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轴承的锻造模具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4785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轴承的锻造模具的加工方法与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轴承的锻造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轴承的锻造模具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汽车轴承加工中,通常使用开放式模具挤压成型。在开放式模具加工使用时,容易造成在锻件的周围形成飞边,而飞边必须清除才可使用,从而使材料利用率降低。另外,开放式模具在加工轴承时,由于金属流动性强,容易造成损耗,从而导致轴承使用寿命低,也容易造成锻造模具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轴承的锻造模具的加工方法,通过该方法加工出的锻造模具在加工轴承时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以及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轴承的锻造模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下料:分别将汽车轴承的锻造模具的各个部件铸模,所述的锻造模具部件包括上模芯、上模套、下模芯、下模套以及顶杆,在铸模时,下模芯留有能够安装顶杆的通孔Ⅰ,上模套在铸模时铸成凹模,下模套与上模套的外径保持一致,所述上模芯的端部呈台阶状,下模芯为底部中心设有通孔Ⅰ的筒状,并且下模芯的底部中心处呈凸状,下模芯的内壁在靠近底部处也呈圆滑的凸状,下模芯的侧壁也留有与外侧连通的通孔Ⅱ;

2)、打磨:将各个部件进行打磨抛光,去除毛刺;

3)、组装:将上模芯固定在上模套的凹部内,并使上模芯的台阶状端部朝下,下模芯安固定安装在下模套内,并且下模芯的底部通孔Ⅰ与上模芯同轴,上模芯伸进下模芯内与下模芯共同构成模腔,将顶杆安装在下模芯的底部通孔Ⅰ内;

4)、将组装好的锻造模具放入氧气中煅烧,煅烧温度为500℃-600℃,煅烧时间为1小时,使模具表面碳化,形成一层保护膜,煅烧碳化后冷却锻造模具,然后再将碳化后的锻造模具放入石灰水中浸泡,浸泡12小时后取出,清洗并晾干。

优选的,在下料时,将上模芯分成上模芯Ⅰ、上模芯Ⅱ、上模芯Ⅲ,其中上模芯Ⅰ、上模芯Ⅱ、上模芯Ⅲ的长度依次减小,并且从外向内的分布为上模芯Ⅲ、上模芯Ⅱ、上模芯Ⅰ。

优选的,在下料时,铸模了用于加强固定上模芯的上固定板以及上垫板,所述上垫板在组装时固定在上模套的凹部,用于衬垫上模芯的端部,所述上固定板在组装时固定在上模套的底部,并且上固定板的内侧向上模套内侧延伸,并与上模套之间形成台阶,上模芯Ⅲ的顶部设有与该台阶匹配的另一台阶。

优选的,在下料时,铸模了用于加强固定下模芯的下固定板以及下垫板,所述下垫板的中心设有用于安装顶杆的通孔Ⅲ,下垫板在组装时,通孔Ⅲ与通孔Ⅰ同轴,且通孔Ⅰ和通孔Ⅲ直径一致,下垫板安装在下模套内,并且下垫板的端部呈台阶状,下模套在靠近下垫板台阶端部的一端设有与下垫板台阶端部匹配的台阶,下固定板套在下模芯的外侧,并且下固定板的底部与下模套之间留有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锻造模具时,将锻造模具组装成了封闭式锻造模具,其在加工轴承时,不会产生飞边,而且由于上模芯与下模芯构成的模腔呈封闭式的,而且由于下模芯的通孔Ⅱ是设在侧壁上的,在加工轴承时不会造成金属流失,由于通孔Ⅱ的存在,在上模芯向下挤压成型时,能够排去模腔内的空气,从而改善轴承的质量,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锻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汽车轴承的锻造模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下料:分别将汽车轴承的锻造模具的各个部件铸模,所述的锻造模具部件包括上模芯、上模套1、下模芯2、下模套3以及顶杆4,在铸模时,下模芯2留有能够安装顶杆的通孔Ⅰ5,上模套1在铸模时铸成凹模,下模套3与上模套1的外径保持一致,所述上模芯的端部呈台阶状,下模芯2为底部中心设有通孔Ⅰ5的筒状,并且下模芯2的底部中心处呈凸状,下模芯2的内壁在靠近底部处也呈圆滑的凸状,下模芯2的侧壁也留有与外侧连通的通孔Ⅱ6;

2)、打磨:将各个部件进行打磨抛光,去除毛刺;

3)、组装:将上模芯固定在上模套1的凹部内,并使上模芯的台阶状端部朝下,下模芯2安固定安装在下模套3内,并且下模芯2的底部通孔Ⅰ5与上模芯同轴,上模芯伸进下模芯2内与下模芯2共同构成模腔,将顶杆4安装在下模芯2的底部通孔Ⅰ5内;

4)、将组装好的锻造模具放入氧气中煅烧,煅烧温度为500℃-600℃,煅烧时间为1小时,使模具表面碳化,形成一层保护膜,煅烧碳化后冷却锻造模具,然后再将碳化后的锻造模具放入石灰水中浸泡,浸泡12小时后取出,清洗并晾干。

本发明在下料时,将上模芯分成上模芯Ⅰ7、上模芯Ⅱ8、上模芯Ⅲ9,其中上模芯Ⅰ7、上模芯Ⅱ8、上模芯Ⅲ9的长度依次减小,并且从外向内的分布为上模芯Ⅲ9、上模芯Ⅱ8、上模芯Ⅰ7。

本发明在下料时,铸模了用于加强固定上模芯的上固定板10以及上垫板11,所述上垫板11在组装时固定在上模套1的凹部,用于衬垫上模芯的端部,所述上固定板10在组装时固定在上模套1的底部,并且上固定板10的内侧向上模套1内侧延伸,并与上模套1之间形成台阶,上模芯Ⅲ9的顶部设有与该台阶匹配的另一台阶。

本发明在下料时,铸模了用于加强固定下模芯2的下固定板12以及下垫板13,所述下垫板13的中心设有用于安装顶杆的通孔Ⅲ,下垫板13在组装时,通孔Ⅲ与通孔Ⅰ5同轴,且通孔Ⅰ5和通孔Ⅲ直径一致,下垫板13安装在下模套3内,并且下垫板13的端部呈台阶状,下模套3在靠近下垫板13台阶端部的一端设有与下垫板13台阶端部匹配的台阶,下固定板12套在下模芯2的外侧,并且下固定板12的底部与下模套3之间留有间隙。

本发明在组装锻造模具时,将锻造模具组装成了封闭式锻造模具,其在加工轴承时,不会产生飞边,而且由于上模芯与下模芯2构成的模腔呈封闭式的,而且由于下模芯2的通孔Ⅱ6是设在侧壁上的,在加工轴承时不会造成金属流失,由于通孔Ⅱ6的存在,在上模芯向下挤压成型时,能够排去模腔内的空气,从而改善轴承的质量,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组装好的锻造模具在氧气中煅烧后,能够在锻造模具的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然后冷却后放入石灰水中浸泡,使锻造模具表面形成一层钙化物,钙化物提高了保护膜的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从而延长了锻造模具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