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酸洗连轧轧机支撑辊轴承润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
背景技术:
高质量的带钢轧制工艺中,要用到轧机作为压延工具,其连续生产线往往将酸洗与轧机联机成联合生产线。现代的酸轧轧机用轧辊轴承普遍采用滚动轴承结构,轧机的支撑辊轴承润滑通常采用稀油强制润滑,支承辊润滑系统是支承辊轴承的专属润滑设备。其中过滤装置在系统中起了至关紧要的作用,其过滤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润滑效果及系统运行。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的运行情况不仅会影响支承辊及其轴承的寿命,甚至会影响整个板型的控制。支承辊润滑系统运行中由于现场环境的影响,大量的水分、灰尘、氧化铁皮会进入系统直接污染系统油液。传统的过滤装置主要是由润滑系统中油箱中部的几组磁棒组成,在生产中暴露了以下缺点:一方面,过滤装置主要由磁棒组成,只能吸附杂质中的铁粉且纳污能力较差;磁棒磁力有限且吸附面积太小,造成过滤装置的除铁能力不理想;由于磁棒直接放置在油箱的中部浸泡在油液中,杂质随着油液进入系统循环后才能接触到磁棒,过滤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过滤装置的拆卸和清洗较为复杂,尤其是磁棒的清洗会给现场操作工人带来一定难度。在生产中杂质进入润滑系统,目前使用中的过滤装置不能很好的过滤杂质。这样就产生了系统油液品质下降、润滑效果不佳、轴承磨损严重的问题。发明人定期对支承辊润滑系统油品进行检测分析,系统油液污染度等各项理化指标均存在一定问题。根据油品检测直读铁谱分析、发射光谱分析来看,进入系统的杂质主要成分为铁、和大颗粒的非金属杂质,这些杂质会直接影响润滑效果。油品品质的非正常恶化导致不到周期就要进行系统换油,换油后不久油品就会再次受到污染,并有逐步恶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大颗粒非金属杂质进入系统会经常造成系统调节阀、润滑泵等元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能保证润滑油液品质,轧机支承辊润滑效果好,能有效提高支承辊使用寿命的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所述支承辊润滑系统,包括油箱,油箱上连接有出油管及回油管;所述回油过滤装置,由设于油箱内回油管出口下方的过滤器构成;所述过滤器,包括磁盘组件,在所述磁盘组件外套装金属过滤网;在所述金属过滤网外套装金属保护网。所述金属过滤网过滤精度为100 120目。所述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安装支架设在所述油箱内,在所述过滤器安装支架上设有用于安装过滤器的安装孔,所述过滤器顶端设顶部端盖;所述过滤器装在安装孔后过滤器的顶部端盖卡在安装孔顶端;在过滤器的顶部端盖上设有提手。所述过滤器安装支架通过底座连接在油箱内,所述过滤器安装支架通过定位销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磁盘组件顶部设搭接板,所述磁盘组件通过该搭接板卡在过滤器端盖上。所述磁盘组件,由磁盘连接杆及套装在磁盘连接杆上的磁盘构成。所述过滤器设在回油管下方与油箱顶部距离为550mm处。所述回油管出口端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且在所述回油管出口端部管壁上设有小孔。在所述油箱回油腔壁设截面为矩形的溢流孔;在回油管上设有油液取样孔。该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方法,利用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来实现;润滑油润滑完轧机支承辊后,通过回油管出口流出进入过滤器;经过过滤器的磁盘组件一级过滤后,再经过滤器的金属过滤网二级过滤,然后由金属保护网流出进入油箱,完成过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先,该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过滤器中磁盘组件在加大吸附力的情况下使铁粉充分吸收,金属过滤网能将非磁性颗粒、杂质也能及时过滤掉;过滤效果好,能保证润滑油液品质,轧机支承辊润滑效果好,能有效提高支承辊使用寿命。其次,该该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通过改变润滑回路的末端回油方式,使回油管路中的油流与过滤装置充分接触过滤后再进入油箱内循环使用,能极大的改善过滤效果,进一步保证油液品质。再次,过滤器通过可拆卸的过滤器安装支架设在油箱内,清洁及更换过滤器变得简单方便,进一步保证油液过滤效果。最后,磁盘组件与过滤器采用方便分离的连接结构,磁盘组件可单独进行清洗,保证了过滤器的使用性能,进一步保证了过滤效果。