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轮挡圈铆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6320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带轮挡圈铆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轮挡圈铆接装置,包括压轮轴(1)、安装座(3)和压轮(4),安装座(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所述压轮轴(1)与安装座(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轮(4)呈圆盘状,压轮(4)固定连接在压轮轴(1)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有利于防止带轮挡圈铆接加工时损坏带轮或挡圈和有利于保证挡圈与带轮的每个接触点均匀受力,保证旋压效果。
【专利说明】带轮挡圈铆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铆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轮挡圈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同步带传动中,为防止因带轮轴线不平行等原因造成跑偏现象,通常需在带轮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挡圈。
[0003]现有技术中,挡圈可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带轮侧面,此时需在挡圈及带轮上制作相应的过孔及螺纹孔并进行组装,工序复杂,成本较高;在受带轮结构尺寸等因素的限制而不宜采用螺钉等紧固件连接时,也可采用铆接、点焊等方法连接带轮与挡圈,然而点焊产生的热应力可能使带轮变形过大,且焊接加工效率度,现有带轮挡圈铆接加工中,利用重锤采用冲压的方法将挡圈与带轮固定,冲压完成后常常在挡圈表面上留下凹槽,影响产品美观,且冲压铆接加工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带轮挡圈铆接加工中,利用重锤采用冲压的方法将挡圈与带轮固定,冲压完成后常常在挡圈表面上留下凹槽,影响产品美观,且冲压铆接加工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轮挡圈铆接装置。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轮挡圈铆接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带轮挡圈铆接装置,包括压轮轴、安装座和压轮,安装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所述压轮轴与安装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轮呈圆盘状,压轮固定连接在压轮轴上。
[0006]设置的安装座用于安装在现有卧室车床的刀架上,将挡圈预压在带轮侧面的铆接圈内,再将带轮夹持在车床的卡盘上,再通过调节刀架的位置,使挡圈平面与压轮侧面相切,再启动车床,带轮随卡盘旋转,再制动车刀架,使车刀架向卡盘方向运动,这样压轮侧面与挡圈的接触点上,挡圈受到一个迫使挡圈向带轮的铆接圈内运动的力,随带轮的旋转,压轮较均匀的将挡圈压入带轮的铆接圈内。
[000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0008]所述安装座呈长方体状,所述压轮的侧面与压轮轴和安装座的连接面相互平行。
[0009]本设置旨在当压轮轴与安装座的连接面与车刀架相邻侧面平行时,转动车刀架,使所述车刀架侧面与卡盘中心线平行,压轮即相对于带轮垂直,有利于调节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带轮的位置。
[0010]还包括连接螺帽,所述压轮轴为一端设有外螺纹的阶梯轴,压轮的中心设有通孔,安装座上还设有压轮轴孔,压轮轴部分位于压轮轴孔内,所述连接螺帽与压轮轴上的外螺纹成螺纹配合,压轮穿设在压轮轴上,且连接螺帽和压轮分别位于安装座的两侧。
[0011]此设置旨在将安装座与压轮轴、压轮轴与压轮设置成可拆卸的连接形式,与便于更换不同直径的压轮,以适应不同直径带轮挡圈的铆接,有利于优化铆接效果和提高铆接效率。
[0012]所述压轮与压轮轴成间隙配合。
[0013]在铆接加工中,此设置旨在在带轮随卡盘转动时,与挡圈接触的压轮绕压轮轴转动,这样压轮与挡圈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有利于保护挡圈表面,防止挡圈表明磨损影响产品的美观。
[0014]所述压轮为滚动轴承,且滚动轴承的内圈内表面与压轮轴成过盈配合。
[0015]此设置旨在将压轮与压轮轴的转动副转移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滚动体、滚动体与外圈之上,同时滚动轴承具有良好的抗磨损能力,防止压轮轴被磨损,影响铆接效果。
[0016]所述压轮为深沟球轴承。
[0017]深沟球轴承结构简单,购买成本低。
