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架连接器及相关联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36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刀架连接器及相关联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加工操作的工具、并且更具体地针对一种用于将刀架固定到刀架支撑构件上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I到图3展示了现有技术设计,由此使用了一个差动连接器20将一个第一刀架10固定在一个第二刀架15之内。第二刀架15,它是楔形的适配器,被安装在一个机床(未示出)之内。第一刀架10包括一个典型地用于镗孔操作的切削镶片25。对于镗孔操作或任何必须精确定位的切削镶片25的操作而言,第一刀架10和第二刀架15的匹配变得至关重要,并且这对于第一刀架10相对于第二刀架15的转动定向而言尤其如此。为了确保在第一刀架10与第二刀架15之间一种在径向上的精确关系,从第一刀架10的端面37伸出的 一个定位销30必须与第二刀架15的端面39中的一个定位槽缝35匹配。在差动连接器20上的螺纹40与第二刀架15内的匹配螺纹41相接合,而螺纹45与第一刀架10的孔48内的匹配螺纹47相接合。这些螺纹40和螺纹45,连同与其对应的匹配螺纹41、47,具有不同的螺距,这样使得差动连接器20的转动将第一刀架10拉入或远离第二刀架15。在与这些螺纹接合之后,接着通过转动差动连接器20,将第一刀架10拉入第二刀架15之内。然而,为了将对定位销30接合在定位槽缝35之内,在第一刀架10非常接近第二刀架15时并且在定位销30与定位槽缝对齐时有必要将差动连接器20前移。此外,有必要通过孔50 (该孔延伸穿过刀架15)接触差动连接器20,以便触及差动连接器20的第一末端22之内的六面体52。然而,通过这种安排,当必须将第一刀架10从第二刀架15中取出时,要求穿过该孔50接触以使便转动差动连接器20从而将第二刀架15与第一刀架10分开。当前的设计要求一种特殊的扳手,这种扳手是从第二刀架15的后面穿过孔50来引入的,以便与差动连接器20接合并且释放第一刀架10。希望一种设计不仅消除对穿过一个孔50 (该孔延伸穿过该第二刀架)接触差动连接器20的需要,而且此外,还希望一种安排以便在将第一刀架10匹配到第二刀架15上之前使得定位销30相对于定位槽缝35的定位更加容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第一实施方案是针对一种用于将一个带有螺纹孔的第一刀架附接到一个带有侧面致动的接收器的第二刀架上的连接器,该接收器由具有一个第一端和一个第二端、一个外螺纹部分、以及一个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组成的本体,该外螺纹部分沿着一条纵向轴线轴向地延伸到被适配为与该第一刀架匹配的该第一端上,并且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被适配为与该第二刀架匹配。该插入式部分具有一个轴向地延伸到该第二端的柄,其中该柄具有一个可锁定区段,该区段由一个开口所限定,该开口紧邻径向地延伸穿过其中的第二端。该开口具有一个可锁定部分,该可锁定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前向表面,该表面可以被接合以便将该快速更换部分向后固定在该第二刀架之内。本发明的一个第二实施方案是针对将具有螺纹孔的一个第一刀架连接到具有侧面致动的接收器的一个第二刀架上的系统。该系统具有一个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一个第一端、一个第二段、以及在它们之间的一个柄。该连接器具有一个沿着一条纵向轴线轴向地延伸到该第一端的外螺纹部分,以及轴向地延伸到该第二端的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该柄具有一个可锁定区段,该区段由一个开口所限定,该开口紧邻径向地延伸穿过其中的第二端,其中该开口具有一个可锁定部分,该可锁定部分带有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前向表面。该第一刀架具有一个带螺纹的第一接收孔,其中这个带螺纹的接收孔与该连接器的外螺纹部分是可匹配的。该第二刀架具有一个接收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的第二接收孔并且进一步包括一个侧面致动的接收器,该接收器具有可转动的致动螺栓,这个可转动的致动螺栓沿着一条径向轴线(Rl)相对于该纵向轴线被定位在该第二刀架之内。该螺栓还具有一个螺栓锁定区段,该螺栓锁定区段由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后向表面所限定,该螺栓沿着该径向轴线平移并且与该连接器的可锁定表面相接触以便将该连接器固定在该第二刀架之内。