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点焊水平多工位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66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零部件点焊水平多工位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的点焊机,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汽车零部件点焊水平多工位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零部件的点焊普遍采用手动作业,需要手持治具把手,移动到定位点后再由脚踩下点焊机的点焊开关进行点焊。这样传统的手工操作,采用的操作模式是一人一机,对人员需求较多。操作者劳动强度较大,作业时手脚配合稍有偏差会导致品质异常,而且人工操作很容易引起焊点精度不精准。而且,由于整个作业完成需要操作人员的手一直握着汽车零部件半成品,操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但是,汽车零部件的点焊不仅对焊点的精度要求较高,而且通常需要大批量的生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生产效率高,焊点精度高的新型的汽车零部件的点焊生产方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点焊水平多工位传输系统。它是一种在固定式点焊机的基础上采用一键式自动作业方式的新型多工位传输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汽车零部件点焊水平多工位传输系统,它包括点焊机,台架本体,触屏开关,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和第三工作台,所述的第三工作台位于台架本体的上方,第一同步皮带轮位于第一伺服电机14和第一丝杆螺母组之间,第二工作台通过X轴滑块定位在第一丝杆螺母组上,X轴滑块位于X轴直线导轨上,第一丝杆螺母组通过连接板固定在第三工作台上,第二同步皮带轮位于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丝杆螺母组之间,第三工作台下方有Y轴滑块位于台架本体上方的Y轴直线导轨上,第三工作台位于第二丝杆螺母组的上方,第一工作台通过Z轴直线导轨和气缸固定在第二工作台上,在所述的第一工作台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夹具,有点焊机的上电极和下电极位于两个夹具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下电极通过支架固定在点焊机上。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工作台上固定有垫板,所述的夹具固定在垫板上。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Z轴直线导轨上有限位块,Z轴直线导轨通过限位块固定在第一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将现有的固定电焊机与伺服电机控制X、Y轴位置与直线导轨相结合,并通过PLC编程达到一键式自动作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固定式点焊机的小巧、低成本的基础上,采用机器人点焊的“一键式”脱手操作。这种一键式的自动作业方式可实现一人操作多台,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者劳动强度,实现了 X轴、Y轴和Z轴的准确定位,使得整个作业流程更稳定,更安全,点焊位置也更精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工作台和第三工作台的放大图。图4为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点焊机,2.台架本体,3.夹具,4.上电极,5.下电极,6.第一丝杆螺母组,
7.Z轴直线导轨,8.气缸,9.X轴直线导轨,10.Y轴直线导轨,11.第一工作台,12.第二工作台,13.第三工作台,14.第一伺服电机,15.第一同步皮带轮,16.第二同步皮带轮,17.第二伺服电机,18.触屏开关,19.第二丝杆螺母组,20.X轴滑块,21.限位块,22.Y轴滑块,23.支架,24.垫板,2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汽车零部件点焊水平多工位传输系统,它包括点焊机1,台架本体2,触屏开关18,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工作台11,第二工作台12和第三工作台13,所述的第三工作台13位于台架本体2的上方,第一同步皮带轮15位于第一伺服电机14和第一丝杆螺母组6之间,第二工作台12通过X轴滑块20定位在第一丝杆螺母组6上,X轴滑块20位于X轴直线导轨9上,第一丝杆螺母组6通过连接板25固定在第三工作台13上,第二同步皮带轮16位于第二伺服电机17和第二丝杆螺母组19之间,第三工作台13下方有Y轴滑块22位于台架本体2上方的Y轴直线导轨10上,第三工作台13位于第二丝杆螺母组19的上方,第一工作台11通过Z轴直线导轨7和气缸8固定在第二工作台12上,在所述的第一工作台11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夹具3,有点焊机I的上电极4和下电极5位于两个夹具3之间。所述的下电极5通过支架23固定在点焊机I上。