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转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794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转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胎,尤其是一种用于工件在平面内转向的转胎。
背景技术
在现代钢结构的生产、制作和安装工程领域中,经常会有大型的工件需要在生产现场、工地或者不同的应用场合进行各种角度的转向工作。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吊车吊起工件然后对工件进行转向的工作,但是吊车的体积较为庞大,如果在使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需要对工件进行转向,那么就难以实现工件的转向工作。所以在使用双车台吊或者吊车难以进行转向操作时,工件的转向就不能进行。特别是在生产现场需要加工工件时,由于车间内的面积有限,吊车在转向时就会受到的限制较大。在一些情况下,如果需要进行转向工件较大,而使用单台的吊车不能完成转向工作,就需要双车台吊或者多车台吊进行操作时,那么双车台吊或者多车台吊受到工作区域的限制将会更大,工件的转向就很难完成。采用吊车对工件进行平面内的转向,需要将工件提升一定的距离再进行转向工作,不仅操作复杂,受到工作区域面积的限制使操作的难度增大,而且也容易在吊起工件的过程中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并且实现工件快速安全转向的平面转胎。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面转胎,包括顶盖、滚珠以及限定滚珠运动的环形滚珠轨道,滚珠位于滚珠轨道内,顶盖的下表面与滚珠配合。进一步的,所述 的滚珠轨道包括内圈和外圈,滚珠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大于滚珠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圈和外圈下方设置有防尘罩,内圈的顶部与顶盖的下表面连接,外圈的底部与防尘罩的上表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圈和外圈下方设置有防尘罩,内圈的底部与防尘罩的上表面连接,外圈的顶部与顶盖的下表面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顶盖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转轴的底部与防尘罩的上表面接触。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在顶盖的下表面并且位于外圈的外侧面。进一步的,还包括承物板,所述承物板设置在顶盖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的滚珠采用钢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滚珠在圆环轨道内的滚动带动滚珠上方的顶盖一起在平面内转动,将工件置于顶盖上就实现了工件的转向,采用本实用新型平面转胎对工件进行平面的转向工作,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快速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转胎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转胎的剖视图;图3是滚珠轨道采用圆环体方式的剖视图;图中:1-顶盖、2-滚珠、3-内圈、4-外圈、5-防尘罩、6-圆环体、7-凹槽、8-通孔、9-底座、10-转轴、11-承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平面转胎的俯视图和剖视图,包括顶盖1、滚珠2以及限定滚珠运动的环形滚珠轨道,滚珠2位于滚珠轨道内,顶盖I的下表面与滚珠2配合。,所述的滚珠2为球体,当对位于滚珠2之上的顶盖I施加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时,滚珠2与顶盖I会产生相对 的作用力,即滚珠2在滚珠轨道内开始滚动,滚珠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使所有位于滚珠轨道内的滚珠2开始作圆周运动,位于滚珠2之上的顶盖I也会在此平面内产生角度的偏移,从而使置于顶盖I之上的工件达到在平面内转向的目的,并且施加较小的作用力也可以使滚珠2发生滚动,使工件要偏移的角度可以控制精确,而且工件不需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使操作更加安全。由于一般的工件的质量较大,本实用新型中的滚珠2优选米用钢珠。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滚珠轨道包括内圈3和外圈4,滚珠2位于内圈3和外圈4之间,内圈3和外圈4之间的间隙大于滚珠2的直径。内圈3和外圈4围成圆环,滚珠2位于圆环之间,内圈3和外圈4之间的间隙稍大于滚珠2的直径,可以限定滚珠2在内圈3与外圈4围成的圆环内沿圆周方向滚动,如图2所示的剖视图,这样既可以方便组装和拆卸,也可方便清洗设备。同时,为了避免灰尘杂物的进入影响滚珠在内圈3和外圈4围成的圆环内运动,在内圈3与外圈4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罩5,并且防尘罩5也起到了对滚珠2、内圈3和外圈4的支承作用,同时也可以与内圈3和外圈4 一起限制滚珠2的运动。为了整个平面转胎更加稳固,顶盖I与滚珠2在滚珠轨道内的滚动更加自如和稳定,可以将外圈4与防尘罩5连接在一起,外圈4的顶部与顶盖I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内圈3与顶盖I连接在一起,内圈3的底部与防尘罩5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同样地,也可以将外圈4与顶盖I连接在一起,外圈4的底部与防尘罩5有一定的间隙,内圈3与防尘罩5连接在一起,内圈3的顶部与顶盖I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滚珠轨道也可以为一圆环体6,如图3所示的剖视图,所述的圆环体6的上表面设置有沿周向的凹槽7,并且凹槽7的大小与滚珠2的大小相对应,滚珠2可以在圆环体6的凹槽7内自由滑动。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滚珠2之间不免会有灰尘等杂物存在,这会影响滚珠在圆环体6中间的滑动效果,所以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可在圆环体6的下表面设置若干的通孔8,通孔8与凹槽7相通,但通孔8的大小又不会影响滚珠2在凹槽7内的自由滑动,这样就可使圆环体6凹槽7中的灰尘杂质等随着滚珠2的滚动从圆环体6下表面的通孔8中排出。