本发明的一个第三实施方案是针对一个侧面致动的延长连接件,该连接件用于连接一个第一刀架,该第一刀架具有一个沿着一条纵向轴线延伸的本体并且具有一个第一端和一个第二段以及一个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具有从该第一端纵向延伸的一个柄。该柄具有一个可锁定区段,该区段由一个开口所限定,该开口紧邻径向地延伸穿过其中的第二端,其中该开口具有一个带有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前向表面的可锁定区段。该第二刀架具有一个接收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该部分纵向地延伸到该第二端中)的接收孔并且进一步包括由一个可转动的致动螺栓构成的侧面致动的接收器,这个可转动的致动螺栓沿着一条径向轴线(Rl)相对于另一纵向轴线被定位在该第二刀架之内。该第二刀架具有一个第一端,该第一端具有一个螺栓锁定区段,该螺栓锁定区段由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后向表面所限定,该致动螺栓沿着该径向轴线平移并且与该连接器的可锁定表面接触以便将该连接器固定在该刀架之内。本发明的一个第四实施方案是针对一种用于附接一个具有带螺纹的第一接收孔的第一刀架的方法,其中这个带螺纹的接收孔与该连接器的外螺纹部分是可匹配的。一个第二刀架具有一个第二接收孔(该第二接收孔接收一个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并且进一步包括一个由可转动的致动螺栓构成的侧面致动的接收器,这个可转动的致动螺栓沿着一条径向轴线(Rl)相对于另一纵向轴线被定位在该第二刀架之内。该螺栓具有一个第一端,该第一端具有一个螺栓锁定区段,该螺栓锁定区段由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后向表面所限定,该螺栓沿着该径向轴线平移并且与该连接器的可锁定表面接触以便将该连接器固定在该刀架之内。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其中一个连接器具有一个带有外螺纹部分的末端以及带有一个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的另一端,将该外螺纹部分部分地拧入该第一刀架的带螺纹的接收孔中,将该连接器的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插入到该第二刀架的侧面致动的接收器中,使一个第一刀架相对于该第二刀架转动为一种预先定义的相对的径向对齐,并且致动该快速更换锁定机构以便将该第一刀架以这种预先定义的径向对齐固定到该第二刀架上。


图I是现有技术并且是一个分解视图,显示了一个差动连接器将一个第一刀架与一个第二刀架进行连接的方式;图2是现有技术并且是图I中所展示的安排的截面图,其中一个差动连接器将该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二者进行了接合;图3是一个现有技术并且是图I中所展示的安排的截面图,其中该第一刀架被完全接合在该第二刀架之内并且通过该差动连接器被固定在其中;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刀架连接器和相关联的系统的分解透视图;图5、6、和7是根据本发明的刀架连接器的透视图、截面图、以及俯视图;图8是图4中所展示的安排的部分截面图,由此该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是密切匹配的并且该快速更换连接器是部分接合的。图9是类似于图8中所展示的部分截面图,不过,此时该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通过该快速更换连接器完全地接合;并且图10是展示了本发明的灵活性的分解图,显示了使用该刀架连接器连接的多个刀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注意力转到图4和图8上,一个快速更换连接器120被用于将一个第一刀架10附接到一个第二刀架115上。第一刀架10具有一个带有多个相关联的螺纹14的孔12,而第二刀架115具有一个侧面致动的接收器。将注意力引到图5至图7上,快速更换连接器120是由一个具有第一端132和第二端134的本体130构成的。一个外螺纹部分46,具有与差动连接器20 (图I)类似的螺纹45,沿着一条纵向轴线138轴向地延伸到第一端132上并且被适配为与第一刀架10 (图8)的匹配螺纹47进行匹配。一个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被适配为与第二刀架115匹配(图8),其中该插入式部分140具有一个轴向延伸至第二端134的柄142。柄142具有一个可锁定区段144,该区段由一个紧邻第二端134并且径向延伸穿过其中的开口 146所限定。