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切割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15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切割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从基座前缘向前吹风以便清理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上的切屑或灰尘的便携式切割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便携式切割工具,用于对工件或材料进行切割。通常,操作者会在待切割的工件上画切割线或作标记,以指示切割位置和轨迹。在切割操作时,切割刀片旋转并沿切割线行进。然而,有时在工件上画出切割线后,会落上切屑或灰尘;同时,在切割操作中,新产生的切屑或灰尘也可能会落在切割线上。这些切屑或灰尘会覆盖住切割线。这导致操作者不能清楚地看到切割线,因而不能确定切割刀片在工件上的切割点是否位于切割线上, 并且不能确保切割刀片的走向不偏离预定切割线。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有些便携式切割工具利用空气清理系统来清理掉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上的切屑及灰尘等异物。例如,有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利用由马达壳体的出风口排出的空气直接清理工件上的未切割上表面区域。这种不经导向的气流无法对未切割上表面区域进行高效、准确的清理。与此不同,US2005160608A1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动切割工具,其利用装于锯片护罩上的复杂形状的罩盖件形成在护罩外侧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向位于基座前缘的切割位置导向件吹送空气。CN1751832A公开了一种切断机,其在锯齿腔上部安装灰尘罩,在灰尘罩内形成与锯齿分隔开的集尘通路。由于便携式切割工具中,锯片、锯片护罩、马达、马达罩等大多数功能性部件都是由角度调节架和深度调节架承载着,因此在锯片护罩内侧或外侧构造清理空气流动通道,无疑会增加角度调节架和深度调节架的负载,而这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因角度调节架和深度调节架的变形导致切割刀片的切割角度不正确等等。US2005262706A1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动切割工具,其具有从适于被切割刀片穿过的基座开口朝向基座前缘开设的空气流动槽,来自马达罩的气流进入基座开口中,然后通过所述空气流动槽吹送到基座前缘。由于从马达罩进入基座开口中的气流只有很小部分会进入该空气流动槽中,因此通过所述空气流动槽吹送到基座前缘的空气量非常有限,很难高效地对未切割上表面区域进行清理。因此,希望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便携式切割工具无法对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进行高效清理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切割工具,其包括切割被切割工件的切割刀片;驱动所述切割刀片的马达;罩覆所述马达的马达罩,马达罩上开设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马达罩内还包括有从所述空气进口吸入空气和将空气从所述空气出口排出的风扇;以及基座,呈板状,包括抵靠被切割工件的下表面以及安装所述马达与马达罩的上表面,基座上设有贯穿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开口,所述切割刀片部分地穿过该开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从所述空气出口通向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由安装在基座上的气流导向件形成,所述气流导向件具有与所述空气出口对应的空气接收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流导向件具有顶壁和从顶壁延伸的两个侧壁,并且所述气流导向件的密封固定在基座的上表面上,由基座的部分上表面充当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的底壁,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限定在所述气流导向件的顶壁和侧壁与基座的上表面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流导向件具有顶壁、底壁和延伸在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两个侧壁,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限定在所述气流导向件的顶壁、侧壁和底壁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由基座内开设的气流导向槽形成,所述气流导向槽具有与所述空气出口对应的空气接收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座限定出气流导向槽的顶壁面和从顶壁面延伸的两个侧壁面,而气流导向槽的底侧呈开放式,由工件的部分上表面充当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的底壁,