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发明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图1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过滤器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过滤器的俯视图;图6为图4为过滤器中磁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油箱,2、回油管,3、过滤器,4、磁盘组件,5、金属过滤网,6、金属保护网,7、过滤器安装支架,8、安装孔,9、提手,10、搭接板,11、磁盘组件安装孔,12、磁盘,13、磁盘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该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该支承辊润滑系统,包括油箱1,油箱I上连接有出油管及回油管2 ;该回油过滤装置,由设于油箱I内回油管2出口下方的过滤器3构成,过滤器3正对回油管2出口,从回油管2流出的润滑油经过过滤器3过滤后再进入油箱I循环使用,能有效增强过滤效果;如图4及图5所示,过滤器3,由吸附油液中铁元素的磁盘组件4、套装在磁盘组件4外部的用于吸附磁铁无法吸附的大颗粒非金属杂质的金属过滤网5及套装在金属过滤网5外部的保护金属过滤网5免受油液冲击变形的金属保护网6构成。根据油品检测直读铁谱分析、发射光谱分析来看,进入系统的杂质主要成分为铁、和大颗粒的灰尘。为了除去这些杂质特将过滤器3设计为三层:磁盘组件4作为过滤器3中间第一层结构,用于吸附油液中的铁元素,磁盘组件4的具体数目,可根据工作需求,视情况调整,通常选取4个;金属过滤网5作为过滤器3第二层结构,主要是吸附磁铁无法吸附的大颗粒非金属杂质,金属过滤网5过滤精度为100 120目,金属过滤网5具有很强的纳污能力;金属保护网6作为过滤器3外部第三层结构,为大孔径网状结构,主要用于保护第二层的金属过滤网5免受油液冲击变形;从回油管2流出的润滑油经过过滤器3过滤后,再流回油箱I中,油液品质能够得到保证,轧机支承辊润滑效果好,且能有效延长支承辊的使用寿命。过滤器3通过过滤器安装支架7设在油箱I内,如图3所示,在过滤器安装支架7上设有用于安装过滤器3的安装孔8,过滤器3顶端设顶部端盖;过滤器3装在安装孔8后过滤器3的顶部端盖卡在安装孔8顶端;如图4所示,在过滤器3的顶部端盖设有提手9,提手9为金属半圆环结构;在考虑过滤器安装支架7承载强度的基础上,为了过滤器3在系统运行时能稳定的固定在过滤器安装支架7上同时又能方便的取出清理,特将过滤器3设计为提篮结构;需要清理时,工人站在油箱I顶部通过提手9提出过滤器3即可,过滤器3清理方便,能够保证过滤器3的过滤效果。在马钢的生产实践中,过滤器3设计为圆柱结构,过滤器3顶部端盖直径为400mm,安装孔8直径为350mm。为了方便在清洗油箱I时将过滤器安装支架7从箱盖移出油箱1,过滤器安装支架7设计为一块10_厚960mm*950_的钢板;过滤器安装支架7为活动支架,过滤器安装支架7通过底座连接在油箱I内。底座为固定支架,为保证底座的可靠性,底座设计为两块IOmm厚950mm*720mm的钢板,先用角钢将一圈的固定位置焊好,再将钢板焊接在角钢上形成底座。过滤器安装支架7通过定位销和两端的底座相连接。底座和过滤器安装支架7的连接位置以及过滤器3的位置经过计算后确定不会干涉,过滤器3可以方便的从过滤器安装支架7中取出。因磁盘组件4吸附的杂质通常较多,需对磁盘组件4定期清理,磁盘组件4的清洗频率相对要高,为了其能方便的从过滤器3中取下磁盘组件4来单独清理。如图4所示,磁盘组件4顶部设搭接板10,图4中只画出其中之一的磁盘组件4的搭接板10来进行示例;搭接板10为长宽为120mm*30mm的金属条;磁盘组件4通过该搭接板10卡在过滤器3端盖上;在过滤器3顶部端盖上设有磁盘组件安装孔11,磁盘组件4安装时可以稳定的搭接在过滤器3顶部端盖上直径为90mm的磁盘组件安装孔11上;这样就可以不需要取出整个过滤器3就能方便的将磁盘组件4拿出来清洗。如图6所示,磁盘组件4,由磁盘连接杆13及设于磁盘连接杆13上的磁盘12构成;磁盘12为空心圆盘状,磁盘12套装在磁盘连接杆13上;设在磁盘连接杆13上的磁盘12数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视具体情况调整,优选磁盘组件4上磁盘12数目为五个;为了固定磁盘12并且防止磁盘12和磁盘连接杆13之间的互相吸引干涉,磁盘连接杆13由塑料材质杆件制成;这样不仅方便磁盘12从磁盘连接杆13上取出,方便清洁更换,而且可以减轻整个过滤装置的重量。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放置尽量多的磁盘12,特分别在每个过滤器3中设计四个磁盘组件4,每个磁盘组件4设有五个磁盘12。整个过滤系统就总共安装了 80个强磁性磁盘12,这样就增强了整个过滤装置的除铁能力。磁性的磁盘12直径及厚度可视具体情况调整,优选磁盘12表面直径为80mm厚度为20mm。根据系统流量对回油阻力进行计算,最终确定过滤器3设在回油管2下方与油箱I顶部距离为550mm处;为了减少润滑油回油时回油冲击和气泡产生,回油管2出口端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且在回油管2出口端部管壁表面设有小孔,小孔数目可视具体情况调整,小孔的直径为5mm。为了确保系统回油安全性,在油箱I回油腔壁设溢流孔,优选溢流孔为两个,溢流孔截面形状优选矩形。为了方便油液的取样检测,在回油管2上增设油液取样孔。为了不破坏箱体原结构,且可以方便的从箱盖取出过滤器3,将过滤器3位置确定在箱盖下小于箱盖的面积上。