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客车用301l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8828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强度客车用301l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带钢,特别涉及高强度客车用301L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即有关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带钢。
背景技术
高强度客车用301L不锈钢属于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该钢在高温奥氏体组织状态经过快速冷却,可以将高温奥氏体组织保持到室温,这时的奥氏体组织为过冷奥氏体。当不受外界影响时,钢的组织不产生变化。当受到外力变形时,产生相变,钢的奥氏体组织向马氏体转变。由于冷变形后钢中存在马氏体组织,使钢呈现磁性,钢的强度提高。利用301L 钢的这种特点,在冷轧变形中使钢的马氏体组织达到一定数量,使钢保持一定的强度,又具有一定延伸性能,即可加工制造客车车辆,又使钢达到一定的强度减少用钢量,达到减轻车辆重量的目的。本专利即为客车车辆用301L强度、延伸率控制的制造方法。表1 :301L钢化学成分单位重量百分比
权利要求
1.高强度客车用301L不锈钢,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 010 0.020%、Si 0. 20 0. 60%, Mn :0. 80 1. 50%, Cr :16. 90 17. 40%, P ≤0. 035% ;S ≤0. 0050%, Ni 6. 90 7. 40%, [N] 0. 090 0. 14% ;其中,Creq = Cr% +Mo% +1. 5Si% +0. 5他%控制范围 17. 5 17. 9% ;Nieq = Ni% +30 (C% +N% )+0. 5Mn%控制范围 10. 5 12. 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客车用301L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上述成分冶炼,铸造成板坯;2)板坯加热,加热炉加热温度区域一般分为热回收区、加热区、均热区;加热炉炉气控制为弱氧化气氛,残氧含量控制为3士0. 5%,mass% ;其中,热回收区温度700°C 850°C ;加热区温度800°C 1260°C ;均热区温度 1250士 10°C,板坯在炉时间大于180 250分钟;3)热轧工序,在粗轧道次,粗轧变形率控制为75% 85%,粗轧未道次出口温度大于 IlOO0C ;精轧出口温度大于IOOO0C ;4)轧后冷却、卷取温度小于700°C,带钢卷取后空冷;5)热处理、酸洗,为冷轧带钢做好准备;6)冷轧,二个冷轧轧程,第一冷轧轧程,为第二轧程即成品轧程准备好带钢厚度,带钢经过退火、酸洗处理,达到软化状态;第二冷轧轧程,即冷轧硬化轧程,在第一轧程带钢厚度的基础上轧制减薄变形量2 23%,达到成品厚度和强度;轧机轧制速度控制在200 300m/min,轧制温度40 80°C ; 第一、二冷轧轧程带钢厚度的确定如下 h = ΗΧ(1-δ)(1)其中,H一一第一轧程带钢厚度,单位mm ;h一一成品厚度, 单位_ ; δ ----第二轧程变形率(δ,2 23% ); H = h+Δ(2)其中,Δ ----第二轧程变形量,mm,Δ = HX δ。
全文摘要
高强度客车用301L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0~0.020%、Si0.20~0.60%、Mn0.80~1.50%、Cr16.90~17.40%、P≤0.035%;S≤0.0050%、Ni6.90~7.40%、[N]0.090~0.14%;其中,Creq=Cr%+Mo%+1.5Si%+0.5Nb%控制范围17.5~17.9%;Nieq=Ni%+30(C%+N%)+0.5Mn%控制范围10.5~12.35%。本发明解决了301L钢在轧制中出现的边裂等缺陷问题,保证301L热轧带钢边部质量,又可以保证冷轧带钢的性能,提高表面光洁度。
文档编号B21B37/16GK102199734SQ2010101338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叶晓宁, 池和冰, 黄俊霞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