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整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29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通整形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通整形设备。
背景技术
三通是一种管道连接件。又叫管件三通、三通管件或者三通接头,三通用在主管道 要分支处,应用范围广。三通接头通常由以下工序制成首先是下料,根据不同的三通管径 要求选择合适的管料,然后是喷砂、去氧化皮等准备工序,采用合适的成形模具以液压鼓胀 法成形,最后对鼓胀部位切盖、三通的三个管口整形(如扩口或者是缩口)。成形前的管件 置于由上、下模之间并由上、下模所夹紧。上、下模所围成的空腔与管件外形相适配,在上模 对应管件的三通分支处开有凸缘孔,待成形的管件被模具夹紧后,从管件的端部往管件内 注入液体,液压缸推动管件两侧的顶针,使管件内的液体压力增大,液体向凸缘孔凸涨,把 管件挤成“凸”字形。再从适当位置把凸起处切除,同时进行管口扩口(或缩口)。现有的三通切盖、整形的过程,均是依靠手工或半自动的方式多次加工成型,每次 加工均采用不同的模具和设备,工人需要把管件从这个加工设备搬到那个加工设备上,浪 费大量的人力和管件移送的时间,使加工的周期长、效率极其低下。另一方面,三通的支管 口切盖、主管口和支管口的整形是分开操作,整形后主管口和支管口不能保证垂直度和同 心度,从而降低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 率、自动化的三通整形设备,使三通的切盖、三个管口的整形在同一台设备上一次性连续完 成。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是一种三通整形设备,由上模、下模、顶针3、顶针4和控 制系统组成,所述三通被夹在上模与下模之间,顶针3、顶针4设在三通左右两侧的主管口 前方,顶针3、顶针4连接动力推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三通支管口管盖切断的切割 机6,设在三通支管口正前方的顶针5,所述顶针5连接动力推杆装置。上述的三通整形设备中,所述上模设有下料口中,上模的底部前端设有三通槽,在 下料口与三通槽间连接可使三通从下料口移至三通槽的凹台,所述下模设有与凹台相适配 的凸台。上述的三通整形设备中,所述上模的三通槽内设上槽台,在所述下模的凸台前台 肩上设有下槽台。上述的三通整形设备中,所述三通槽包括互相垂直的横向槽和纵向槽,所述纵向 槽从与横向槽的交点延伸至上模的前端开口。上述的三通整形设备中,所述横向槽横向贯通上模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首先将工件放进进料口内,上模往上平移半个工料大小的高度,下模 向后平移,工件跌落到下模的下槽台上(下落的高度是工件的半高)当工件到位后,下模向前平移,此时第二个工件也从进料口自然跌落,填充第一个工料的空位。下模平移至合模位置,此时上模复位,同时夹紧工件,然后将被夹紧的三通进行扩口、切割、扩口。当整形结束 后,上模往上平移半个工件大小的高度,下模向后平移,加工完成的工件从原来位置自由落 体到成品的收集箱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整形设备将待整形管件在同一模具中完成整形整口,自动化程 度高,使目前的加工工序得到简化,省去了目前三通加工在多个工序点间的搬运、多次下料 的时间,节省上人力物力,同时因工序的简化避免了目前多道工序所引起的过程损耗,降低 了产品报废率,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整形整口后主支管口和管体能保证良好的垂直度和同心度,有效的保证产品的质 量和外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整形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整形设备的上模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上模结构仰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整形设备的下模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整形设备工作过程示意图(下料);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整形设备工作过程示意图(夹紧);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整形设备工作过程示意图(整形);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整形设备工作过程示意图(完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整形设备由顶针、切割机、上模和下模构成。其中顶针的作用是 将被上模夹紧固定的工件主管口和支管口进行整口。