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模具机构的v型胎具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07571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模具机构的v型胎具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加工模具机构的V型胎具,包括倒V型胎体以及位于胎体下的矩形垫板,所述胎体固定于所述垫板的中间,所述胎体与所述垫板一体成型;所述垫板表面还设有若干固定槽和基准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V型胎具大大减少了上五轴机床的时间,也提高了五轴机床的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加工模具机构的V型胎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工模具机构的V型胎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由于汽车行业的竞争激烈,每辆汽车的外观都不同,通常一个车型的覆盖件总数在200-300件左右,一辆普通轿车需要1500件模具。在汽车模具制造中,由于汽车覆盖件的差异,模具的冲压角度也不同,所以在加工中困难需要上五轴机床。
[0003]一件汽车的覆盖件由多套模具有序冲压而成,而每套模具又由多个机构组成。每个机构部件加工角度不同,由于铸件角度不同,所以要重复使用五轴机床,存在重复步骤多、工艺繁琐,成本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实用的加工多角度模具的胎具。
[000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工模具机构的V型胎具,包括倒V型胎体以及位于胎体下的矩形垫板,所述胎体固定于所述垫板的中间,所述胎体与所述垫板一体成型;所述垫板表面还设有若干固定槽和基准孔。
[0006]进一步,所述基准孔有两个,分别位于矩形垫板一长边的两端。
[0007]所述若干固定槽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位于所述胎体的两侧。
[0008]所述倒V型胎体的开口角度在30度以上60度以下。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多角度模具的胎具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简单可行。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0011](I)根据胎具的尺寸、角度,将模具按照机构类型和尺寸进行分类;
[0012](2)按照分类结果,将模具装夹到所述V型胎体上;
[0013](3)利用所述固定槽与机床上的T型槽配合,将胎具安装在机床上;
[0014](4)用夹板将胎具及模具同时夹紧;
[0015](5)机床以所述基准孔为模具的加工中心,开始加工。
[0016]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I)本发明利用胎具达到模具快速换装,改变了以往的模具铸件换装及机械加工工艺,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的利用率;(2)可以将一件模具铸件或多个模具铸件同时装夹在胎具上,一次加工完成,大大减少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0019]1、胎体2、垫板3、基准孔
[0020]4、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倒V型胎体I以及位于胎体I下的矩形垫板2,胎体I固定于所述垫板2的中间,胎体I与垫板2 —体成型;倒V型胎体I的开口角度为45度;垫板2表面设有两个基准孔3分别位于矩形垫板2 —长边的两端;垫板2表面还设有4个固定槽4,4个固定槽4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位于所述胎体I的两侧。
[0023]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根据实施例1的胎具尺寸和角度选取适合的模具,将模具装夹到V型胎体I上,利用固定槽4与机床上的T型槽配合,将胎具安装在机床上,用夹板将胎具及模具同时夹紧,机床以基准孔3为模具的加工中心,开始加工。
[0024]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工模具机构的V型胎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倒V型胎体以及位于胎体下的矩形垫板,所述胎体固定于所述垫板的中间,所述胎体与所述垫板一体成型;所述垫板表面还设有若干固定槽和基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孔有两个,分别位于矩形垫板一长边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固定槽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位于所述胎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V型胎体的开口角度在30度以上60度以下。
5.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胎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胎具的尺寸、角度,将模具按照机构类型和尺寸进行分类; (2)按照分类结果,将模具装夹到所述V型胎体上; (3)利用所述固定槽与机床上的T型槽配合,将胎具安装在机床上; (4)用夹板将胎具及模具同时夹紧; (5)机床以所述基准孔为模具的加工中心,开始加工。
【文档编号】B23Q3/00GK103846688SQ201210497441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潘涛, 张连春, 阎玉柱, 黄涛, 罗振 申请人: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