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563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链拉头组装机构,是用于组装包括拉头本体、盖帽和拉片的拉链拉头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具备:保持部,用于保持拉链拉头的拉头本体,容置部,与保持部固定在一起,设置有用于容置拉链拉头的盖帽的导向槽,并在导向槽内具有可转动地支撑盖帽的支撑部,以及操作部,与容置部的支撑部机械连接,操作部控制支撑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转动;在将拉片置于保持在保持部上的拉头本体与位于支撑部上的盖帽之间的状态下,通过操作操作部而使支撑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转动,从而使位于支撑部上的盖帽、所述拉片与保持在保持部上的拉头本体配合。本发明所提供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易于手工操作,同时也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
【专利说明】拉链拉头组装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拉头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0002]作为典型的拉链拉头,通常包括拉头本体,盖帽和拉片。例如专利文献I公开了包括拉头本体1、盖帽7和拉片8的拉链拉头。
[0003]在专利文献I中,盖帽7被设置在拉头本体I内的爪孔24中的前方和后方的前后附接柱10,11,盖帽7具有在前侧的前被接合部分32,在后侧的后被接合部分33和在前端的弹性片31。锁紧爪30被设置在侧壁27的开口 29中至少一个的后端上。前附接柱10在其侧表面具有扩展部分13。通过在从顶部到每个扩展部分13的后端的中心的部分设置钩片15,容纳部分16被设置在钩片15下面。引导部分14被设置在扩展部分13和钩片15之间,和拉片8的枢轴37被安装在开口 29中,从而前被接合部分32被引导进容纳部分16并被安装在其上来附接盖7。
[0004]作为制造和组装这样的包括拉头本体1、盖帽7和拉片8的拉链拉头的方法,通常会采用拉链拉头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然而,一般来说,这样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体积较大。另外,还需要提供用于放置这些设备的场所,应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样的组装方法一般仅适用于工业规模化的拉链拉头制造,难以适用于拉链拉头的小批量生产。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11351A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此外,本发明人发现,虽然拉链拉头的拉头本体和盖帽常常需要配合使用(S卩,拉链拉头的拉头本体与盖帽之间具有匹配结构),但对于拉链拉头的拉片而言,只需要具有可以置入拉链拉头的拉头本体与盖帽之间的结构(例如,拉片的枢轴)即可。在这种情况下,拉片经常可以与作为拉链拉头的其他构件的拉头本体和盖帽分开设计和生产。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有可能会出现下述情形:对于拉链拉头供应商所提供的构成拉链拉头的部件,使用者只选择了构成拉链拉头的拉头本体和盖帽,而采用了其他作为拉链拉头的构件的拉片。
[0009]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很可能需要通过简单地将拉链拉头的构件的拉头本体、盖帽、拉片组装在一起来事先判断上述作为拉链拉头的构件的拉头本体、盖帽、拉片之间的配合效果。
[0010]尽管在实际使用中,也有使用者通过个人纯手工操作来进行上述拉链拉头中拉头本体、盖帽和拉片的组装。例如,这样的简单组装方法包括:首先,使用者用一只手将拉片的轴部置入拉头本体的前后安装柱片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同时另一只手将盖帽所具有的后卡合部抵接于拉头本体上的后方的安装柱,然后,在保持上述状态下,相对于后方的安装柱,向前方的安装柱用力,使盖帽与拉头本体组合,此时,拉片正好位于盖帽与拉头本体之间,从而形成拉链拉头。
[0011]然而,由于在上述纯手工组装方法来组合拉链拉头的方法中,需要使用者花费很大的力气进行组装,因此,拉链拉头组装效率非常低,而且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伤害(例如,由于用力过大而手部受伤)。因此,上述纯手工组装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另夕卜,这样的纯手工方法也难以适用于例如家庭作坊生产等的小批量生产。
[0012]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3]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手工操作,同时也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
[0014]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拉头组装机构,是用于组装包括拉头本体、盖帽和拉片的拉链拉头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其具备:保持部,用于保持所述拉链拉头的拉头本体,容置部,与所述保持部固定在一起,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拉链拉头的盖帽的导向槽,并在所述导向槽内具有可转动地支撑所述盖帽的支撑部,以及操作部,与所述容置部的所述支撑部机械连接,所述操作部控制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转动;在将所述拉片置于保持在所述保持部上的所述拉头本体与位于所述支撑部上的所述盖帽之间的状态下,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而使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转动,从而使位于所述支撑部上的所述盖帽、所述拉片与保持在所述保持部上的所述拉头本体配合。
