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3003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机
(一) 发明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槽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 加工的轧槽机。
(二) 发明背景
目前,传统加工方式中,对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一般采用的套 用芯轴的方式,即将工件插入旋转的芯轴中,推动滚轮靠近芯轴,对工件 进行加工,该方式只能在工件末端进行凹槽加工,且在生产过程中因芯轴 极易折断,需经常更换,产生加工成本高之弊端,同时,因只能在工件末 端进行凹槽加工,故为一种有缺陷的加工方式及装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 槽机,它能克服上述缺点,是一种新颖、实用的用于加工薄壁金属管材凹 槽的轧槽机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 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轧槽工作头部分及机体支撑 架构成,所说的动力部分、传动部分、轧槽工作头部分分别安装在机体支 撑架上,动力部分的输出端与传动部分相连接,传动部分的输出端与轧槽 工作头部分相连接,所说的轧槽工作头部分包括限位质子轮、 一对托辊、 滚刀、压刀垫、调整垫、滚刀轴,所说的限位质子轮与一对托辊安装在托 架上,滚刀装配于滚刀轴置于一对托辊的中心线上方位置,滚刀与一对托 辊间有放置被加工工件的间隙量,滚刀轴置于轴架上,其间装配有压刀垫 与调整垫。
上述所说的动力部分包括减速电动机,减速电动机与机体支撑架间有 电机垫。
上述所说的传动部分包括凸轮、大齿轮、轴承、摆杆、摆杆瓦、摆杆 架、轴承、调整螺钉、螺母、大垫圈、弹簧、托架、托架瓦、固定顶丝、 齿轮轴、介轮、轴瓦、介轮轴,所说的凸轮与动力部分的减速电动机的输 出轴相连接,凸轮的一输出端连接大齿轮,大齿轮的一输出端连接介轮, 凸轮的另一输出端依轴承连接摆杆一端,摆杆依摆杆瓦连接摆杆架,摆杆 架与床面板固定连接,摆杆另一端连接依轴承、调整螺钉、螺母、大垫圈连接托架,托架与托架瓦之间有弹簧,托架的顶端连接轧槽工作头部分, 床面板的与托架瓦垂直端有固定顶丝;所说的与大齿轮与介轮相啮合,介 轮与齿轮轴相啮合,介轮、轴瓦、介轮轴、齿轮轴与滚刀轴置于轴架上, 介轮轴与齿轮轴平行亦置于轴架上。
上述所说的滚刀轴上能够安装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滚刀。
上述所说的托辊内各镶两个轴承,该轴承取2393型号,凸轮输出端 的轴承取UC203型,摆杆连接端的轴承取6200型。
上述所说的机体支撑架包括床身架及与之垂直安装的床面板,床面板 上垂直安装轴架及托架瓦,床面板下方垂直安装摆杆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被加工工件放在两托辊之间,两托辊依 传动部分带动工件向上移动逐渐靠近滚刀,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滚刀旋转 的作用下对工件进行凹槽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1、可以在工件的任意部位一次加工出一 道或多道凹槽,比传统加工方式提高工效两倍以上;2、由于用两个托辊 取代了传统加工方式中的芯轴,杜绝了传统生产过程中因芯轴极易折断, 需经常更换的缺陷;3、同时改善了传统加工只能在工件末端进行之弊端, 提高了加工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机 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机 加工后的工件示意图及工件上被加工出的多道凹槽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机 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机 的轧槽工作头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工艺的加工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为用现有工艺加工出的工件示意图及工件上仅有管头部有一道 凹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l为减速电动机,2为凸轮,3为大齿轮,4为床身架,5为轴 承,6为摆杆,7为摆杆瓦,8为摆杆架,9为轴承,IO为调整螺钉,11 为螺母,12为大垫圈,13为弹簧,14为托架,15为托架瓦,16为床面 板,17为顶丝,18为质子轮,19为托辊(内各镶两个轴承),20为滚刀,21为压刀垫,22为调整垫,23为滚刀轴,24为轴架,25为齿轮轴,26 为介轮,27为轴瓦,28为介轮轴,29为电机垫,30为待加工的工件,31 为加工后的工件,32为工件上加工后的凹槽,33为现有工艺加工中使用 的芯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机,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轧槽工作头部分及机体支撑架构成,所说的 动力部分、传动部分、轧槽工作头部分分别安装在机体支撑架上,动力部 分的输出端与传动部分相连接,传动部分的输出端与轧槽工作头部分相连
