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板金拉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88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板金拉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板金拉台,特别是一种重型机车的板金拉台(手术台)。
背景技术
习知的板金拉台仅有汽车用的板金手术台,无专业用的重型机车板金拉台,由于重型机车其售价比习知塑料制机车售价高,而且在国内已广泛形成有兴趣人们休闲生活的一部份,故重型机车在行驶上所造成的骨架受损、变形,迄今无一定的专用手术台来校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型机车用的板金拉台,可针对受损变形的重型机车稳固的定位在拉台上,以供可进行机车骨架板金和校正。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重型机车用的板金拉台结构简化,操作便捷。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车板金拉台,其特征在于左、右侧梁体设于基座上,其上端分别设有二横向枢接孔;左、右柱体分别穿接于二枢接孔中,其中于左、右柱体与二枢接孔之间分别套接有滑套,滑套下方分别连接有链条,链条下端分别连接有螺杆,该螺杆系螺接固定于基座中;摇杆其端部设一凸出的轴部,该轴部活接于基座底部的培林座;油压缸底部固定于摇杆之外端,上方固接一长管体,活塞杆上端连接有链条,活塞杆在油压缸中的上、下移位,控制链条延伸长度。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件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侧梁体与柱体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平面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基座10;脚座101;培林座15;左穿槽17;右穿槽18;左块体19;右块体19′;左侧梁体20;右侧梁体20′;枢接孔22、22′;螺孔191、191′、221、221′、301、301′、231;夹片23、24;螺栓27;横向杆28;左柱体30;右柱体30′;滑套32、32′;端部33、33′;链条34、34′、55;螺杆36、36′、38、38′;摇杆40;卡掣孔41、11;轴部42;油压缸50;长管体51;活塞杆52;钩体551;下夹套60;长穿槽62;下滑轮64;上夹套65;上滑轮66;定位杆70;前凸体72;后凸体74;地面80;机车9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车板金拉台,其中左、右侧梁体20、20′设于基座10上,其上端分别设有二横向枢接孔22、22′;左、右柱体30、30′分别穿接于二枢接孔22、22′中,其中于左、右柱体30、30′与二枢接孔22、22′之间分别套接有滑套32、32′(如图3所示),滑套32、32′下方分别连接有链条34、34′,链条34、34′下端分别连接有螺杆36、36′,该螺杆36、36′螺接固定于基座10中;摇杆40的端部设一凸出的轴部42,该轴部42活接于基座10底部的培林座15;油压缸50底部固定于摇杆40的外端,上方固接一长管体51,活塞杆52上端连接有链条55,活塞杆52在油压缸50中上、下移位,可控制链条55延伸长度。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其中长管体51外表面套接有下夹套60,下夹套60中形成一长穿槽62以供活接下滑轮64;长管体51的上端固接一上夹套65,上夹套65中设有上滑轮66;链条55从上滑轮66延伸滑接到下滑轮64并由长穿槽62下方延伸出(如图7所示)。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其中摇杆40上表面设有复数卡掣孔41;基座10周缘边设有复数卡掣孔11;定位杆70的二端设有前凸体72、后凸体74,前凸体72定位入摇杆40上表面的任一卡掣孔41中,后凸体74可定位入基座10周缘边的任一卡掣孔11中。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其中基座10的后表面上设有左、右穿槽17、18;左、右块体19、19′分别设有螺孔191、191′,其固定于左、右穿槽17、18的下方,二支螺杆36、36′通过左、右穿槽17、18螺接入螺孔191、191′中(如图2、图4所示)。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其中基座10下方设有可调距离的脚座101以固定于地面80上。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其中左、右侧梁体20、20′之间螺接(固接)有横向杆28;其中枢接孔22、22′的外端孔形成螺孔221、221′;左、右柱体30、30′中设有螺孔301、301′;螺杆38、38′可螺接入所述螺孔221、221′、301、301′中,以控制左、右柱体30、30′在枢接孔22、22′延伸长度。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其中枢接孔22、22′的侧边形成凸片状的二夹片23、24(如图3所示);螺栓27可螺接入二夹片23、24的螺孔231中,供枢接孔22、22′与左、右柱体30、30′紧束固定。
