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311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材生产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
背景技术
矫直板是棒材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位于冷床卸钢位置。经轧制后的轧件上冷床后温度较高,冷却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轧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弯曲。矫直板的作用,就是在轧件热胀冷缩过程中限制其弯曲,保证冷却后的轧件平直度符合相关要求。目前常用的矫直板(图1、2)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部分和在第一部分上形成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在第一部分的上表面间隔一定距离地形成的多个格栅,在格栅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齿,同一格栅的相邻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钢材的槽口 1,在第一部分上,在相邻的格栅2之间形成有通孔101,使得密排在格栅2顶部的钢材散发的热量能够通过该通孔101散发到矫直板的下部。经轧制后的轧件上冷床后具有较高的温度,以螺纹钢为例,采用热轧工艺生产时上冷床温度一般在1000°c左右;采用控轧控冷或超快冷工艺生产时,上冷床温度一般不低于750°c;采用余热处理工艺生产时上冷床温度一般600°C左右。高温状态的轧件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热量逐渐消失,该部分热量没有被充分利用。如前所述,螺纹钢的生产工艺,除了热轧工艺以外,还有控轧控冷工艺、超快冷工艺、轧后余热处理工艺等,这三种工艺生产的螺纹钢,普遍存在表面质量差、易生锈的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常采用喷防锈液、穿防锈液等方法,显然,额外的防锈处理工艺存在着增加工序和成本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矫直和表面处理、防锈无法同时进行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包括第一部分和在所述第一部分上形成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间隔一定距离地形成的多个格栅,在所述格栅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齿,同一格栅的相邻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钢材的槽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矫直板上还形成有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用于存储钢材的表面处理介质,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由相邻的两个格栅和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围成。根据上述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形成有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通过在该两个相邻的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所夹持的格栅上形成的至少一个通孔连通。根据上述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所夹持的格栅的底部。[0010]根据上述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多个格栅的两端、与所述多个格栅分别相接地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形成有端部突起,由该端部突起与所述格栅和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共同围成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根据上述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铸造为一体。根据上述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中位于所述格栅的两端的端部部分的上表面比位于相邻格栅之间的第一部分的上表面所处位置要高。根据上述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矫直板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连通的接头。基于本实用新型的钢材生产的矫直方法,包括如下的工序第一工序,使轧件进入冷床,落入矫直板的槽口,第二工序,轧件在所述槽口上冷却,进行表面处理。根据上述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轧件为棒材。根据上述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轧件进入冷床的温度不大于950°C。根据上述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轧件进入冷床的温度介于570-950°C。根据上述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表面处理介质为水,所述防锈层为Fe304。由上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在提供矫直作用的基础上,能够起到对轧件表面氧化铁皮进行改质的作用,达到防锈、提高轧件表面质量的目的,从而简化工艺、减少工序、降低成本等。

图1为现有技术的矫直板的俯视不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矫直板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矫直板优选实施例的实用状态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两个格栅之间剖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3示意性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如图所示,矫直板由位于下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上部的第二部分构成,其中第二部分包括彼此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以下称此间隔为格栅间隔)地形成在第一部分上的多个格栅2 (现在市售的一般是矫直板上部形成4个格栅,具体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加以选择),优选相邻的格栅相互平行。在每一个格栅的顶部形成有多个齿,相邻的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钢材3的多个槽口 I (钢材3放置于该槽口 I中时能够限制钢材3的弯曲)。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面,由相邻的两个格栅和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围成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 (也可称为表面处理介质挥发机构)。为围成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可以采取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中位于格栅2两端的端部部分的上表面比位于相邻格栅之间的第一部分的上表面所处位置要高的方式。