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模镦粗加热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578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凹模镦粗加热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凹模镦粗加热工艺,其包括以下工艺过程: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法,控制圆钢坯料加热区的顶部加热温度为900~1000℃,其余加热区温度为1050~1150℃,实现了凹模镦粗没有折迭和纵向毛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镦粗比和直径增大比m超过正常极限值的情况下,实现了凹模镦粗没有折迭和纵向毛边,减少了镦粗次数,提高加工效率,加热工艺简单。
【专利说明】凹模镦粗加热工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圆钢材料进行凹模镦粗前的加热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对圆钢加热后进行凹模镦粗时,当镦粗比Cp和直径增大比m都较大时,锻件容易出现折迭和顶部产生纵向毛边,顶部的毛边在以后的成型工步里易形成折纹。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当镦粗比φ和直径增大比m都较大时,锻件容易出现折迭和顶部产生纵向毛边的锻造缺陷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凹模镦粗加热工艺,该工艺采用控制圆钢坯料加热区的顶部加热温度低于其余加热区温度的方法,在镦粗比φ和直径增大比m超过正常极限值的情况下,达到了没有折迭和纵向毛边,解决了这两种锻造缺陷问题。
[0004]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凹模镦粗加热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过程:
[0006]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法,控制圆钢坯料加热区的顶部加热温度为900~1000°C,其余加热区温度为1050~1150°C,实现了凹模镦粗没有折迭和纵向毛边。由于底部温度高于顶部,底部变形抗力小于顶部,底部会先成形,就没有折迭现象产生;顶部温度略大于终锻温度,这样即保证锻造工艺要求,又能在不产生毛边的前提下,传递较大压力,实现镦粗成形。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镦粗比φ和直径增大比m超过正常极限值的情况下,实现了凹模镦粗没有折迭和纵向毛边,减少了镦粗次数,提高加工效率,加热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发明的凹模镦粗加热工艺,包括以下工艺过程:
[0009]直径为42mm的圆钢,当直径增大比m为1.38,镦粗比φ为10,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法,控制圆钢坯料加热区的顶部La加热温度为950°C,其余加热区温度为1100°C。
【权利要求】
1.凹模镦粗加热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过程: 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法,控制圆钢坯料加热区的顶部加热温度为900?1000°C,其余加热区温度为1050?1150°C。
【文档编号】B21J1/06GK103801643SQ20121050462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杨光, 杨鑫 申请人:杨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