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限定在基座的顶壁面和侧壁面与工件的上表面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座限定出气流导向槽的顶壁面、底壁面和在顶壁面与底壁面之间延伸的两个侧壁面,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限定在基座的顶壁面、底壁面和侧壁面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流导向件或气流导向槽包括与马达罩的空气出口连通的空气接收段,所述空气接收口形成在所述空气接收段中;设在基座前缘与切割刀片所在平面之间交点处的空气喷出段;以及衔接于空气接收段和空气喷出段之间的过渡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便携式切割工具还包括罩住切割刀片上部的护罩,所述马达罩与所述护罩相连,所述空气出口设置在马达罩的与所述护罩相连的周壁的底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便携式切割工具是圆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由于切割工具的基座设有将气流从马达罩导向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因此马达风扇产生的气流被充分地收集并引导着排放到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从而能够在切割操作过程中对工件上表面上将要切割的整个区域进行高效清理。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切割工具,不需要在切割元件上部护罩上添加任何用于实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的额外零件,因此不会增加角度调节架和深度调节架的负载。这样,可以提高切割刀片的定位精度,降低整个切割工具的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益的选择。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在对工件进行切割时从上方所作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切割工具的示意性剖视图,显示了其中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图3是图1所示的切割工具的基座的透视图,显示了形成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的气流导向件;图4是图3中的气流导向件的透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的示意性剖视图,显示了其中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图6是图5所示的切割工具从底侧所作的透视图,显示了形成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的气流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能够从基座前缘向前吹风以便清理工件上表面上将要切割的整个区域的便携式切割工具。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可以是各种对工件进行切割的工具,例如圆锯、石材切割器等。这里,“工件”是指任何块状或板状可切割材料,例如木材、塑料、玻璃、金
g绝绝俩寸寸ο切割工具可以是带电源线的,以便利用外接电源进行工作;也可以是不带电源线的,从而利用自身电池(例如充电电池)进行工作。如图1所示,示例的便携式切割工具为圆锯,其包括基座3,该基座优选由坚固耐用的材料例如金属制成。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基座3为大致矩形板的形式。当然,其它形状的基座也是可行的。基座3具有平坦的底表面,该底表面在切割操作中抵靠在工件10的上表面上。这样,切割工具可沿图1所示的切割前进方向F对工件10进行切割。切割工具还包括马达罩2和安装在马达罩2上的上部护罩1。在马达罩2中装有驱动马达(未示出)。该马达本身带有冷却风扇(未示出),用于冷却马达。切割工具还包括被马达驱动着作切割运动的切割刀片5,其可以是旋转刀片例如圆锯片,当然,可以理解,切割刀片也可以是往复移动刀片,或同时能够旋转和往复移动的刀片。切割刀片5的下部的一部分穿过基座3中的开口 16(见图3),而从基座的底表面露出,以便切入工件中。切割工具还包括罩住切割刀片5下部的下部护罩6。在切割操作时,下部护罩6被切割工件推抵而向上部护罩1中转动,以逐渐露出切割刀片5的下部。此外,上部护罩1中设有保持杆,用于将下部护罩6保持在上部护罩1中。这样, 在非切割操作状态,下部护罩6可被手工转动到上部护罩1中并被保持在其中,从而露出切割刀片5的下部。切割刀片5的上部始终由上部护罩1罩住,从而在切割操作中防止被刀片带出的切屑飞出而伤及操作者。切割工具还包括安装于基座3前部的角度调节架4和安装于基座3后部的深度调节架9(参看图3)。上部护罩1的前端以枢轴的连接方式可枢转的与角度调节架4连接,上部护罩1 可以以上述枢转轴线为圆心沿深度调节架9转动。通过调节上述上部护罩1与深度调节架 9的转动,调节并固定切割刀片5的切割深度。借助角度调节架4,可令切割刀片绕平行于切割前进方向F的摆动轴线相对于基座3摆动,由此可以调节切割刀片5的倾斜角度。通常,切割刀片垂直于基座3,即刀片垂直于工件上表面切入工件中。然而,有时需要刀片相对于工件上表面成一角度地切入工件中, 此时可利用角度调节架4来将切割刀片设定在相对于基座3的倾斜角度,然后,利用角度调节架4上的锁定钮锁定,由此确定了切割刀片的倾斜角度。这种角度调节架和深度调节架是本领域中公知的,这里不再进一步描述。