该开口 146具有一个可锁定部分148,这个可锁定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前向表面150,该表面可以被接合以便将快速更换部分140向后固定在第二刀架115之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的柄142是圆形的并且可锁定区段144具有一对在环圆周地间隔的多个位置处的可锁定表面148,如图7中所示。另外,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可释放的区段152,这个区段由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后向表面154所限定,这个表面可以被接合为将快速更换部分140并且由此将整个第一刀架10从第二刀架115中弹出。如图5所展示的,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的柄142不仅是圆形的并且可以是截头圆锥形的形状。另外,开口 146的带角度的前向表面150 (图7)可以是圆锥形的。将注意力转到图4、图8、以及图9上,将讨论的是快速更换连接器120将第一刀架10固定到第二刀架115上的细节。第一刀架10具有一个带有螺纹14的接收孔12,其中这些螺纹14与快速更换连接 器120的外螺纹部分45的螺纹47是可匹配的。第二刀架115具有一个接收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的接收孔156并且进一步包括由一个可转动的致动螺栓158构成的一个侧面致动的接收器125,这个可转动的致动螺栓沿着一条径向轴线Rl相对于纵向轴线138被定位在第二刀架115之内。致动螺栓158具有一个第一端160,并且与第一端160间隔开的是一个螺栓锁定区段162,该区段由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后向表面164所限定。螺栓158沿着径向轴线Rl平移并且与快速更换连接器120的可锁定表面148接触以便将快速更换连接器120固定在第二刀架115之内。如在图8中所展示的,第一刀架10具有一个外周边的匹配表面166,其中第二刀架115也具有一个外周边匹配表面168,这样使得当快速更换连接器120将第一刀架110拉到第二刀架115上时,外周边匹配表面166、168彼此对接。另外,该第一刀架可以包括一个圆锥形的插入式部分170,其尺寸被确定为配合在该第二刀架115的圆锥形接收部分175之内,并且这两个构件的关系可以是使得在圆锥形的插入式部分170与圆锥形接收部分175 之间提供一种有弹性的过盈配合。有关图I至图3中所展示的现有技术设计所讨论的问题之一,是在紧固一个差动连接器时将定位销30在定位槽缝180之内对齐。侧面致动的接收器125与本发明的快速更换连接器120相结合提供了转动性调整以及纵向调整,这样使得第一刀架10的定位销30可以容易地与第二刀架115的外周边匹配面168的定位槽缝180相对齐。应理解的是,尽管展示了一个定位销30和定位槽缝180,但是除了定位槽缝180以外的其他纵向凸起还有定位销30和其他纵向缺口可以满足在第一刀架10与第二刀架115之间提供适当的径向对齐。还应理解的是,定位销30或纵向凸起可以从第二刀架115的外周边匹配面168延伸,而纵向缺口或定位槽缝180可以被定位在第一刀架10的外周边匹配面166之内。如在此所展示的,第一刀架10是一个镗杆,而该第二刀架115是一个楔形的适配器。如在图10中所展示的,完全有可能的是引入一个中间刀架,如这个侧面致动的延长连接件200,通过使用类似的侧面致动的接收器125以及类似的快速更换连接器120,连同与第一刀架10的匹配外围面166以及第二刀架115的匹配外围面168,连同第一刀架10的圆锥形插入式部分170以及第二刀架115的圆锥形接收部分175。通过引入多个中间工件,例如侧开动的延伸连接件200,可能的是将多个相邻的刀架高级别的精确度进行对齐。此外,因为这些安排中的每个安排是侧面致动的,所以消除了通过从该刀架的纵向孔中进入来致动一个差动连接20的需要。因此,不再需要的是以一种要求的顺序方式来安装或拆卸这些部件。尽管,在此已经对该侧面致动的接收器的细节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标题为“刀架组件”的、转让给肯纳金属公司(该公司是本申请的同一受让人)的美国专利号7,240,594中(通过引用以其全文结合在此)可以发现另外的细节。应该注意到,快速更换连接器120的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能够以螺纹方式附接到该延长连接件200上,或者能够,以替代的方式,是该延长连接件200的一个整体部分。将注意力转到图I上,第一刀架10,如所展示的,是一个高精度的镗孔刀具,对于大部分而言,被生产为带有一个孔48,这个孔具有多个被设计为与差动连接器20中的螺纹45匹配的螺纹47。