为了在有效面积上尽可能多的放置过滤器3,特将其过滤器器3设计为4个大小为直径为350mm的圆柱结构。该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方法,运用该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来实现,润滑油润滑完轧机支承辊后,通过回油管2出口流出进入过滤器3 ;经过过滤器3的磁盘组件4 一级过滤后,再经过滤器3的金属过滤网5 二级过滤,然后由金属保护网6流出进入油箱,完成过滤。该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带来了以下实施效果:新的过滤装置投入使用后过滤系统运行正常。为了确保实施效果检查的准确性,申请人委托了专业油品检测机构对系统过滤效果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反应系统过滤效果良好。新的过滤装置投入运行后系统油液清洁提高到NASll级,大大高于润滑系统清洁等级的要求。从过滤效果上看,新的过滤装置去除系统主要杂质Fe的能力较强,系统中Fe元素含量下降了近90%。新的过滤装置投入运行后油液主要理化指标良好、系统润滑效果大大改善、轴承的磨损情况趋于正常。具体数据如下:系统油液主要理化指标、污染度检测:
权利要求
1.一种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所述支承辊润滑系统,包括油箱(1),油箱(O上连接有出油管及回油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过滤装置,由设于油箱(I)内回油管(2)出口下方的过滤器(3)构成;所述过滤器(3),包括磁盘组件(4),在所述磁盘组件(4)外套装金属过滤网(5);在所述金属过滤网(5)外套装金属保护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过滤网(5)过滤精度为100 120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3 )通过过滤器安装支架(7 )设在所述油箱(I)内,在所述过滤器安装支架(7 )上设有用于安装过滤器(3)的安装孔(8);所述过滤器(3)顶端设顶部端盖;所述过滤器(3)装在安装孔(8 )后过滤器(3 )的顶部端盖卡在安装孔(8 )顶端;在过滤器(3 )的顶部端盖上设有提手(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安装支架(7 )通过底座连接在油箱(I)内,所述过滤器安装支架(7 )通过定位销与底座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盘组件(4 )顶部设搭接板(10 ),所述磁盘组件(4 )通过该搭接板(10 )卡在过滤器(3 )端盖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盘组件(4 ),由磁盘连接杆(13)及套装在磁盘连接杆(13 )上的磁盘(12 )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3)设在回油管(2)下方与油箱(I)顶部距离为550mm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2)出口端面与水平面呈45°夹角;且在所述回油管(2)出口端部管壁上设有小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箱(O回油腔壁设截面为矩形的溢流孔;在回油管(2)上设有油液取样孔。
10.一种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润滑油润滑完轧机支承辊后,通过回油管出口流出进入过滤器;经过过滤器的磁盘组件一级过滤后,再经过滤器的金属过滤网二级过滤,然后由金属保护网流出进入油箱,完成过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该回油过滤装置,所述支承辊润滑系统,包括油箱,油箱上连接有出油管及回油管;所述回油过滤装置,包括设于油箱内回油管出口下方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磁盘组件,在所述磁盘组件外套装金属过滤网;在所述金属过滤网外套装金属保护网;该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方法,利用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来实现;该轧机支承辊润滑系统回油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过滤器中磁盘组件在加大吸附力的情况下使铁粉充分吸收,金属过滤网能将非磁性颗粒、杂质也能及时过滤掉,保证了油液的清洁,延长油品使用周期,延长了支承辊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1B27/06GK103191923SQ2013100849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8日
发明者叶兴海, 利小民, 叶立龙, 周云节, 张巍 申请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