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168226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锻造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能够对移动载置的工件进行锻造加工的锻造加工方法及其相关技术。
背景技术
公知有通过连续的多个锻造加工而使工件成形的多级式锻造加工装置。以往的多级式锻造加工装置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2所示,包括用于对工件进行一次成形的一次成形模具、用于对一次成形后的工件进行二次成形的二次成形模具、以及用于将工件从一次成形模具移动载置到二次成形模具的传送(移送)装置。传送装置通常包括并排地配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的一对进给杆、相互对置地设置在一对进给杆的内侧的一对爪。通过将一对进给杆关闭(靠近),利用一对爪来夹持(夹紧)例如在一次成形模具中成形后的工件(一次成形品),在该状态下,进给杆沿着输送线移动到下游侧,将工件配置到与二次成形模具对应的位置。然后,通过打开一对进给杆将工件的夹紧解除,由此使得工件被放置到二次成形模具中。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实公昭63-28173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1306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在进行多次锻造的多级式锻造加工装置中,虽然能够得到发动机活塞坯料那样复杂的形状的二次成形品,但由于是通过二次成形而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因此为了不使通过一次成形完成的一次成形品在二次成形中产生缺陷,就必需形成为具有经过预先仔细计算的体积平衡(体積〃,、八、的形状。因此在将一次成形品放置到二次成形模具中时,若一次成形品的位置偏移时,则无法高精度地进行二次成形,因此存在会在细部产生缺料或残余料(夹渣)等缺陷(成形不良)的问题。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是鉴于相关技术中的上述和/或其他问题所做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能够显著地改善现有的方法和/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造加工方法及其相关技术,能够在将工件从一次成形模具等上游侧工件处理部移动载置到二次成形模具等下游侧工件处理部时,防止工件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进行锻造加工。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根据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能够明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构成。(1) 一种锻造加工方法,通过将配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的一对进给杆关闭,由此利用设置于所述一对进给杆的一对爪,从两侧夹持被设置于工件送入部的工件,并且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沿着输送线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工件移动载置于工件处理部,并对移动载置到所述工件处理部的工件进行锻造加工,所述锻造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预先在工件上设置卡合部,并且预先在所述爪上设置被卡合部,在利用所述一对爪夹持工件时,通过使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由此实现工件的定位。(2)根据前项1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利用定位凸部构成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中的一方,并且利用将所述定位凸部嵌合来实现定位的定位凹部构成另一方。(3)根据前项1或2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沿着所述工件处理部的输送线预先在下游侧设置工件排出部,并且预先在所述一对进给杆上设置多组所述一对爪,通过关闭所述一对进给杆,利用对应的各组爪分别夹持所述工件送入部和所述工件处理部的工件,并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各组爪所夹持的工件分别移动载置到所述工件处理部和所述工件排出部。(4)根据前项3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所述工件处理部具有沿着输送线配置的多个工件处理部,通过关闭所述一对进给杆,利用对应的各组爪分别夹持所述工件送入部和所述多个工件处理部的工件,并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各组爪所夹持的工件分别移动载置到所述多个工件处理部和所述工件排出部。(5)根据前项3或4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所述工件处理部具有第一工件处理部、相对于该第一工件处理部配置在下游侧的第二工件处理部,将所述第一工件处理部构成为对工件进行基于模锻的一次成形而得到一次成形品的一次成形部,并且将所述第二工件处理部构成为对一次成形品进行基于模锻的二次成形而得到二次成形品的二次成形部。(6)根据前项5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通过所述一次成形来形成工件的所述
卡合部。(7)根据前项5或6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利用定位凸部构成被形成于作为工件的一次成形品上的所述卡合部,通过在所述一次成形后将所述定位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压入而进行增厚,由此能够实现二次成形品的体积平衡。(8)根据前项7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通过所述二次成形进行所述定位凸部的压入。(9)根据前项5或6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利用定位凸部构成被形成于作为工件的一次成形品上的所述卡合部,通过在所述一次成形后除去所述定位凸部,由此能够实现二次成形品的体积平
