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式动力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149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提式动力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提式动力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锯,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被动锥齿轮啮合,所述被动锥齿轮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安装在锯片主轴上,所述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啮合;启动电机后,通过主动锥齿轮、被动锥齿轮、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进而带动锯片主轴转动。上述结构存在的缺陷采用斜齿轮传动,承受的扭矩偏小,齿轮的强度不够,且经过长时间高速运转后,齿轮也会有打齿的现象,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提式动力锯。本新型所采取的以下解决方案是一种手提式动力锯,主要由壳体、转轴、轴套、轴筒、轴芯、锯片、[形曲轴、V形槽、轴承为构成,其特征在于转轴置入在壳体内一端安装的轴承内,转轴一端连接轴筒,转轴另一端与动力源相结合,所述轴筒布置两个并连V形槽,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轴套,轴套内安放轴芯,轴芯的一端连接[形曲轴,[形曲轴进一步抵触在V形槽内,所述轴芯的另一端连接锯片,形成轴筒旋转时[形曲轴抵触在V形槽内来回运动。上述中,轴筒布置两个并连V形槽并且与[形曲轴相结合,轴筒旋转时[形曲轴抵触在V形槽内形成[形曲轴来回运动,进一步地通过轴芯连接的锯片来回运动方式进行各种切割。该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斜齿轮配合,可以承受更大的扭矩,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的机器的输出转速,并增加了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

图I为本新型一种手提式动力锯结构图。图中标志1_壳体,2-转轴,3-轴套,4-轴筒,5-轴芯,6-锯片,7-[形曲轴,8-V形槽,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见图I中,一种手提式动力锯,主要由壳体I、转轴2、轴套3、轴筒4、轴芯5、锯片
6、[形曲轴7、V形槽8、轴承9为构成,其特征在于转轴2置入在壳体I内一端安装的轴承9内,转轴2 —端连接轴筒4,转轴2另一端与动力源相结合,所述轴筒4布置两个并连V形槽8,所述壳体I另一端连接轴套3,轴套3内安放轴芯5,轴芯5的一端连接[形曲轴7,[形曲轴7进一步抵触在V形槽8内,所述轴芯5的另一端连接锯片6,形成轴筒4旋转时[形曲轴7抵触在V形槽8内来回运动。上述中,轴筒4布置两个并连V形槽8并且与[形曲轴7相结合,轴筒4旋转时[形曲轴7抵触在V形槽8内形成[形曲轴7来回运动,进一步地通过轴芯5连接的锯片6来回运动方式进行各种切割。当然,上述具体实施并非是本新型的限制,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新型的实质范 围内,还会做出一些变化、改进、添加或替代,凡采用等效替换或等同的变换方式所获得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手提式动力锯,主要由壳体、转轴、轴套、轴筒、轴芯、锯片、[形曲轴、V形槽、轴承为构成,其特征在于转轴置入在壳体内一端安装的轴承内,转轴一端连接轴筒,转轴另一端与动力源相结合,所述轴筒布置两个并连V形槽,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轴套,轴套内安放轴芯,轴芯的一端连接[形曲轴,[形曲轴进一步抵触在V形槽内,所述轴芯的另一端连接锯片,形成轴筒旋转时[形曲轴抵触在V形槽内来回运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提式动力锯,主要由壳体、转轴、轴套、轴筒、轴芯、锯片、[形曲轴、V形槽、轴承为构成,其特征在于转轴置入在壳体内一端安装的轴承内,转轴一端连接轴筒,转轴另一端与动力源相结合,所述轴筒布置两个并连V形槽,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轴套,轴套内安放轴芯,轴芯的一端连接[形曲轴,[形曲轴进一步抵触在V形槽内,所述轴芯的另一端连接锯片,形成轴筒旋转时[形曲轴抵触在V形槽内来回运动。该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斜齿轮配合,可以承受更大的扭矩,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的机器的输出转速,并增加了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3D51/16GK202555904SQ20122021466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戴加育 申请人:戴加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