[0015]在本发明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中,能够通过简单地控制操作部来实现拉头本体与盖帽之间的组装,从而能够通过上述简单的转动实现拉头本体、盖帽、以及拉片之间的配合而形成拉链拉头。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能够获得易于手工操作,同时也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
[0016]另外,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持部具有用于保持所述拉头本体的夹持部,所述拉头本体安装于所述夹持部。
[0017]另外,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部的一个端部被形成在所述容置部的宽度方向的支轴可转动地固定,所述支撑部被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容置部的厚度方向倾斜,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所述支撑部上的、所述盖帽的一个端部抵靠位于所述保持部的所述拉头本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容易地实现位于支撑部的盖帽与保持于保持部的拉头本体之间的配合。
[0018]另外,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操作部具有用于与所述支撑部联动的联动部,所述操作部经由所述联动部而机械控制所述支撑部的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操作部容易地控制容置部的支撑部的转动,从而更方便地实现拉链拉头的组装。
[0019]另外,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部可拆卸地安装于由所述保持部的容纳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的拉链拉头的型号设置不同的夹持部的形状,使本发明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可以更广泛地适用于不同种类的拉链拉头。再有,通过这样做,还可以控制夹持部进入该容纳空间的深度,由此,可以进一步调节位于支撑部的盖帽与保持在保持部的拉头本体抵靠的位置,从而使盖帽更容易地与拉头本体抵靠并配合。
[0020]另外,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置部还包括贯通所述容置部的上端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具有沿着容置部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两个侧面,所述两个侧面限制位于所述支撑部上的所述盖帽。在这种情况下,支撑部被导向槽的两个侧面限制,由此,可以确保位于容置部的支撑部上的盖帽可以可靠地位于导向槽内,而不会滑到容置部的外面。
[0021]另外,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置部还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拉片的拉片容置槽,所述拉片容置槽容纳了所述拉片的至少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拉片保持在容置部,无需用手保持拉片,因此可以更方便地实现拉链拉头的组装。
[0022]另外,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持部还设置有辅助操作部,所述辅助操作部形成有适合手指放置的弧形形状。由此,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性,使手指更易于把持和用力,从而可以更方便地实现拉链拉头的组装。
[0023]另外,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置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形成有弹性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当停止操作时,由于所设置的弹性部件的弹性形变,操作部会朝着与容置部相反的方向转动,直至被与支撑部连接的联动部限制。由此,每次停止操作后操作部会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可以提高后续的拉链拉头的组装效率。
[0024]另外,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置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设置有突起部。在这种情况下,当朝着容置部按压操作部时,操作部会被该突起部限制,此时通过操作部与容置部的支撑部的联动,进一步限制支撑部与保持部的夹持部的距离。由此,可以使本发明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拉链拉头,从而可以提高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适用性。此外,通过设置突起部限制容置部与操作部之间靠近的距离,还可以防止在组装构成拉头拉链的拉头本体、盖帽和拉片时对盖帽的过度用力,从而防止盖帽变形。
[0025]另外,作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突起部由安装于所述容置部的朝向所述操作部的一侧的调节用构件形成,所述保持部和所述容置部形成有贯通孔,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容置部的侧面突起的距离通过经由所述贯通孔而调节所述调节用构件来进行调节。由此,可以方便的调节容置部与操作部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适用性。