(10)根据前项5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作为二次成形品,是制作将一对裙部和一对活塞销孔凸台部一体地形成于岸部的一面侧的活塞坯料。(11)根据前项10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将所述卡合部形成在与一次成形品的所述裙部对应的裙预定部的外周面。(12)根据前项2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在所述定位凸部的两侧设置用于将其凸部引导到所述定位凹部的引导部。(13)根据前项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作为工件是使用铝或铝合金制的材料。(14) 一种锻造加工装置,通过将配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的一对进给杆关闭,由此利用设置在所述一对进给杆上的一对爪,从两侧夹持被设置于工件送入部的工件,并且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沿着输送线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工件移动载置于工件处理部,并对移动载置到所述工件处理部的工件进行锻造加工,所述锻造加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工件上设置卡合部,并且在所述爪上设置被卡合部,在利用所述一对爪夹持工件时,通过将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由此实现工件的定位。(15)根据前项14所述的锻造加工装置,其中,沿着所述工件处理部的输送线在下游侧设置工件排出部,所述工件处理部具有第一工件处理部、和相对于该第一工件处理部配置在下游侧的第二工件处理部,通过关闭所述一对进给杆,利用对应的各组爪分别夹持所述工件送入部和所述第一、第二工件处理部的工件,并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各组爪所夹持的工件分别移动载置到所述第一、第二工件处理部和所述工件排出部,在所述第一工件处理部设置用于对工件进行一次成形而得到一次成形品的一次成形模具,并且在所述第二工件处理部设置用于对一次成形品进行二次成形而得到二次成形品的二次成形模具。(16) 一种工件的传送方法,通过将配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的一对进给杆关闭,由此利用设置在所述一对进给杆上的一对爪,从两侧夹持被设置于工件送入部的工件,并且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沿着输送线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工件移动载置于工件处理部,所述工件的传送方法的特征在于,预先在工件上设置卡合部,并且预先在所述爪上设置被卡合部,在利用所述一对爪夹持工件时,通过使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由此实现工件的定位。(17) 一种工件的传送装置,通过将配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的一对进给杆关闭,由此利用设置在所述一对进给杆上的一对爪,从两侧夹持被设置于工件送入部的工件,并且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沿着输送线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工件移动载置于工件处理部,所述工件的传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工件上设置卡合部,并且在所述爪上设置被卡合部,
在利用所述一对爪夹持工件时,通过将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由此实现工件的定位。发明的效果根据发明(1)的锻造加工方法,由于通过一对爪夹持工件时,使设置于工件的卡合部与设置于爪的被卡合部卡合,来实现工件的定位,因此能够防止工件的位置偏移,能够高精度地进行锻造加工。根据发明O)的锻造加工方法,能够可靠地实现工件的定位。根据发明(3)的锻造加工方法,能够依次并排地移动载置多个工件,因此能够提
高生产效率。根据发明的锻造加工方法,能够在多个工件处理部对工件进行工件处理。根据发明( 的锻造加工方法,能够用一次成形和二次成形两个阶段对工件成形,因此能够得到复杂的形状的锻造加工品。根据发明(6)的锻造加工方法,由于通过一次成形在工件上形成卡合部,因此与另外进行形成卡合部的工序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生产率。根据发明(7)的锻造加工方法,能够容易地进行锻造加工品的体积平衡的调整。根据发明(8)的锻造加工方法,与另外进行卡合凸部的压入的情况相比较,能够
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根据发明(9)的锻造加工方法,能够容易地进行锻造加工品的体积平衡的调整。根据发明(10)的锻造加工方法,作为锻造加工品能够制造活塞坯料。根据发明(11)的锻造加工方法,能够可靠地实现对作为工件的一次成形品的定位,并且以稳定的状态进行移动载置。根据发明(1 的锻造加工方法,能够使定位凸部更可靠地与定位凹部嵌合,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实现工件的定位。根据发明(1 的锻造加工方法,能够得到铝制的锻造加工品。根据发明(14)的锻造加工装置,与上述同样,由于通过一对爪夹持工件时,使设置于工件的卡合部与设置于爪的被卡合部卡合,来实现工件的定位,因此能够防止工件的位置偏移,能够高精度地进行锻造加工。根据发明(1 的锻造加工装置,与上述同样,能够得到复杂的形状的锻造加工
P
ΡΠ O根据发明(16)的工件的传送方法,与上述同样,由于通过一对爪夹持工件时,使设置于工件的卡合部与设置于爪的被卡合部卡合,来实现工件的定位,因此能够防止工件的位置偏移,能够高精度地移动载置工件。根据发明(17)的工件的传送装置,与上述同样,由于通过一对爪夹持工件时,使设置于工件的卡合部与设置于爪的被卡合部卡合,来实现工件的定位,因此能够防止工件的位置偏移,能够高精度地移动载置工件。


图1是表示能够应用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方法的锻造加工装置的俯视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放大表示图1的装置中的第二组爪部分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制造的活塞坯料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制造的一次成形品的立体图;图6A是表示图5的一次成形品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图5的一次成形品的主剖视图;图6C是表示图5的一次成形品的侧剖视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所采用的锻造坯料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中的一次成形用模具的主剖视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中的二次成形用模具的主剖视图;图IOA是表示图9的二次成形用模具的下部模具的俯视图;图IOB是表示图IOA的下部模具的主剖视图;图IOC是表示图IOA的下部模具的侧剖视图;图11是对在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中,紧接在将一次成形品放入二次成形用模具的成形孔之前的状态进行局部放大表示的主剖视图;图12A是将能够应用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锻造加工方法的锻造加工装置中的爪周边进行放大表示的俯视图;图12B是放大表示图12A的爪周边的主视图;图13是表示利用变形例的锻造加工装置所制造的一次成形品的立体图;图14A是表示图13的一次成形品的俯视图;图14B是表示图13的一次成形品的侧视图;图14C是表示图13的一次成形品的主视图;图15是表示变形例的锻造加工装置中的一次成形模具的主剖视图;图16是表示变形例的锻造加工装置中的二次成形模具的主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表示应用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方法的多级式锻造加工装置的概略俯视图,图2是侧视图。如两图所示,该锻造加工装置是对由传送装置(4)依次移动载置的工件(W)进行一次成形和二次成形两种模锻加工。该锻造加工装置沿着输送线从上游侧(该图左侧)到下游侧(右侧),按照以下顺序依次设置有工件送入部(50)、一次和二次成形部(51) (52)以及工件排出部(5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以下详述的锻造加工装置、构成模具1、2等装置的部件、工件W等,是将从图1、2的右侧(工件排出侧、下游侧)向左侧(工件送入侧、上游侧) 观察的情况作为正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送入部(50)由送入输送带(56)等工件送入单元的下游侧端部构成。而且通过送入输送带(56)将工件(W)从装置外部送入到内部,并输送到输送带端部、即工件送入部(50)后进行待机。一次成形部(51)是构成第一工件处理部的部分,二次成形部(5 是构成第二工件处理部的部分。在一次成形部(51)和二次成形部(5 上分别设置一次成形模具(1)和二次成形模具O)。并且在一次成形部(51)中,利用一次成形模具(1)对工件(W)进行预成形等一次成形,并且在二次成形部(5 中,利用二次成形模具( 对工件(W)进行正式成形(精成形)等二次成形。工件排出部(5 由送出输送带(57)等工件送出单元的上游侧端部构成。而且, 配置在输送带端部、即工件排出部(5 的工件(W)由排出输送带(57)送出到装置外部。另外在该锻造加工装置中设置传送装置,通过该传送装置(4)能够将工件(W) 从工件送入部(50)依次移动载置到一次成形部(51)、二次成形部(5 以及工件排出部 (5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一次成形前的工件(W)称为锻造坯料(WO),将一次成形后、二次成形前的工件(W)称为一次成形品(Wl),将二次成形后的工件(W)称为二次成形品 (W2)、锻造加工品_或活塞坯料_。并且将锻造坯料(WO)、一次成形品(Wl)以及二次成形品_进行通称,称为工件(W)。如图4所示,作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制造的二次成形品的活塞坯料 (W2)具有圆形的岸部(91),在岸部(91)的一面侧(下面侧)一体地设置有一对裙部(92) (92)、一对活塞销孔凸台部(93) (93)以及侧壁部(94)。一对裙部(9 (92)以向下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岸部(91)的一面侧的外周缘部的左右两侧端部。一对活塞销孔凸台部(9 (93)以向下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岸部(91)的一面侧的中间部的前后两侧。侧壁部(94)分别设置在前后一对活塞销孔凸台部(9 (93)的左右两侧,且以向下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成以下状态连接在前侧的活塞销孔凸台部(9 的左右两侧与一对裙部(9 (92)的各前端部之间,并且连接在后侧的活塞销孔凸台部(9 的左右两侧与一对裙部(92) (92)的各后端部之间。如图5、6A 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成形品(Wl)具有厚板圆板状的主体部 (81),在该主体部(81)的一面侧(下面侧)一体地设置有一对裙预定部(8 (82)和一对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3) (83)。一对裙预定部(8 (82)以向下面侧鼓出的方式设置在主体部(81)的一面侧的外周缘部的左右两侧端部,并通过二次成形而成形为裙部(9 (92)。一对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 (83)以向下面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岸部(91)的一面侧的中间部的前后两侧,并通过二次成形而成形为活塞销孔凸台部(9 (93)。进而在一次成形品(Wl)的主体部(81)的外周面的一侧部,以向一侧方(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构成卡合部的定位凸部(85)。该定位凸部(85)的上侧部的平面形状与后述的进给杆Gl)的爪G2)的内周形状对应,形成为梯形状,在该梯形状的凸部(8 的两侧部设置倾斜面,该两侧部构成为两侧引导部(86) (86)。此外在定位凸部(8 的下侧部设置倾斜面,其下侧部构成为下侧引导部(87)。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锻造坯料(WO),具有较短的圆柱状(圆盘状)的形状。 该锻造坯料(WO)能够使用例如通过对铝(包括铝合金)的连续铸造棒或连续挤压棒进行锯切断处理而切断成与预定的重量相当的量的体积的材料。
锻造坯料(WO)的具体的组成成分,作为优选例可列举出含有以下成分的铝合金 Si 5 18 质量%、Cu :2 5 质量%、Mg :0. 3 1. 0 质量%、Fe :0. 1 0. 8 质量%、Ni 0. 1 3 质量%、Mn :0. 1 0. 5 质量%、Cr :0. 1 0. 5 质量%。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传送装置(4)包括配置在夹着输送线的两侧的一对进给杆(41) (41)。一对进给杆(41)均沿着输送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并排地配置。一对进给杆Gl) (41)借助未图示的驱动单元,能够向相互接触、分离的方向(左右方向)移动来进行开闭,并且能够同步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此外一对进给杆Gl) (41)还能够同步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一对进给杆(41)的内侧,相互对置配置的一对爪0 (42),沿着前后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地设置多组(3组)。各爪02)经由爪架03)而固定于进给杆01)。各组爪02) (42)在一对进给杆Gl) (41)后退了的状态下(移动到图1的左侧的状态),分别与工件送入部(50)和成形部(51) (52)对应地配置,并且在一对进给杆Gl)
