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和用于该切削工具的切削用刀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67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和用于该切削工具的切削用刀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切削用刀片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工具本体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尤其涉及能够用于高进给加工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和用于该切削工具的切削用刀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用于金属模具等的切削加工的工具,使用将切削用刀片机械地安装于围绕轴线旋转的呈大致圆柱状的工具本体的前端部而成为刃部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在这样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中,用于固定支撑刀片的工具前端部的强度是主要的问题之一。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样的切削工具由刀片的宽度和厚度以及中央安装孔构成的截面积与由刀片的高度和厚度以及中央安装孔构成的截面积的比为规定范围的比率,并且,工具前端部的背垫金属的厚度和刀片的厚度的比为规定值以上,维持前端部的强度。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1189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用于增大工具前端部的强度构成存在着背垫金属的厚度与刀片的厚度的比这种要素相互的关系必须为给定的关系的制约,设计切削工具或刀片的方面的自由度变少。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损害设计的自由度就增加工具前端部的强度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和用于该切削工具的切削用刀片。本发明提供一种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该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具备工具本体,将切削用刀片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于该工具本体,具备刀片安装座,形成于工具本体,安装有切削用刀片;和上壁部,一体地形成于工具本体,相对于刀片安装座而伸出。可以是,工具本体具备用于多个切削用刀片的安装的多个刀片安装座和多个上壁部,在相对于刀片安装座而伸出的上壁部,形成有与所述刀片安装座相邻的另一刀片安装座。可以是,上壁部在切削用刀片安装于所述刀片安装座时,覆盖该切削用刀片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上壁部形成为,其基端侧相对于刀片安装座的伸出量比其前端侧的伸出
量更大。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可以是,具备螺孔,该螺孔是设在刀片安装座的螺孔,在所述切削用刀片安装于所述刀片安装座时,安装螺丝通过该切削用刀片的安装孔而拧入该螺孔,上壁部成形为不阻碍所述安装螺丝向螺孔的拧入。可以是,刀片安装座具备底壁面和以与该底壁面构成直角的方式延伸的侧壁面和端壁面,以与该侧壁面和该端壁面构成直角并与该底壁面相对的方式延伸的上壁面形成于上壁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可以是,具备向着所述刀片安装座而贯通上壁部的固定螺孔,在切削用刀片安装于刀片安装座时,将固定螺丝拧入固定螺孔,从而将切削用刀片相对于刀片安装座而压紧。本发明提供由如上所述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使用的切削用刀片。本发明的切削用刀片可以是,具有2个向着相反侧的端面和在该2个端面之间延伸的周侧面,该切削用刀片的所述周侧面具备抵接面,该抵接面在切削用刀片安装于刀片安装座时,能够抵接在刀片安装座的面上,该抵接面的边棱部被施行倒棱加工。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图1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的前端部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的平面图。