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纵向螺旋排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73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车床纵向螺旋排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切削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控车床纵向螺旋排屑
>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对数控车床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及时的排出加工产生的废屑成为影响操作人员工作效率和劳动强度的一大重要因素。而普通经济型数控车床未安装自动排屑装置,需要人工清理废屑,费时费力。高档型斜床身式的数控车床通常采用的床身一侧安装链板式排屑装置的方式,既占用空间大,成本又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排屑方便快捷、结构简洁、使用可靠的数控车床排屑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机、减速机、床身、排屑器,床身内部具有纵向导屑槽,纵向导屑槽中装有螺旋排屑器,螺旋排屑器的前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机,减速机与电机连接,电机和减速机固定安装在床身上,螺旋排屑器的后端下方设置水箱和废屑收集箱,水箱与纵向导屑槽相连通。所述纵向导屑槽在床身内部铸造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车床床身的内部结构,在床身内部铸造出纵向的导屑槽,通过自身结构将加工产生的废屑、废液收集到导屑槽内。在导屑槽中安装螺旋排屑器,通过电机驱动减速机,再由减速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螺旋排屑器,从而将落入床身导屑槽内的废屑纵向排出到床尾的废屑收集箱内,冷却液回收到水箱中,使排屑过程快速方便,并且结构简洁、制造方便、使用可靠、成本低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 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和图2的A—A剖面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床身1、电机2、减速机3、联轴器4、连接座5、螺旋排屑器6、水箱8、废屑收集箱7等组成。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车床床身的内部结构,床身I内部具有纵向导屑槽9,纵向导屑槽9在床身I内部铸造而成,纵向导屑槽9中装有螺旋排屑器6,螺旋排屑器6的前端通过联轴器4连接减速机3,排屑器6和联轴器4之间装有连接座5,减速机3与电机2连接,电机2和减速机3固定安装在床身I 一端,通过电机2驱动减速机3,再由减速机3通过联轴器4带动螺旋排屑器6。螺旋排屑器6的后端下方设置水箱8和废屑收集箱7,水箱8与纵向导屑槽9相连通,将落入床身导屑槽9内的废屑纵向排出到床尾的废屑收集箱7内,冷却液回收到水箱8中,使排屑过程 快速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车床纵向螺旋排屑装置,包括电机(2 )、减速机(3 )、床身(I)、排屑器,其特征是:所述床身(I)内部具有纵向导屑槽(9),纵向导屑槽(9)中装有螺旋排屑器(6),螺旋排屑器(6 )的前端通过联轴器(4 )连接减速机(3 ),减速机(3 )与电机(2 )连接,电机(2 )和减速机(3)固定安装在床身(I)上,螺旋排屑器(6)的后端下方设置水箱(8)和废屑收集箱(7),水箱(8)与纵向导屑槽(9)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纵向螺旋排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纵向导屑槽(9)在床身(I)内部铸 造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纵向螺旋排屑装置,床身内部具有纵向导屑槽,导屑槽中装有螺旋排屑器,螺旋排屑器的前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机,减速机与电机连接,螺旋排屑器的后端下方设置水箱和废屑收集箱,排屑过程快速方便,并且结构简洁、制造方便、使用可靠、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B23Q11/00GK203092243SQ20132012577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康凤明, 赵锡圣, 朱岱坤 申请人:山东宏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