修改第一刀架10以消除这些匹配螺纹47并且包括一个整体的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的相关费用,与通过修改仅提供与刀架10相兼容的快速更换连接器20并且生产一个第二刀架115或连接器连接件200相比是大得多的,如在图10中所展示的侧面致动的接收器125。这是因为快速更换连接器120与第一刀架10、侧面致动的延伸连接件200以及第二刀架115是分离的并且是不连续的部分。将注意力转到图8和图9,在操作中,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205被置于侧面致动的接收器125之内,并且与一个致动螺栓的螺母159以螺纹方式接合的可转动的致动螺栓158是转动的使得螺栓158的第一端160是拉向螺母159的。通过这样做,螺栓158和螺母159的这些带角度的后向表面164被一起拉拔,并且与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的可锁定区段144的带角度的前向表面150接合(图7)。应该指出的是,这个可转动的致动螺栓158和螺栓螺母159可以浮动在该第二刀架115内延伸的孔158之内。如前面提及的,有可能的是在第一刀架10与第二刀架115之间的连接可以包括在第一刀架10的圆锥形插入式部分170与第一刀架10的圆锥形接收部分175之间的一种有弹性的过盈配合。在这些情况下,可能必要的是从第二刀架115中完全移开该第一刀架。将注意力转到图8上,可转动的致动螺栓158可以在与要求锁定刀架10的相反方向上进行转动,并且其结果是,螺栓158和螺栓的螺母159远离彼此而移动,直到螺母159与孔161内的肩台163接触。在那时,螺母159可以不再向下移动,并且致动螺栓158由此是在上用力的。螺栓158具有一个猛然推开的表面215,而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205包括至少一个可释放的区段217,该区段由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后向表面154所限定,并且这个后向表面与该猛然推开的区段215相接合并且被移至右侧。其结果是,第一刀架10被强制从该第二刀架115中弹出。一种用于将一个第一刀架10附接到一个第二刀架115上的方法,涉及使该快速更换连接器120转动的步骤,使得这些螺纹45与第一刀架10的带螺纹的接收孔47进行部分接合(图8)。此后,快速更换连接器120的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可以被插入到第二刀架115的侧面致动的接收器125之内。第一刀架10应相对于第二刀架115转动到一种预先确定的相对的径向对齐,其中定位销30与定位槽缝180是基本上对齐的。此时,可以将螺栓158转动为使得螺栓158以及螺母159被一起拉拔,由此与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的可锁定表面148接合,同时仍然保持这种预先确定的径向对齐。如图9中所展示的,接下来进一步转动螺旋158致使带角度的后向表面164与快速更换连接器120的带角度的前后表面接触,并且将第一刀架10拉入第二刀架115之内。在本说明的通篇内容中,术语刀架已经被用于描述这两个匹配部件。应理解的是,如在此使用的这个术语,可以描述任何种类的用于将一个切削刀具固定到一个机床上的附件。虽然已经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认识到鉴于本披露的整体传授内容可以对这些细节发展出不同的修改和替代方案。在此说明的目前优选的实施方案仅旨在是解说性的而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于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给予所附权利要求以及其任何和所有的等效物的全部宽广度。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一个带有螺纹孔(12)的第一刀架(10)附接到一个带有侧面致动的接收器(125)的第二刀架(115)上的连接器(120),该连接器包括 a)一个本体(130),该本体具有一个第一端(132)以及一个第二端(134); b)一个外螺纹部分(46),该外螺纹部分沿着一条纵向轴线(138)轴向地延伸到该第一末端(132)上,该第一末端被适配为与该第一刀架(10)匹配; c)一个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被适配为与该第二刀架(115)匹配,其中该插入式部分(140)具有一个轴向延伸到该第二端(134)上的柄(142),其中该柄(142)具有一个可锁定区段(144),该可锁定区段由一个开口(146)所限定,该开口紧邻径向地延伸穿过其中的该第二端(134),其中该开口( 146)具有一个可锁定部分,该可锁定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前向表面(150),该表面可以被接合为将该快速更换部分(140)向后固定在该第二刀架(115)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由一个圆形的柄(142)构成,并且该可锁定区段(144)具有一对在环圆周地间隔的多个位置处的可锁定表面(1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可释放的区段(152),该可释放的区段由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后向表面(154)所限定,该表面可以被接合为将该快速更换部分(140)从该刀架(115)中弹出。