(41)前进了的状态下(移动到图1的右侧的状态),分别与成形部(51)(52)和工件排出部 (53)对应地配置。并且当一对进给杆Gl) (41)在后退的状态下关闭时,则设置于工件送入部(50)和成形部(51) (52)的各工件(W),被对应的各组爪0 (42)夹持(夹紧)。进而在该夹持状态下,当一对进给杆Gl) (41)上升之后前进时(移动到图1的右侧时),三组爪
(42)(42)与成形部(51) (52)以及工件排出部(5 对应地配置。进而在该状态下,当一对进给杆Gl) (41)下降之后打开时,则解除由各爪G2)进行的夹持,并将各工件(W)设置于成形部(51) (52)和工件排出部(53)。由此,设置于工件送入部(50)以及成形部(51) (52) 的各工件(W)被移动载置到成形部(51) (52)以及工件排出部(5 。另外,在移动载置后一对进给杆Gl) (41)通过后退而移动到图1的左侧并保持打开的状态(初始状态)进行待机。 这样通过依次并排地移动载置工件(W),从而依次被供给到工件送入部(50)的工件(W),依次被移动载置到一次成形部(51)、二次成形部(5 以及工件排出部(53),并依次被排出。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传送装置的各爪02)在俯视观察时, 在内侧的中间部具有V槽状乃至U槽状的定位凹部0 ,并且在俯视观察时,该定位凹部 (45)的内周形状与上述一次成形品(Wl)的定位凸部(8 的外周形状对应,形成为梯形状。 该梯形状的定位凹部G5)的两侧内表面,与定位凸部(85)的两侧引导部(86) (86)对应且以倾斜的方式形成,从而构成为两侧引导部G6) 06)。然后,在通过对应的一对爪0 (42)夹持一次成形品(Wl)时,如将在后面详述的那样,一次成形品(Wl)的定位凸部(8 嵌合在一方侧的爪0 的定位凹部G5)内,以便能够实现一次成形品(Wl)的定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爪02)的定位凹部05)构成为被卡合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一次成形品(Wl)的定位凸部(85)的形状与爪02)的定位凹部0 的形状对应地形成,将爪0 原来具有的凹部作为定位凹部0 利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中,在一次成形部(51)配置一次成形模具(1),并且在二次成形部(5 配置二次成形模具O)。
如图2、8所示,一次成形模具(1)包括下部模具(11)和作为上部模具的冲头 (16)。下部模具(11)具有朝向上方开放并且用于将一次成形品(Wl)成形的成形孔 (12)。该成形孔(12)的内周面形成为与一次成形品(Wl)的除上端面以外的外周面形状对应。即,在成形孔(1 的内表面分别设置用于形成一次成形品(Wl)中的主体部(81)、裙预定部(8 和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 的凹部(模具部)。此外在成形孔(12)的内周侧面,用于形成定位凸部(85)的凹槽形状的定位凸部用阴模部(13),与定位凸部(8 的外表面形状对应地形成。该构成的下部模具(11)经由下部模具架(14)而组装于下部板(10)。冲头(16)的下侧部形成为能够以适合的状态插入到下部模具(11)的成形孔(12) 的形状。在该冲头(16)的外周侧面,与上述下部模具(11)的定位凸部用阴模部(1 对应, 形成有凸条形状的定位凸部用阳模部(17)。该构成的冲头(16)经由冲头架(18)而组装于上部板00)。上部板00)构成为借助未图示的升降驱动单元沿上下方向升降驱动,通过上部板00)的升降驱动使冲头(18)打入下部模具(11)的成形孔(1 内。此外在进行该打入时,冲头(18)的定位凸部用阳模部(17)打入下部模具(11)的阴模凹部(13)内。另外在下部模具(11)的成形孔(1 的底部以能够从成形孔(1 的底面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容纳有顶出杆(省略图示)。并且如后述那样,在下部模具(11)的成形孔(12) 内成形的一次成形品(Wl),由顶出杆推顶,使得一次成形品(Wl)配置为从下部模具(11)的成形孔(1 向上方突出预定量。如图9、IOA IOC所示,二次成形用模具⑵包括下部模具Ql)和作为上部模具的冲头(26)。下部模具具有朝向上方开放并且用于将二次成形品(M)成形的成形孔 02)。该成形孔0 的内周面形成为与二次成形品(M)的除上端面以外的外周面形状对应。即在成形孔0 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用于形成二次成形品(M)的岸部(91)、裙部 (92)、活塞销孔凸台部(93)以及侧壁部(94)的凹部。此外在成形孔(1 的内周侧面,与定位凸部(8 对应地形成有凹槽形状的定位凸部用阴模凹部03)。该构成的下部模具经由下部模具架04)而组装于下部板(10)。冲头06)的下侧部形成为能够以适合的状态插入下部模具的成形孔02) 的形状。在该冲头06)的外周侧面,与上述下部模具的定位凸部用阴模部对应地形成有凸条形状的定位凸部用阳模部07)。该构成的冲头06)经由冲头架08)而组装于上部板OO)。然后,当上部板OO)下降时,二次成形用冲头06)与上述一次成形用冲头(16) 同步下降,以便打入二次成形用模具O)的成形孔0 内。进而在进行该打入时,使二次成形用冲头06)的定位凸部用阳模部(XT)打入到下部模具的阴模部内。另外在该二次成形用模具( 中,也与上述一次成形用模具(1)同样,在下部模具 (21)的成形孔0 的底部,以能够突出的方式容纳有顶出杆(省略图示),在成形后,二次成形品(W》被顶出杆推顶,使二次成形品(W》被配置为从下部模具的成形孔02)向上方突出预定量。在本实施方式的多级式锻造加工装置中,进行锻造加工时的条件(锻造条件)如下。即工件(W)的温度被设定为380 540°C、一次成形模具(1)和二次成形模具O)的上部模具(冲头)温度被设定为100 250°C、下部模具温度被设定为150 370°C。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进行一次成形和二次成形的连续成形,因此工件温度在第一次成形中,可以预先设定得较高。即,可将在第一次成形的工件温度相对于工件(W)的固相线温度预先设定为-30 _60°C,并借助对模具的起模热(散热),在第二次成形中相对于第一次成形的工件温度设定为-20 -60°C即可。更优选将第二次成形的工件温度设定为不成为 370°C以下。另外作为对工件(W)的润滑剂,是使用石墨类润滑剂,通过浸渍处理或防锈(磷化)处理进行涂敷。此外作为对模具的润滑剂,是使用水性石墨类润滑剂、或者将油性石墨类润滑剂和水性石墨类润滑剂并用的润滑剂。此外对模具的润滑,在一次成形时和二次成形时均实施。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的锻造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在该装置中,一次成形和二次成形是同时并列进行的,同时并排地移动载置多个工件(W),而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使发明容易理解,以时间序列来说明对一个锻造坯料(WO)依次进行的各种动作。首先一对进给杆(41)在后退位置成为打开的状态,并在该初始状态下,锻造坯料(WO)由送入输送带(56)从装置外部被送入,并配置于工件待机部(50)。