图4是放大图3的虚线所包围的范围的图。图5是拆下切削用刀片的状态的图1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的前端部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显示在包括安装螺丝和固定螺丝的两轴心的平面切断图4所示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的前端部的一部分的沿着图4的VI-VI线的截面图。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的前端部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显示安装图7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的切削用刀片的状态的前端部的平面图。图9是拆下切削用刀片的状态的图7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的前端部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和用于该切削工具的切削用刀片。首先,基于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能够围绕从其前端侧延伸至基端侧的轴线A旋转。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具备作为工具本体的立铣刀本体12,在其前端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有4个切削用刀片14。如后所述,构成刃部的各个切削用刀片14利用安装螺丝安装于立铣刀本体12的前端部12a。此外,本发明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不限定于具备多个切削用刀片,能够构成为具备1个切削用刀片。立铣刀本体12呈大致圆柱状,由高速钢、工具钢、合金钢、不锈钢、超硬合金等构成。而且,根据需要,在立铣刀本体12的表面施行防锈处理(染黑)、硬化处理(氮化、硬质电镀)等。
如图2所示,在该立铣刀本体12的前端部12a,形成有能够各自安装有切削用刀片 14的4个刀片安装座16。而且,具备相对于刀片安装座16而伸出的上壁部18。上壁部18 与立铣刀本体12—体地形成。上壁部18相对于各刀片安装座16而设置。刀片安装座16 和上壁部18沿立铣刀本体12的周向以大致等间隔各设置4个。可是,刀片安装座16的数量和上壁部18的数量是多少个都可以。此外,在此,立铣刀本体12的前端部12d的直径是 20mmo另外,在该立铣刀本体12,贯穿设置有贯通孔22,该贯通孔22以沿着轴线A从工具前端部12a向其基端部12b延伸的方式形成,用于喷出流体。在刀尖交换式立铣刀10对被加工物的加工时,从外部供给的切削油剂、空气、切削油剂和空气的混合雾等能够通过该贯通孔22而从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的工具前端喷射。如图2和图4所示,前述刀片安装座16具备底壁面M以及各自以与该底壁面M 构成直角的方式延伸(屹立)的侧壁面沈和端壁面观。底壁面M成为与包括轴线A的平面平行的平坦面。侧壁面26以向着工具外周侧的方式形成。另外,端壁面观以与该侧壁面26交叉的方式形成,并且,以向着工具前端侧的方式形成。而且,在底壁面M的中央部, 贯穿设置有螺孔30。能够将安装螺丝32螺纹旋入该螺孔30。与此相对的是,如上所述,在立铣刀本体12,设有相对于刀片安装座16而伸出的上壁部18。上壁部18相对于刀片安装座16而设置,具备与底壁面M相对的上壁面34。上壁面34与底壁面M相对,并且,以与刀片安装座16的侧壁面沈和端壁面28构成直角的方式延伸。在切削用刀片14安装于刀片安装座16时,这样的上壁部18覆盖该切削用刀片 14的至少一部分。概略而言,上壁部18形成为,随着从其前端侧至其基端侧,向着刀片安装座16伸出的上壁部18的伸出量变大。即,上壁部18形成为,其基端侧相对于刀片安装座16的伸出量比其前端侧的伸出量更大。在此,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从前端侧至中央部的上壁部 18的前端部18a形成为,以大致一定的伸出量从刀片安装座16的侧壁面沈向着工具外周侧伸出。另外,从中央部至基端侧的上壁部18的基端部18b形成为,以上壁部18从侧壁面 26伸出的伸出量随着从前端侧向着基端侧而逐渐变大的方式从侧壁面沈向着工具外周侧伸出。另外,上壁部18的基端部18b形成为,从端壁面观向着工具前端侧伸出。例如,上壁部18的工具前端侧的伸出量hi可以是底壁面M的宽度的1/5 1/3的程度,在此,设定为约1. 5mm。另外,上壁部18的工具基端侧的伸出量h2比工具前端侧的伸出量hi更大,上壁部18设定为,在终端部,伸出至与底壁面M的宽度大致相同的程度。这样的上壁部18具有向着工具外周侧的侧面20。上壁部18,尤其是其侧面20,划分形成有容屑槽35。对容屑槽35进行形状赋予,从而使切屑的生成、容纳以及排出变得容易,尤其是使切屑的排出变得容易。容屑槽35形成为,遍及与刀片安装座16的长度大致相同的程度的距离而从立铣刀本体12的外周部向着内周部凹入,尤其是在其前端侧凹入量增大。如图3至图5所示,侧面20形成为,与刀片安装座16的底壁面对构成直角。如图5 所示,在该侧面20的中央部形成有凹部20r,用于防止安装螺丝20的操作时的该安装螺丝 32的头部3 和侧面20的接触。S卩,对上壁部18进行形状赋予,使得不阻碍安装螺丝32 向螺孔30的拧入。不阻碍拧入是指,例如,上壁部18至少不存在于螺丝的进入路径的延长上,从而不成为使用螺丝刀等工具进行作业的障碍。此外,能够将凹部20r称为凹入部。
