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70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房屋室内装修中,特别在楼道处,常使用由栏杆组成的护栏,其中这些护栏中就有使用到方形栏杆,而这些方形栏杆在使用中需要对两端部进行处理,将两端头进行挤压使其截面呈圆形,而现有的处理中,一般是一次性挤压完成,因为这些方形栏杆是空心件,很容易由于受力太大等原因使方形栏杆发生扭曲等现象,产生大量的废品,大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造成了原材料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该挤压机不仅可以完成将方形栏杆的端部挤压成圆形,而且避免了因方形栏杆一次性受力太大造成大量废品,同时也实现了自动化的升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前后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方形栏杆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后端部设置有用于顶住方形栏杆的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压板用于紧固方形栏杆,位于第一支撑杆前方设置有至少3个具有挤压腔且具有前后移动能力的挤压头用于将方形栏杆端部挤压成圆形;所述挤压腔包括位于挤压头前侧的圆孔和设在圆孔后侧的用于导入方形栏杆的导孔,所述圆孔的孔径自挤压机进料端往出料端逐一减小。上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传输方形栏杆的传输装置。上述传输装置包括一对位于方形栏杆的上侧及下侧且用于夹住方形栏杆的上夹板及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上端面、下夹板下端面均设置有一油缸,所有油缸经设于机架上的滑轨与机架实现连接。上述压板经第一油缸与机架相连接。上述挤压头经第二油缸与机架相连接以实现挤压头的前后移动。上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压板、上夹板及下夹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V形槽用于卡接方形栏杆。上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夹板及下夹板上V形槽的数量比挤压头的数量多一个。上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多出的V形槽位于挤压机进料端一侧的挤压头朝向挤压机进料端的旁侧。上述传送装置位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上述导孔的截面呈梯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设计简单,布局合理,不仅可以完成将方形栏杆的端部挤压成圆形,而且通过多个挤压头的多次挤压,避免了因方形栏杆一次性受力太大造成大量废品,同时也实现了自动化的升级,减小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的断面图。图3为图I中B-B的断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形栏杆挤压前后的示意图。图中1为机架;2为方形栏杆;3为第一支撑板;4为第二支撑板;5为挡板;6为压板;7为挤压头;8为传输装置;9为V形槽;11为挤压机进料端;12为挤压机出料端;13为滑轨;61为第一油缸;71为挤压腔;72为第二油缸;71-1为圆孔;71_2为导孔;81为上夹板;82为下夹板;83为油缸。·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参考图例,一种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前后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方形栏杆2的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所述第二支撑板4后端部设置有用于顶住方形栏杆2的挡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方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压板6用于紧固方形栏杆,位于第一支撑杆3前方设置有至少3个具有挤压腔71且具有前后移动能力的挤压头7用于将方形栏杆端部挤压成圆形;所述挤压腔71包括位于挤压头7前侧的圆孔71-1和设在71-1后侧的用于导入方形栏杆的导孔71-2,所述圆孔71-1的孔径自挤压机进料立而11往出料12逐一减小。上述机架I上还设置有用于传输方形栏杆的传输装置8。上述传输装置8包括一对位于方形栏杆的上侧及下侧且用于夹住方形栏杆的上夹板81及下夹板82,所述上夹板81上端面、下夹板82下端面均设置有一油缸83,所有油缸83经设于机架I上的滑轨13与机架I实现连接。上述压板6经第一油缸61与机架I相连接。上述挤压头7经第二油缸72与机架I相连接以实现挤压头7的前后移动。上述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压板6、上夹板81及下夹板82上开设有相对应的V形槽9用于卡接方形栏杆。上述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上夹板81及下夹板82上V形槽9的数量比挤压头的数量多一个。上述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上多出的V形槽9位于挤压机进料端11 一侧的挤压头7朝向挤压机进料端11的旁侧。上述传送装置8位于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4之间。上述导孔71-2的截面呈梯形。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挤压机设置有6个挤压头,而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压板、上夹板及下夹板就揩油7个V形槽。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方形栏杆放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相对应的第一个V形槽上(从挤压机进料端开始数起),这时传送装置开始工作,上夹板和下夹板夹住方形栏杆后,通过油缸及滑轨将方形栏杆往挤压机出料端送,并送到第二个V形槽上,这时,压板下压压紧方形栏杆,接着挤压头向后运动,去挤压方形栏杆的方形端部,在压板下压及挤压头挤压的过程中,传送装置的上夹板与下夹板分离并往进料端移动,再完成对下一根方形栏杆的传输,循环这些工作,知道每一根方形栏杆都被挤压头挤压6次,最后由传输装置完成对方形栏杆的出料。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前后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方形栏杆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后端部设置有用于顶住方形栏杆的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压板用于紧固方形栏杆,位于第一支撑杆前方设置有至少3个具有挤压腔且具有前后移动能力的挤压头用于将方形栏杆端部挤压成圆形;所述挤压腔包括位于挤压头前侧的圆孔和设在圆孔后侧的用于导入方形栏杆的导孔,所述圆孔的孔径自挤压机进料端往出料端逐一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传输方形栏杆的传输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一对位于方形栏杆的上侧及下侧且用于夹住方形栏杆的上夹板及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上端面、下夹板下端面均设置有一油缸,所有油缸经设于机架上的滑轨与机架实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经第一油缸与机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头经第二油缸与机架相连接以实现挤压头的前后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压板、上夹板及下夹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V形槽用于卡接方形栏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夹板及下夹板上V形槽的数量比挤压头的数量多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多出的V形槽位于挤压机进料端一侧的挤压头朝向挤压机进料端的旁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位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孔的截面呈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形栏杆端头挤压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前后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方形栏杆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后端部设置有用于顶住方形栏杆的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压板用于紧固方形栏杆,位于第一支撑杆前方设置有至少3个具有挤压腔且具有前后移动能力的挤压头用于将方形栏杆端部挤压成圆形;所述挤压腔包括位于挤压头前侧的圆孔和设在圆孔后侧的用于导入方形栏杆的导孔,所述圆孔的孔径自挤压机进料端往出料端逐一减小,该设备不仅可以完成将方形栏杆的端部挤压成圆形,而且避免了因方形栏杆一次性受力太大造成大量废品,同时也实现了自动化的升级,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1C23/21GK202667300SQ20122023681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王坤杰 申请人:福州顺景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