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整形设备结构示意图。三通整形设备由上模1、 下模2 (见图5),顶针3、顶针4、顶针5及顶针的动力装置7、切割机6、控制系统组成,顶针 的动力装置7通常采用液压机械,如液压缸及其活塞杆。上模与下模配合在一起,上模可作 垂直上下位移,下模可作前后移动。在上下模两侧及前侧设置有顶针,顶针与液压缸的活塞 杆连接,顶针的末端设有锥度方便顶针插入到三通的管口内。三通整形设备还设置有用于 将三通的凸起部位切盖的切割机6,它紧邻上下模一侧的顶针3。参见图2、图3,上模1的中部设有三通的下料口 11,在上模前端下部设有用以容纳 三通管件、互相垂直的三通槽,横向槽为半圆槽,贯通整个上模的宽度,纵向槽12为倒U形 槽,从与横向槽的交点延伸至上模的前端开口。横向槽的中部设有上槽台13。上模底部紧 邻横向槽的部位设有内陷的凹台,在下模2相对应凹台的部位设有与相适配的凸台。参见 图5,凸台的两侧分别是前台肩21和后台肩22,下模前台肩21与凸台圆滑过渡连接,在圆 滑过渡的台肩上设置下槽台23,下槽台23与上槽台13对应,当上、下模合紧时,上模的模凹 台与下模的凸台贴紧,上模的三通槽与下模的圆滑台肩形成一个刚好容纳三通的模腔,夹紧时,三通 由上槽台、下槽台压紧在模腔内。上下槽台使三通管件悬置于模腔内,槽台的高 度大于或等于扩口与三通管径之差值,槽台的宽度小于三通的主管长度,以便于扩口。下面,以图5 8为例,详细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整形设备的方法1)将以液压鼓胀法成型的带盖三通送至进料口,上模上移,下模后移使带盖三通 下落至下模前台肩的下槽台23上(如图5所示),下模前移复位。上模往下移动夹紧带盖 三通工件(如图6所示);2)夹紧工件之后,在上模两侧的液压缸工作,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顶针3和顶针4 插入带盖三通两端主管口,并挤压三通两端管口,实现扩口的功能;3)控制系统控制切割机工作,将伸出上模前端的管件的盖部切去;然后,上模前 端的液压缸活塞杆推动顶针5插入去盖的三通支管口,并挤压三通支管口,扩口整形完成 (如图7所示)。4)上模上行,下模后移,三通被上模的模腔所拦不能随下模后移,当下模后退至上 模模腔后时,三通下落到成品箱内(如图8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三通整形设备,由上模、下模、顶针(3)、顶针(4)和控制系统组成,所述三通被 夹在上模与下模之间,顶针(3)、顶针(4)设在三通左右两侧的主管口前方,顶针(3)、顶针 (4)连接动力推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三通支管口管盖切断的切割机(6),设在三 通支管口正前方的顶针(5),所述顶针( 连接动力推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有下料口中,上模的 底部前端设有三通槽,在下料口与三通槽间连接可使三通从下料口移至三通槽的凹台,所 述下模设有与凹台相适配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通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三通槽内设上槽台, 在所述下模的凸台前台肩上设有下槽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通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槽包括互相垂直的横 向槽和纵向槽,所述纵向槽从与横向槽的交点延伸至上模的前端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通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横向贯通上模的底部。
专利摘要一种三通整形设备,由上模、下模、顶针(3)、顶针(4)和控制系统组成,所述三通被夹在上模与下模之间,顶针(3)、顶针(4)设在三通左右两侧的主管口前方,顶针(3)、顶针(4)连接动力推杆装置,还包括将三通支管口管盖切断的切割机,设在三通支管口正前方的顶针(5),所述顶针(5)连接动力推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整形设备将待整形管件在同一模具中完成整形整口,自动化程度高,使目前的加工工序得到简化,省去了目前三通加工在多个工序点间的搬运、多次下料的时间,节省上人力物力,同时因工序的简化避免了目前多道工序所引起的过程损耗,降低了产品报废率,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
文档编号B21D19/00GK201871598SQ201020631508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李镇南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燉煌五金塑料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