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齿机仿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06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剃齿机仿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剃齿机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剃齿机仿型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剃齿机包括工作台I和床身4,其中工作台I的下部与床身托板2以铰链的方式相连,进而使得工作台I可绕床身托板2转动。所述床身托板2安装床身直线导轨3的滑块3a上,且床身托板2通过安装在所述床身4上的驱动电机5驱动,从而带动所述工作台I轴向运动。如图1、2、3、4及5所示,在所述床身4的左端设有仿型机构,剃齿机通过该仿型机构实现锥度齿及鼓形齿的加工。上述仿型机构包括下箱体6和上箱体11,其中下箱体6与床身4的左端面固定连接,在下箱体6内竖直安装有T型丝杆7,该T型丝杆7下端的锥度蜗轮8与锥度蜗杆9常啮合,T型丝杆7的上部套装有螺母套筒10,该螺母套筒10的上部与所述上箱体11固定连接。由上可看出,转动所述锥度蜗杆9时,可通过T型丝杆7带动所述上箱体11上下移动。所述上箱体11上装有鼓型蜗杆12,该鼓型蜗杆12与上箱体11内的鼓型蜗轮13常啮合,且鼓型蜗轮13的前端仿型直线导轨14的背面固定连接,仿型直线导轨14上的导轨滑块14a与仿型支撑块15固定,且仿型支撑块15与所述工作台I的左部以铰链方式相连。由上可看出,转动所述鼓型蜗杆12时,通过鼓型蜗轮13带动仿型直线导轨14在竖直面内转动一定角度。剃齿机加工锥度齿之前,手动旋转仿型机构的锥度蜗杆9,并通过锥度蜗轮8和T型丝杆7带动上箱体11上下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使所述工作台I的左部上下移动相同的距离,调整到位后将上箱体11及仿型直线导轨14锁定不动,然后再加工锥度齿。剃齿机加工鼓形齿之前,手动旋转仿型机构的鼓型蜗杆12,并通过鼓型蜗轮13带动仿型直线导轨14在竖直面内转动一定角度,调整到位后将仿型直线导轨14锁定不动,然后再加工鼓形齿。综上所述,传统仿型机构为手动调节方式,加工锥度齿和鼓形齿之前,需要手动旋转仿型机构上对应的锥度蜗杆9或鼓型蜗杆12,自动化程度低,更不能实现自动补偿,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剃齿机仿型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剃齿机仿型机构,包括下箱体(6)、上箱体(11)和仿型直线导轨(14),其中仿型直线导轨(14)上设有导轨滑块(14a),该导轨滑块与仿型支撑块(1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6)内竖直设有丝杆(16),该丝杆(16)下部固套的蜗轮(17)与蜗杆(18)常啮合,该蜗杆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且伺服电机(19)安装在所述下箱体(6)的下部;[0010]所述丝杆(16)的上部伸入支撑套(20)的中心孔内,该丝杆上的螺母(21)与支撑套(20)内孔的下端部固定连接,而支撑套(20)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箱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仿型直线导轨(14)呈水平设置,该仿型直线导轨的背面与所述上箱体(1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取消了传统结构中的鼓型蜗杆(12)和鼓型蜗轮(13),并使仿型直线导轨(14)呈水平设置,且仿型直线导轨的背面与所述上箱体(1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同时,所述蜗杆(18)(相当于传统结构中的锥度蜗杆9)由新增的伺服电机(19)驱动。将改进后的剃齿机仿型机构安装在剃齿机上后,可通过伺服电机(19)驱动丝杆(16)带动工作台(I)上下移动,并与工作台(I)的轴向运动一起联动,这样也能实现鼓型齿及锥度齿的加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保持原有辅助加工鼓型齿及锥度齿功能要求的同时,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也可以进一步实现自动补偿,有效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通过小改动解决了大问题,适于在剃齿机上广泛推广运用。为了保证传动精度,所述丝杆(16)优选为滚珠丝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套(20)的上端插入上箱体(11)底部的盲孔中,且支撑套(20)上端部的外圆面上一体形成有支撑凸台(20a),该支撑凸台(20a)通过竖向设置的螺钉(22)与所述上箱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为了便于连接,所述蜗杆(18)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23)与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保持原有辅助加工鼓型齿及锥度齿功能要求的同时,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也可以进一步实现自动补偿,有效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通过小改动解决了大问题,适于在剃齿机上广泛推广运用。

图1为装有传统仿型机构的剃齿机外形图;图2为传统仿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图6为改进后的仿型机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图8为图6的C-C向剖视图;图9为图6的D-D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6至9所示,一种剃齿机仿型机构,主要由下箱体6、上箱体11、仿型直线导轨14、仿型支撑块15、丝杆16、蜗轮17、蜗杆18、伺服电机19、支撑套20、螺母21、螺钉22和联轴器23构成。其中下箱体6基本采用传统结构,在下箱体6内竖直设有丝杆16,该丝杆16优选为滚珠丝杆。所述丝杆16的下部固套有蜗轮17,该蜗轮17与蜗杆18常啮合。所述蜗杆18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23与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同轴连接,该伺服电机19安装在所述下箱体6的下部。从图6至9可看出,所述丝杆16的上部伸入支撑套20的中心孔内,该丝杆16上的螺母21与支撑套20内孔的下端部固定连接,且支撑套20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箱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套20的上端插入上箱体11底部的盲孔中,且支撑套20上端部的外圆面上一体形成有支撑凸台20a,该支撑凸台20a通过竖向设置的螺钉22与所述上箱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仿型直线导轨14上设有导轨滑块14a,该导轨滑块14a与所述仿型支撑块15相连,该仿型支撑块15的结构与传统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所述仿型直线导轨14呈水平设置,该仿型直线导轨14的背面与所述上箱体1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剃齿机仿型机构,包括下箱体¢)、上箱体(11)和仿型直线导轨(14),其中仿型直线导轨(14)上设有导轨滑块(14a),该导轨滑块与仿型支撑块(1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内竖直设有丝杆(16),该丝杆(16)下部固套的蜗轮(17)与蜗杆(18)常啮合,该蜗杆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且伺服电机(19)安装在所述下箱体(6)的下部; 所述丝杆(16)的上部伸入支撑套(20)的中心孔内,该丝杆上的螺母(21)与支撑套(20)内孔的下端部固定连接,而支撑套(20)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箱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仿型直线导轨(14)呈水平设置,该仿型直线导轨的背面与所述上箱体(1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剃齿机仿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6)为滚珠丝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剃齿机仿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20)的上端插入上箱体(11)底部的盲孔中,且支撑套(20)上端部的外圆面上一体形成有支撑凸台(20a),该支撑凸台(20a)通过竖向设置的螺钉(22)与所述上箱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剃齿机仿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8)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23)与 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同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剃齿机仿型机构,仿型直线导轨上设有导轨滑块,导轨滑块与仿型支撑块相连,所述下箱体内竖直设有丝杆,丝杆下部固套的蜗轮与蜗杆常啮合,蜗杆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且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下箱体的下部;所述丝杆的上部伸入支撑套的中心孔内,丝杆上的螺母与支撑套内孔的下端部固定连接,而支撑套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仿型直线导轨呈水平设置,仿型直线导轨的背面与所述上箱体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保持原有辅助加工鼓型齿及锥度齿功能要求的同时,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也可以进一步实现自动补偿,有效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通过小改动解决了大问题,适于在剃齿机上广泛推广运用。
文档编号B23Q35/04GK203062442SQ20122072551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张大鹏, 李先广, 廖承渝, 唐良慧 申请人: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