进一步说明上壁部18。任意的1个上壁部18相对于对应的1个刀片安装座16而伸出,能够覆盖该刀片安装座16上的切削用刀片14的至少一部分。而且,在该上壁部18, 形成有与该对应的1个刀片安装座16相邻的另一刀片安装座16。换言之,通过使立铣刀本体12的某个刀片安装座16的底壁面M延伸至相邻的刀片安装座16的上方,从而形成立铣刀本体12的各上壁部18。这样的上壁部18的各个是被某个刀片安装座16的底壁面 M、相对于位于该底壁面M的工具旋转方向T的后方的除此之外的另一刀片安装座16的上壁面34、侧面20、立铣刀本体12的外周面12c以及其前端面12d包围的部分。所以,这样的上壁部18构成背垫金属,用于将切削用刀片14固定支撑于与该上壁部18伸出的刀片安装座16相邻的另一刀片安装座16。由于上壁部18相对于刀片安装座16如上所述地伸出,因而背垫金属形成为,其厚度(即从刀片安装座的底壁面M至侧面20的距离)从前端侧至中央部为一定的厚度,而且,从中央部至基端侧,随着向着基端侧而逐渐变厚。另外,在上壁部18,在其工具基端侧,从立铣刀本体12的外周部12c向着刀片安装座16而形成有贯通上壁部18的固定螺孔36。能够将固定螺丝38螺纹旋入该固定螺孔 36。在图2中显示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安装于这样的立铣刀本体12的切削用刀片14。 切削用刀片14能够通过使表面和背面反转地安装于刀片安装座16而两面使用,即构成为所谓的负型刀片。切削用刀片14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平板形状。切削用刀片14具备作为向着2个相反侧的端面的上面50和相对于该上面50而向着相反方向的下面52以及在该上面50和该下面52之间延伸的周侧面M。上面50和下面52分别与周侧面M大致地正交。 此外,上面50和下面52也可以相反。在此,为了容易理解切削用刀片14,基于图2中的位置关系而说明切削用刀片14。“上”和“下”不限制切削用刀片14的方向和构成。而且,沿切削用刀片14的厚度方向贯通、即贯通上面50和下面52之间的安装孔56设在切削用刀片14上。此外,上面50和下面52具有对称形状。切削用刀片14由超硬合金、金属陶瓷、 陶瓷等构成。如图2所示,切削用刀片14具备前刀面58、后刀面60以及在前刀面58和后刀面 60的交叉棱线部形成的切削刃62。前刀面58在呈大致长方形状的上下面50、52的各个上各形成2个。而且,各后刀面60形成于周侧面M,与对应的前刀面58构成直角。切削刃 62在切削用刀片14的上下面50、52的各个上各设置2个。这些切削刃62配置为,从与上下面相对的方向观看时的平面视图中呈互相旋转对称,并且,在使刀片本体20的表面和背面反转时成为相同形状。此外,切削刃不限定于在刀片上设置多个,也可以设置1个以上的几个。另外,切削刃也可以不设在刀片的两面,也可以仅设在单面。另外,在该切削用刀片14的上下面50、52的各个上,设有由平坦面构成的就座面 (抵接面)64。将切削用刀片14位置赋予在刀片安装座16上,从而将该就座面64载置于刀片安装座16的底壁面M上。安装螺丝32插入切削用刀片14的上述安装孔56。另外, 在该切削用刀片14的角部附近的上下面,设有大致圆锥台形状的卡合孔66。能够将固定螺丝38的前端部38a卡合在该卡合孔66中。另外,在切削用刀片14的周侧面54,设有由平坦面构成的抵接面68。在切削用刀片14安装于刀片安装座16时,该抵接面68能够抵接在刀片安装座16的侧壁面26。对该抵接面68的端缘即边棱部施行倒棱加工。能够将倒棱加工后的这样的部分70称为倒棱部。该倒棱部70由例如倒棱角度为45°、倒棱宽度为0. 2mnTl. Omm的平面状的倒棱面构成。另外,在该切削用刀片14的前刀面58施加用于使伴随着切削而流出的切屑破裂等成适当的小片的碎屑器等。在这样地构成的切削用刀片14安装于刀片安装座16时,配置于立铣刀本体12的前端外周侧的1个切削刃62能够用于切削加工。在该切削刃62用于切削加工等而损伤的情况下,使切削用刀片14围绕其安装孔56的中心轴线而旋转或使切削用刀片14的表面和背面反转。由此,能够将配置于立铣刀本体12的前端外周侧的切削刃62替换为另一切削刃62。这样,切削用刀片14能够割出。作为前述安装螺丝32,能够使用一般通用的十字头螺丝、盘头螺丝等。另外,作为前述固定螺丝38,例如,使用前端部38a呈大致圆锥台形状的平端的螺丝。以下,对这样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中,以切削用刀片14碰到(抵接)刀片安装座16的侧壁面沈和端壁面观的方式将切削用刀片14插入刀片安装座16。