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具有一个截头圆锥形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I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开口的前向表面(150)是圆锥形的。
6.一种用于将一个具有螺纹孔(12)的第一刀架(10)连接到一个具有侧面致动的接收器(125)的第二刀架(115)上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a)一个连接器(120),该连接器具有 1)一个本体(130),该本体具有一个第一端(132)、一个第二端(134)、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柄(142); 2)一个外螺纹部分(46),该外螺纹部分沿着一条纵向轴线(138)轴向地延伸到该第一立而(132); 3)一个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轴向地延伸到该第二端(134),其中该柄(142)具有由一个开口(146)限定的一个可锁定区段(144),该开口紧邻该第二端(134)并且径向延伸穿过其中,其中该开口( 146)具有一个可锁定部分,该可锁定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前向表面(150); b)该第一刀架(10),该第一刀架具有一个带螺纹的第一接收孔(12),其中该带螺纹的接收孔(12)与该连接器(120)的外螺纹部分(140)是可匹配的; c)该第二刀架(115),该第二刀架具有一个与该插入式快速变换部分(140)相配的第二接收孔(156)并且进一步包括一个由可转动的致动螺栓(158)构成的侧面致动的接收器(125)并且具有一个螺栓锁定区段(162),该可转动的致动螺栓沿着一条径向轴线(Rl)相对于该纵向轴线(138)被定位在该第二刀架(115)之内,并且该螺栓锁定区段由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后向表面(164)所限定,该致动螺栓沿着该径向轴线(Rl)平移并且与该连接器(120)的可锁定的表面(148)接触以便将该连接器固定在该第二刀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由一个圆形的柄(142)构成,并且该可锁定区段(144)具有一对在环圆周地间隔的多个位置中的可锁定表面(14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连接的系统,其中该第一刀架(10)具有一个包围该第一接收孔(12)的一个楔形的柄(170),该第一接收孔与在该第二刀架(115)中的第二接收孔(156)相邻接的一个楔形的孔(175)匹配,以便在它们之间提供一种过盈配合,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可释放的区段(152),该可释放的区段由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后向表面(154)所限定,并且该表面可以被接合为将该快速更换部分(140)从该第二刀架(115)中弹出。
9.根据权利要8所述的用于连接的系统,其中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具有一个截头圆锥形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用于连接的系统,其中该开口(146)的前向表面(150)是圆锥形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第一刀架(10)具有一个外周边匹配面(166),其中该第二刀架(115)具有一个外周边匹配面(168),并且进一步包括在该第一接收孔(12)的匹配面(166)内的一个纵向凸起(30)或者一个纵向缺口(180),该第一接收孔与该第二接收孔(156)中的匹配面(168)中的另一凸起部分(30)或缺口(180)是可匹配的,这样使得当该第一刀架(10)与该第二刀架(115)匹配时,该凸起部(30)和缺口( 180)可以被匹配以便在这些刀架之间适当地径向对齐。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第一刀架(10)是一个镗杆。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第二刀架(115)是用于安装在一个机床上的楔形的适配器。
