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尾量规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07578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炮尾量规及其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炮尾量规,包括:第一组装管,所述第一组装管的外壁设有用于检验炮尾螺纹的矩形螺纹;第二组装管,所述第二组装管径向上设有用于检验炮闩的通孔;所述第一组装管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二组装管的一端端面对接。还提供了炮尾量规的加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炮尾量规及其加工方法,采用低碳工具钢,采用先粗加工、渗碳淬火后精加工的工艺路线,降低加工难度,通过可对接的第一组装管和第二组装管,使炮尾量规的螺纹和通孔的相对位置可以任意调整,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炮尾量规的测量精度,有效保证炮管的互换性要求。
【专利说明】炮尾量规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炮尾量规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炮管是火炮的关键部件,磨损严重,需要定期更换,而炮尾质量直接关系到炮管能否互换。因为该量规结构特殊,相对位置要求难以保证,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难以加工合格,不能有效保证炮管的互换性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攻克炮尾互换性量具的加工难点,制造出合格的量规,满足炮尾的互换性要求,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炮尾量规及其加工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0004]一种炮尾量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第一组装管,所述第一组装管的外壁设有用于检验炮尾螺纹的矩形螺纹;
[0006]第二组装管,所述第二组装管径向上设有用于检验炮闩的通孔;
[0007]所述第一组装管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二组装管的一端端面对接。
[0008]以及一种炮尾量规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第一组装管加工:
[0010]底碳工具钢车出预定长度并留有加工余量,然后车出预定直径的外圆并留有圆磨余量,且车出预定孔径的内孔且并留有圆磨余量,形成第一组装管;
[0011]在第一组装管外壁车出螺纹并留有螺纹磨余量;
[0012]对第一组装管进行渗碳处理;
[0013]车去第一组装管端面预留的加工余量,铣去不完整螺纹;
[0014]对第一组装管进行淬火处理;
[0015]研压第一组装管的内孔,粗磨外圆;
[0016]对第一组装管进行定性煮油处理;
[0017]精磨第一组装管外圆及螺纹;
[0018]磨平第一组装管端面,放钳工研压余量,然后压平端面;
[0019]第二组装管加工:
[0020]底碳工具钢车出预定长度并留有加工余量,然后车出预定直径的外圆并留有圆磨余量,且车出预定孔径的内孔且并留有圆磨余量,形成第二组装管;
[0021]沿第二组装管径向车出通孔并留有余量;
[0022]对第二组装管进行渗碳处理;
[0023]车去第二组装管端面预留的加工余量,铣去钻孔处的渗碳余量;
[0024]对第二组装管进行淬火处理;
[0025]磨第二组装管通孔尺寸,粗磨外圆;[0026]对第二组装管进行定性煮油处理;
[0027]精磨第二组装管外圆,磨平第二组装管端面,放钳工研压余量,然后压平端面;
[0028]将第一组装管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二组装管的一端端面对接总装。
[0029]本发明提供的炮尾量规及其加工方法,采用低碳工具钢,采用先粗加工、渗碳淬火后精加工的工艺路线,降低加工难度,通过可对接的第一组装管和第二组装管,使炮尾量规的螺纹和通孔的相对位置可以任意调整,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炮尾量规的测量精度,有效保证炮管的互换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然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0031]实施例:
[0032]一种炮尾量规,包括:
[0033]第一组装管,所述第一组装管的外壁设有用于检验炮尾螺纹的矩形螺纹;
[0034]第二组装管,所述第二组装管径向上设有用于检验炮闩的通孔;
[0035]所述第一组装管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二组装管的一端端面对接。
[0036]一种炮尾量规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第一组装管加工:
[0038]底碳工具钢车出预定长度并留有2mm加工余量,然后车出预定直径的外圆并留有Imm圆磨余量,且车出预定孔径的内孔且并留有5mm圆磨余量,形成第一组装管;
[0039]在第一组装管外壁车出螺纹并留有0.3-0.5mm螺纹磨余量;
[0040]对第一组装管进行渗碳处理,使渗过碳的工件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提高其耐磨程度;
[0041]车去第一组装管端面预留的加工余量,铣去不完整螺纹;
[0042]对第一组装管进行淬火处理;
[0043]研压第一组装管的内孔,粗磨外圆;
[0044]对第一组装管进行定性煮油处理;
[0045]精磨第一组装管外圆及螺纹;
[0046]磨平第一组装管端面,放钳工研压余量,然后压平端面;
[0047]第二组装管加工:
[0048]底碳工具钢车出预定长度并留有2mm加工余量,然后车出预定直径的外圆并留有Imm圆磨余量,且车出预定孔径的内孔且并留有圆磨余量,形成第二组装管,第二组装管一端外圆按第一组装外圆尺寸加工,放磨;
[0049]沿第二组装管径向车出通孔并留有5mm余量;
[0050]对第二组装管进行渗碳处理,使渗过碳的工件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提高其耐磨程度;
[0051]车去第二组装管端面预留的加工余量,铣去钻孔处的渗碳余量;
[0052]对第二组装管进行淬火处理;[0053]磨第二组装管通孔尺寸,粗磨外圆;
[0054]对第二组装管进行定性煮油处理;
[0055]精磨第二组装管外圆,磨平第二组装管端面,放钳工研压余量,然后压平端面;
[0056]将第一组装管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二组装管的一端端面对接总装。
[0057]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低气味马来酸酐接枝POE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炮尾量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组装管,所述第一组装管的外壁设有用于检验炮尾螺纹的矩形螺纹; 第二组装管,所述第二组装管径向上设有用于检验炮闩的通孔; 所述第一组装管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二组装管的一端端面对接。
2.一种炮尾量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组装管加工: 底碳工具钢车出预定长度并留有加工余量,然后车出预定直径的外圆并留有圆磨余量,且车出预定孔径的内孔且并留有圆磨余量,形成第一组装管; 在第一组装管外壁车出螺纹并留有螺纹磨余量; 对第一组装管进行渗碳处理; 车去第一组装管端面预留的加工余量,铣去不完整螺纹; 对第一组装管进行淬火处理; 研压第一组装管的内孔,粗磨外圆; 对第一组装管进行定性煮油处理; 精磨第一组装管外圆及螺纹; 磨平第一组装管端面,放钳工研压余量,然后压平端面; 第二组装管加工: 底碳工具钢车出预定长度并留有加工余量,然后车出预定直径的外圆并留有圆磨余量,且车出预定孔径的内孔且并留有圆磨余量,形成第二组装管; 沿第二组装管径向车出通孔并留有余量; 对第二组装管进行渗碳处理; 车去第二组装管端面预留的加工余量,铣去钻孔处的渗碳余量; 对第二组装管进行淬火处理; 磨第二组装管通孔尺寸,粗磨外圆; 对第二组装管进行定性煮油处理; 精磨第二组装管外圆,磨平第二组装管端面,放钳工研压余量,然后压平端面; 将第一组装管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二组装管的一端端面对接总装。
【文档编号】B23P15/00GK103846616SQ201210504871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麻俊萍 申请人: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