[0026]本发明的效果
[0027]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易于手工操作,同时也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立体图。
[0029]图2是图1所示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0030]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头组装机构的夹持部的另一种结构的立体图。
[0031]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32]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拉链拉头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33]图6 (a)?(d)示出了组装图5所示的拉链拉头的各个步骤的示意图。
[0034]图7示出了通过按压操作部而组装图5所示的拉链拉头的示意图。
[0035]图8是将拉链拉头的盖帽置于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容置部的支撑部的示意图。
[0036]图9是表示置于图1所示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拉头本体、盖帽和拉片安装前所处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7]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I所涉及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中的支撑部与联动部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0038]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中的支撑部与联动部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0039]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中的支撑部与联动部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采用相同的符号标记,省略对其重复的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41](拉链拉头组装机构)
[0042]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的分解立体图。
[004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是用于组装包括拉头本体110、盖帽120和拉片130的拉链拉头100 (参照后述的图5)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该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包括保持部10、容置部20和操作部30。保持部10、容置部20和操作部30依次组装而形成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特别适合于手工组装各种拉链拉头。
[0044]作为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拉链拉头100,至少包括拉头本体110、盖帽120和拉片130。其中,盖帽120安装于拉头本体110上,拉头本体110与盖帽120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拉片130的枢轴可以位于拉头本体110与盖帽120所形成的容纳空间。
[0045]该拉链拉头100的组装时,通过将拉片130的枢轴置于盖帽120 (拉头本体110与盖帽120之间的空间)内,并在保持这样的状态下将盖帽120安装于拉头本体110,从而组合形成拉链拉头100。
[0046]在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中,保持部10与容置部20通过紧固组件(例如螺钉、螺栓等)而固定在一起。另外,保持部10与容置部20也可以像后述那样一体形成。再有,通过使用者操作(例如手工操作)操作部30,可以使操作部30绕着稍后描述的容置部20的底部的支轴22a朝向容置部20转动。
[0047]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可以是小型(便携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其体积小,易于手持和携带。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容易通过手工进行操作,可以灵活适用于不同的组装拉链拉头的场合。
[0048](保持部)
[0049]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的保持部10用于保持稍后描述的图5所示的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10。如图1所示,保持部10大体呈长条状。保持部10在其长度方向(即保持部10的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的X方向)上具有用于安插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10的夹持部11。
[0050]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部11设置于保持部10的上端部。这里,夹持部11既可以固定或一体设置在保持部10的上端部,也可以可装卸地设置在稍后描述的容纳空间24。这里,该容纳空间24可以单独形成在保持部10,或者也可以由保持部10和容置部20共同形成即由稍后描述的容纳空间24a和容纳空间24b形成的空间。
