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7038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筒灯。
【背景技术】
[0002]LED筒灯是一种应该最为广泛的照明装饰灯具,主要应用于商场、超市、酒店、服装店、休闲中心、家居等处所。它最大的特色就是能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造形和风格,不会因为灯具的设置而破坏原有的装修风格。现有的LED筒灯,主要由LED光源组件、筒灯主壳体、扩散面罩、反光杯以及散热器构成,其中LED光源组件设于筒灯主壳体底部,反光杯套接于LED光源组件外,用于对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进行约束和重新分配,扩散面罩设于筒灯主壳体开口端,以用于封闭筒灯主壳体。
[0003]由于LED筒灯是嵌装于天花板内部的隐置性灯具,筒灯所发出的光线都自扩散面罩向下投射,属于直接配光,故而使用反光材料制成的反光杯来提高灯具的通光量和出光效率,会增加灯具的工艺流程和制造成本。而且,现有LED筒灯的散热器,通常是连接于筒灯主壳体的尾端,由于散热器与LED光源组件的接触面积小,造成散热效果差。特别是,现有LED筒灯所用的散热器,多数是由塑料材质制成,其散热效果更加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优化,散热效果好,制造工艺简化,体积小的新型LED筒灯。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新型LED筒灯,包括电源驱动装置、LED光源组件、扩散面板、筒灯主壳体及散热灯杯,所述筒灯主壳体一端设有出光口,另一端为底部,扩散面板设于出光口处,所述散热灯杯紧贴筒灯主壳体内壁设置,所述散热灯杯内贴有一层反光纸,所述LED光源组件设于散热灯杯内并位于散热灯杯底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灯杯与筒灯主壳体一体注塑成型。
[000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设于筒灯主壳体底部外侧的后盖,所述后盖与筒灯主壳体底部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电源腔体,所述电源驱动装置设置在电源腔体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筒灯主壳体及散热灯杯底部开设有供连接于电源驱动装置与LED光源组件之间的排针穿过的通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后盖边沿设有供连接于电源驱动装置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线穿过的电线出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后盖内设有用于防止连接线移位的限位隔板,所述限位隔板设于电源驱动装置及电线出口之间,其上设有供连接线穿过的限位孔,该限位孔的高度小于电源驱动装置的高度且高于电线出口的高度以使连接线呈倾斜走向。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线出口边缘及筒灯主壳体底部边缘对应位置设有上下对应的用于防止连接线移位的波浪边。
[0013]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灯杯由铝材料制成,所述筒灯主壳体由聚碳酸酯材料制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扩散面板上设有两个以上固定脚,所述固定脚末端设有用于将扩散面板与筒灯主壳体榫接固定的斗榫。
[0015]进一步地,所述筒灯主壳体的出光口外侧设有水平外边沿,其内侧设有用于固定扩散面板的凸棱。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实用新型将散热灯杯设于筒灯主壳体内,既加大了散热灯杯与筒灯主壳体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大大缩小了灯具的整体积极,提高灯具的外观美感,简化了灯具的制造工艺,大大减低其制造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还采用贴在散热灯杯内的反光纸,来代替现有LED筒灯所采用的反光杯,更能大幅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灯杯采用优选铝材制成,筒灯主壳体由聚碳酸酯制成,且散热灯杯和筒灯主壳体一体注塑成型,在提高产品可靠性同时,大幅降低产品成本,并且能提高产品的美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不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0021 ]图4为筒灯主壳体的俯视结构图;
[0022]图5是后盖的小盖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扩散面板10固定脚11反光纸20散热灯杯30LED光源组件40筒灯主壳体50出光口51底部52凸棱53电源驱动装置60后盖70小盖71电线出口72限位隔板73弹簧夹8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限制。
[0025]请参阅图1?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LED筒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拆分图。本实用新型的LED筒灯包括:电源驱动装置60、LED光源组件40、扩散面板10、筒灯主壳体50、散热灯杯30、反光纸20、后盖70及弹簧夹80,弹簧夹80设于筒灯主壳体50两侧,用于将筒灯安装在天花板上。
[0026]筒灯主壳体50—端设有出光口51,另一端为底部52。扩散面板10设于出光口 51处,其上设有三个固定脚11,固定脚11末端设有用于将扩散面板与筒灯主壳体榫接固定的斗榫。如图3,出光口 51内侧设有与斗榫卡接并用于固定扩散面板1的凸棱53。出光口 51外侧设有水平外边沿,扩散面板10安装在筒灯主壳体上之后,与该外边沿齐高。
[0027]请参阅图3,散热灯杯30紧贴筒灯主壳体50内壁设置,LED光源组件40设于散热灯杯30内并位于散热灯杯底部。散热灯杯30内贴一层反光纸20,反光纸20用于代替现有筒灯的反光杯,起到提高光反射率、减少光损耗、提高灯具光效的作用。反光纸优选采用聚酯PBT,可大幅减低灯具制造成本,提高通光量和出光效率。