[001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利用现有卧式车床提供铆接力,将挡圈通过旋压的方式压入带轮侧面设置的铆接圈内,由于车刀架进给速度成线性可调,使得挡圈压入铆接圈的速度成线性可调,有利于防止铆接加工时损坏带轮或挡圈;挡圈成旋压方式压入带轮侧面设置的铆接圈内,有利于保证挡圈与带轮的每个接触点均匀受力,有利于保证旋压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轮挡圈铆接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中各标记分别为:1、压轮轴,2、连接螺帽,3、安装座,4、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带轮挡圈铆接装置,包括压轮轴1、安装座3和压轮4,安装座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所述压轮轴I与安装座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轮4呈圆盘状,压轮4固定连接在压轮轴I上。
[0025]设置的安装座3用于安装在现有卧室车床的刀架上,将挡圈预压在带轮侧面的铆接圈内,再将带轮夹持在车床的卡盘上,再通过调节刀架的位置,使挡圈平面与压轮4侧面相切,再启动车床,带轮随卡盘旋转,再制动车刀架,使车刀架向卡盘方向运动,这样压轮4侧面与挡圈的接触点上,挡圈受到一个迫使挡圈向带轮的铆接圈内运动的力,随带轮的旋转,压轮4较均匀的将挡圈压入带轮的铆接圈内。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座3呈长方体状,所述压轮4的侧面与压轮轴I和安装座3的连接面相互平行。
[0028]本设置旨在当压轮轴I与安装座3的连接面与车刀架相邻侧面平行时,转动车刀架,使所述车刀架侧面与卡盘中心线平行,压轮4即相对于带轮垂直,有利于调节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带轮的位置。[0029]还包括连接螺帽2,所述压轮轴I为一端设有外螺纹的阶梯轴,压轮4的中心设有通孔,安装座3上还设有压轮轴孔,压轮轴I部分位于压轮轴孔内,所述连接螺帽2与压轮轴I上的外螺纹成螺纹配合,压轮4穿设在压轮轴I上,且连接螺帽2和压轮4分别位于安装座3的两侧。
[0030]此设置旨在将安装座3与压轮轴1、压轮轴I与压轮4设置成可拆卸的连接形式,与便于更换不同直径的压轮4,以适应不同直径带轮挡圈的铆接,有利于优化铆接效果和提高铆接效率。
[0031]所述压轮4与压轮轴I成间隙配合。
[0032]在铆接加工中,此设置旨在在带轮随卡盘转动时,与挡圈接触的压轮4绕压轮轴I转动,这样压轮4与挡圈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有利于保护挡圈表面,防止挡圈表明磨损影响产品的美观。
[0033]所述压轮4为滚动轴承,且滚动轴承的内圈内表面与压轮轴I成过盈配合。
[0034]此设置旨在将压轮4与压轮轴I的转动副转移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滚动体、滚动体与外圈之上,同时滚动轴承具有良好的抗磨损能力,防止压轮轴I被磨损,影响铆接效果。
[0035]所述压轮4为深沟球轴承。
[0036]深沟球轴承结构简单,购买成本低。
【权利要求】
1.带轮挡圈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轮轴(I)、安装座(3)和压轮(4 ),安装座(3 )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所述压轮轴(I)与安装座(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轮(4)呈圆盘状,压轮(4)固定连接在压轮轴(I)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轮挡圈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呈长方体状,所述压轮(4)的侧面与压轮轴(I)和安装座(3)的连接面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轮挡圈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帽(2),所述压轮轴(I)为一端设有外螺纹的阶梯轴,压轮(4)的中心设有通孔,安装座(3)上还设有压轮轴孔,压轮轴(I)部分位于压轮轴孔内,所述连接螺帽(2)与压轮轴(I)上的外螺纹成螺纹配合,压轮(4)穿设在压轮轴(I)上,且连接螺帽(2)和压轮(4)分别位于安装座(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轮挡圈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4)与压轮轴(I)成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轮挡圈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4)为滚动轴承,且滚动轴承的内圈内表面与压轮轴(I)成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轮挡圈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4)为深沟球轴承。
【文档编号】B21D39/00GK203508816SQ20132053607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刘选明, 刘黎竞 申请人:成都银科同步带轮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