[0051]另外,夹持部11的上部沿着保持部10从保持部10的躯体部13的顶端突起,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向保持部1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柱体11a,lib。另外,夹持部11的宽度(在柱体Ila与柱体Ilb相对的方向上的宽度)略小于拉头本体110的引导槽(例如参照图5的引导槽111)的宽度。通过这样做,可以容易使拉头本体110通过引导槽111而安装在保持部10。
[0052]另外,夹持部11的柱体Ila与柱体Ilb之间形成有槽口 11c。该槽口 Ilc的大小至少可以容纳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100的柱体113 (由上下翼板夹着的柱体113)。当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10的两个开口(引导口)112a,112b (参照图5)与柱体11a,Ilb对准而置入保持部10的夹持部11时,拉头本体110被保持并被定位成,拉头本体110上的具有附接柱(前附接柱114、后附接柱115)的一侧朝向后述的容置部20。
[0053]这里,夹持部11的高度(上下方向的高度)基本上与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10的高度相当,但也不限于此,例如夹持部11的高度可以小于拉头本体110的高度,只要满足在这样的高度下夹持部11能够基本上保持拉头本体110即可。另外,夹持部11的高度可以大于拉头本体Iio的高度。
[0054]另外,如图2所示,保持部10还可以具有辅助操作部12。辅助操作部12沿着保持部10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从保持部10的顶部突出。由此,辅助操作部12被构成为,以比夹持部11更远离容置部20的方式,与夹持部11并排在保持部10的上端部。
[0055]再有,辅助操作部12与夹持部11具有规定的距离。该距离的设置只要使辅助操作部12不会妨碍拉头本体110安装于夹持部11即可。通过设置这样的辅助操作部12,可以提高使用操作的便利性。
[0056]此外,辅助操作部12可以具有适合于例如放置手指的形状(例如朝着后述的容置部20弯曲的弧形状)。通过设置这样的形状可以有利于使用者将手指放置于辅助操作部12,便于使用者发力,从而可以更容易进行拉链拉头的组装操作。
[0057]另外,在使用者进行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100的组装时,可以通过将手指放在辅助操作部12而起到辅助按压后述的操作部30的作用。
[0058]优选地,辅助操作部12与保持部10可以一体成形。
[0059]另外,保持部10和辅助操作部12优选由刚度强的材料(例如钢材)构成。这样,可以提高保持部10和辅助操作部12的机械强度,延长保持部10和辅助操作部12的使用寿命O
[006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中,也可以不设置辅助操作部12。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将手指放置在保持部10的其它位置(例如在保持部10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间的位置),同样也能够顺利地进行拉链拉头的组装操作。
[0061]再有,保持部10的躯体部13还可以设置有贯通保持部10的厚度方向(即z方向)的通孔13a和通孔13b。由此,可以使用紧固工具(例如螺栓等)分别经由通孔13a和通孔13b而将保持部10固定于后述的容置部20。另外,保持部10的躯体部13还可以设置通孔13c,该通孔13c可以与后述的容置部20的通孔25c —起形成贯通保持部10与容置部20的连通孔25d。
[006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夹持部11被构成为具有柱体11a,11b,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本实施方式的夹持部11还可以构成如图3那样的夹持结构。此时,夹持部11可以以能够夹着拉头本体110的方式设置两侧的突起11a’,lib’以及底部的突起11c’。由此,可以将拉头本体通过上述突起11a’?11c’而保持在该夹持部11上。
[0063](容置部)
[0064]容置部20设置在保持部10与操作部30之间。该容置部20大致呈长条状。容置部20在其上端部设置有在厚度方向(参照图1的z方向,即平行于容置部20与保持部10相对的方向)上贯通容置部20的上部的导向槽21。导向槽21设置成在容置部20的宽度方向(参照图1的X方向,即与容置部20的厚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均垂直的方向)上位于容置部20的大致中央。如此,导向槽21贯通容置部20的上端部,具有沿z方向延伸两个侧面21a, 21b 和底面 21c。
[0065]容置部20具有用于放置拉链拉头100的盖帽120的可转动的支撑部23。支撑部23可以可转动地设置在上述导向槽21内,从而支撑部23可绕着导向槽内的厚度方向(z方向)上的支轴21d转动。这里,以支撑部23在转动过程时不会受到底面21c的阻碍的方式设置支轴21d。再有,导向槽21基本限定了支撑部23的转动方向。
[0066]另外,支撑部23具有用于放置拉链拉头100的盖帽120的支撑面23a。支撑面23a大体为长方形形状,但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形状例如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这里,支撑面23a的大小并无限制,只要其满足能够足以支撑盖帽120即可。
[0067]如后面所述,在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支撑面23a在导向槽21内被定位成相对于容置部20的厚度方向(即z方向)倾斜的表面(斜坡)。支撑面23a所形成的斜坡用于与盖帽120的背侧(与盖帽120安装于拉头本体110的侧相对的侧)相接触,从而能够支撑盖帽120。
[0068]支撑部23的支撑面23a被导向槽21内的两侧限制。这样,由于支撑面23a被导向槽21内的两侧限制,因此,可以确保置于支撑面23上的盖帽120可靠地位于支撑面23a,不会从支撑面23的两侧滑落到容置部20的外面。由此,可以顺利地进行拉链拉头100的组装。
