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3630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工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单元,包括一个工件交换单元。
背景技术
例如德国专利公开说明书10053804就公开了一种类似的加工单元。该专利描述了一种工件更换器,一个安装于直线轴上的旋转轴包括一个取刀夹具和一个上刀夹具,通过旋转轴以同时向内、向外转动未加工或者已加工的工件的方式交换工件。所述夹具分别从上方抓住工件,也就是说,工件悬挂在夹持装置上。夹具在下降运动过程中进入盖板或者隔板,从而将工件送入或送出加工区。但要在加工过程中使得夹具离开加工区,为此在工件上方有一个出入口。 交换过程比较长,因为在加工结束之后必须首先打开出入口,然后降下夹具,抓住并且升高工件。接着进行旋转,使得工件离开加工区,并且送入新的工件。然后再次降下工件将其释放,使新工件的夹具适当向上运动,从而可以重新闭合上料口 。
DE 196 23 080 Cl描述了一种机床,具有一个设计成旋转交换器型式的托盘交换器,用于在加工位置和等待位置之间交换托盘。所述托盘交换器可以脱离处在加工工位之中的托盘,并且可以运动到释放位置之中。 DE 197 3 6 252 Al描述了一种托盘交换器,具有至少两个托盘,可将托盘从传送位置送入到加工位置之中,且至少托盘交换器上的处在加工位置中的托盘被周壁围住。
DE 20 2004 020 485 Ul描述了一种托盘交换器,具有两个以上的工件夹具,通过旋转门形式的盖板将工件夹具相互分开。 上述加工单元可以与高度自动化的加工线配合使用。为了使加工单元实现尽可能高的效率,必须尽快交换工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推荐一种能够尽快实现工件交换过程的加工单元。
采用具有下述工件交换单元的加工单元即可实现这一 目的所述工件交换单元具
有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盖板,该盖板用于在工件交换过程中打开和关闭加工单元的加工
区;且工件交换单元具有至少两个通过盖板分开的可升降的工件托架,所述工件托架分别
承载至少一个工件。工件托架在通过加工单元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留在加工区之中,工件躺
在该工件托架上。 按照本发明所述,在加工区内设置作用于刀具的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设置在跨越加工区的横梁上。 与现有技术条件下已知的设备相比,本发明所述加工单元的特征在于可以省去已知工装在降下工件并且关闭上料口之后从加工区移出工件夹具所需的时间。这种时间是双倍的,因为为了从加工区取出工件,必须再次实施一次相反的过程。通过对工件托架进行适当设计,使其节约占用空间,同时保持结构稳定,并且不会在加工过程中形成干扰,因为工件托架留在工件下方。可保证从多侧进行加工,尤其是从上方进行加工。按照本发明所述,工件托架也可承载多个工件,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所述加工单元的效率。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建议可显著提高效率,因为本发明所述的建议可显著縮短工件交换过程中的加工停顿时间。大致可将工件交换时间减少约30 40%。 可升高或降低的工件托架使得工件托架可在加工区之前的前置点处或者在加工区内的支承部位中升高或者降低和放置在其上。按照本发明所述,有多种方式可实现工件托架的升高或降低运动。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建议,工件托架承载工件,也就是从下方或者下方区域支承工件,这带来特别的优点,即为了将工件与工件托架关联起来进行运送,不需要占用工件上的空间,或者仅占用很少的空间。就已知形式的夹持方案来看,夹具必须从上方抓住工件,从而会遮住一定的工件区域,即使夹具留在加工区之中,也不可能对这部分区域进行加工。这就明显限制了这些方案的应用范围。而本发明所述的建议则基于这样的事实反正要对平躺在支座上的工件进行加工,而且也不可能在这部分区域进行加工,因此可建立工件与工件托架之间的关联用作传送目的。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工件托架直接承载工件,不需要使用支承托盘或者类似构件。