依据前述的主要特征,其中链条34、34′、55可由钢索替代。
实施方式(1)重型机车90其骨架假设已变形,如图8所示,机车90被固定于基座10上,如图6所示,操作油压缸50使内部液压作动,以驱动活塞杆52在油压缸50中升或降,以控制链条55在长管体51中上升或下降,链条55沿着上、下滑轮66、64滑动,以达可控制链条55移位出长穿槽62外面的长度,链条55的外端扣接一钩体551,钩体55扣住机车90的骨架上,藉链条55后退移位可将机车90滑架校正,如图2、图3所示,调整螺杆38、38′,可控制左、右柱体30、30′在枢接孔22、22′间延伸长度,以达左、右柱体30、30′的端部33、33′分别项住机车90的骨架二侧边,迫紧螺栓27于螺孔231上,以将二夹片23、24固定,如此可将枢接孔22、22′孔内壁面与左、右柱体30、30′相迫紧。如图4所示,二螺杆36、36′螺接于左、右块体19、19′中的螺接移位长度,可控制二链条34、34′的紧束状态(如图5、图6所示)藉此滑套32、32′拉住左、右柱体30、30′,增进左、右柱体30、30′的受力强度,横向杆28螺接于左、右侧梁体20、20′之间,可增进左、右侧梁体20、20′受力强度。
(2)如图2所示,轴部42活接培林座15上,因此可自由旋转,摇杆40以轴部42为中心,可做大幅角度的旋转位移,当偏动到一设定角度时,定位杆70的前、后凸体72、74可卡掣入卡掣孔41及一卡掣孔11中,以达到摇杆40及长管体51被固定定位于一角度之效。(如图5、图8所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整个拉台(手术台)其受力强度佳,操作方便,可快速针对变形机车90的骨架做校正。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板金拉台,其特征在于左、右侧梁体设于基座上,其上端分别设有二横向枢接孔;左、右柱体分别穿接于二枢接孔中,其中于左、右柱体与二枢接孔之间分别套接有滑套,滑套下方分别连接有链条,链条下端分别连接有螺杆,该螺杆系螺接固定于基座中;摇杆其端部设一凸出的轴部,该轴部活接于基座底部的培林座;油压缸底部固定于摇杆之外端,上方固接一长管体,活塞杆上端连接有链条,活塞杆在油压缸中的上、下移位,控制链条延伸长度。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板金拉台,其特征在于;长管体外表面套接有下夹套,下夹套中形成一长穿槽以供活接下滑轮;长管体的上端固接一上夹套,上夹套中设有上滑轮;链条从上滑轮延伸滑接到下滑轮并由长穿槽下方延伸出。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板金拉台,其特征在于,摇杆上表面设有复数卡掣孔;基座周缘边设有复数卡掣孔;定位杆二端设有前凸体、后凸体,前凸体定位入摇杆上表面的任一卡掣孔中,后凸体定位入基座周缘边的任一卡掣孔中。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板金拉台,其特征在于,基座的后表面上设有左、右穿槽;左、右块体分别设有螺孔,其固定于左、右穿槽下方,二支螺杆通过左、右穿槽螺接入螺孔中。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板金拉台,其特征在于,基座下方设有的可调距离的脚座固定于地面上。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板金拉台,其特征在于,左、右侧梁体之间螺接或固接横向杆;枢接孔的外端孔形成螺孔;左、右柱体中设有螺孔;螺杆螺接入上述螺孔中。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板金拉台,其特征在于,枢接孔的侧边形成凸片状的二夹片;螺栓螺接入二夹片的螺孔中,供枢接孔与左、右柱体紧束固定。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板金拉台,其特征在于,链条可由钢索替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车板金拉台,其中左、右侧梁体设于基座上,其上端分别设有二横向枢接孔中;左、右柱体分别穿接于二枢接孔中,其中于左、右柱体与二枢接孔之间分别套接有滑套,滑套下方分别连接有链条,链条的下端分别连接有螺杆,该螺杆系螺接固定于基座中;一摇杆其端部设一轴部可活接于基座底部的培林座中;一油压缸底部固定于摇杆的外端,上方固接一长管体,活塞杆上端连接有链条,活塞杆在油压缸中的上、下移位,可控制链条延伸长度,以供可进行机车骨架板金和校正。
文档编号B21D1/14GK2709047SQ200420059558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9日
发明者林桢超 申请人:林桢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