[0069]优选地,支撑面23a的斜坡可以为光滑表面。此时,当使用者将盖帽120以背侧朝下(朝着铅直方向向下)的状态放置在该斜坡时,盖帽120由于重力作用会往下滑动,直至盖帽120 (具体而言是盖帽120的一端)抵靠于已安装在保持部10的拉头本体110。这里,如果操作时不是将盖帽120以铅直方向向下放置(例如沿着水平方向或斜向放置)时,通过手工将盖帽120保持在该斜坡上同样也可以实现后续的拉链拉头100的组装。
[0070]另外,如上所述,支撑部23的端部23b被支轴21d可转动地固定在导向槽21内,从而支撑部23可以绕着支轴21d在导向槽21内转动。支轴21d和后述的支撑杆21e可以通过在容置部20的上端部在其厚度方向(即X方向)形成通孔而设置在导向槽21内。
[0071]再有,支撑部23的端部23c与后述的操作部30的联动部31的一个端部31b可转动的机械连接。
[0072]另外,支撑部23与联动部31连接的部分被导向槽21内所设置的支撑杆21e支撑并被限制。由此,通过支轴21d和支撑杆21e,支撑部23与联动部31之间的联动被限制,并且将支撑部23与联动部31之间的联动设置成,当操作后述的操作部30时,支撑部23以支轴21d为轴,朝着上述的保持部10转动。再者,通过设置支轴21d和支撑杆21e,使得支撑部23形成为相对于厚度方向(即z方向)倾斜的结构。
[0073]如此,当使用者操作与容置部20联动的操作部30时,支撑部23的支撑面23a能够以上述支轴21d作为支轴而朝着保持部10转动。由此,可以使位于容置部20内的盖帽120 (具体而言是盖帽120的一个端部)与位于保持部10的拉头本体110抵靠并配合,从而能够进行拉链拉头100的盖帽120与拉头本体110之间的组装。
[0074]另外,优选地,容置部20的上端侧还可以设置用于保持拉片130的拉片容置槽26。拉片容置槽26基本设置在保持部10的夹持部11与容置部20的支撑部23之间。拉片容置槽26可以容纳拉片130的至少一部分,使得拉片130能够保持在容置部20。再有,优选地,拉片容置槽26可以容纳拉片130的至少枢轴131的部分。
[0075]在这种情况下,当组装包括拉头本体110、盖帽120和拉片130的拉链拉头100时,可以将拉片130置于拉片容置槽26而保持在容置部20,从而可以容易地使拉片130的枢轴131被限制在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10与盖帽120之间(例如盖帽120的开口 124内)。由此,可以准确而可靠地进行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10、盖帽120和拉片130之间的组装。
[0076]另外,拉片容置槽26也可以设置成相对于厚度方向(即z方向)倾斜(参照图4)。
[007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中,也可以不设置这样的拉片容置槽26。此时,可以通过使用 者用手将该拉片130置于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10与盖帽120之间(例如盖帽120的开口 124)来进行组装拉链拉头100。由此,同样也可以顺利地进行拉链拉头100的组装。
[0078]另外,容置部20在其底部还设置有安装槽22。在安装槽22内,后述的操作部30与设置在安装槽22内的支轴22a可转动地连接,从而操作部30可以绕着该支轴22a可转动地装配于容置部20,并使操作部30可以朝着容置部20转动。
[0079](操作部)
[0080]如图1和图2所示,操作部30可绕着容置部20的底部的支轴22a可转动地装配于容置部20。
[0081]另外,操作部30的上端部具有可绕着操作部30的顶部可转动的联动部31。如前面所述,联动部31 (具体而言是联动部31的端部31b)与位于保持部10与操作部30之间的容置部20的支撑部23 (具体而言是支撑部23的端部23c)可转动地连接。再有,联动部31的另一个端部31a可绕着操作部30的顶部转动。由此,操作部30与容置部20可转动地
[0082]在这种情况下,联动部31的端部31b与支撑部23的端部23c可转动的结合,联动部31的端部31a可绕着操作部30的顶部转动,支撑部23的端部23b可绕着支轴21a转动。另外,联动部31与支撑部23连接的部分被导向槽21内的支轴21d支撑并被限制。因此,当使用者操作(例如按压/推压)操作部30时,操作部30绕着容置部20的底部的支轴22a转动,通过联动部31与支撑部23之间的联动,使得支撑部23绕着容置部20的导向槽21内的支轴21d朝着保持部10转动。由此,通过操作部30可以控制支撑部23的转动。
[0083]作为联动部31的端部31a与操作部30的上端部连接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在操作部30的上端部设置凹槽32而使联动部31经由支轴31a而可转动地固定在该凹槽32来实现。
[008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支撑部23与联动部31的联动,可以实现在最小的空间内达到最好的连杆效果,使支撑部23达到拉链拉头100组装时所需要的角度,从而使盖帽120能够切实地安装。
[0085]另外,操作部30与容置部20之间还可以设置弹性部件33。作为弹性部件33,可以使用例如弹簧、弹性塑料或橡胶、或者例如夹在容置部20与操作部30之间的金属制或塑料制的V字形弹片。
[0086]另外,在操作部30和容置部20中可以设置凹槽来安装该弹性部件33。具体而言,可以在操作部30朝向容置部20的一面例如大致中央部设置凹槽34,相应地在容置部20朝向操作部30的一侧设置凹槽27,并且将弹性部件33置于凹槽34与凹槽27之间(参照图4)。
[0087]在这种情况下,当停止对与容置部20结合的操作部30时,由于所设置的弹性部件33的弹性形变,使得操作部30会绕着容置部20的底部的支轴22a朝着与容置部20相反的方向转动,直至被与支撑部23连接的联动部31限制。也就是说,通过在操作部30与容置部20设置弹性部件33,可以使得每次操作部30操作后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可以提高后续的拉链拉头100的组装效率。
[0088](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内部结构)
[0089]以下,参照附图4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的内部结构。