马达罩2上装有或形成有操作手柄8。借助于该操作手柄8,可把持切割工具进行切割操作。在操作中,切割刀片通常具有这样的旋转方向,即切割刀片在切割前进方向F上的前缘(锯齿)从工件中移出并且向上移入上部护罩1中。当然,本实用新型也不排除切割刀片沿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即切割刀片在切割前进方向上的前缘(锯齿)切入工件中。不论哪种情况,都可以将切割刀片在切割前进方向上的前缘(锯齿)与工件的上表面之间的交点称作切割点或切割区域。通常,操作者会在工件10的上表面上画预定切割线12或作切割标记,以指示切割位置和轨迹。在切割操作之前,操作者将切割刀片5的前缘或是基座3的前缘上的切割指示器(例如缺口等形式)对准预定切割线,然后启动切割工具进行切割,并且在切割操作中, 需要保持切割刀片沿预定切割线行进。然而,在切割之前,工件10上可能已经落有旧的灰尘或切屑,并且切割过程中也可能会有切屑或灰尘落在包含预定切割线12的未切割上表面区域上。这样,位于切割点前方的预定切割线会被切屑、灰尘等异物14盖住。为了在切割之前使刀片前缘或切割指示器对正预定切割线,并且在切割过程中正确地遵循预定切割线,需要使得操作者始终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的预定切割线部分。为此, 清理掉覆盖着整个将要切割的预定切割线上的切屑、灰尘等异物14,是很有必要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切割工具设有通向基座前缘前方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其中来自马达罩2的气流被导向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上,以便清理该上表面区域上的异物。如前所述,马达罩2中的马达本身带有冷却风扇,用于冷却马达。为了形成冷却马达的气流,马达罩2具有空气进口 22。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空气进口 22形成在马达罩2的背对上部护罩1的端面上, 然而,空气进口也可以形成在与该端面相邻的马达罩侧壁上。此外,空气进口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例如图示的狭缝形状,格栅形状,圆形、椭圆形、矩形孔等形状。根据本实用新型,在马达罩2与上部护罩1相邻的侧壁的底部,开设了朝向基座3 的空气出口 24(参看图2、5)。[0053]除了空气进口 22和空气出口 M处以外,马达罩2的其余部位都是封闭的。也就是说,用于冷却马达的空气只能从空气进口 22进入马达罩2和从空气出口 M排出马达罩 2。为了将由空气出口 M排出的空气导向基座前缘前方,本实用新型的基座3设有清理空气流动通道。该清理空气流动通道沿着基座3延伸,从空气出口 M开始,通向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基座前缘与切割刀片所在平面之间交点前面)。下面描述构成该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的具体结构的例子。这些例子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参看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利用气流导向件30形成清理空气流动通道。该气流导向件30是细长的管状件,沿着基座3的上表面安装。在图示的例子中,气流导向件30包括顶壁和两个侧壁,而底侧是敞开的。这样,当气流导向件30组装在基座3 的上表面上后,参看图3,气流导向件30的顶壁和侧壁与基座3的上表面之间限定出清理空气流动通道。气流导向件30的两个侧壁与基座3的上表面之间被密封,以避免空气泄漏。当然,气流导向件30也可以是具有底壁的,这样,气流导向件30本身内就限定出清理空气流动通道,这样就不必在气流导向件30与基座3的上表面之间进行密封。在图示的例子中,气流导向件30包括从马达罩2的空气出口 M开始沿着平行于切割前进方向延伸的空气接收段32,在基座前缘与切割刀片所在平面之间交点处沿着切割前进方向延伸的空气喷出段36,以及衔接于空气接收段32和空气喷出段36之间的过渡段 34。空气喷出段36形成朝向基座前缘与切割刀片所在平面之间交点前面的工件上表面区域开设的清理空气出口。由于空气喷出段36大致位于切割刀片所在平面中,而空气接收段32位于与马达罩2的底部空气出口 M对应的横向位置(即从切割刀片所在平面偏置),因此,空气喷出段 36和空气接收段32是彼此横向错开的,过渡段34与切割前进方向成一角度地连接在空气接收段32和空气喷出段36之间。空气喷出段36和空气接收段32的横截面尺寸和/或形状可以彼此不同。例如, 空气喷出段36的横截面中的宽度大于空气接收段32。过渡段34实现了空气喷出段36和空气接收段32之间的横截面尺寸和/或形状的变化。图4中清楚地显示了气流导向件30的这些段。需要指出,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垂直于气流导向件30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中,气流导向件30的各个段都是大致矩形的。当然, 其它形状的横截面也是可行的。空气接收段32的顶壁的一部分(例如在空气接收段32的后端)是敞开的,以便形成与马达罩2的空气出口 M对应且连通的空气接收口 35。考虑到在切割刀片的切割深度和倾斜角度被调节时,马达罩2会随着上部护罩1移动,因而空气出口 M会相对于空气接收口 35上下和横向移动。空气接收口 35和空气出口 M的尺寸和形状应设置成适应于空气出口 M的这种移动。例如空气接收口 35的横向和纵向尺寸都充分地大于空气出口 M 的相应尺寸。可选地,空气出口 M的周壁由弹性材料限定,以使得在空气出口 M相对于空气接收口 35移动的过程中,空气出口 M的弹性周壁总是形成与空气接收口 35对接的空气