然后,在使一个就座面64就座于刀片安装座16的底壁面M的状态下,安装螺丝32通过切削用刀片 14的安装孔56而拧入螺孔30。由此,作为刃部,切削用刀片14安装于立铣刀本体12的刀片安装座16。然后,经由保持具而将立铣刀本体12的基端部12b安装于机床的主轴上。使安装于机床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围绕轴线A沿图中符号T所示的旋转方向旋转,同时,与固定于机床的工作台的钢等被加工物接触,同时,沿与轴线A交叉的方向送出。由此,能够使用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来进行以金属模具为代表的机械零件等的切削加工。在配置于此时所使用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的前端外周侧的切削用刀片14的切削刃62伴随着切削而损伤的情况下,暂且将该切削用刀片14拆下,改变其方向而再次安装。具体而言,通过使该切削用刀片14以其安装孔56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而旋转或使其表面和背面反转而改变方向。由此,能够使可能使用了的切削刃62成为未使用的切削刃62。 所以,能够使用该切削用刀片14来继续切削加工。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构成背垫金属的上壁部18相对于刀片安装座16而伸出,因而能够以该上壁部18相对于刀片安装座16的伸出量的程度增厚背垫金属的厚度。所以, 工具前端部的强度和刚性提高。另外,因此,在出于切削加工的高效率化的观点而进行增大每1个刃的进给量并提高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的进给速度的高进给切削的情况下,即使大的负荷作用于该工具,也能够抑制颤振的发生。结果,即使在用于高进给切削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切削刃62的损伤、刃部的破损、工具的折损等,能够延长工具寿命。另外,由此,能够提高加工面品质。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具备上壁部18,因而与不具有上壁部18的现有的立铣刀相比,能够谋求工具前端部的强度提高。所以,能够增加形成于立铣刀本体12的刀片安装座16的数量。结果,能够增加装配于立铣刀本体12的切削用刀片14 的数量(刃数),进一步提高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的进给速度,能够谋求切削加工的进一步的高效率化。另外,切削用刀片14的一部分在安装于刀片安装座16时,被上壁部18覆盖。具体而言,以除了配置于立铣刀本体12的前端外周侧而参与切削的部分以外的切削刃62、前
7刀面58、后刀面60被刀片安装座16的底壁面M、侧壁面沈以及端壁面观和上壁部18的上壁面34包围的方式,将切削用刀片14安装于刀片安装座16。所以,在进行高进给切削的情况下,即使程度厚的切屑流出,也能够防止参与切削的部分以外的切削刃62等由于切屑的擦过、碰撞而损伤。尤其是,相对于所使用的切削刃62而配置于围绕孔56的中心轴线而旋转对称的位置的未使用的切削刃62被上壁部18完全地覆盖并保护。因此,在切削用刀片14的一次使用期间尚未使用的另一切削刃62不损伤。所以,由于能够可靠地使用1个切削用刀片14中的所有切削刃62,因而该立铣刀10和切削用刀片14经济性优异。另外,在切削用刀片14位于被刀片安装座16和上壁部18划分形成的刀片槽的某个程度的切削用刀片14的运动被限制的状态下,作业者能够将安装螺丝32经由切削用刀片14的孔56而拧入孔30。所以,在切削用刀片的大小较小的情况下等,在其安装时,作业者也不使切削用刀片14或安装螺丝32落下。所以,在进行切削刃62的更换或切削用刀片 14的替换时,立铣刀10在切削用刀片14和安装螺丝32的操作性这点上优异。另外,在立铣刀10中,在上壁部18的基端侧,增大上壁部18的伸出量而谋求工具前端部的强度提高。而且,从上壁部18的前端部至中央部,减小上壁部18的伸出量而谋求充分确保容屑槽的容积。所以,在立铣刀10中,能够谋求工具前端部的强度等的提高,同时,达成良好的切屑处理性。另外,以刀片安装座16的底壁面对和上壁面34相对于包括轴线A的同一平面而平行且侧壁面26和端壁面28相对于底壁面M和上壁面34而构成直角的方式设有刀片安装座16和上壁部18。所以,能够从与轴线A构成直角的工具径方向一次加工刀片安装座 16。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容易地制造立铣刀本体12。另外,因此,也能够自由地设定上壁部18的形状。而且,由于上壁部18的侧面20设置为相对于该刀片安装座16的底壁面M 和上壁面34而构成直角,因而刀片安装座16的加工方向不与容屑槽的加工方向发生干涉。 因此,也能够自由地设定容屑槽的形状。另外,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在立铣刀本体12的上壁部18形成有固定螺孔36,在切削用刀片14上设有与该固定螺丝38的前端部38a卡合的卡合孔66。 