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剃须刀刀头装配铆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312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剃须刀刀头装配铆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剃须刀刀头装配铆压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PLC控制器、伺服电机和警报器,所述机架内的水平方向依次设有小片部、小刀片部、第一隔片部、中刀片部,第二隔片部、大刀片部、大片部、铆压部和卸料部,所述小片部、小刀片部、第一隔片部、中刀片部,第二隔片部、大刀片部、大片部、铆压部和卸料部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且均与PLC控制器连接,警报器也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链条与伺服电机连接。本发明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提高,而且安全性高。
【专利说明】全自动剃须刀刀头装配铆压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剃须刀刀头装配铆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剃须刀刀头生产仍采用通用型的人工装配、铆压来完成,在加工过程中,三层刀片的装配和铆压需分八个步骤由八位工人手动装配、铆压来加工。上述的加工工艺与设备不但存在操作繁锁,劳动力密集,生产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缺陷,而且还容易因视觉疲劳等人为操作因素带来产品质量缺陷。而且手工装配时,刀片上会残留下汗液使刀片生锈,而造成重大的质量问题,更重要的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而且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都高的全自动剃须刀刀头装配铆压设备。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全自动剃须刀刀头装配铆压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PLC控制器、伺服电机和警报器,所述机架内的水平方向依次设有小片部、小刀片部、第一隔片部、中刀片部,第二隔片部、大刀片部、大片部、铆压部和卸料部,所述小片部、小刀片部、第一隔片部、中刀片部,第二隔片部、大刀片部、大片部、铆压部和卸料部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且均与PLC控制器连接,警报器也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链条与伺服电机连接。
[0006]所述小片部与大片部的结构相同,包括放置大、小片塑料件的振动盘、上料气爪和上料工位,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位于上料气爪的下方,上料工位位于振动盘出料端的前方,所述上料气爪的后方设有第一 Y向送料气缸,上方设有第一 Z向送料气缸,上料气爪通过第
一Y向送料气缸和第一 Z向送料气缸将塑料件从振动盘的出料端抓起并送至上料工位。
[0007]所述小刀片部、中刀片部和大刀片部的结构相同,包括送料模具、限位模具、放置刀片的刀片弹夹、刀片工位、刀片吸盘和第一真空吸头,所述刀片吸盘位于刀片弹夹的上方,第一真空吸头连接在刀片吸盘上为刀片吸盘吸住刀片,所述刀片弹夹的一侧设有X向送料气缸,另一侧设有限位模具,刀片在X向送料气缸的推动下,通过限位模具将刀片分开,所述刀片吸盘和送料模具的后方均设有第二 Y向送料气缸,刀片吸盘的上方还设有第
二Z向送料气缸,所述送料模具位于刀片吸盘的下方,刀片工位位于送料模具的前方,刀片吸盘通过第二 Y向送料气缸和第二 Z向送料气缸将刀片送至送料模具,送料模具在第二 Y向送料气缸的推动下,将刀片送至刀片工位。
[0008]所述第一隔片部和第二隔片部的结构相同,包括放置隔片的隔片模具、第二真空吸头和隔片工位,所述隔片工位位于隔片模具的前方,所述隔片模具的后方设有第三Y向送料气缸,第三Y向送料气缸推动隔片前移,所述第二真空吸头设置在隔片模具的前方,用于吸住隔片,第二真空吸头的上方还设有第三Z向送料气缸,在第三Z向送料气缸的推动下,真空吸头将吸住的隔片放置在隔片工位上。
[0009]所述铆压部包括铆压气缸、铆压模具和铆压工位,所述铆压气缸设置在铆压模具的上方,铆压工位位于铆压模具的下方,铆压模具在铆压工位处下压使刀头成型。