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用于存储钢材3的表面处理介质,应用时,使其中所存储的表面处理介质,例如水,吸收钢材3冷却时散发的热量,使得蒸发后的表面处理介质(蒸汽)与钢材3的表面发生反应、改变钢材3的表面结构以在钢材3的表面生成致密的防锈层。其中,表面处理介质可以为液态水7,也可以为其他吸热易挥发的液体或固体。矫直板上形成的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可以有多个,相邻的两个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之间可以通过其间夹持的格栅上形成有的通孔5连通,以使得不同的储存槽6之间的表面处理介质的液位高度一致或者说是为了格栅之间的蓄水量一致,优选该通孔5形成在格栅2的底部。在格栅上形成的通孔5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优选在格栅的两端(也可以是靠近格栅端部的位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端部突起(未图示),该端部突起与格栅的端部相接,由此利用该端部突起、相邻的格栅和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围成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利用该突起可以形成更深的储存槽,以便于储存更多的表面处理介质。。矫直板可以是整体铸造(比如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一体铸造形成),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拼焊而成(比如将第二部分焊接到第一部分的表面上)。格栅2上的槽口1、通孔5可以在铸造过程中形成,也可以经机加工得到。另外,优选在矫直板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个与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连通,向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中输入表面处理介质的接头4。本优选实施例优选处理的钢材3为棒材,例如圆钢、螺纹钢等。在利用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时,以控轧控冷螺纹钢生产为例,轧后的螺纹钢钢材3以780°C的温度进入冷床。其中,轧后的螺纹钢钢材3首先落入槽口 I进行冷却,在矫直板上逐步冷却定形后再逐步移入冷床。在钢材3冷却的同时,由于自身的热量将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中的液态水7加热,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中的表面处理介质受热后挥发后上升,产生蒸汽,到达钢材3的表面,蒸汽作用于钢材3,与钢材3的表面发生反应,生成致密的Fe3O4,改善螺纹钢的表面质量。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内的液态水7通过快速接头4加入,由于多个储存槽或者说多个孔洞之间在矫直板内部设有连接孔,因此作为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的各个位置处的水能够互通有无。除了向补充水槽里的水之外,接头4还具有两项作用,一为用于长时间使用后吹扫遗落的氧化铁皮,另一为当轧件需要提高冷却速度时,可以通过快速接头进行吹气。在其他应用中,钢材3的温度范围应不高于950°C,优选为570-950°C,570°C以下温度的轧件由于水蒸气和氧化铁皮的反应不能得到需要的铁皮结构,不适用在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6中加水的处理方式。但如果将水改为或添加某些其他有利于改变氧化铁皮结构和组成的其他介质,则可以将适用温度降低至570°C以下。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保留矫直功能的基础上,设计成存储结构的形式,存储结构内可以加水或其他介质,利用轧件自身热量将水或其他介质加热产生蒸汽,产生的蒸汽作用于轧件表面,与轧件表面发生反应,改变氧化铁皮的结构组成,从而改善轧件表面质量,同时实现减少工序、降低成本的目的。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
含ο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包括第一部分和在所述第一部分上形成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间隔一定距离地形成的多个格栅,在所述格栅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齿,同一格栅的相邻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钢材的槽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矫直板上还形成有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用于存储钢材的表面处理介质,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由相邻的两个格栅和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围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形成有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通过在该两个相邻的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所夹持的格栅上形成的至少一个通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所夹持的格栅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格栅的两端、与所述多个格栅分别相接地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形成有端部突起,由该端部突起与所述格栅和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共同围成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铸造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中位于所述格栅的两端的端部部分的上表面比位于相邻格栅之间的第一部分的上表面所处位置要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板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连通的接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该矫直板包括第一部分和在第一部分上形成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在第一部分的上表面间隔一定距离地形成的多个格栅,在格栅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齿,同一格栅的相邻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钢材的槽口,在矫直板上还形成有用于储存钢材表面处理用介质的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由相邻的两个格栅和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围成。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矫直板在提供矫直作用的基础上,能够起到对轧件表面氧化铁皮进行改质的作用,达到防锈、提高轧件表面质量的目的,从而简化工艺,减少工序,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B21B15/00GK202893807SQ20122060011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梁辉, 杜传治, 郭锟, 李雪峰, 杨王辉, 徐尚富 申请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