接,所说的轧槽工作头部分包括限位质子轮18、 一对托辊19、滚刀20、 压刀垫21、调整垫22、滚刀轴23,所说的限位质子轮18与一对托辊19 安装在托架14上,滚刀20装配于滚刀轴23置于一对托辊19的中心线上 方位置,滚刀20与一对托辊19间有放置被加工工件的间隙量,滚刀轴 23置于轴架24上,其间装配有压刀垫21与调整垫22。
上述所说的动力部分包括减速电动机1,减速电动机1与机体支撑架 间有电机垫29。
上述所说的传动部分包括凸轮2、大齿轮3、轴承5、摆杆6、摆杆瓦 7、摆杆架8、轴承9、调整螺钉IO、螺母ll、大垫圈12、弹簧13、托架 14、托架瓦15、固定顶丝17、齿轮轴25、介轮26、轴瓦27、介轮轴28, 所说的凸轮2与动力部分的减速电动机1的输出轴相连接,凸轮2的一输 出端连接大齿轮3,大齿轮3的一输出端连接介轮26,凸轮2的另一输出 端依轴承5连接摆杆6—端,摆杆6依摆杆瓦7连接摆杆架8,摆杆架8 与床面板16固定连接,摆杆6另一端连接依轴承9、调整螺钉IO、螺母 11、大垫圈12连接托架14,托架14与托架瓦15之间有弹簧13,托架 14的顶端连接轧槽工作头部分,床面板16的与托架瓦15垂直端有固定 顶丝17;所说的与大齿轮3与介轮26相啮合,介轮26与齿轮轴25相啮 合,介轮26、轴瓦27、介轮轴28、齿轮轴25与滚刀轴23置于轴架24 上,介轮轴28与齿轮轴25平行亦置于轴架24上。
上述所说的滚刀轴23上能够安装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滚刀20。
上述所说的托辊19内各镶两个轴承,该轴承取2393型号,凸轮2 输出端的轴承5取UC203型,摆杆6连接端的轴承9取6200型。
上述所说的机体支撑架包括床身架4及与之垂直安装的床面板16, 床面板16上垂直安装轴架24及托架瓦15,床面板16下方垂直安装摆杆 架8。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轧槽工作头部分及机体支撑架构成,所说的动力部分、传动部分、轧槽工作头部分分别安装在机体支撑架上,动力部分的输出端与传动部分相连接,传动部分的输出端与轧槽工作头部分相连接,所说的轧槽工作头部分包括限位质子轮、一对托辊、滚刀、压刀垫、调整垫、滚刀轴,所说的限位质子轮与一对托辊安装在托架上,滚刀装配于滚刀轴置于一对托辊的中心线上方位置,滚刀与一对托辊间有放置被加工工件的间隙量,滚刀轴置于轴架上,其间装配有压刀垫与调整垫。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 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动力部分包括减速电动机,减速电动机与机体支撑 架间有电机垫。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 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传动部分包括凸轮、大齿轮、轴承、摆杆、摆杆瓦、 摆杆架、轴承、调整螺钉、螺母、大垫圈、弹簧、托架、托架瓦、固定顶 丝、齿轮轴、介轮、轴瓦、介轮轴,所说的凸轮与动力部分的减速电动机 的输出轴相连接,凸轮的一输出端连接大齿轮,大齿轮的一输出端连接介 轮,凸轮的另一输出端依轴承连接摆杆一端,摆杆依摆杆瓦连接摆杆架, 摆杆架与床面板固定连接,摆杆另一端连接依轴承、调整螺钉、螺母、大垫圈连接托架,托架与托架瓦之间有弹簧,托架的顶端连接轧槽工作头部 分,床面板的与托架瓦垂直端有固定顶丝;所说的与大齿轮与介轮相啮合, 介轮与齿轮轴相啮合,介轮、轴瓦、介轮轴、齿轮轴与滚刀轴置于轴架上, 介轮轴与齿轮轴平行亦置于轴架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 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滚刀轴上能够安装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滚刀。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说的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 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托辊内各镶两个轴承,该轴承取2393型号,凸轮输 出端的轴承取UC203型,摆杆连接端的轴承取6200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 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机体支撑架包括床身架及与之垂直安装的床面板, 床面板上垂直安装轴架及托架瓦,床面板下方垂直安装摆杆架。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薄壁金属管材的凹槽加工的轧槽机,它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轧槽工作头部分及机体支撑架构成,所说的动力部分、传动部分、轧槽工作头部分分别安装在机体支撑架上,动力部分的输出端与传动部分相连接,传动部分的输出端与轧槽工作头部分相连接,所说的轧槽工作头部分包括一对质子轮、一对托辊、滚刀、压刀垫、调整垫、滚刀轴,滚刀与一对托辊间有放置被加工工件的间隙量。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1.可以在工件的任意部位一次加工出一道或多道凹槽,提高工效两倍以上;2.用两个托辊取代了传统加工方式中的芯轴,杜绝了传统生产过程中因芯轴极易折断,需经常更换的缺陷;3.改善了传统加工只能在工件末端进行之弊端,提高了加工质量。
文档编号B21D17/04GK201249229SQ20082014175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7日
发明者强万治 申请人:强万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