已知通常要用适当的装置来运送工件,例如支承托盘、托盘以及类似构件。本发明所述的解决方案则有意不使用这类支承托盘,因为不需要这些托盘来实施本发明所述的方案。因此也能以成本很低廉的方式进行加工,因为不需要使用支承托盘,不会产生相应的费用。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配置有一个转柱,盖板围绕该转柱可旋转地设置。如附图所示,盖板被设计成转动门型式,转柱在中心对称安装在盖板上,以保证用转动盖板的方式实现最佳封闭状态。所述转柱最好指向垂直方向,但本发明对此没有限制,当然也可以使其在空间上指向任意方向。转柱包括旋转轴线,盖板围绕该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 此外按照本发明所述,在加工区内设置通过索引点设定的(确定的)工件支承部位,工件托架将待加工的工件放在支承部位上。这些索引点用于将工件准确对齐、定位在加工单元之中,因为通常要在工件上进行高精度加工。索引点选择成使得可以通过例如锥体或类似构件自动对齐,因此采用本发明所推荐的工件交换单元只要花费很少时间即可对工件进行高精度定位,从而节约成本。 工件具有适当的接触点,这些接触点以适当方式与索引点相互作用,从而在加工过程中实现高精度定位。 在本发明所述的加工单元中设置用来夹紧工件的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的作用是在加工过程中以准确可靠的方式夹持经过精确定位的工件,这时应注意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有很大的加工力作用于工件上。已知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有多种实施形式的夹紧装置。例如在支承部位的索引点中整合一些适当的夹紧装置,或者有适当的固定夹将工件根部向下拉。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施形式,在工件上方的加工区内设置作用于工件的夹紧装置。该方案有多种优点。 一方面夹紧装置不会干扰工件的换入或换出过程,必须可靠移开工件根部上的爪齿,以便从支承部位取出工件。尽管有一定的升高或降低运动,也就是工件的垂直运动,但这种运动幅度足够小,不会影响从上方作用的夹紧装置。尤其夹紧装置不必与从上方送入工件的夹持装置争夺空间,这否则会导致结构耗费。反而可以实现一种具有刚性且机械稳定性非常好的夹紧装置,例如可利用夹紧柱塞从上方将工件压紧在支承部位的索引点上。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施形式,横梁支撑在转柱上。结构性设计使得转柱位于工件运动的对称中心。如果安装有两个工件托架,则旋转轴线位于加工区内的支承部位与加工区外的装载工位之间。在盖板区域内还有一些起阻碍作用的辅助支撑,因为工件必须在换入、换出工件的过程中摆动穿过该区域。在该区域内无法就近支撑夹紧装置,可能需要比较大且能在横梁中引起相应的弯曲力矩的跨越宽度。使用转柱作为横梁的支撑就能以最巧妙的方式避免这些问题。转柱本身是床身的固定部件,盖板可旋转地安装转柱上。转柱也可以比较靠近支承部位,从而使得跨越长度非常短,这样转柱就会具有另一种作用,转柱不仅可在工件交换过程中是重要的,而且也可在加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为转柱支承夹紧装置。结果只要使用很少的材料,就能实现稳定性良好的方案。除了横梁在转柱上的支承部位之外,横梁还以适当方式支承在床身内加工区的位于盖板对面的一侧上。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施形式,工件托架被盖板保持。这种实施形式很容易实现,此外还能将工件托架和盖板相互独立地各自围绕旋转轴线特别是可旋转地安装在转柱上。 如前所述,有多种实现升降装置的形式。首先可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施形式,将盖板的升降装置安装在转柱上。升降运动利用工件托架实施,以便使得工件在其支架上升高、降低。如果选择这种实施方案,则最好将工件托架布置在盖板上。这样有利地利用盖板的升降运动使得机床外壳尽可能密闭。利用盖板的下降运动使其进入相应的密封座之中,使得通常要使用冷却液等在其中进行加工的加工区尽可能密闭。在向内或者向外摆动之前,首先升高盖板与工件托架,从而升高相应的工件,同时也会以巧妙的方式使得盖板离开其密封位置。因此可双重利用升高运动与下降运动。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可使用一个向下(沿着下降运动方向)呈锥形变窄的盖板。