此时锻造坯料(WO)被配置为其轴心朝向上下方向(垂直方向)。接着,一对进给杆(41)关闭,工件送入部(50)的锻造坯料(WO)的上侧部由第一组(图1的左侧端部)爪0 (42)从两侧夹持。然后,一对进给杆(41)上升后前进,由第一组爪0 (42)夹持的锻造坯料 (WO),与一次成形部(51)的下部模具(11)的成形孔(1 对应地配置。接着,一对进给杆(41)下降。此时,锻造坯料(WO)如上所述,为上侧部被一对爪0 (42)夹持、下侧部向下方突出的状态。因此,在进给杆下降时,被一对爪0 (42) 夹持的锻造坯料(WO)的下侧部,插入到下部模具(11)的成形孔(1 的上侧部。然后在该插入状态下,一对进给杆Gl) (41)打开,从而解除对锻造坯料(WO)的夹持,锻造坯料(WO)被放入到下部模具(11)的成形孔(1 内。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锻造坯料(WO)的下侧部插入成形孔(12)的状态下,解除对锻造坯料(WO)的夹持,因此锻造坯料(WO)能够高精度且可靠地容纳到成形孔(1 内。因此例如能够可靠地防止插入时锻造坯料(WO)发生位置偏移,或以与正规的姿势不同的姿势插入等发生设置不良的情况。 因此能够高精度且顺利地进行后述的模成形。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由一对爪0 (42)来夹持锻造坯料(WO)的上侧部。 即,若由一对爪G2) (42)夹持锻造坯料(WO)的下侧部时,则在使进给杆Gl) (41)下降时, 由于一对爪0 (42)与下部模具(11)相互干涉,由此无法将锻造坯料(WO)的下侧部以插入到成形孔(12)的状态配置,并且在进给杆Gl) (41)打开时,有可能难以将锻造坯料(WO) 以较高的位置精度放入到成形孔(1 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通过一对爪0 (42) 夹持锻造坯料(WO)的上侧部,由此在使进给杆Gl) (41)下降时,能够将锻造坯料(WO)的下侧部以可靠地插入到成形孔(1 的状态配置,在进给杆Gl) (41)打开时,能够将锻造坯料(WO)可靠地放入成形孔(12)内。接着,上部板00)下降,将冲头(16)打入到下部模具(11)的成形孔(1 ,由此锻造坯料(WO)被压入成形孔(1 的各凹部内而成形为一次成形品(Wl)。该一次成形品(Wl)如已说明的那样,除了主体部(81)、裙预定部(82)以及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 以外,还包括在主体部(81)的外周面的一侧部向外径方向突出的定位凸部(85)。另外图8的虚线表示将冲头(16)打入时的最下端位置的冲头(16)的状态。在结束冲头(16)的打入之后,上部板00)和冲头(16)上升后,一次成形品(Wl) 被上述顶出杆推顶,从而被配置成一次成形品(WI)的上侧部从成形孔(1 向上方突出的状态。另一方面,在该成形中,一对进给杆(41)后退并返回到初始状态,如上所述当一次成形品(Wl)被顶出杆推顶到上方后,一对进给杆Gl) (41)关闭,一次成形部(51) 的一次成形品(Wl)的上侧部,被第二组(从图1的左侧起第二组)爪0 (42)从两侧夹持。此时,形成于一次成形品(Wl)的定位凸部(85),以适合的状态卡合(嵌合)于一方侧的爪G2)的定位凹部05)内,由此实现一次成形品(Wl)相对于传送装置(4)的定位。在此,在通过爪02) (42)夹持一次成形品(Wl)时,即使一次成形品(Wl)的位置多少有些偏移,该位置偏移也能够被修正。即如图3所示,在被爪02) (42)夹持时,当一次成形品(Wl)的位置偏离时,由于一次成形品(Wl)的定位凸部(85)的外周角部与定位凹部 (45)的两侧引导部06) (46)接触而被引导,或者定位凹部G5)的开口边缘部与定位凸部 (85)的引导部(86) (86)接触而被引导,由此一次成形品(Wl) —边微动一边修正位置。于是一次成形品(Wl)的位置偏移被吸收,在正确地实现了定位之后,定位凸部(85)与定位凹部0 相适合。这样,一次成形品(Wl)以高精度地被定位的状态被传送装置的一对爪(42) (42)夹持。接着,一对进给杆(41)上升后前进,被第二组的一对爪0 (42)夹持的一次成形品(Wl),与二次成形部(5 的下部模具的成形孔0 对应地配置。然后如图11所示,一对进给杆Gl) (41)下降,且被爪02) (42)夹持的一次成形品(Wl)的下侧部被插入到下部模具的成形孔0 的上侧部。进而一次成形品(Wl) 的定位凸部(邪)的下侧部被插入到成形孔0 的定位凸部用阴模部的上侧部。在该状态下,打开一对进给杆(41),解除对一次成形品(Wl)的夹持,并且一边使定位凸部(8 插入到成形孔0 的定位凸部用阴模部内,一边将一次成形品 (Wl)放入到成形孔(22)内。在进行该放入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一次成形品(Wl)是在一部分(下侧部)插入到成形孔0 内的状态下被放入的,因此一次成形品(Wl)以较高的位置精度可靠地容纳到成形孔0 内。在此基础上,一次成形品(Wl)是在定位凸部(8 的一部分(下侧部)插入到定位凸部用阴模部的状态下被放入到成形孔0 内的,因此特别是在一次成形品(Wl)的轴心方向周围(周方向)的定位也能够正确地进行,因此一次成形品(Wl) 进一步高精度地被放置到下部模具的成形孔0 内。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同样,在使一对进给杆Gl) (41)下降时,通过一对爪0 (42)来夹持一次成形品(Wl)的上侧部,以使一次成形品(Wl)的下侧部能够以插入到成形孔0 的状态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一次成形品(Wl)多少发生位置偏移,由于将一次成形品(Wl)放入成形孔0 内时,设置在定位凸部(8 的下侧部的下侧引导部(87)与下部模具的定位凸部用阳模部03)的开口边缘部接触而被引导,由此一次成形品(Wl)可靠地被容纳于下部模具的成形孔02)内。然后,上部板OO)下降,冲头06)打入下部模具的成形孔(22),将一次成形品(Wl)压入到成形孔0 的各凹部内而成形为二次成形品(M)。通过该成形将主体部(81)成形为岸部(91)、将裙预定部(8 成形为裙部(92)、将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3) 成形为活塞销孔凸台部(9 。进而定位凸部(8 被下部模具的定位凸部用阴模部 (23)和冲头06)的定位凸部用阳模部(XT)挟压而沿轴心方向被压缩,从而成形为轴心方向较短的定位凸部痕迹(95)。另外,图9的虚线表示将冲头06)打入时最下端位置的冲头06)的状态。在结束冲头(26)的打入之后,在上部板00)和冲头06)上升后,二次成形品 (W2)被上述顶出杆推顶,从而将二次成形品(M)的上侧部以从成形孔0 向上方突出的状态配置。另一方面,在该成形中,一对进给杆Gl) (41)后退并返回到初始状态,如上所述当二次成形品(M)被顶出杆向上方推顶后,一对进给杆Gl) (41)关闭,由此二次成形部 (52)的二次成形品(M)的上侧部被第三组(图1的右侧端部)爪0 (42)从两侧夹持。此时,与上述一次成形品(Wl)同样,由于定位凸部痕迹(95)以适合的状态卡合 (嵌合)于一方侧的爪G2)的定位凹部05)内,由此能够正确地实现二次成形品(W2)的定位。接着,一对进给杆(41)上升后前进,被第三组爪0 (42)夹持的二次成形品 (W2)与工件排出部(53)对应地配置。然后,一对进给杆Gl) (41)在下降后打开,解除对二次成形品_的夹持,从而将二次成形品(M)载置于工件排出部(5 上。