[0028]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延迟筒灯使用寿命。散热灯杯30由铝材制成,而筒灯主壳体50由聚碳酸酯材料制成,散热灯杯30与筒灯主壳体50—体注塑成型。
[0029]如图1,后盖70设于筒灯主壳体50底部外侧,其与筒灯主壳体底部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电源腔体。如图2,电源驱动装置60设置在该电源腔体内。
[0030]请参阅图4,筒灯主壳体50底部开设有通孔,以供连接于电源驱动装置60与LED光源组件40之间的排针穿过,排针可将源驱动装置60与LED光源组件40电连接。散热灯杯30的底部相应的开设有通孔供排针穿过。
[0031]请参阅图1及图5,后盖70上设有一个小盖71,小盖71上设有电线出口72,电线出口72可供连接于电源驱动装置60及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线穿过。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所述LED筒灯的外观美感,后盖70的高度自电线出口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升高,并形成规则的前低后高形状,使本实用新型的筒灯外观上像一顶牛仔帽,极具观赏性。
[0032]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筒灯结构的稳定性,如图2,后盖70内设有用于防止连接线移位的限位隔板73。限位隔板73设于电源驱动装置60与电线出口72之间,其上设有供连接线穿过的限位孔,限位孔的高度小于电源驱动装置的高度且高于电线出口的高度,使连接线呈倾斜走向,有效避免连接线移位,从提高本实用新型电气连接的稳定性,延长筒灯的使用寿命。同时,电线出口 72边缘及筒灯主壳体底部边缘对应位置设有上下对应的用于防止连接线移位的波浪边或齿形边,如图5。
[0033]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LED筒灯,包括电源驱动装置、LED光源组件、扩散面板及筒灯主壳体,所述筒灯主壳体一端设有出光口,另一端为底部,扩散面板设于出光口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紧贴筒灯主壳体内壁设置的散热灯杯,所述散热灯杯内贴有一层反光纸,所述LED光源组件设于散热灯杯内并位于散热灯杯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LED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灯杯与筒灯主壳体一体注塑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LED筒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于筒灯主壳体底部外侧的后盖,所述后盖与筒灯主壳体底部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电源腔体,所述电源驱动装置设置在电源腔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LED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主壳体及散热灯杯底部开设有供连接于电源驱动装置与LED光源组件之间的排针穿过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LED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边沿设有供连接于电源驱动装置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线穿过的电线出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LED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内设有用于防止连接线移位的限位隔板,所述限位隔板设于电源驱动装置及电线出口之间,其上设有供连接线穿过的限位孔,该限位孔的高度小于电源驱动装置的高度且高于电线出口的高度以使连接线呈倾斜走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LED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出口边缘及筒灯主壳体底部边缘对应位置设有上下对应的用于防止连接线移位的波浪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LED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灯杯由铝材料制成,所述筒灯主壳体由聚碳酸酯材料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LED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面板上设有两个以上固定脚,所述固定脚末端设有用于将扩散面板与筒灯主壳体榫接固定的斗榫。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LED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主壳体的出光□外侧设有水平外边沿,其内侧设有用于固定扩散面板的凸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LED筒灯,包括电源驱动装置、LED光源组件、扩散面板、筒灯主壳体及散热灯杯,所述筒灯主壳体一端设有出光口,另一端为底部,扩散面板设于出光口处,所述散热灯杯紧贴筒灯主壳体内壁设置,所述散热灯杯内贴有一层反光纸,所述LED光源组件设于散热灯杯内并位于散热灯杯底部。本实用新型的LED筒灯出光均匀、舒适性高、使用寿命长,外形似牛仔帽形,易于与特定的安装环境协调。
【IPC分类】F21V7/22, F21V29/89, F21S8/00, F21Y115/10, F21V29/502
【公开号】CN205278889
【申请号】CN201521071463
【发明人】林岩
【申请人】广东三雄极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