这种实施形式的效果是,当垂直升高盖板时(这对于抬起工件是必须的),也释放盖板的通过相应的密封面在机床外壳上的侧向密封,从而可以执行旋转运动,不会造成损坏。在随后的下降运动过程中,不仅将工件被放在工件托架上,而且配有密封垫的盖板边缘也会将盖板相对于机床外壳形成密封。 此外还可以的是,盖板具有用于工件托架的升降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升高盖板,而是盖板本身具有升降装置。可作为升降装置使用的例如有电动、液压以及气动的执行器,如工作缸、调节电机或者NC轴。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形式所述,工件交换单元具有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分别通过盖板分开的工件托架。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最为简单的实施方案,在两个工件托架之间安装一个通常呈平板状的盖板。这种实施形式如附图所示。需要旋转运动180°来交换工件。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案,工件交换单元也可具有三个、四个或更多工件托架,以便实现例如转塔式加工单元,其中有多个加工机床对工件进行不同的加工。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在于旋转行程也就是各个加工位置之间的旋转角度比较小,因此传送速度比较快。
通常可将盖板设计成比较复杂的形状,例如星形或者弯曲的形状,以便将各个工件托架相互分界。各个部分的大小均一样,以便利用机床外壳在上料区形成规定的可靠的分界壁,使得操作者不会遭受危险。可想而知,本发明所述工件托架同样可以有多种实施形式。设置在盖板或者工件交换单元上的工件托架例如可以设计成板状或者托盘状。但最好将工件托架特别是设计成叉状,使得布置在加工区内的例如索引点或者其它支座能够伸入到叉状工件托架的叉齿之间,以便承载放在其上的工件。 工件托架的实施形式并不限于两个叉齿构成的叉状方案;也可以采用多种其它形式,例如具有三个叉齿或者呈梳状。按照本发明所述,工件托架在加工过程中留在加工区之中,因此以下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例如工件靠放在侧向作用在工件上的索引点上。 按照本发明所述,各单个工件托架的升高或者降低运动可以同时对于所有工件托架实现。这样可减少升降装置的花费。这当然也不排除本发明所述分别设计用于各单个工件托架的升降机构,不过花费略为多一些。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工件托架在升高运动过程中使得加工完毕的工件抬离支承部位,随后的旋转运动使得加工完毕的工件围绕旋转轴线从加工区移出,而位于另一个工件托架上未经加工的工件则进入到加工区之中,并且通过工件托架的下降运动到达支承部位。本发明所述的工件交换过程非常迅速,有助于提高本发明所述加工单元的效率。本发明的优点尤其在于工件托架任何时候均处在相应工件的下方,并且尤其在加工过程中不必使其从加工区移出,从而具有明显的速度优势。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工件托架在升高运动过程中可将需要加工的新工件从设置在加工区外部的运送装置上抬起。本发明不仅能明显减少工件交换时间,同时也能以简单方式将其它加工单元作为加工线的一部分与相应的运送装置联接起来。因此本发明可以毫无问题地应用于传送线或者加工线,也可用于各个独立的加工单元,例如可用手将工件放在位于外部的工件托架上。 按照本发明所述加工单元的一种有益改进实施形式,加工刀具相对于工件可移动地设置。为此设定,所述加工刀具可通过工件托架的回转圆进行运动。采用这种实施形式的加工单元,还可以进一步简化工件的加工方法。替代以上已有详细描述的麻烦的和时间长的托架或夹具运动方式,在此使得加工刀具经历比较短的行程,从而使其能够特别迅速地离开加工位置。这可以直接在摆动或转动工件托架之前实现。这样可通过工件托架的回转圆使得加工刀具运动,不需要另外用来使刀具升高或运动的装置。采用本发明所述加工单元的这种实施形式,可避免在加工刀具和工件或者工件托架之间发生碰撞。在加工之前或之后,首先使得加工刀具进入工件托架的摆动或旋转圆范围之外的某一静止位置之中,并且将工件放在例如加工单元之前的某一个支承部位上之后,再使加工刀具运动到工件上或者朝向工件运动。
按照加工单元的一种基本实施形式,仅存在一个加工刀具。本发明所述加工单元