所以,在使用安装螺丝32来将切削用刀片14安装于刀片安装座16之后,进而将固定螺丝 38拧入固定螺孔36并使其前端部38a卡合于切削用刀片14的卡合孔66,由此,将切削用刀片14恰当地按压至刀片安装座16的底壁面M侧。由此,由于该按压力增大,因而使切削用刀片14的就座面64较强地紧贴于刀片安装座16的底壁面24。所以,切削用刀片14 牢固地固定于立铣刀本体12。结果,当在切削中施加大的负荷的高进给切削时,在切削加工中,切削用刀片14不从刀片安装座16的底壁面M浮起而发生晃动或偏移运动。所以,能够防止起因于切削用刀片14的安装刚性的不足的切削加工时的颤振的发生和切削刃62的损伤等。另外,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容屑槽35形成为,从立铣刀本体 12的外周部向着内周部凹入,尤其是在其前端侧凹入量增加,因而能够在切屑流出的方向上确保足够的空间,得到良好的切屑处理性。另外,由于能够在螺孔30的上方向上确保空间,因而在安装螺丝32的装卸时,上壁部18不成为障碍。另外,由于在该上壁部18设有凹部20r,因而立铣刀10在安装螺丝32的操作性这点上优异。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中,采用上下面50、52和周侧面讨以直角相交的负型刀片。所以,与上下面和侧面以锐角交叉的正型刀片相比,切削用刀片14 的刀片本身的强度优异。而且,由于切削用刀片14具有那样的构成,因而能够增大作为向立铣刀本体12安装的安装面的就座面64的面积。所以,切削用刀片14安装时的稳定性优
已另外,由于切削用刀片14在其抵接面68的边棱部具备倒棱部70,因而在切削用刀片14的安装时和切削时,能够防止抵接面68的边棱部碰撞到刀片安装座16的各壁面等而损伤切削用刀片14。由此,没有必要以抵接面68的边棱部和刀片安装座16或上壁部18 的接触所导致的切削用刀片14的损伤的防止为目的而在刀片安装座16的底壁面M和侧壁面26交叉的角部或上壁面34和侧壁面沈交叉的角部施行凹入加工。所以,能够仅从与轴线A正交的工具径方向容易地加工刀片安装座16。另外,所以,在刀片安装座的加工时, 也没有必要考虑与容屑槽的加工发生干涉。因此,立铣刀本体12的制造容易,立铣刀本体 12适合于批量生产,能够在短时间内且以低成本提供立铣刀本体12。而且,通过在配置于立铣刀本体12的前端外周侧的抵接面68上设置倒棱部70,从而也能够防止切削用刀片14 和立铣刀本体12由于切屑的啮入等而损伤。另外,由于在切削用刀片14的前刀面58施加碎屑器等,因而即使在将切削用刀片 14以轴方向前刀角(轴向前角)为负的方式安装于立铣刀本体12的情况下,也能够谋求切削阻力的降低。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但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中,使用安装螺丝来将切削用刀片14机械地安装于立铣刀本体,但也可以使用其它机械手段来将切削用刀片14机械地安装于立铣刀本体12。 另外,本发明不排除使用化学手段来将切削用刀片化学地安装于工具本体。另外,例如,上壁部18的上壁面34的形状不特别地限定,也能够成为其它任意的形状,也能够适当设定上壁部18的伸出量h。实际上,优选地,工具前端侧的伸出量hi相对地较小,工具基端侧的伸出量h2比该伸出量hi更大。但是,上壁部的工具前端侧的伸出量和工具基端侧的伸出量也可以相同。而且,例如,上壁部18的基端侧的伸出量可以是其底壁面M的宽度的1/2以上。另外,例如,上壁部18的前端侧的伸出量可以是其底壁面M 的宽度的1/2以下。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伸出至刀片安装座16的上壁部18覆盖安装于刀片安装座16的刀片14的一部分,上壁部18也可以完全不覆盖安装于刀片安装座16的刀片14。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壁部18相对于刀片安装座而伸出,由此,也能够对以上壁部18的伸出量的程度增厚背垫金属的厚度作出贡献。另外,在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中,采用这样的按压机构在立铣刀本体12的上壁部18设有固定螺孔16,并且,在切削用刀片14设有卡合孔66,使用固定螺丝38来将切削用刀片14按压至刀片安装座16。可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采用该按压机构。另外,也可以采用其它按压机构,以代替使用固定螺丝38的按压机构。另外,上壁部18的侧面的形状不特别地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的侧面20的形状。作为上壁部18的侧面的形状,能够采用侧面20的形状以外的其它任意的形状。另外,在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中,以切屑的除去或切削刃和切削部位的冷却为目的而设有用于使切削油剂等喷射至立铣刀本体12的贯通孔22。