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锤三功能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6055阅读:36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锤三功能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锤功能转换机构,特别是一种摆杆轴承结构电锤的电锤、电钻、电镐三功能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电锤由于具有电锤、电钻、电镐三种功能而备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但如何实现功能的转换一直是电锤难点。最初,电锤三功能转换使用两个旋钮来实现,这种结构要求使用者在功能转换时通过操作两个旋钮来完成,要求使用者有一定操作知识和使用经验,且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制造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现已逐渐被厂家和用户所淘汰。目前,电锤三功能转换使用单个旋钮来实现,如中国专利03221374.3公开的一种用于连杆式重型电锤的一钮三功能机构,由旋钮、拨杆、拨叉及扭簧构成,旋钮的一端是凸轮,凸轮的端面设有销,拨杆的一端端部开有一个与凸轮相配合的凸轮槽,旋钮的凸轮端即插在该凸轮槽内,拨叉一端开有滑槽,设在旋钮凸轮上的销即插在其内,扭簧的一端与拨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连杆式电锤的壳体上。该结构虽然在连杆式重型电锤上使用效果较好,但在摆杆轴承结构的电锤上使用就难以配合,且装配精度要求高,功能转换分离不彻底、不灵活等缺陷。鉴于以上原因,在摆杆轴承结构的电锤上尚无法使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摆杆轴承结构电锤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及装配方便、转换灵活可靠、成本低、使用安全的电锤三功能转换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在变速箱上的开关座、旋钮、旋钮芯及离合片,旋钮芯设置在开关座上,旋钮固定在旋钮芯上,所述旋钮芯的后半部设有弧形芯齿,其端面设有与花键套配合的偏心轴;所述的离合片上设有腰子孔,腰子孔的一侧设有离合齿条,离合片与大齿轮匹配的一侧设有离合顶钩,离合片设置在开关座的离合片滑槽内,旋钮芯穿过离合片的腰子孔,离合齿条与弧形芯齿配合。
为了便于旋钮芯齿与离合齿条之间的配合,在离合片与开关座之间设有小压缩弹簧。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操作旋钮即可使摆杆轴承结构电锤实现电锤、电钻、电镐三种功能的平稳转换;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生产及装配方便、转换灵活可靠、成本低、使用安全等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摆杆轴承结构电锤时电锤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旋钮顺时针旋转90度处于电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旋钮逆时针旋转90度处于电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锤三功能转换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固定在变速箱20上的开关座16、旋钮13、旋钮芯12及离合片11,旋钮芯12设置在开关座16上,旋钮13固定在旋钮芯12上,所述旋钮芯12的后半部设有弧形芯齿19,其端面设有与花键套3配合的偏心轴10,随着旋钮13的转动,偏心轴10会随旋钮芯12转动,产生上下移动;所述的离合片11上设有腰子孔,腰子孔的一侧设有离合齿条18,离合片11与大齿轮5匹配的一侧设有离合顶钩17,离合片11设置在开关座16的离合片滑槽内,旋钮芯12穿过离合片11的腰子孔,离合齿条18与弧形芯齿19配合,随着旋钮13的转动,离合片11会在弧形芯齿19与离合齿条18配合下产生上下位移。在离合片11与开关座16之间设有小压缩弹簧15。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摆杆轴承结构电锤时处于电锤状态结构示意图,在旋钮13控制下,偏心轴10与花键套3处于分离状态,离合片11上的离合顶钩17与大齿轮5处于分离状态;花键套3在宝塔式压缩弹簧2的推动下通过花键与齿轮轴1啮合,花键套3与摆杆轴承14啮合,为了保证花键套3与齿轮轴1可靠配合,在齿轮轴1上设有卡簧4。大齿轮5在大压缩弹簧6的作用下与齿轮轴1啮合,转套7与大齿轮啮合,为了保证大齿轮5与齿轮轴1可靠配合,在转套7上设有挡圈9及轴用钢丝挡圈8。当电机带动齿轮轴1旋转时,齿轮轴1通过花键套3带动摆杆轴承14摆动,摆杆轴承14的摆杆带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撞锤往复撞击锤杆实现镐的功能;与此同时,齿轮轴1又通过大齿轮5带动转套7旋转实现钻的功能,从而实现电锤的功能。
图3为图2旋钮13顺时针旋转90度摆杆轴承结构电锤处于电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当旋钮13顺时针旋转90度时,旋钮13通过旋钮芯12带动偏心轴10旋转,在克服宝塔式压缩弹簧2弹力后将花键套3压下,使花键套3与齿轮轴1处于脱开状态;此时,离合片11上的离合顶钩17与大齿轮5处于分离状态,大齿轮5在大压缩弹簧6的作用下与齿轮轴1处于啮合状态。当电机带动齿轮轴1旋转时,花键套3与齿轮轴1处于脱开状态,摆杆轴承14不工作,活塞不做往复运动;此时齿轮轴1通过大齿轮5带动转套7旋转,从而实现电钻的功能。
图4为图2旋钮13逆时针旋转90度摆杆轴承结构电锤处于电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当旋钮13逆时针旋转90度时,旋钮13通过旋钮芯12上的旋钮芯齿19带动离合片11上的离合齿条18向上移动,在克服大压缩弹簧6弹力后将大齿轮5托起,使大齿轮5与齿轮轴1处于脱开状态;此时,旋钮芯12上的偏心轴10与花键套3之间仍处于悬空状态,花键套3在宝塔式压缩弹簧2的推动下通过花键与齿轮轴1啮合,花键套3与摆杆轴承14啮合。当电机带动齿轮轴1旋转时,由于大齿轮5与齿轮轴1处于脱开状态,大齿轮5不随齿轮轴1旋转,因此转套7也不工作;此时齿轮轴1通过花键套3带动摆杆轴承14摆动,摆杆轴承的摆杆带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撞锤往复撞击锤杆,从而实现电镐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电锤三功能转换装置,包括固定在变速箱(20)上的开关座(16)、旋钮(13)、旋钮芯(12)及离合片(11),旋钮芯(12)设置在开关座(16)上,旋钮(13)固定在旋钮芯(12)上,其特征是所述旋钮芯(12)的后半部设有弧形芯齿(19),其端面设有与花键套(3)配合的偏心轴(10);所述的离合片(11)上设有腰子孔,腰子孔的一侧设有离合齿条(18),离合片(11)与大齿轮(5)匹配的一侧设有离合顶钩(17),离合片(11)设置在开关座(16)的离合片滑槽内,旋钮芯(12)穿过离合片(11)的腰子孔,离合齿条(18)与弧形芯齿(19)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锤三功能转换装置,其特征是在离合片(11)与开关座(16)之间设有小压缩弹簧(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锤三功能转换装置,包括固定在变速箱(20)上的开关座(16)、旋钮(13)、旋钮芯(12)及离合片(11),旋钮芯(12)设置在开关座(16)上,所述旋钮芯(12)的后半部设有弧形芯齿(19),其端面设有与花键套(3)配合的偏心轴(10);所述的离合片(11)上设有腰子孔,腰子孔的一侧设有离合齿条(18),离合片(11)与大齿轮(5)匹配的一侧设有离合顶钩(17),离合片(11)设置在开关座(16)的离合片滑槽内,旋钮芯(12)穿过离合片(11)的腰子孔,离合齿条(18)与弧形芯齿(19)配合。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旋钮(13)即可使摆杆轴承结构电锤实现电钻、电锤、电镐三种功能的平稳转换;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生产及装配方便、转换灵活可靠、成本低、使用安全等特点。
文档编号B23B45/00GK2830001SQ200520014520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1日
发明者朱世箴 申请人:朱世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