14.一个用于连接第一刀架(10)的侧面致动的延长连接件(200),该连接件包括 a)一个本体,该本体沿着一条纵向轴线(138)延伸并且具有一个第一端(207)以及一个第二端(209); b)一个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205),该插入式快速变换部分具有从该第一端(207)纵向延伸的一个柄;其中该柄具有一个由一个开口所限定的可锁定区段,该开口紧邻径向地延伸穿过其中的该第二端,其中该开口具有一个可锁定区段,该可锁定区段带有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前向表面; c)一个接收孔,该接收孔与一个纵向延伸到该第二端(209)的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相配并且进一步包括一个由一个可转动的致动螺栓构成的侧面致动的接收器,该致动螺栓沿着一条径向轴线(Rl)相对于另一纵向轴线(138)被定位在该第二刀架(115)之内并且具有一个带有螺栓锁定区段的第一端,该螺栓锁定区段由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后向表面所限定,该致动螺栓沿着该径向轴线(Rl)平移并且与该连接器的可锁定表面相接触以便将该连接器固定在该刀架(115)之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205)由一个圆形的柄构成,并且该可锁定区段具有一对在环圆周地间隔的多个位置中的可锁定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205)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可释放的区段(217),该可释放的区段由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后向表面所限定,该表面可以被接合为将该快速更换部分(205)从该刀架(115)中弹出。
17.一种用于附接第一刀架(10)的方法,该第一刀架具有一个带螺纹的第一接收孔(12),其中该带螺纹的接收孔(12)与该连接器(120)的外螺纹部分(46)是匹配的,其中一个第二刀架(115)具有一个与一个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相配的第二接收孔(156)并且进一步包括一个侧面致动的接收器(125),该侧面致动的接收器是由一个可转动的致动螺栓(158)构成的,该致动螺栓沿着一条径向轴线(Rl)相对于另一纵向轴线(138)被定位在该第二刀架(115)之内并且具有一个第一端(160),其中一个螺栓锁定区段(162)由至少一个带角度的后向表面(164)所限定,该致动螺栓沿着该轴线(Rl)平移并且与该连接器(120)的可锁定表面(148)相接触以便将该连接器(120)固定在该刀架(115)之内,其中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通过一个连接器(120),该连接器具有一个带有外螺纹部分(46)的末端(132)以及另一个带有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的末端(134),将该外螺纹部分(46)部分地拧入该第一刀架(10)的螺纹接收孔(12)中; b)将该连接器(120)的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插入到该第二刀架(115)的侧面致动的接收器(125)之内; c)使第一刀架(10)相对于该第二刀架(115)转动到一个预先确定的相对的径向对齐;并且 d)致动该快速更换锁定机构以便将第一刀架(10)以该预先确定的径向对齐来固定到该第二刀架(115)上。
全文摘要
一种刀架连接器(120),具有一个带螺纹的末端(132)以及一个带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的末端(134),这种刀架连接器与具有一个螺纹孔(12)的第一刀架(10)进行螺纹接合。快速更换连接器(120)也具有一个插入式快速更换部分(140),它被接合在一个第二刀架(115)的一个侧面致动的接收器(125)之内。在致动接收器(125)之前,将与第一刀架(10)相关联的定位销(30)和与第二刀架(115)相关联的定位槽(180)对准,使得当它们两个被接在一起时,将会保持一种预先确定的径向对齐。
文档编号B23B29/22GK102665979SQ201080052498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5日
发明者R·F·德索萨菲约 申请人:钴碳化钨硬质合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