8通道。这样,气流导向件30形成了将空气从马达罩2导向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具体而言,在切割装置操作时,马达风扇旋转而将空气从空气进口 22吸入马达罩2,空气流经马达罩2的内部空间而对马达进行冷却,然后从空气出口 M沿着图2中的箭头所示方向进入气流导向件30的空气接收口 35中,并且在气流导向件 30限定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中流动,最终从气流导向件30的空气喷出段36形成的清理空气出口吹出。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图3中以虚线箭头示出了清理空气在气流导向件30的各个段中的流动。从空气喷出段36形成的清理空气出口吹出的空气是在切割刀片5的大致正前方朝前吹出的,因此可以吹到工件10的位于切割区域前方的未切割上表面区域上,以便清理掉包含切割线的未切割上表面区域中的异物14。空气喷出段36形成的清理空气出口可以向前朝向略微向下倾斜的方向,以使得从空气喷出段36吹出的空气集中到工件的未切割上表面区域上。在基座3的前缘上设有切割指示器的情况下,空气喷出段36形成的清理空气出口可以朝向切割指示器前侧开设。可以理解,如上所述构成的气流导向件30不但可以安装在基座3的上表面上,还可以部分地或整体地安装到基座3中。在上面描述的例子中,安装在基座3上的单独的气流导向件30形成了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然而,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利用基座3本身形成清理空气流动通道。例如,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可以开设在基座3中。在这种情况下,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可以由基座3本身独立地限定,或者通过基座3与工件10的配合而限定出来。下面参照图5、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利用基座3与工件10的配合而限定出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在基座3中形成了气流导向槽40。该气流导向槽40是细长槽,从基座3的底表面向基座本体内开设。在图示的例子中,基座3限定出气流导向槽40的顶壁面和两个侧壁面,而气流导向槽的底侧是敞开于基座3的底表面。这样,在切割操作时,当基座3被放置在工件10的上表面上后,气流导向槽40的顶壁面和侧壁面与工件10的上表面之间限定出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当然,气流导向槽40也可以本身是在底侧封闭的,这样,就利用基座3本身就限定出清理空气流动通道,而不必借助于与工件10的上表面之间的配合。如图6所示,气流导向槽40包括从马达罩2的空气出口开始沿着平行于切割前进方向延伸的空气接收段42,位于基座前缘与切割刀片所在平面之间交点处的空气喷出段 46,以及衔接于空气接收段42和空气喷出段46之间的过渡段44。空气喷出段46形成朝向基座前缘与切割刀片所在平面之间交点前面的工件上表面区域开设的清理空气出口。由于空气喷出段46和空气接收段42是彼此横向错开的,因此过渡段44与切割前进方向成一角度地连接在空气接收段42和空气喷出段46之间。空气喷出段46和空气接收段42的横截面尺寸和/或形状可以彼此不同。过渡段 44实现了空气喷出段46和空气接收段42之间的横截面尺寸和/或形状的变化。[0079]参看图5,空气接收段42的一部分(例如在空气接收段42的后端)贯穿基座3开通,以便形成与马达罩2的空气出口 M对应且连通的空气接收口 45。这样,气流导向槽40形成了将空气从马达罩2导向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在切割装置操作时,从空气出口 M沿着图5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方向进入气流导向槽40的空气接收口 45中,并且在气流导向槽40限定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中流动,最终从气流导向槽40的空气喷出段46形成的清理空气出口吹出。如图5 中的箭头所示。图6中以虚线箭头示出了清理空气在气流导向槽40的各个段中的流动。气流导向槽40的其它方面的特点可以与前面描述的气流导向件30类似。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基础上,可以为该清理空气流动通道构造出各种具体结构,而这些具体结构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例如,气流导向件和气流导向槽的各段的数量和走向可以不同于这里显示并描述的;或者,气流导向件和气流导向槽可以构造成连续的曲线形状。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具体结构,只要能沿着基座构造出将气流从马达罩导向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即可。此外,马达罩的空气出口也可以设置在马达罩的其它位置,只要能与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的空气接收口连通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切割工具,由于基座中形成了将气流导向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因此,马达罩中冷却马达用的空气被引导着排放到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上,这使得来自马达罩的气流被高效地导向该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以便在切割操作过程中对将要切割的上表面区域进行高效