[0010]所述卸料部包括卸料气爪和卸料工位,所述卸料气爪的后方设有第四Y向送料气缸,上方设有第四Z向送料气缸,卸料工位位于卸料气爪的下方,卸料气爪将卸料工位上的刀头卸下。
[0011]所述小片部的上料工位、小刀片部的刀片工位、第一隔片部的隔片工位、中刀片部的刀片工位、第二隔片部的隔片工位、大刀片部的刀片工位、大片部的上料工位、铆压部的铆压工位和卸料部的卸料工位均依次位于链条上,且每个工位对应的链条前方均设有定位模具。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提高,而且安全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15]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7]图3是图1中局部A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中局部C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2中局部B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全自动剃须刀刀头装配铆压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I上设有PLC控制器13、伺服电机和警报器14,所述机架I内的水平方向依次设有小片部2、小刀片部3、第一隔片部4、中刀片部5,第二隔片部6、大刀片部7、大片部8、铆压部9和卸料部10,所述小片部2、小刀片部3、第一隔片部4、中刀片部5,第二隔片部6、大刀片部7、大片部8、铆压部9和卸料部10之间通过链条11连接,且均与PLC控制器13连接,警报器14也与PLC控制器13连接,所述链条11与伺服电机连接。
[0022]其中,所述小片部2与大片部8的结构相同,小刀片部3、中刀片部5和大刀片部7的结构相同,第一隔片部4和第二隔片部6的结构相同。
[0023]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大片部8包括放置大、小片塑料件的振动盘21、上料气爪22和上料工位23,所述振动盘21的出料端位于上料气爪22的下方,上料工位23位于振动盘21出料端的前方,所述上料气爪22的后方设有第一 Y向送料气缸24,上方设有第一 Z向送料气缸25,上料气爪22通过第一 Y向送料气缸24和第一 Z向送料气缸25将塑料件从振动盘21的出料端抓起并送至上料工位23。所述大刀片部7包括送料模具31、限位模具32、放置刀片的刀片弹夹33、刀片工位34、刀片吸盘36和第一真空吸头35,所述刀片吸盘36位于刀片弹夹33的上方,第一真空吸头35连接在刀片吸盘36上为刀片吸盘吸住刀片,所述刀片弹夹33的一侧设有X向送料气缸37,另一侧设有限位模具32,刀片在X向送料气缸37的推动下,通过限位模具32将刀片分开,所述刀片吸盘36和送料模具31的后方均设有第
二Y向送料气缸38,刀片吸盘36的上方还设有第二 Z向送料气缸39,所述送料模具31位于刀片吸盘36的下方,刀片工位34位于送料模具31的前方,刀片吸盘36通过第二 Y向送料气缸38和第二 Z向送料气缸39将刀片送至送料模具31,送料模具31在第二 Y向送料气缸38的推动下,将刀片送至刀片工位34。所述第二隔片部6包括放置隔片的隔片模具41、第二真空吸头42和隔片工位43,所述隔片工位43位于隔片模具41的前方,所述隔片模具41的后方设有第三Y向送料气缸44,第三Y向送料气缸44推动隔片前移,所述第二真空吸头42设置在隔片模具41的前方,用于吸住隔片,第二真空吸头42的上方还设有第三Z向送料气缸45,在第三Z向送料气缸45的推动下,真空吸头42将吸住的隔片放置在隔片工位43上。
[0024]如图4所示,所述铆压部9包括铆压气缸91、铆压模具92和铆压工位93,所述铆压气缸91设置在铆压模具92的上方,铆压工位93位于铆压模具的下方,铆压模具92在铆压工位93处下压使刀头成型。所述卸料部10包括卸料气爪101和卸料工位102,所述卸料气爪101的后方设有第四Y向送料气缸103,上方设有第四Z向送料气缸104,卸料工位102位于卸料气爪101的下方,卸料气爪101将卸料工位102上的刀头卸下。
[0025]所述小片部2的上料工位23、小刀片部3的刀片工位34、第一隔片部4的隔片工位43、中刀片部5的刀片工位34、第二隔片部6的隔片工位43、大刀片部7的刀片工位34、大片部8的上料工位23、铆压部9的铆压工位93和卸料部10的卸料工位102均依次位于链条11上,且每个工位对应的链条11前方均设有定位模具12。
[0026]操作人员只需将剃须刀刀头原材料即小片塑料件、小刀片、第一隔片、中刀片、第二隔片、大刀片、大片塑料件分别放入小片部内的振动盘、小刀片部内的刀片弹夹、第一隔片部内的隔片模具、中刀片部内的刀片弹夹、第二隔片部内的隔片模具、大刀片部内的刀片弹夹、大片部内的振动盘,然后再按一下启动按钮,启动按钮会发送给P L C控制器一个信号,在P L C控制器的控制下,各部会分别将原材料放入安装在链条上的工位上,链条往铆压部分移动,铆压部分会完成铆压工序,卸料部分会将成品取出。当各部分都完成后,P LC控制器会控制传动部分,将链条上的工位移动复位,当工位移动到位后,定位模具会锁死工位,单步完成,P L C控制器再控制各部重复上述动作,从而达到全自动循环。