[0090]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91]在保持部10与容置部20不是一体成形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保持部10与容置部20通过例如螺栓等紧固组件而固定在一起。其中,螺栓等分别穿过形成于保持部10的通孔13a,13b而与容置部20配合固定。
[0092]另外,在夹持部H与保持部10不是一体形成的情况下,夹持部11还可以具有基部Ild (即此时,夹持部11由基部lid、以及一对柱体11a,Ilb构成)。当保持部10与容置部20配合固定时,保持部10与容置部20在上部(导向槽21靠近保持部10的端侧处)形成有容纳空间24。该容纳空间24的大小适合于夹持部11的基部Ild形状。由此,能够通过将基部Ild可装卸地安装在该容纳空间24,夹持部11能够可装卸地安装(例如螺丝固定、卡合、插入等)于保持部10与容置部20之间。
[0093]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这样的容纳空间24,由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拉链拉头的型号设置不同的夹持部11的形状(例如通过改变夹持部11的柱体Ila与柱体Ilb之间的间距、高度、厚度等参数),从而使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能够更广泛地适用于不同种类的拉链拉头。另外,通过这样做,也可以控制夹持部11插入该容纳空间24的深度,由此,可以进一步调节位于支撑部23的盖帽120与保持在保持部10的拉头本体110抵靠的位置,从而在拉链拉头的组装过程能够使盖帽120更容易与拉头本体110抵靠并配合。
[0094]这里,虽然描述了夹持部11安装在由保持部10与容置部20形成的容纳空间24,但本实施方式的夹持部11也可以安装(例如螺丝固定、卡合、插入等)于单独形成在保持部10上的容纳空间(即容纳空间仅仅形成在保持部10)。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起到上述有益效果。
[0095]另外,当保持部10与容置部20配合固定时,上述形成在保持部10(具体是躯体部13)的通孔13c与形成在容置部20的通孔25c对准,从而通孔13c与通孔25c —起形成贯通保持部10和容置部20的贯通孔25d(由通孔13c与通孔25c连通而形成的贯通孔25d)。这里,贯通孔25可以设置在容置部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的位置。再有,贯通孔25不限于此,还可以设置在容置部的上下方向的其他位置。
[0096]再有,在该贯通孔25d靠近操作部30的端部可以设置突起部28。该突起部28可以通过在贯通孔25d靠近操作部30的端部安装调节用构件而形成。作为该调节用构件,可以使用例如螺栓、弹性塑料等。该突起部28从该贯通孔25c (25d)向外突出,介于容置部20与操作部30之间。另外,通过上述贯通孔25d,可以调节贯通孔25d来实现螺栓28从贯通孔25c突出的距离(即突起部28的高度)。
[0097]另外,通过例如使用十字螺丝刀等工具从保持部10 —侧贯穿上述贯通孔25d对构成突起部28的调节用构件进行调节,由此可以调节突起部28从贯通孔25d突出的距离。由于该突起部28位于容置部20与操作部30之间,因此,突起部28限制了容置部20与操作部30之间接近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当朝着容置部20按压或推压操作部30时,操作部30被该突起部28限制,因此,通过调节突起部28从贯通孔25c突出的距离,可以限制操作部30与容置部20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操作部30与容置部20的支撑部23的联动,进一步限制支撑部23与保持部10的夹持部11的距离。由此,该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拉链拉头,从而可以提高该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的适用性。
[0098]此外,通过设置突起部28限制容置部20与操作部30之间靠近的距离,也可以防止在组装构成拉头拉链100的拉头本体110、盖帽120和拉片130时对盖帽120的过度用力,从而防止盖帽120变形。
[0099]再有,虽然上述描述了突起部28设置在贯通孔25c(25d)。但不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突起部28还可以固定设置在该贯通孔25d。另外,突起部28还可以不设置在该贯通孔25d,而固定设置在容置部20朝向操作部的一侧的任意位置上,只要该突起部28能起到上述作用即可。
[0100](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操作方法)
[0101]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的操作方法。
[0102]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拉链拉头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6 (a)?Cd)示出了组装图5所示的拉链拉头的各个步骤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通过按压操作部而组装图5所示的拉链拉头的示意图。图8是将拉链拉头的盖帽置于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容置部的支撑部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置于图1所示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100的拉头本体110、盖帽120和拉片130安装前所处的状态的示意图。