的一种有益改进实施形式规定,设置两个或更多的加工刀具。加工单元的这种改进实施形
式例如可对工件进行多侧加工,或者利用不同的刀具依次或同时进行加工。 如果加工刀具(特别是两个或更多个)可相互独立地相对于工件运动,则特别有
益。采用加工单元的这种实施形式,可进一步縮短加工过程,从而明显改善加工单元的效
率。为了能够对工件的顶面和底面进行加工,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实施形式所述,加工刀
具可以相对于工件摆动。视工件的支承部位或者其实施形式或者加工过程中留在加工区内的工件托架而定,可从下方或从上方使得加工刀具逼近工件,以便能够在这里进行加工。由 于可以转动加工刀具,除了对工件顶面或底面进行加工之外,同样有利于从多个侧面对工 件进行加工。除此之外,有时还可以仅用一个加工刀具对工件的多个侧面进行加工,这样就 可明显简化加工单元的构造,从而也能显著降低加工单元的制造成本。 由于这样的事实,即工件支架仅可通过加工单元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被置入加工 单元区域内的支承部位或者加工位置,从而不会继续朝向加工刀具运动。因此加工刀具或 者工件托架最好总共具有三个运动自由度,以便能够连续、精确地加工工件。这就意味着除 了也在X和Y方向运动之外,加工刀具也能在Z方向并且朝向工件运动。加工刀具的相应 的可移动性通过附加的主轴驱动装置实现,其作用在加工刀具或为其设置的刀夹上。可通 过控制程序或者利用加工单元所配置的软件对各种驱动装置进行控制。
本发明既涉及相关设备,也涉及相关方法。因此本发明也涉及一种执行工件交换 过程的方法,即工件托架在其升高过程中将加工完毕的工件抬离支承部位。随后通过工件 托架的旋转运动使得加工完毕的工件围绕旋转轴线从加工区移出。放在另一个工件托架上 未加工的工件进入加工区之中,随后通过工件托架的下降运动将其放在支承部位上。


附图所示为本发明的示意图。相关附图如下
附图1本发明所述加工单元的俯视图,以及
附图2本发明所述加工单元的垂直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加工单元1的示意的俯视示意图。加工单元1由两个相 对设置的加工机床11组成,这些加工机床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具有两个加工主轴12。加工 主轴12驱动加工刀具13转动。加工区10在两个加工机床11之间延伸,并且容纳工件6。 为了保证安全和防止脏污,尤其要在加工单元1的加工期间尽可能密闭加工区10。为此安 装有一个这里并未详细描述的适当围罩。盖板3是该围罩的一部分,且该盖板也是本发明 所推荐的工件交换单元2的一部分。 按照如图所示的实施例,工件60在加工区内部位于两个加工机床11之间、尤其处 在被加工主轴12驱动的两个加工刀具之间。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同时对多个侧面进行 加工。本发明同样也可应用于较为简单的加工单元1之中,也就是加工单元仅在一侧具有 一个作用于工件6的加工机床11。 同样也可以使得加工机床11沿轴向朝向加工主轴12运动。结束加工工件60之 后,加工机床11离开工件60,并且离开工件托架5的旋转圆范围。如果使用可移动的加工 机床11,当然也可能的是,仅仅使得加工刀具13运动,则可以不必在加工区内放下工件60, 因为只有在定位工件60之后才使得加工刀具13朝向工件运动对其进行加工。加工刀具13 或者加工机床11除了在Z方向上运动之外,它们也可以在X和Y方向上运动,从而在一个 加工过程中可以工件60的朝向加工刀具13的各个侧面上的多个位置进行加工。
为了将放在外部的工件61送入加工区10内以通过加工单元1进行加工,设置工 件交换单元2。该工件交换单元具有一个在本实施例中垂直布置的、可围绕旋转轴线40转
7动的盖板3。由工件托架5承载待输送的工件6。工件托架5例如呈叉状,并且具有两个相 隔一定距离的叉齿52。 内侧使用的工件托架50与设置在外侧的工件托架51基本上是同类型的,这使得 特别易于降低和升高被其所夹持的工件,因为情况相同。 旋转轴线40在转柱4之中。转柱4有利地是床身19的一部分并且有助于床身保 持平衡。用于使盖板3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41在加工单元的加工区上方设置在转柱上。这 种驱动装置例如可以简单地构成为电动机,其控制器与加工单元的机床控制系统共同发挥 作用,以便在恰当时刻执行旋转运动。 附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加工单元及其工件交换单元2的剖视图。