[0027]上述依据本发明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自动剃须刀刀头装配铆压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PLC控制器(13)和警报器(14),所述机架(1)内的水平方向依次设有小片部(2)、小刀片部(3)、第一隔片部(4)、中刀片部(5),第二隔片部(6)、大刀片部(7)、大片部(8)、铆压部(9)和卸料部(10),所述小片部(2)、小刀片部(3)、第一隔片部(4)、中刀片部(5),第二隔片部(6)、大刀片部(7)、大片部(8)、铆压部(9)和卸料部(10)之间通过链条(11)连接,且均与PLC控制器(13)连接,警报器(14)也与PLC控制器(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剃须刀刀头装配铆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小片部(2)与大片部(8)的结构相同,包括放置大、小片塑料件的振动盘(21)、上料气爪(22)和上料工位(23),所述振动盘(21)的出料端位于上料气爪(22)的下方,上料工位(23)位于振动盘(21)出料端的前方,所述上料气爪(22)的后方设有第一 Y向送料气缸(24),上方设有第一Z向送料气缸(25),上料气爪(22)通过第一 Y向送料气缸(24)和第一 Z向送料气缸(25)将塑料件从振动盘(21)的出料端抓起并送至上料工位(23); 所述小刀片部(3)、中刀片部(5)和大刀片部(7)的结构相同,包括送料模具(31)、限位模具(32)、放置刀片的刀片弹夹(33)、刀片工位(34)、刀片吸盘(36)和第一真空吸头(35),所述刀片吸盘(36)位于刀片弹夹(33)的上方,第一真空吸头(35)连接在刀片吸盘(36)上为刀片吸盘吸住刀片,所述刀片弹夹(33)的一侧设有X向送料气缸(37),另一侧设有限位模具(32),刀片在X向送料气缸(37)的推动下,通过限位模具(32)将刀片分开,所述刀片吸盘(36)和送料模具(31)的后方均设有第二 Y向送料气缸(38),刀片吸盘(36)的上方还设有第二 Z向送料气缸(39),所述送料模具(31)位于刀片吸盘(36)的下方,刀片工位(34)位于送料模具(31) 的前方,刀片吸盘(36)通过第二 Y向送料气缸(38)和第二Z向送料气缸(39)将刀片送至送料模具(31),送料模具(31)在第二 Y向送料气缸(38)的推动下,将刀片送至刀片工位(34); 所述第一隔片部(4)和第二隔片部(6)的结构相同,包括放置隔片的隔片模具(41)、第二真空吸头(42)和隔片工位(43),所述隔片工位(43)位于隔片模具(41)的前方,所述隔片模具(41)的后方设有第三Y向送料气缸(44),第三Y向送料气缸(44)推动隔片前移,所述第二真空吸头(42)设置在隔片模具(41)的前方,用于吸住隔片,第二真空吸头(42)的上方还设有第三Z向送料气缸(45),在第三Z向送料气缸(45)的推动下,真空吸头(42)将吸住的隔片放置在隔片工位(43)上; 所述铆压部(9)包括铆压气缸(91)、铆压模具(92)和铆压工位(93),所述铆压气缸(91)设置在铆压模具(92)的上方,铆压工位(93)位于铆压模具的下方,铆压模具(92)在铆压工位(93)处下压使刀头成型; 所述卸料部(10)包括卸料气爪(101)和卸料工位(102),所述卸料气爪(101)的后方设有第四Y向送料气缸(103),上方设有第四Z向送料气缸(104),卸料工位(102)位于卸料气爪(101)的下方,卸料气爪(101)将卸料工位(102)上的刀头卸下; 所述小片部(2)的上料工位(23)、小刀片部(3)的刀片工位(34)、第一隔片部(4)的隔片工位(43)、中刀片部(5)的刀片工位(34)、第二隔片部(6)的隔片工位(43)、大刀片部(7)的刀片工位(34)、大片部(8)的上料工位(23)、铆压部(9)的铆压工位(93)和卸料部(10)的卸料工位(102)均依次位于链条(11)上,且每个工位对应的链条(11)前方均设有定位模具(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剃须刀刀头装配铆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机架(I)内还设有伺服电机,所述链条(11) 与伺服电机连接。
【文档编号】B21D45/00GK103480760SQ201310461492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8日
【发明者】徐文平 申请人:徐文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