可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不在立铣刀本体12设置贯通孔就从立铣刀本体12的外部供给切削油剂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上下面和侧面以直角相交的负型的呈大致长方形平板状的刀片。可是,也可以代之而采用上面和侧面以锐角相交的正型的刀片。而且,也可以采用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其它多边形平板状等的刀片。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切削用刀片14的上下面的各角部附近设有卡合孔 66,但卡合孔66的位置、数量等不限定于此。另外,卡合孔66的形状也未特别地限定。例如,在使用圆头的螺丝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大致半球状的卡合孔以代替大致圆锥台形状的卡合孑L ο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刀片14中,通过在切削用刀片14的抵接面64的边棱部施行45°的倒棱加工,从而设置由平面状的倒棱面构成的倒棱部70。可是,本发明的切削用刀片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代之而使那样的倒棱部成为由大致圆弧状的倒棱面构成的倒棱部。另外,也可以不施行那样的倒棱加工。施行倒棱的情况下的倒棱面的宽度优选设定在0. 2mm以上1. Omm以下的范围内。因为如果倒棱面的宽度比0. 2mm小,有可能得不到期待的效果,如果该宽度比1.0mm更大,那么,有可能抵接面68的面积变小,刀片的安装刚性变低。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切削用刀片14的前刀面58施加碎屑器等。可是,也可以代之而不在切削用刀片设置碎屑器等。接着,基于图7至图9,说明具备与上述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不同的构成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0。以下,主要关于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0相对于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的不同点而进行说明。但是,关于与已经说明的上述刀尖更换式立铣刀 10的构成要素相同或相对应的构成要素,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那些重复的说明。此外,与上述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同样地,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0能够在如上所述的变更不矛盾的范围内使用,能够起到与上述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同样的效果。如图8和图9所示,在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0中,上壁部18形成为,从刀片安装座 16的前端侧向着基端侧,其伸出量h逐渐变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工具前端侧确保大的空间,因而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0的切屑处理性优异。另外,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0与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不同,不采用使用固定螺丝 38来将切削用刀片14按压至刀片安装座16的按压机构。即,在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0中, 在立铣刀本体12不设置固定螺孔36,另外,在切削用刀片14不设置卡合孔66。在这种情况下,与采用按压机构时相比,容屑槽和碎屑器形状的设计上的自由度变高。而且,能够抑制立铣刀100的制造成本而谋求立铣刀100的低成本化。另外,如在图8中所更好地显示的,在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0中,上壁部18的形状规定为,容屑槽35的容积足够大,在安装螺丝32的操作时,该安装螺丝32的头部3 不会与壁面20接触。所以,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0的上壁部18不具备凹部20r。可是,如图7 所示,上壁部18在其侧面20设有凹部102。通过该凹部102而增大上壁部18的伸出量,即增厚背垫金属的厚度,谋求工具前端部的强度的提高,同时,容屑槽35的容积增大。所以, 刀尖更换式立铣刀100具有优异的切屑处理性。
