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机上的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878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工机上的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尤指一种在加工机的侧板与壳罩内侧对应处设置圆弧形轨道,以供一圆弧形安全门可滑行在圆弧形轨道上而呈开、闭状态、并通过钢索、导轮及拉伸弹簧的设置,以使安全门在掀开或关闭时,更为轻松省力的加工机上的安全门。
习用加工机的安全门设计,主要在机台加工区的左、右两侧各设有滑槽,滑槽后方的机台内缘两侧的凸耳上各设有一伸缩杠杆,该伸缩杠杆的另一端各枢接在一矩形的上安全门两侧顶端内缘设置的凸耳上,其上安全门的另一端则枢接在机台的上顶缘处,该上安全门的前顶内缘两侧各设一凸耳,凸耳各连设一长板,该长板与呈“<”状的前安全门上顶端内缘两侧设置的凸块相结合,而前安全门的另一端两侧各设一滚轮,该滚轮可嵌设在上述左、右两侧的滑槽内,而前安全门的前端面上设有供操作人员手部握持操作的手把,另在一侧的滑槽底端设有安全钮,安全钮可在安全门掀起或盖上时控制主轴运转或停止。然而上述习用加工机上的安全门,在实际操作上,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与缺陷1、习用加工机的安全门,利用伸缩杠杆带动前安全门的掀起和收折,但伸缩杠杆所处的加工环境,很容易将切削液渗入而生锈或发生故障,故容易造成伸缩杠杆损坏,无法动作或动作困难的情形发生。
2、上述习知结构,由前安全门外侧的滚轮嵌设行走在机台加工区两侧的滑槽内,但是操作人员在开门时,必须先用力将前安全门向上抬起,再顺沿着倾斜的滑槽向后推动,同时配合伸缩杠杆的带动向下弯折掀起前安全门与上安全门,故操作上相当费力不顺畅。
3、上述习知结构在掀起前安全门与上安全门时,前安全门与上安全门向上突高相当占用空间。
4、上述习知结构的前安全门通过长板与呈“<”状的前安全门之间利用凸耳相结合,使得凸耳之间关节处的密闭效果较差,防水性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机上的安全门,使该安全门可利用内侧的轴承滚轮顺沿侧板与壳罩对应的圆弧形轨道形成掀开或是关闭状态,掀开时,整个安全门都隐藏在后方壳罩内,不会占据很多的活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机上的安全门,该安全门无论是与左、右侧板或是后方壳罩之间都可以保持绝佳的密闭效果,不会因掀开或关闭而影响其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机上的安全门,该安全门在左、右两侧各固设一条钢索,同时将钢索绕过壳罩内侧架体上的若干个导轮后,再固设在拉伸弹簧上,最后再将拉伸弹簧另一端固设在壳罩的中间位置处,使安全门无论是掀开或是关闭,都可通过拉伸弹簧的弹力来带动安全门,使其操作更为轻松省力。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机上的安全门,所述装设在安全门的钢索、拉伸弹簧、导轮等元件,即使在加工过程中有切削液渗入,也不会影响安全门掀开或关闭的正常操作,其故障率与维修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加工机上的安全门,主要在机台的加工部位设置左、右侧板及后方壳罩,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侧板及壳罩内侧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圆弧形轨道,在安全门的外侧设有可滑行在圆弧形轨道中的多个轴承滚轮,该安全门底部两侧各锁固一条钢索,再在壳罩内侧对应圆弧形轨道下方位置处设置圆弧形架体,圆弧形架体上枢结设置若干个导轮,钢索可绕过导轮并牵引至壳罩后侧的导轮中,同时将钢索锁结固定在拉伸弹簧的一端,而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则锁固在壳罩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多个轴承滚轮包含有若干个纵向轴承滚轮及横向轴承滚轮;所述安全门上设有透明窗,其正前方的底缘两侧各装设一把手,上述圆弧形轨道为圆弧形框轨。
现通过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门呈掀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门呈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伸弹簧的动作示意圆。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在机台10的加工部11设置左、右两个侧板20及一个后方壳罩30,左、右两个侧板20及后方壳罩30内侧设置相互连接的圆弧形轨道23、31,供装置安全门40用;该圆弧形轨道为圆弧形框轨。该安全门40上设有透明窗43,并在安全门40外侧设置若干个纵向轴承滚轮41及横向轴承滚轮42,以滑动行走在圆弧形轨道23、31中,在安全门40正前方的底缘两侧各装设一把手44,供推拉安全门40用。
安全门40分别在底部两侧各锁结固定一条钢索50,再在壳罩30内侧对应圆弧形轨道31下方位置处,各设置一圆弧形架体32,圆弧形架体32上设置若干个导轮33,钢索50的一端可绕过上述导轮33牵引至壳罩30后侧的导轮34上,同时将钢索50锁结固定在拉伸弹簧60的一端61上,而拉伸弹簧60的另一端62则锁结固定在壳罩30中间固定柱35的位置处(参见图4所示)。使安全门40受钢索50、导轮33、34、拉伸弹簧60的牵引及弹力作用,可轻松的开启或关闭安全门40。
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在实际操作时,当操作人员掀开或关闭安全门40时,仅需利用把手44推入或拉出安全门40即可,此时,安全门40则通过纵向轴承滚轮41及横向轴承滚轮42顺沿着左、右侧板20与后方壳罩30的圆弧形轨道23、31滑动行走。工作时,将工件夹持在主轴上,转动小刀架上的手轮13即可对工件进行加工。
此外,参见图4、当安全门40在被推入或拉出时,因受到钢索50、导轮33、34的牵引以及拉伸弹簧60的弹力回复作用,而显得极为轻松省力。
综上所述,由于安全门可顺沿圆弧形轨道形成掀开或关闭状态,故在掀开安全门时,整个安全门都隐藏在后方壳罩内,不会占据很多的活动空间,而且可保持绝佳的密闭效果,防水效果;又由于钢索,导轮、拉伸弹簧的设置,可使操作更为轻松省力,在加工过程中有切削液渗入,也不会影响安全门掀开或关闭的正常操作,因此故障率降低与维修成本降低。
权利要求1.一种加工机上的安全门,主要在机台的加工部位设置左、右侧板及后方壳罩,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侧板及壳罩内侧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圆弧形轨道,在安全门的外侧设有可滑行在圆弧形轨道中的多个轴承滚轮,该安全门底部两侧各锁固一条钢索,再在壳罩内侧对应圆弧形轨道下方位置处设置圆弧形架体,圆弧形架体上枢结设置若干个导轮,钢索可绕过导轮并牵引至壳罩后侧的导轮中,同时将钢索锁结固定在拉伸弹簧的一端,而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则锁固在壳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机上的安全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轴承滚轮包含有若干个纵向轴承滚轮及横向轴承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机上的安全门,其特征在于上述圆弧形轨道为圆弧形框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机上的安全门,其特征在于上述安全门上设有透明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工机上的安全门,其特征在于上述安全门正前方的底缘两侧各装设一把手。
专利摘要一种加工机上的安全门,主要在机台的加工部设置左、右侧板与后方壳罩,其间预留有装设安全门的空间,在两侧板与壳罩内侧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圆弧形轨道,安全门可通过其上的轴承滚轮滑行在圆弧形轨道中,形成可被掀开或关闭的状态,另外,钢索的一端固设在安全门底侧、另一端则绕过多个导轮,直接固设在壳罩中央的拉伸弹簧上。并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安全门在掀开或关闭时更加顺畅、省力。
文档编号B23Q11/08GK2474275SQ0120800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5日
发明者李国豪 申请人:李国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