[0103]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100包括拉头本体110、盖帽120和拉片13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组装过程,对拉链拉头100进行具体的限定。具体而言,拉头本体110具有引导槽111、开口 112a和112b、柱体113、后附接柱114、以及前附接柱115。盖帽120具有后被接合体121、前被接合体122、弹性片123、开口124、以及顶壁125。拉片130具有枢轴131、以及握持部分132。但是,能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的拉链拉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0104]首先,如图6 (a)所示,准备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 (步骤SI)。接着,如图6 (b)所示,将拉头本体110置于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的保持部10 (步骤S2)。
[0105]在步骤S2中,具体而言,使拉头本体110的引导槽111朝着拉头本体100上的夹持部11的方向,将拉头本体110置入夹持部11,并将拉头本体110定位成,拉头本体110具有安装柱(后附接柱114和前附接柱115)的安装面朝向保持部20。由此,拉头本体110的柱体113基本位于夹持部11的柱体Ila与柱体Ilb所形成的槽口 11c。此时,柱体11a、柱体Ilb分别位于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00的两个开口 112a、112b内。这样,保持部10上端所设置的夹持部11可以稳固地保持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10,并且将拉头本体110定位成,具有安装柱的面朝向容置部20。
[0106]接着,如图6 (C)所示,将盖帽120置于容置部20的导向槽21内的支撑部23上(为了便于表示,图6 (c)省略了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10的图示)(步骤S3)。这里,在盖帽120的后被接合部121朝下的状态下,将盖帽120的顶壁125抵靠支撑部23的支撑面23a而置于容置部20的导向槽21内。此时,后被接合部122、弹性片123比前被接合部121更远离拉头本体110。
[0107]在步骤S3中,如图8 (a)和图8 (b)所示,当将盖帽120以上述方式置于容置部20的支撑部23时,盖帽120在被容置部20的导向槽21内的两侧限制的状态下,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沿着箭头R2的方向,从导向槽21内的支撑部23的支撑面23a (此时,支撑面23a形成为斜坡)滑下,直至与安装于保持部10的夹持部11上的拉头本体110抵靠,例如与拉头本体110的后附接柱114抵靠,特别是与拉头本体110的后附接柱114的突起部114a抵
O
[0108]另外,若上述支撑部23的支撑面23a被形成为摩擦系数较大的面,则可以借助使用者手指的力将拉链拉头的盖帽120沿着支撑部23的支撑面23a推送,直至与安装于保持部10的夹持部11上的拉头本体110 (例如拉头本体110的后附接柱114)抵靠。图8 (b)示出了盖帽120与拉头本体110的后附接柱114抵靠的情形。
[0109]这里,在盖帽120沿着斜坡初次滑下时,盖帽120的后被接合部121有时不一定会抵靠拉头本体110的后附接柱114。在盖帽120的后被接合部121未抵靠拉头本体110的后附接柱114的情况下,可以如上述所述那样,通过调节分离的夹持部1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从而使盖帽120的后被接合部121与拉头本体110的后附接柱114抵靠。
[0110]接着,如图6 (d)所示,在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10和盖帽120保持上述状态的情况下,将拉链拉头100的拉片130置于上面所述的拉片容置槽26,或者使用者用手把持握持部132将该拉片130的枢轴131保持于拉头本体110与盖帽120之间的盖帽120的开口 124 (步骤 S4)。
[0111]此时,在步骤S4中,构成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10、盖帽120和拉片130之间大致处于如图9所示的状态。如图9所示,盖帽120抵靠拉头本体110,而拉片130位于盖帽120与拉头本体110之间。
[0112]最后,如图7所示,操作操作部30(例如沿着图7中的箭头Rl方向推压操作部30),使位于导向槽21内的支撑部23绕着支轴21a朝着保持部10的夹持部11转动,从而使置于支撑部23的支撑面23a上的盖帽120也绕着支轴21a朝着安装在保持部10的夹持部11上的拉头本体110转动。由此,使盖帽120的前被接合部122、弹片123 (如果有的话)抵靠于前附接柱115。接着,继续用力,直至使盖帽120与拉头本体110之间完全卡合,从而盖帽120、拉片130、以及拉头本体110组装在一起(步骤S5)。
[0113]如上述步骤Sf S5所述,通过首先放置拉链拉头100的拉头本体110,接着拉链拉头100的盖帽120与拉头本体110抵靠,并将拉片130置于拉头本体110与盖帽120之间,最后通过将盖帽120推向拉头本体110而与拉头本体110卡合,从而制造出由拉头本体110、盖帽120、拉片130构成的拉链拉头100。
[0114]上述拉链拉头组装方法可以通过手工进行,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易于实现,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另外,上述拉链拉头组装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现场进行检验而组装拉链拉头的情形,也适用于小作坊生产拉链拉头的情形。
[0115]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操作部30控制支撑部23的方式,公开了利用按压(例如手工按压/推压)操作部30,经由联动部31的转动而使支撑部转动,从而使位于容置部20的盖帽120与拉头本体110固定配合。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公知的其它联动方式。
[0116]作为上述操作部控制支撑部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图10的变形例I的方式。此时,操作部30A的联动部31A与支撑部23为分离结构,两者仅相互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仅仅通过操作部的联动部31A作用于支撑部23而使支撑部23转动,同样可以实现位于容置部20的盖帽120与保持在保持部10的拉头本体110固定配合。
