反射罩30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10的过程中,均不需要借助其它工具,如螺丝刀,使得将所述透明件70和所述反射罩30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10的过程既简单又方便,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0044]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6,安装时,先使所述锁紧杆62相对固定杆64转动,以使位于第二外壳40同一侧的两锁紧杆6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外壳40的长度,随后使第二外壳40和锁紧杆62穿过天花板200的开口 202,再使所述锁紧杆62相对固定杆64转动并使使所述锁紧杆62平行与之靠近的所述第二外壳40的侧壁,接着使所述锁紧杆62相对所述第一外壳10移动,以使所述锁紧杆62夹持天花板200,从而将第二外壳40安装于天花板200。其次,光源模块20安装于所述第一边框12,所述第二边框14通过所述第二凹槽124和所述第四凹槽144与所述第一边框12固定连接,所述透明件70插入所述第一边框12的所述第一凹槽122中,所述反射罩30插入所述第一边框12的所述第三凹槽126中,以将所述透明件70和所述反射罩30分别安装于第一外壳10中。最后所述卡簧50固定于第一外壳10并使所述卡簧50穿过第二外壳40的卡固部42,从而第一外壳10便安装于第二外壳40,即第一外壳10、第二外壳40、透明件70、反射罩30及光源模块20便组装为灯具100,且灯具100被安装于天花板200。
[0045]使用时,光源24发出的光线朝向反射罩30照射,反射罩30将光源24发出的光线反射出来形成间接照明,从而使光线变得更柔和舒适,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LED光源24直接照明引起的眩光问题。
[0046]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灯具,安装于天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第一外壳、光源模块、反射罩、第二外壳和多个卡簧,所述第二外壳安装于所述天花板,所述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光源板和多个光源,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光源板,所述光源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并使所述光源朝向所述第二外壳,所述发射罩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并罩覆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所述第二外壳设有卡固部,所述卡簧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并卡入所述卡固部中,用于将所述第一外壳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包括卡固体、一对卡固臂和一对倒钩,所述卡固体卡固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卡固臂从所述卡固体的相对端部朝向所述第二外壳延伸,所述倒钩从所述卡固臂的末端朝向所述第一外壳弯曲延伸,所述卡固部设有第一卡固孔和一对第二卡固孔,所述第二卡固孔位于所述第一卡固孔的两侧,所述卡固臂穿过所述第一卡固孔,所述倒钩卡入所述第二卡固孔中,用于将所述第一外壳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多个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用于将所述第二外壳固定于所述天花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的底壁,所述锁紧杆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杆,用于改变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锁紧杆之间的距离及所述锁紧杆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杆包括锁紧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锁紧部的一个端部并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杆为螺杆,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螺纹孔,用于将所述固定杆和锁紧杆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的顶壁,用于防止所述固定杆相对所述第二外壳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外壳的底壁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将所述固定杆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固定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限位板,所述固定杆包括限位柱和杆体,所述限位柱的直径大于所述杆体的直径,所述限位板套装于所述杆体并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限位柱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固定杆脱离所述第二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一边框和一对相对的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组装为框体结构并在中间形成透光孔,所述光源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边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一边框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边框的一个侧壁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另一个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边框的另一个侧壁,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背离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所述第三凹槽设于所述第一边框的顶壁,所述第三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灯具还包括透明件,所述透明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边框的所述第一凹槽中并遮盖所述透光孔,所述反射罩卡入所述第三凹槽中,所述第二边框通过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边框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具,安装于天花板。所述灯具包括第一外壳、光源模块、反射罩、第二外壳和多个卡簧,所述第二外壳安装于所述天花板,所述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光源板和多个光源,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光源板,所述光源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并使所述光源朝向所述第二外壳,所述发射罩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并罩覆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所述第二外壳设有卡固部,所述卡簧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并卡入所述卡固部中,用于将所述第一外壳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本发明提供的灯具,通过反射罩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出来,形成间接照明,从而使光线变得更柔和舒适,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LED光源直接照明引起的眩光问题。
【IPC分类】F21Y101-02, F21S8-04, F21V7-00
【公开号】CN104728687
【申请号】CN201310721715
【发明人】周明杰, 杨正响
【申请人】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