载置在工件排出部(53)上的二次成形品(W2)由排出输送带(57)排出到预定的位置。于是结束对工件(W) —系列的锻造加工。另外如已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多级式锻造加工装置中,是将一次成形和二次成形并列地进行。即载置于工件送入部(50)和成形部(51) (52)的各工件(W),分别被一对进给杆Gl) (41)的三组爪G2) (42)同时夹持,并同时移动载置于成形部(51) (52)以及工件排出部(5 。然后,对成形部(51) (52)的各工件(W)同时进行一次成形和二次成形, 另一方面,在该成形时,在通过送入输送带(56)将工件(锻造坯料)送入工件送入部(50) 的同时,配置于工件排出部(53)的工件(二次成形品W2)由送出输送带(57)排出。这样由于由一对进给杆Gl) (41)进行的工件(W)的移动载置动作与成形动作交替地反复进行, 由此能够对多个工件(W)依次并列地进行一次成形和二次成形,从而使得二次成形品(锻造加工品)依次被排出。另外这样制作的锻造加工品(W2)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削处理等,来除去飞边或定位凸部痕迹(%)等,从而形成为最终形状的锻造加工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的锻造加工方法,通过一次成形而在工件(W)上形成定位凸部(85),并且与该凸部(8 对应在爪0 上形成定位凹部(45), 因此在由爪G2) (42)夹持一次成形品(Wl)时,通过凹凸部05) (85)进行卡合,由此能够实现一次成形品(Wl)的定位,并能够将一次成形品(Wl)高精度地移动载置于二次成形模具(2)。因此在二次成形模具( 中,能够以没有位置偏移的正规的姿势对一次成形品(Wl) 进行模成形,能够可靠地得到高品质的二次成形品(W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一次成形时在工件(W)上形成定位凸部(8 ,因此无需另外设计定位凸部形成用的工序,从而能够防止工序数的增加,能够保持较高的生产率。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中,通过使用上述传送装置(4)就能够以一定的周期并且短时间进行输送,因此能够容易并且稳定地进行在锻造成形中作为重要的条件的温度管理,例如如上所述的模具温度或工件温度的管理,能够更可靠地实现优秀的加工性能,在锻造加工技术中非常有效。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中,通过使用传送装置(4)就能够减少输送错误,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锻造运转。因此例如能够抑制由输送错误造成的运转停止所引起的模具温度的变动,能够更容易并且稳定地进行上述温度管理,在锻造加工技术中更加有效。其中,利用本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装置制造的活塞坯料(W2)如图4所示,活塞销孔凸台部(9 的中心(93x)相对于活塞中心(W2x)在承推侧(一方侧的裙部)以预定量 (Δχ)偏置。因此活塞坯料(W2)形成为承推侧(7,7卜側)的体积稍大的体积平衡。在这样的状况下,在本实施方式的锻造加工,特别是在密闭锻造加工中,需要预先在作为最终精成形品的二次成形品(M)的阶段来调整体积平衡。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一次成形预先在与一次成形品(Wl)的承推侧(一方侧的裙部)对应的位置形成定位凸部(85),并在二次成形时通过将定位用凸部(8 压入而使承推侧的体积增大,由此能够正确地调整体积平衡。在该体积平衡的调整方法中,是通过二次成形时的凸部(8 的压入量进行调整,因此在二次成形前的一次成形中,能够不用怎么考虑一次成形品(Wl)的体积平衡而进行制作,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体积平衡的调整,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另外,在二次成形时压入定位凸部(8 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将定位凸部 (85)的一部分压入进行增厚(增料),然而在本发明中,对定位凸部(8 的压入量未作特殊限定,根据需要自由地设定即可。例如,也可以将定位凸部(85)的全体压入进行增厚。另外,相反,也可在一次成形品(Wl)中,将定位凸部(85)形成在相对于承推侧相反的一侧(反承推侧、另一侧的裙部),能够在二次成形后切除定位凸部(8 来调整体积平衡。在这样通过在二次成形后削除凸部(8 来相对地增大承推侧的体积的情况下,能够在一次成形时将一次成形品(Wl)的体积平衡设定为在承推侧和反承推侧均等,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一次成形时的体积平衡的调整。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定位凸部(85)形成于裙部(承推侧或反承推侧),因此通过凸部(8 的压入或切除,就能够容易地调整锻造加工品_的体积平衡。本来在本发明中也并非必需将定位凸部(85)形成于裙部,也可以形成在其他部分。
另外,在二次成形时,在不是将定位凸部(8 全部压入而是至少残留一部分的情况下,虽然该凸部痕迹(95)在后面的切削工序中被切除,然而也可以将该凸部痕迹(95)在切削工序中用于定位用,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切削作业。图12A 12C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多级式锻造加工装置中的进给杆的爪0 的图。如该图所示,该装置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包括工件送入部、一次成形部、 二次成形部以及工件排出部,它们之间的工件的移动通过传送装置来进行。传送装置包括一对进给杆Gl) (41),在该一对进给杆Gl) (41)上沿着输送线每隔预定的间隔地设置多组相互对置的一对爪0 (42)。一对爪02) (42)由俯视观察为矩形状的平板部件构成。该一对爪G2) (42)的对置面(前端面)由平坦面(垂直面)构成,构成为定位部(被卡合部)。另一方面,在利用该锻造加工装置处理的工件(W)中,工件坯料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是圆柱形状(圆盘形状)。此外,一次成形品(Wl)如图13、14A 14C所示,将圆形的主体部(81)与一对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 (83) 一体地形成,其中一对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 (83)形成为 在该主体部(81)的一面侧(上面侧)的两侧向一面侧突出。一对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 (83)通过二次成形被成形为活塞销孔凸台部,具有长方体的形状。该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3) (83)的外侧面由垂直面构成,构成为定位部 (卡合部)。另外,在该锻造加工装置中,是在工件(W)的上表面一侧形成活塞销孔凸台部、裙部、侧壁部。