[0117]另外,上述控制方式也可以采用图11的变形例2的方式(为便于表示,操作部30B部分只画出了联动部31B与支撑部23连接的情况)。此时,操作部30A的联动部31A与支撑部23固定连接(一体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沿着SI方向转动联动部31B和支撑部23,同样可以实现位于容置部20的盖帽120与保持在保持部10的拉头本体110固定配合。
[0118]再有,上述控制方式也可以采用图12的变形例3的方式(为便于表示,操作部30C部分只画出了联动部31C的情况)。此时,联动部31C包括了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撑部23。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沿着S2方向直接转动联动部31C (支撑部23),同样可以实现位于容置部20的盖帽120与保持在保持部10的拉头本体110固定配合。
[0119]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如何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来组合拉链拉头100的过程,而详细地描述了拉链拉头100所具有的如图5所示的上述各个具体结构。然而,上述描述并不是为了将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的应用范围仅不限定于这样的拉链拉头。相反,本实施方式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I可以应用于具有拉头本体、盖帽和拉片的其它普通拉链拉头(例如YKK株式会社制的拉链拉头,或者市售的普通拉链拉头)。
[0120]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发明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拉头组装机构,是用于组装包括拉头本体、盖帽和拉片的拉链拉头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 保持部,用于保持所述拉链拉头的拉头本体, 容置部,与所述保持部固定在一起,具有可转动地支撑所述盖帽的支撑部,以及操作部,与所述容置部的所述支撑部机械连接,所述操作部控制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转动; 在将所述拉片置于保持在所述保持部上的所述拉头本体与位于所述支撑部上的所述盖帽之间的状态下,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而使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转动,从而使位于所述支撑部上的所述盖帽、所述拉片与保持在所述保持部上的所述拉头本体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具有用于保持所述拉头本体的夹持部,所述拉头本体安装于所述夹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的一个端部被形成在所述容置部的宽度方向的支轴可转动地固定, 所述支撑部被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容置部的厚度方向倾斜, 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所述支撑部上的、所述盖帽的一个端部抵靠位于所述保持部的所述拉头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具有用于与所述支撑部联动的联动部,所述操作部经由所述联动部而机械控制所述支撑部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保持部的容纳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部还包括贯通所述容置部的上端部的导向槽, 所述导向槽具有沿着容置部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两个侧面,所述两个侧面限制位于所述支撑部上的所述盖帽。
7.根据权利要求1飞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部还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拉片的拉片容置槽,所述拉片容置槽容纳了所述拉片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飞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还设置有辅助操作部,所述辅助操作部形成有适合手指放置的弧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飞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形成有弹性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飞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设置有突起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链拉头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由安装于所述容置部的朝向所述操作部的一侧的调节用构件形成, 所述保持部和所述容置部形成有贯通孔, 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容置部的侧面突起的距离通过经由所述贯通孔而调节所述调节用.构件来进行调节。
【文档编号】B23P21/00GK103831625SQ201210484169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余平, 黄郭飞, 王志强 申请人: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