以上,例举了刀尖更换式立铣刀和用于该立铣刀的切削用刀片,说明了本发明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和用于该切削工具的切削用刀片。可是,例如,除了作为旋转工具的立铣刀以外,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铣刀、铰刀、钻、钻孔刀具等刀尖更换式旋转工具。另外,例如,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固定钻孔工具等工具并使工作物旋转而使用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等中,以某种程度的具体性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关于本发明,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改变或变更。即,在本发明中,包括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规定的本发明的思想所包含的所有变形例和应用例、均等物。
权利要求
1.一种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具备工具本体,将切削用刀片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工具本体,所述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具备刀片安装座,形成于所述工具本体,安装有所述切削用刀片;和上壁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工具本体,相对于所述刀片安装座而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具本体具备用于多个切削用刀片的安装的多个刀片安装座和多个上壁部, 在相对于刀片安装座而伸出的上壁部形成有与所述刀片安装座相邻的另一刀片安装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部在切削用刀片安装于所述刀片安装座时,覆盖所述切削用刀片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部形成为,其基端侧相对于所述刀片安装座的伸出量比其前端侧相对于所述刀片安装座的伸出量更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螺孔,所述螺孔是设在所述刀片安装座的螺孔,在所述切削用刀片安装于所述刀片安装座时,安装螺丝通过所述切削用刀片的安装孔而拧入该螺孔,对所述上壁部进行形状赋予,使得不阻碍所述安装螺丝向所述螺孔的拧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片安装座具备底壁面和以与所述底壁面构成直角的方式延伸的侧壁面和端壁以与所述侧壁面和所述端壁面构成直角并与所述底壁面相对的方式延伸的上壁面形成于所述上壁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向着所述刀片安装座而贯通所述上壁部的固定螺孔,在所述切削用刀片安装于所述刀片安装座时,将固定螺丝拧入所述固定螺孔,从而将所述切削用刀片相对于所述刀片安装座而压紧。
8.一种切削用刀片,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 所述切削用刀片具有2个向着相反侧的端面;和在所述2个端面之间延伸的周侧面,所述切削用刀片的所述周侧面具备抵接面,在所述切削用刀片安装于所述刀片安装座时,所述抵接面能够抵接在所述刀片安装座的面上, 所述抵接面的边棱部被施行倒棱加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10),该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10)具备工具本体(12),将切削用刀片(1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于该工具本体(12)。刀尖更换式切削工具(10)具备刀片安装座(16),形成于工具本体(12),安装有切削用刀片(14);和上壁部(18),一体地形成于工具本体(12),相对于刀片安装座(16)而伸出。
文档编号B23C5/22GK102317019SQ20108000761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3日
发明者佐治龙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钨钛合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