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转轴10,所述转轴10固定在顶盖I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转轴10的底部与防尘罩5的上表面接触。由于滚珠轨道为环形,在顶盖I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向下的转轴10并且底部与防尘罩5的上表面接触,可以起到对顶盖I的支承作用,使工件在顶盖I上的沿圆周方向的平面转动更加稳固。还包括底座9,所述底座9连接在顶盖I的下表面并且位于外圈4的外侧面。顶盖I与滚珠2之间的相对滑动,在有些情况下不免顶盖I偏移的位置会超出预期,有可能与滚珠2发生脱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顶盖I的下表面设置底座9。还包括承物板11,所述承物板11设置在顶盖I的上表面。工件的转向都是放在顶盖I上进行的,但是如果使用的时间过长,必然会对顶盖I造成一定的磨损,而且如果工件较大,那么需要的顶盖I的面积也要大,这就造成了更换顶盖I的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在顶盖I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承物板11,承物板11的大小以及材质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转向的工件来选择,工件放置于承物板11上,与顶盖I 一起发生与滚珠2的相对滑动,并且也起到了保护顶盖I和滚珠2的作用,延长了使用寿命。实施例平面转胎,如图1、图2所示,包括顶盖1、钢珠,内圈3与外圈4围成的滚珠轨道,钢珠位于内圈3和外圈4之间,内圈3与外圈4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罩5,外圈4的底部与防尘罩5的上表面连接,且外圈4的顶部与顶盖I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内圈3的顶部与顶盖I的下表面连接,且内圈3与防尘罩5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顶盖I的下表面设置有底座9,底座9围绕在外圈4的外侧面并且与外圈4 一起限制钢珠的运动。同时,顶盖I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向下的转轴10,转轴10的底部与防尘罩5接触。顶盖I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工件的承物板11。工作时,将工件放置于承物板11上,然后对工件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使钢珠开始沿圆周方向滚动,钢珠之上的顶盖I也会在圆周方向上转动,带动了顶盖I上的承物板11作相同 的运动,就达到了工件在平面内转向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平面转胎,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I)、滚珠(2)以及限定滚珠(2)运动的环形滚珠轨道,滚珠(2 )位于滚珠轨道内,顶盖(I)的下表面与滚珠(2 )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转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珠轨道包括内圈(3)和外圈(4),滚珠(2)位于内圈(3)和外圈(4)之间,内圈(3)和外圈(4)之间的间隙大于滚珠(2)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转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3)和外圈(4)下方设置有防尘罩(5),内圈(3)的顶部与顶盖(I)的下表面连接,外圈(4)的底部与防尘罩(5)的上表面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转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3)和外圈(4)下方设置有防尘罩(5),内圈(3)的底部与防尘罩(5)的上表面连接,外圈(4)的顶部与顶盖(I)的下表面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平面转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10),所述转轴(10)固定在顶盖(I)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转轴(10)的底部与防尘罩(5)的上表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平面转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9),所述底座(9)连接在顶盖(I)的下表面并且位于外圈(4)的外侧面。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平面转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物板(11),所述承物板(11)设置在顶盖(I)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平面转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珠(2)采用钢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面转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并且实现工件快速安全转向的平面转胎。该平面转胎包括顶盖、滚珠以及限定滚珠运动的环形滚珠轨道,滚珠位于滚珠轨道内,顶盖的下表面与滚珠配合。所述的滚珠轨道包括内圈和外圈,滚珠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滚珠在环形的滚珠轨道内的运动带动滚珠上方的顶盖一起在平面内转动,将工件置于顶盖上就实现了工件的转向,采用本实用新型平面转胎对工件进行平面的转向工作,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快速安全。
文档编号B23Q7/00GK203092231SQ2013200975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4日
发明者刘勇, 田凤明, 林晓峰 申请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