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四辊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9981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十四辊轧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压延设备,尤其是一种十四辊热轧板带轧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热轧板带轧机从简单的两辊轧机到复杂的多辊轧机,种类繁多。为增加轧机的刚度,轧辊的直径,尤其是支撑辊的直径越来越大,其目的是提高轧机刚度,减少辊系变形。由此带来的问题是:1、支撑辊直径过大,造成支撑辊重量大,增加了轧辊的消耗;2、支撑辊过大,给轧辊的制造带来的很大问题,同时造价也大幅升高;3、随着轧辊长度的增长,轧辊中心的挠度增加;4、为达到标准要求,需要采用各种辊型及串辊、弯辊等复杂的控制手段来共同实现。5、板材宽度增加到6000mm以上,现行模式的轧机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生产6000mm-12000mm宽度板材的十四辊轧机,该种轧机是通过分段支撑的方法实现轧辊挠度的控制,从而能够满足轧制6000mm以上超宽板材的要求。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十四辊轧机,包括机架、压下系统、平衡装置、锁紧装置及上、下辊系,所述的压下系统由两套压下机构组成,安装在机架上部,所述的上、下辊系安装在机架间,由锁紧装置予以轴向锁紧,上、下辊系间装设有平衡装置,所述的上辊系由上压盖、四根支撑辊、二根中间辊和一根工作辊组成,上压盖 和四根支撑辊构成分段支撑的上支撑系统,所述的下辊系由四根支撑辊和二根中间辊和一根工作辊以及一个下底座组成,下底座和四根支撑辊构成了下支撑系统。

上述的支撑辊为一根通长的轧辊轴,轧辊轴上安装有N组油膜轴承,油膜轴承的外圈外部安装有耐磨套,支撑辊安装在支撑辊轴承座中,四根支撑辊下安装有两根中间辊,每根中间辊上有两根支撑辊与之接触,工作辊安装在两根中间辊下部,与两根中间辊相接接触,支撑辊通过轧辊轴上相邻油膜轴承之间的间隙与上压盖连接,工作辊承受的轧制力,传递给与之接触的两根中间辊,每根中间辊又把工作传递来的轧制力分别传递给与之接触的支撑辊,支撑辊通过轧辊轴上相邻油膜轴承之间的间隙与上压盖连接,由此,支撑辊把中间辊传递来的轧制力传递给上压盖。所述的上压盖为一梯台形实体,上压盖的下部设有四个与支撑辊轴线平行的弧形凹槽,每个凹槽内设有位置交错的支撑肋,支撑肋的宽度为B,每个凹槽中的支撑肋的数量与该槽中安装的支撑辊的油膜轴承数量相适应,其数量为N+1个,每个凹槽中的支撑肋之间的距离L与该槽内安装的支撑辊的油膜轴承的长度Z相适应,其距离L=Z+B+10~20mm。

上压盖中的多个支撑肋作用在轧辊轴的相邻油膜轴承之间的间隙上,使支撑辊与上压盖之间形成了多点支撑。每个支撑段的长度变成了支撑辊长度的1/N,在每个分段内的轧制力也变为支撑辊所受轧制力的1/N,由此可得,支撑辊每个分段内的挠度为两端支撑的支撑辊挠度的N-4倍。支撑辊的轧辊直径即耐磨套之外径,其直径为工作直径D±100mm范围内,具体大小应按力能参数来决定。

上述的上压盖及下底座中的多个支撑肋作用在轧辊轴的相邻油膜轴承之

间的间隙上,使支撑辊与上压盖之间构成分段支撑。

上述的上、下支撑系统中的四根支撑辊的油膜轴承交错安装,其中一个支撑辊的相邻油膜轴承的间隙对应在另一根支撑辊的油膜轴承的长度范围内。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装配形式的四根支撑辊及上压盖、下底座组合来形成的上、下支撑系统不仅使超宽板轧制能够实现,同时可以提高轧制精度。

2、采用本结构,可以使轧机的控制系统大为简化,使设备投资大幅降低。

3、采用本结构的轧机,不用弯辊、串辊以及复杂的控制手段即可提高轧制精度,使板材的横向误差小于10μm/m。

4、采用本结构的轧机,适用于轧制6000mm-12000mm带卷及中厚板材。

5、本轧机的产品可以填补板材超宽度的世界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支撑辊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上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十四辊轧机,包括机架1、压下系统2、平衡装置9、锁紧装置3、上辊系4及下辊系11。

压下系统2由两套压下机构组成,安装在机架1上部。压下机构作用在上辊系4上以调整工作辊间的辊缝。

上辊系4由上压盖、四根支撑辊6、二根中间辊7和一根工作辊8组成。上压盖4和四根支撑辊6构成了分段支撑的上支撑系统。支撑辊6为一根通长 的轧辊轴12,轧辊轴12上安装有14或15组油膜轴承13,四根支撑辊6的油膜轴承数为14个、15个、14个、15个,油膜轴承13的外圈外部安装有耐磨套14,支撑辊6安装在支撑辊轴承座中。四根支撑辊6下安装有两根中间辊7,每根中间辊7上有两根支撑辊6与之接触,工作辊8安装在两根中间辊7下部,与两根中间辊7相接接触。工作辊8承受的轧制力,传递给与之接触的两根中间辊7,二每根中间辊又把工作传递来的轧制力分别传递给与之接触的支撑辊6,支撑辊6通过轧辊轴12上相邻油膜轴承之间的间隙与上压盖4连接。上压盖4为一梯台形实体,上压盖4的下部设有四个与支撑辊6轴线平行的弧形凹槽,每个凹槽内有数量不等、位置交错的支撑肋15,支撑肋15的宽度为B,支撑肋15的宽度依轧制力的大小来确定。每个凹槽中的支撑肋15的数量与该槽中安装的支撑辊的油膜轴承数相适应,其数量为油膜轴承数量加一。每个凹槽中的支撑肋15之间的距离L与该槽内安装的支撑辊6的油膜轴承13的长度Z相适应,其距离L=Z+B+10~20mm。

支撑辊6的轧辊直径即耐磨套14之外径,其直径为中间辊7直径D±100mm范围内,具体大小应按力能参数来决定。四根支撑辊6的油膜轴承13交错安装,其中一个支撑辊6的相邻油膜轴承13的间隙对应在另一根支撑辊6的油膜轴承13的长度范围内,避免轧制时产生辊印。

下辊系11也是由四根支撑辊6和二根中间辊7和一根工作辊8以及一个下底座10组成,下底座10和四根支撑辊6构成了下支撑系统,下辊系11结构和上辊系相同。平衡装置9安装在上下辊系间,使工作辊能够回到原始位置。上辊系4和下辊系11安装在机架1间,由锁紧装置3进行锁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