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74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
背景技术
通常数控折弯机加工金属管件只是折弯用,很少涉及加工成型,加工成型加折弯的工序通常使用折弯模具来实现,而现有的折弯模具存在以下缺点1.在折弯加工时如果折弯件比较长,加工时很难保证产品的强度,很可能会导致各种形状位置公差的不合格,特别是直线度、平面度;2.在加工此类折弯筋类,通常使用的是普冲或者折弯的一此简单模具,这种加工方式成本高,加工比较费时而且加工很麻烦;3.加工成本比较高,产品成品率较低,产量较少,工序繁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能够将由两段圆弧和直线组成的弯压成L型弯,工序简单,操作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所述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上端安装固定有上模柄板,上模柄板上端安装固定有上模柄,上固定板下端固定有斜L型上模,斜L型上模外边缘设有上凹槽,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嵌孔,下固定板上安装有通过嵌孔固定的下模,下模上端设有与上模对应的斜L型缺口,缺口上端面设有与上模的上凹槽对应的卡槽。优选的是,所述上模外边缘设有平等的两个上凹槽,所述下模缺口的上端面设有与上模的两个上凹槽对应的两个卡槽。优选的是,所述上模包括上右模和上左模,上右模的左侧端面设有T型卡口,上左模的右侧端面设有T型卡块,所述上左模和上右模通过T型卡块卡入T型卡口内固定安装。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包括下右模和下左模,下右模和下左模的下端面对应下固定板的嵌孔设有嵌块,下右模和下左模的嵌块嵌入下固定板的嵌孔内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I、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上模柄板;4、上模柄;5、上左模;6、上右模;7、下左模;8、下右模;9、嵌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包括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2,上固定板I上端安装固定有上模柄板3,上模柄板3上端安装固定有上模柄4,上固定板I下端固定有斜L型上模,斜L型上模包括上右模6和上左模5,上右模6的左侧端面设有T型卡口,上左模5的右侧端面设有T型卡块,所述上左模5和上右模6通过T型卡块卡入T型卡口内固定安装,上右模6和上左模5的外边缘设有上凹槽,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嵌孔,下固定板上安装有通过嵌孔固定的下模,下模包括下右模8和下左模7,下右模8和下左模7的下端面对应下固定板的嵌孔设有嵌块9,下右模8和下左模7的嵌块9嵌入下固定板的嵌孔内固定安装,下模上端设有与上模对应的斜L型缺口,缺口上端面设有与上模的上凹槽对应的卡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上端安装固定有上模柄板,上模柄板上端安装固定有上模柄,上固定板下端固定有斜L型上摸,斜L型上模外边缘设有上凹槽,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嵌孔,下固定板上安装有通过嵌孔固定的下模,下模上端设有与上模对应的斜L型缺ロ,缺ロ上端面设有与上模的上凹槽对应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外边缘设有平等的两个上凹槽,所述下模缺ロ的上端面设有与上模的两个上凹槽对应的两个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右模和上左摸,上右模的左侧端面设有T型卡ロ,上左模的右侧端面设有T型卡块,所述上左模和上右模通过T型卡块卡入T型卡口内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右模和下左模,下右模和下左模的下端面对应下固定板的嵌孔设有嵌块,下右模和下左模的嵌块嵌入下固定板的嵌孔内固定安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割机把手的压扁模具,所述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上端安装固定有上模柄板,上模柄板上端安装固定有上模柄,上固定板下端固定有斜L型上模,斜L型上模外边缘设有上凹槽,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嵌孔,下固定板上安装有通过嵌孔固定的下模,下模上端设有与上模对应的斜L型缺口,缺口上端面设有与上模的上凹槽对应的卡槽。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由两段圆弧和直线组成的弯压成L型弯,工序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606665SQ20122016342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
发明者金永益 申请人:苏州市伟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