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排制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976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异型排制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异型排制头机。
背景技术
异型排挤压半成品时,为保证拉伸后产品的外观、尺寸、性能达到要求,需预留部分加工余量,所以挤压半成品的尺寸会略大于成品尺寸,且半成品需穿过拉伸模具后才能实现拉伸,故需要制头,即将半成品的排头部分均勻剥去一层,使其尺寸小于成品尺寸而顺利穿过模具实现拉伸。锯切制头的缺点是制头的质量粗糙,拉伸时容易出现拉断或因受力不均造成产品扭曲并影响最终产品尺寸,同时使用锯切靠人工操作,锯片消耗量大,易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打磨制头的缺点是效率超低,无法实现量产需要。现有的铣床设备只能使用在外观规则、简单的普通排上,像z、T、u、工字型的产品及扭拧排(因工艺限制,挤压出来的半成品或大或小的存在扭拧现象)无法加工。因此,在异型排生产中,如何提高制头效率及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异型排矫直与制头一体化,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型排制头机,该制头机不仅可以实现异型排的矫直与制头一体化,且制头过程安全、制头成本低及精度高,制头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异型排制头机,包括控制底座、设置在所述控制底座上的第一制头装置及第二制头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底座上的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制头装置与所述控制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左右调节机构及第一前后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制头装置与所述控制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左右调节机构及第二前后调节机构;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控制底座之间设置有上下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制头装置与所述第二制头装置均连接有数显仪表。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头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铣削动力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铣削动力头的第一传动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二制头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铣削动力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铣削动力头的第二传动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左右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控制底座上的第一左右导向座, 以及与所述第一左右导向座活动连接的第一左右调节螺杆。优选的,所述第一前后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左右导向座上的第一前后导向座,以及与所述第一前后导向座活动连接的第一前后调节螺杆。优选的,所述第二左右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控制底座上的第二左右导向座, 以及与所述第二左右导向座活动连接的第二左右调节螺杆。优选的,所述第二前后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左右导向座上的第二前后导向座,以及与所述第二前后导向座活动连接的第二前后调节螺杆。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内的下夹持板及上夹持板、与所述上夹持板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的至少1根夹紧螺杆,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内的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所述上夹持板与所述下夹持板相互对应,所述下夹持板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上,所述上支撑板上开设有至少1个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夹紧螺杆配套使用。优选的,所述螺孔的数量为2个,所述夹紧螺杆的数量为2根。优选的,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支撑板上的上下导向螺孔,以及与所述上下导向螺孔配套的上下调节螺杆,所述上下调节螺杆通过轴承与所述下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上下调节螺杆位于所述控制底座内部,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控制底座内的数控仪控制调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型排制头机,在控制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制头装置、第二制头装置以及夹紧机构;第一制头装置通过第一左右调节机构及第一前后调节机构实现第一铣削动力头的左右及前后移动,第二制头装置通过第二左右调节机构及第二前后调节机构实现第二铣削动力头的左右及前后移动,夹紧机构通过与其活动连接的上下调节机构实现异型排的上下移动,因此,该制头装置可以通过多方位调节实现各种形状异型排的制头工作。2个铣削动力头可以单独或同时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制头效率,且通过数显仪表精确控制铣削动力头的移动尺寸,制头后的异型排表面平整、尺寸可控,可顺利穿模,其制头过程迅速、安全、无噪音,并实现单人操作,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锯切、打磨工艺的弊端;夹紧机构通过上、下夹持板的施压并相互传动,可单人通过手柄操作完成异型排的上机、矫直工作。因此,该制头机可以一体化进行各种异型排的矫直、制头工作,制头效率尚?且广品精度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异型排制头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异型排制头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异型排制头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型排制头机,该制头机可以一体化进行各种异型排的矫直、制头工作,制头效率高,且产品精度高。根据图1 3,该异型排制头机包括控制底座11、第一制头装置、第二制头装置,以及夹紧机构。第一制头装置与控制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左右调节机构及第一前后调节机构;第二制头装置与控制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左右调节机构及第二前后调节机构;夹紧机构与控制底座之间设置有上下调节机构;第一制头装置与第二制头装置均连接有数显仪表 (图中未示出)。[0024]第一制头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6-a、第一铣削动力头21_a、连接第一电机16_a与第一铣削动力头21-a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制头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6-b、第二铣削动力头 21-b、连接第二电机16-b与第二铣削动力头21-b的第二传动机构;第一左右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控制底座11上的第一左右导向座15-a,以及与第一左右导向座15-a活动连接的第一左右调节螺杆14-a ;第一前后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左右导向座15-a上的第一前后导向座12-a,以及与第一前后导向座12-a活动连接的第一前后调节螺杆13_a ;第二左右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控制底座上的第二左右导向座15-b,以及与第二左右导向座15-b活动连接的第二左右调节螺杆14-b ;第二前后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左右导向座15-b上的第二前后导向座12-b,以及与第二前后导向座12-b活动连接的第二前后调节螺杆13-b ;夹紧机构包括支架22、设置在支架22内的上夹持板32-a及下夹持板32_b、与上夹持板32_a 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的至少1根夹紧螺杆33,上夹持板32-a与下夹持板32_b相互对应;支架 22固定设置有上支撑板31-a及下支撑板31-b,下夹持板32_b固定在下支撑板31_b上,上支撑板31-a上开设有至少1个螺孔(图中未标示),螺孔与夹紧螺杆33配套使用;上下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下支撑板31-b上的上下导向螺孔(图中未标示),以及与上下导向螺孔配套的上下调节螺杆34,上下调节螺杆34通过轴承与下支撑板31-b活动连接;上下调节螺杆34位于控制底座11内部,上下调节机构由设置在控制底座11内的数控仪控制调节; 螺孔的数量为2个,夹紧螺杆33的数量为2根。