即如图15所示该锻造加工装置的一次成形模具(1),在作为其上部模具的冲头(16)上,形成有用于将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3) (83)成形的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成形凹部(161) (161)。此外如图16所示,二次成形模具O),在作为其上部模具的冲头06)上形成有用于将活塞销孔凸台部成形的活塞销孔凸台部成形凹部(261) (261) 0在该变形例中,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相同或相当部分标记相同或相当的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在该锻造加工装置中,在利用一次成形模具( 成形后,一对进给杆Gl) (41)关闭。由此如图12所示,一对爪02) (42)的前端面与一次成形品(Wl)的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 (83)的两侧外表面接触,因此一次成形品(Wl)被一对爪0 (42)夹持。此时,一对爪0 (42)的前端面由垂直的平坦面构成,并且抵接支承其前端面的一次成形品(Wl)的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3) (83)的外侧面也由垂直面构成,因此相互进行面接触,由此实现一次成形品(Wl)相对于传送装置的定位。即在被爪0 (42)夹持时,当一次成形品(Wl) 的位置偏移时,由于爪G2) (42)的前端面的外周端缘与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3) (83)的外侧面接触而被引导,由此一次成形品(Wl) —边微动一边进行位置修正。于是一次成形品 (Wl)的位置偏移被吸收,在正确地实现定位后,爪G2) (42)的前端面与活塞销孔凸台预定部(8 (83)的外侧面进行面接触。这样一次成形品(Wl)在被高精度地定位的状态下,被传送装置的一对爪0 (42)夹持。然后,与上述同样,通过一对进给杆(41)的移动,将被一对爪0 (42)夹持的一次成形品(Wl)移动到二次成形部,并在此一对进给杆Gl) (41)打开,将一次成形品 (Wl)放入到二次成形模具⑵的下部模具中的成形孔(12)内。
然后,与上述同样进行二次成形,通过传送装置移动载置到工件排出部并排出。在该变形例的多级式锻造加工装置中,也与上述同样能够得到相同的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在该变形例中,无需在一次成形品(Wl)上为定位用形成特殊的成形部,由于采用简单的形状的一次成形品(WI),因此能够简单地实施。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定位用而在工件(W)侧形成凸部(85),在爪02)侧形成凹部(45),并使它们凹凸卡合,然而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工件侧形成定位用的凹部,在爪侧形成凸部并使它们凹凸卡合,由此实现定位。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用一次成形部和二次成形部两个成形部将工件成形, 然而在本发明成形部并不限于两个,成形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此外,在设置有多个成形部的情况下,无需在所有的成形部进行模锻加工,除锻造以外的成形,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冲压加工进行飞边除去的工序等。本申请基于2008年12月3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的特愿2008-308399号的优先权主张,其公开的内容直接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此所使用的用语和表现,是为了说明所使用的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定的解释所使用的,也不排除在此表示且描述的特征事项的任何均等物,并且必需理解也容许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本发明是以很多不同的形态具体化而得到的,该公开应视为是提供本发明的原理的实施例,在了解上述实施例不是用于将本发明限定于在此记载和/或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此记载有很多图示的实施方式。虽然在此记载了几个本发明的图示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在此记载的各种优选实施方式,也包括基于该公开而被所说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认知而得到的、具有均等的要素、修正、削除、组合(例如,跨越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组合)、改进和/或变更的所有实施方式。权利要求的限定事项应基于该权利要求所使用的用语进行广义地解释,而不应限定于本说明书或本申请的审理过程中所记载的实施例,那样的实施例应当解释为是非排他性的。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的锻造加工方法能够适用于对移动载置的工件进行锻造加工的锻造加工技术。附图标记说明1 一次成形模具,2 二次成形模具,4 传送装置,41 进给杆,42 爪,45 定位凹部(被卡合部),50 工件送入部,51 一次成形部(第一工件处理部),52 二次成形部(第二工件处理部),54 工件排出部,82 裙预定都,85 定位凸部(卡合部),86 引导部,91 岸部,92 裙部,93 活塞销孔凸台部,W 工件,WO 工件坯料,Wl —次成形品, W2 二次成形品(活塞坯料、锻造加工品)。
权利要求
1.一种锻造加工方法,通过将配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的一对进给杆关闭,由此利用设置于所述一对进给杆的一对爪,从两侧夹持被设置于工件送入部的工件,并且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沿着输送线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工件移动载置于工件处理部,并对移动载置到所述工件处理部的工件进行锻造加工,所述锻造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预先在工件上设置卡合部,并且预先在所述爪上设置被卡合部,在利用所述一对爪夹持工件时,通过使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由此实现工件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用定位凸部构成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中的一方,并且用将所述定位凸部嵌合来实现定位的定位凹部构成另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沿着