所述的第一工作台11上固定有垫板24,所述的夹具3固定在垫板24上。所述的Z轴直线导轨7上有限位块21,Z轴直线导轨7通过限位块21固定在第一工作台11上(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为:本实用新型是将现有的固定电焊机与伺服电机控制X、Y轴位置、直线导轨相结合,通过PLC编程来实现自动化工作模式。它采用气动作为第一工作台11的升降动力,气缸8以Z轴直线导轨7作导向上下运动,使第一工作台11升降,实现加工产品的焊点与下电极5的接触和分离。加工产品的焊点位置切换通过第一伺服电机14和第二伺服电机17对第一工作台11分别实现X、Y轴移动控制,传动方式为:由第一同步皮带轮15、第一丝杆螺母组6、X轴直线导轨9和X轴滑块20传动X轴方向位移,由第二同步皮带轮16、第二丝杆螺母组19、Y轴直线导轨10和Y轴滑块22传动Y轴方向位移。根据加工产品的焊点需要进行PLC编程,实现设备自动化和通用化。将加工产品用夹具3固定,按下触屏开关18,设备开始工作。气缸8升降可以实现焊接夹具3上下位置移动。气缸8以Z轴直线导轨7作导向向下运动,使第一工作台11下降,加工产品的焊点与下电极5的接触,点焊机I进行点焊。点焊完成后第一工作台11在气缸8的推力下上升,加工产品与下电极5分离。第一伺服电机14工作,通过第一同步皮带轮15带动第一丝杆螺母组6运动,带动X轴滑块20在X轴方向移动,由于第二工作台12通过X轴滑块20定位在第一丝杆螺母组6上,从而实现第二工作台12的X轴方向运动,。第二伺服电机17工作,通过第二同步皮带轮16带动第二丝杆螺母组19运动,带动Y轴滑块22在Y轴方向移动,由于第三工作台13通过Y轴滑块22定位在第二丝杆螺母组19上,从而实现第三工作台13的Y轴方向运动。由于第三工作台13通过连接板25与第二工作台12相连,第二工作台12通过气缸8和Z轴直线导轨7与第一工作台11相连,则第二工作台12的X轴方向运动和第三工作台13的Y轴运动可以实现第一工作台11的X和Y轴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加工产品的X和Y轴方向运动,定位需要点焊的位子。当加工产品移动到位后,点焊机I继续点焊工作,依次对加工产品需要点焊的地方进行点焊。台架本体2用于支撑第一工作台11、第二工作台12和第三工作台13。支架23使下电极5固定在点焊机I。限位块21用于限定第一工作台11在Z轴方向的向下运动位移。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汽车零部件点焊水平多工位传输系统,它包括点焊机(1),台架本体(2),触屏开关(18),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工作台(11 ),第二工作台(12)和第三工作台(13),所述的第三工作台(13)位于台架本体(2)的上方,第一同步皮带轮(15)位于第一伺服电机(14)和第一丝杆螺母组(6)之间,第二工作台G2)通过X轴滑块(20)定位在第一丝杆螺母组(6)上,X轴滑块(20)位于X轴直线导轨(9)上,第一丝杆螺母组(6)通过连接板(25)固定在第三工作台(13)上,第二同步皮带轮(16)位于第二伺服电机(17)和第二丝杆螺母组(19)之间,第三工作台(13)下方有Y轴滑块(22)位于台架本体(2)上方的Y轴直线导轨(10)上,第三工作台(13)位于第二丝杆螺母组(19)的上方,第一工作台(11)通过Z轴直线导轨(7 )和气缸(8 )固定在第二工作台(12 )上,在所述的第一工作台(11)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夹具(3), 有点焊机(I)的上电极(4)和下电极(5)位于两个夹具(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汽车零部件点焊水平多工位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电极(5)通过支架(23)固定在点焊机(I)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汽车零部件点焊水平多工位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工作台(11)上固定有垫板(24),所述的夹具(3)固定在垫板(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汽车零部件点焊水平多工位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轴直线导轨(7)上有限位块(21),Z轴直线导轨(7)通过限位块(21)固定在第一工作台(11)上。
专利摘要汽车零部件点焊水平多工位传输系统,它包括点焊机(1),台架本体(2),触屏开关(18),第三工作台(13)下方有Y轴滑块(22)位于台架本体(2)上方的Y轴直线导轨(10)上,第三工作台(13)位于第二丝杆螺母组(19)的上方,第一工作台(11)通过Z轴直线导轨(7)和气缸(8)固定在第二工作台(12)上,在所述的第一工作台(11)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夹具(3),有点焊机(1)的上电极(4)和下电极(5)位于两个夹具(3)之间。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操作模式是一人一机,对人员需求较多,操作者劳动强度较大,而且人工操作很容易引起焊点精度不精准有缺点。它具有生产效率高,焊点精度高,定位准确的优点。
文档编号B23K11/31GK203076781SQ20132000897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9日
发明者阮齐 申请人:武汉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