剖切面处在 旋转轴线40的高度,因此盖板3被遮住,以虚线表示。盖板3与两个工件托架5围绕旋转 轴线40转动。 工件托架5、50、51固定连接在盖板3上,因此旋转驱动装置41传递给盖板3的旋 转运动也会作用于工件托架5。 升降装置8例如在盖板3下方设置在转柱4上,以使得整个盖板3和与其连接的 工件托架5、50、51实现垂直升降运动80。 本发明所述的盖板3可以有多种实施形式。第一种实施形式的盖板3为单件构造, 升降装置8移动整个盖板6。 第二种实施形式的盖板3划分为多个部件,在附图2中是一个下盖板部分30和一 个上盖板部分31。按照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仅使得下盖板部分30垂直升高或降低,当然也 使其围绕旋转轴线40转动。在下盖板部分30上也安装有工件托架5。上盖板部分31保 持在相同的垂直高度位置上,同时与下盖板部分30围绕旋转轴线40转动。这种实施形式 的优点在于在盖板3的上部区域(上盖板部分31的上边缘)不存在密封性问题,或者不 存在为补偿垂直运动留出空间的问题。两个盖板部分30、31可以相互伸縮地嵌套地设置, 使得下盖板部分30在工件交换单元的两个位置中在垂直向上运动时伸入到上盖板部分31 的安装在转柱4上的管状导向件后面。这种构造使得在加工区10内壁上滴落的冷却液不 会向外流出。下盖板部分的高度约为盖板3总高度的1/5,可以将其选择为盖板总高度的 1/8 1/2。 升降装置8可以设计成例如液压或气动工作的执行元件、工作缸、电动机或类似 构件型式。 工件60在加工区10内准确处在支承部位16的索引点(index point) 15上。在 工件60上方安装用于工件6、60的夹紧装置7,其夹紧柱塞70在夹紧位置向下(箭头71) 运动和定向,以便在加工过程中将工件60足够牢固地和定位准确地保持在索引点15上。
夹紧装置7安装在跨越加工区10的横梁18上。 如附图1所示,横梁18可设计成例如栅管结构以及梯形形状,使得横梁18支撑在 转柱4上。关于机械方面的优点,尤其是稳定性以及整体结构的实现方式,可参阅之前所做 的说明。 横梁18与其余的床身固定相连,或者转柱4以及横梁18是床身19的一部分。
工件的上料或卸料或工件交换过程如下所述。 首先从附图2所示的位置松开夹紧装置7,使得夹紧柱塞70朝向与夹紧方向71相反的方向向上运动。这样就使得位于内侧的工件60由其夹紧位置释放。 然后通过升降装置8升高盖板3(箭头80),使得当前位于内侧的工件托架50靠
近,并且开始承载工件60。当工件托架50继续运动时,工件托架就会将工件60抬离索引点
15,也就是说工件可以自由地进行水平转动。当到达这一时刻时,就会停止升高运动,并且
使得盖板以及连接在盖板上的工件托架围绕垂直的旋转轴线40转动。为此启动旋转驱动
装置41。在向外送出初始位于内侧的工件60的同时,送入已在外侧工件托架51上准备好
的工件61。 两个工件60、61交换其位置。当送入的工件6以适当方式处在索引点15上方时, 就会停止旋转运动,升降装置8接着执行下降运动,使得现在已向内转入的工件托架5将现 在待加工的工件6放在索引点15上。起初打开的盖板3这时重新设置成使得整个加工区 10闭合。 工件托架5留在工件下方,夹紧柱塞70向下运动(箭头71),将定位完毕的工件6 压紧在索引点15上。 本申请书以及随后的权利要求均为尝试性描述,不妨碍获得进一步保护。 如果经详细检查相关现有技术后发现本发明的其中一项或另一项特征尽管有益,
但是并非十分重要,则现在当然要寻求一种在独立权利要求中不再具有这种特征的描述方式。 此外还应注意以各种实施形式所描述的以及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均可 任意相互组合。各项或者多项特征均可任意相互替换。这些特征细合同样也是公开内容。
凡是从属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引用内容,均涉及通过相应从属权利要求所述特征表 达的独立权利要求的另一种实施形式,但不可将其理解为放弃针对相关从属权利要求所述 特征提出独立保护要求。 凡是迄今仅在描述部分中所公开的特征,在诉讼过程中均可要求将其作为本发明 例如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基本特征。 凡是仅在描述部分中所公开的特征,或者包括多项特征的权利要求组成的单个特 征,则即使连同其它特征提及了这些特征,或者这些特征能够连同其它特征实现特别有益 的结果,均可随时将其纳入独立权利要求来区别于现有技术。
9
权利要求