所述工件处理部的输送线预先在下游侧设置工件排出部,并且预先在所述一对进给杆上设置多组所述一对爪,通过关闭所述一对进给杆,用对应的各组爪分别夹持所述工件送入部和所述工件处理部的工件,并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各组爪所夹持的工件分别移动载置到所述工件处理部和所述工件排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所述工件处理部具有沿着输送线配置的多个工件处理部,通过关闭所述一对进给杆,用对应的各组爪分别夹持所述工件送入部和所述多个工件处理部的工件,并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各组爪所夹持的工件分别移动载置到所述多个工件处理部和所述工件排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所述工件处理部具有第一工件处理部、和相对于该第一工件处理部配置在下游侧的第二工件处理部,将所述第一工件处理部构成为对工件进行基于模锻的一次成形而得到一次成形品的一次成形部,并且将所述第二工件处理部构成为对一次成形品进行基于模锻的二次成形而得到二次成形品的二次成形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通过所述一次成形来形成工件的所述卡合部ο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用定位凸部构成被形成于作为工件的一次成形品上的所述卡合部,通过在所述一次成形后将所述定位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压入而进行增厚,来实现二次成形品的体积平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通过所述二次成形进行所述定位凸部的压入。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利用定位凸部构成被形成于作为工件的一次成形品上的所述卡合部,通过在所述一次成形后除去所述定位凸部,来实现二次成形品的体积平衡。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制作了将一对裙部和一对活塞销孔凸台部一体地形成于岸部的一面侧的活塞坯料来作为二次成形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将所述卡合部形成在与一次成形品的所述裙部对应的裙预定部的外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中,在所述定位凸部的两侧设置用于将该凸部引导到所述定位凹部的引导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作为工件使用铝或铝合金制的工件。
14.一种锻造加工装置,通过将配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的一对进给杆关闭,由此利用设置在所述一对进给杆上的一对爪,从两侧夹持被设置于工件送入部的工件,并且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沿着输送线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工件移动载置于工件处理部,并对移动载置到所述工件处理部的工件进行锻造加工,所述锻造加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工件上设置卡合部,并且在所述爪上设置被卡合部,在利用所述一对爪夹持工件时,通过将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由此实现工件的定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锻造加工装置,其中,沿着所述工件处理部的输送线在下游侧设置工件排出部,所述工件处理部具有第一工件处理部、和相对于该第一工件处理部配置在下游侧的第二工件处理部,通过关闭所述一对进给杆,利用对应的各组爪分别夹持所述工件送入部和所述第一、 第二工件处理部的工件,并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各组爪所夹持的工件分别移动载置到所述第一、第二工件处理部和所述工件排出部,在所述第一工件处理部设置用于对工件进行一次成形而得到一次成形品的一次成形模具,并且在所述第二工件处理部设置用于对一次成形品进行二次成形而得到二次成形品的二次成形模具。
16.一种工件的传送方法,通过将配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的一对进给杆关闭,由此利用设置在所述一对进给杆上的一对爪,从两侧夹持被设置于工件送入部的工件,并且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沿着输送线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工件移动载置于工件处理部,所述工件的传送方法的特征在于,预先在工件上设置卡合部,并且预先在所述爪上设置被卡合部,在利用所述一对爪夹持工件时,通过使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由此实现工件的定位。
17.—种工件的传送装置,通过将配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的一对进给杆关闭,由此利用设置在所述一对进给杆上的一对爪,从两侧夹持被设置于工件送入部的工件,并且在该夹持状态下,使所述一对进给杆沿着输送线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工件移动载置于工件处理部,所述工件的传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工件上设置卡合部,并且在所述爪上设置被卡合部,在利用所述一对爪夹持工件时,通过将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由此实现工件的定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定位精度地移动载置工件的锻造加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将配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的一对进给杆(41)关闭,由此利用设置于进给杆(41)的一对爪(42)从两侧夹持被设置于工件送入部(50)的工件(W),并且在该夹持状态下,使进给杆(41)沿着输送线前进后打开,由此将工件(W)移动载置于工件处理部,并对移动载置到工件处理部的工件(W)进行锻造加工。本方法预先在工件(W)上设置卡合部(85),并且预先在爪(42)上设置被卡合部(45),在利用爪(42)夹持工件(W)时,通过使卡合部(85)与被卡合部(45)卡合,由此实现工件(W)的定位。
文档编号B21J5/00GK102300653SQ20098015591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日
发明者佐藤正广 申请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