进行制头工作前,首先将异型排放置在夹紧机构的下夹持板32-b上,然后通过旋紧2根夹紧螺杆33来推动上夹持板32-a下移,进而将异型排紧固在夹紧机构上,同时在上夹持板32-a与下夹持板32-b的共同作用力下可以起到对微扭曲的异型排的矫直;通过数控仪调节上下调节螺杆34的上下位置,可以实现对夹紧机构的上下位置调节,进而实现异型排的上下移动。制头开始后,启动电机,然后根据需要制头的位置可以调节第一左右调节螺杆14-a来调节第一制头装置的左右位置,进而实现第一铣削动力头21-a的左右移动;通过调节第一前后调节螺杆13-a来调节第一制头装置的前后位置,进而实现第一铣削动力头21-a的前后移动;通过调节第二左右调节螺杆14-b来调节第二制头装置的左右位置,进而实现第二铣削动力头21-b的左右移动;通过调节第二前后调节螺杆13-b来调节第二制头装置的前后位置,进而实现第二铣削动力头21-b的前后移动;2个铣削动力头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根据需要单台独立工作。相比现有技术,由于该实用新型设置有2个可以前后、左右移动的铣削动力头,以及同时具有矫直功能的可上下移动的夹紧机构,因此可以实现对异型排的矫直与多方位制头一体化,制头效率高且安全,制头后的产品表面平整、尺寸可控,可实现异型排的顺利穿模。另外,可以根据需要选择2个铣削动力头同时工作或单独工作,且整个制头过程的上机、矫直及制头均可单人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异型排制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底座、设置在所述控制底座上的第一制头装置及第二制头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底座上的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制头装置与所述控制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左右调节机构及第一前后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制头装置与所述控制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左右调节机构及第二前后调节机构;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控制底座之间设置有上下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制头装置与所述第二制头装置均连接有数显仪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排制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头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铣削动力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铣削动力头的第一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排制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头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铣削动力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铣削动力头的第二传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排制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右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控制底座上的第一左右导向座,以及与所述第一左右导向座活动连接的第一左右调节螺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异型排制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后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左右导向座上的第一前后导向座,以及与所述第一前后导向座活动连接的第一前后调节螺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排制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右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控制底座上的第二左右导向座,以及与所述第二左右导向座活动连接的第二左右调节螺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异型排制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后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左右导向座上的第二前后导向座,以及与所述第二前后导向座活动连接的第二前后调节螺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排制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内的下夹持板及上夹持板、与所述上夹持板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的至少1根夹紧螺杆,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内的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所述上夹持板与所述下夹持板相互对应,所述下夹持板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上,所述上支撑板上开设有至少1个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夹紧螺杆配套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异型排制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的数量为2个,所述夹紧螺杆的数量为2根。
10.根据权利要求8至9任一项所述的异型排制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支撑板上的上下导向螺孔,以及与所述上下导向螺孔配套的上下调节螺杆,所述上下调节螺杆通过轴承与所述下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上下调节螺杆位于所述控制底座内部,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控制底座内的数控仪控制调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型排制头机,包括控制底座、设置在所述控制底座上的第一制头装置及第二制头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底座上的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制头装置与所述控制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左右调节机构及第一前后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制头装置与所述控制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左右调节机构及第二前后调节机构;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控制底座之间设置有上下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制头装置与所述第二制头装置均连接有数显仪表。该制头机可以一体化进行各种异型排的矫直、制头工作,制头效率高,且产品精度高。
文档编号B23C3/00GK202129486SQ201120175629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
发明者吕建国 申请人:江苏金奕达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