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镗铣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601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落地镗铣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エ业机床,尤指ー种超重型落地镗铣床。
背景技术
目前的落地镗铣床几乎全部采用集中传动形式实现,机床结构非常复杂,结构相对陈旧落后。机床所有的进给运动均由一台交流电机拖动,通过行星差动轮系机构和14组电磁离合器切換,得到不同方向的进给运动,但由于各方向进给轴的传动链较长、零件数量多,带来的反向间隙过大,加上电磁离合器响应滞后,因此在两轴插补进给时出现不同步现象,极易产生阶梯状加工误差。为使该设备能适应现代生产要求,充分发挥其机械优势,所以针对该设备的数控改造计划事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ー种新型的落地镗铣床,实现降低控制的复杂程度和维修难度,节约成本。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ー种落地镗铣床,包括一第一传动链,用于驱动床鞍滑座进给;一第二传动链,用于驱动镗箱进给;以及ー第三传动链,用于同时驱动镗轴进给与滑枕进给。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链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行星减速器,联轴节、传动杠、联接轴以及蜗杆。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链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驱动、行星減速器以及滚珠丝杠。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在于所述第三传动链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行星减速器、联轴节、传动轴以及圆锥齿轮。本实用新型的落地镗铣床通过分解和缩短传动链的方式来提高传动精度和传动刚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传动零件电磁离合器的使用数量,以降低控制的复杂程度和维修难度。

图I为本实用新型落地镗铣床的传动链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落地镗铣床的传动链连接关系另一角度示意图。附图中标号所示I、伺服电机;2、行星减速器;3、联轴节;4、传动杠;5、联接轴;6、蜗杆;7、蜗轮;8、轴承;9、轴承;10、伺服电机;11、行星减速器;12、联轴节;13、传动轴;14、轴承;15、轴承;16、圆锥齿轮;17、锁紧螺母;18、圆锥齿轮;19、轴承;20、支座;21、Z、W传动杠;22、Y轴滚珠丝杠;23、轴承;24、压环;25、轴承座;26、轴承;27、联轴节;28、行星减速器;29、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落地镗铣床将原有的由一台电机驱动,通过行星差动机构和电磁离合器切換的传动方式进行合理分解,包括一用于驱动床鞍滑座进给的第一传动链,用于驱动镗箱进给的第二传动链以及ー用于同时驱动镗轴进给与滑枕进给的第三传动链。參阅图1、2所示,其工作原理为第一传动链,由伺服电机I经行星減速器2降速,由联轴节3连接传动杠4、联接轴5,再通过蜗杆6、蜗轮7换向拖动滑座实现;第二传动链,由伺服电机29驱动、行星減速器28降速,Y轴滚珠丝杠22带动镗箱实现; 第三传动链,由Z、W轴伺服电机10经行星减速器11降速,由联轴节12连接传动轴13、带动圆锥齿轮16、18换向传动,再由Z、W传动杠21向上传至镗铣主轴箱内分别拖动实现。通过结构上的重大改进,在保证原有传动路线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箱体原有各孔将进给传动链最大承度缩短,有效地提高了机床的进给传动精度、并提高了传动刚性。
权利要求1.ー种落地镗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传动链,用于驱动床鞍滑座进给; 一第二传动链,用于驱动镗箱进给; 以及ー第三传动链,用于同时驱动镗轴进给与滑枕进给。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地镗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链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行星減速器,联轴节、传动杠、联接轴以及蜗杆。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地镗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链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驱动、行星減速器以及滚珠丝杠。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地镗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链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行星減速器、联轴节、传动轴以及圆锥齿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落地镗铣床,包括一第一传动链,用于驱动床鞍滑座进给;一第二传动链,用于驱动镗箱进给;以及一第三传动链,用于同时驱动镗轴进给与滑枕进给。其中第一传动链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行星减速器,联轴节、传动杠、联接轴以及蜗杆;第二传动链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驱动、行星减速器以及滚珠丝杠;第三传动链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行星减速器、联轴节、传动轴以及圆锥齿轮。本实用新型的落地镗铣床通过分解和缩短传动链的方式来提高传动精度和传动刚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传动零件电磁离合器的使用数量,以降低控制的复杂程度和维修难度。
文档编号B23Q5/40GK202571970SQ20122008326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7日
发明者牟忠凯 申请人:上海上电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