加工单元,其具有工件交换单元,所述工件交换单元具有可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盖板,所述盖板打开和关闭加工单元的加工区以进行工件交换过程,并且工件交换单元具有至少两个通过盖板分开的可升降的工件托架,所述工件托架能够分别承载至少一个工件,并且一个工件托架在通过加工单元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留在加工区之中;其特征在于,在加工区(10)内设置作用于工件(6)的夹紧装置(7),且夹紧装置(7)设置在跨越加工区(10)的横梁(18)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工件托架(5)直接承载工件(6),不 使用托盘或者类似构件。
3.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两项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转柱(4),盖 板(3)围绕该转柱可旋转地支承和/或在该转柱上设置用于盖板的升降装置。
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加工区(10)内 设置通过索引点(15)设定的用于工件(6)的支承部位(16),工件托架(5)将待加工的工件 (6)放置在支承部位(16)上。
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作用于工件(6) 的夹紧装置(7)在加工区(10)内布置在工件(6)上方。
6.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横梁(18)支撑在 转柱(4)上。
7.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工件托架(5)被 盖板(3)保持。
8.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盖板(3)具有用 于工件托架(5)的升降装置。
9.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工件交换单元 (2)具有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分别通过盖板(3)隔开的工件托架(5)。
10.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工件托架(5)呈 叉状。
11.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工件托架(5)在 其升高运动过程中将加工完毕的工件(60)抬离支承部位(16),并且随后执行的旋转运动 使得加工完毕的工件(60)围绕旋转轴线(40)从加工区(10)移出,并且使得放在另一个工 件托架(5, 51)上的未加工的工件(6, 61)移入加工区(IO),该未加工的工件随后通过工件 托架(5)的下降运动到达支承部位(16)。
12.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工件托架(5)在 其升高运动过程中将待加工的新工件(61)抬离设置在加工区(10)之外的传送构件。
13.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加工刀具相对于 工件可运动地设置,所述加工刀具通过工件托架的旋转圆可移动和/或具有三个运动自由 度。
1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加工单元,其特征在于,安装有两个或更 多个相互独立地相对于工件可移动和/或可转动的加工刀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工件交换单元的加工单元,所述工件交换单元具有可以围绕旋转轴线旋转的盖板,用于在工件交换过程中打开和关闭加工单元的加工区。工件交换单元具有至少两个通过盖板隔开可升降的工件托架。工件托架在通过加工单元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留在加工区之中。
文档编号B23Q7/14GK101716734SQ20091021165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3日
发明者A·霍贝尔 申请人:格鲁博-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