的清理。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利用基座中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实现了清理气流的引导,而不需要在上部护罩上添加任何额外的零件,因此不会增加角度调节架和深度调节架的负载。这样,可以提高切割刀片的定位精度,降低整个切割工具的成本。尽管这里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但它们仅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给出的,而不应认为它们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各种替换、变更和改造可被构想出来。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切割工具,包括 切割被切割工件的切割刀片; 驱动所述切割刀片的马达;罩覆所述马达的马达罩,马达罩上开设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马达罩内还包括有从所述空气进口吸入空气和将空气从所述空气出口排出的风扇;以及基座,呈板状,包括抵靠被切割工件的下表面以及安装所述马达与马达罩的上表面,基座上设有贯穿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开口,所述切割刀片部分地穿过该开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从所述空气出口通向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由安装在基座上的气流导向件形成,所述气流导向件具有与所述空气出口对应的空气接收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件具有顶壁和从顶壁延伸的两个侧壁,并且所述气流导向件的密封固定在基座的上表面上,由基座的部分上表面充当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的底壁,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限定在所述气流导向件的顶壁和侧壁与基座的上表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件具有顶壁、底壁和延伸在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两个侧壁,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限定在所述气流导向件的顶壁、侧壁和底壁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由基座内开设的气流导向槽形成,所述气流导向槽具有与所述空气出口对应的空气接收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限定出气流导向槽的顶壁面和从顶壁面延伸的两个侧壁面,而气流导向槽的底侧呈开放式,由工件的部分上表面充当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的底壁,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限定在基座的顶壁面和侧壁面与工件的上表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限定出气流导向槽的顶壁面、底壁面和在顶壁面与底壁面之间延伸的两个侧壁面,所述清理空气流动通道限定在基座的顶壁面、底壁面和侧壁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件包括与马达罩的空气出口连通的空气接收段,所述空气接收口形成在所述空气接收段中; 设在基座前缘与切割刀片所在平面之间交点处的空气喷出段;以及衔接于空气接收段和空气喷出段之间的过渡段。
9.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槽包括与马达罩的空气出口连通的空气接收段,所述空气接收口形成在所述空气接收段中; 设在基座前缘与切割刀片所在平面之间交点处的空气喷出段;以及衔接于空气接收段和空气喷出段之间的过渡段。
10.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住切割刀片上部的护罩,所述马达罩与所述护罩相连,所述空气出口设置在马达罩的与所述护罩相连的周壁的底部。
11.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切割工具是圆锯。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切割工具包括切割被切割工件的切割刀片;驱动所述切割刀片的马达;罩覆所述马达的马达罩,马达罩上开设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马达罩内还包括有从所述空气进口吸入空气和将空气从所述空气出口排出的风扇;以及基座,呈板状,包括抵靠被切割工件的下表面以及安装所述马达与马达罩的上表面,基座上设有贯穿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开口,所述切割刀片部分地穿过该开口;所述基座包括从所述空气出口通向切割区域前方未切割的工件上表面区域的清理空气流动通道。这种便携式切割工具能够高效地清理工件上的切割区域。
文档编号B23D59/00GK202137453SQ201120125108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
发明者王爱贵 申请人: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