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活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21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卡式活动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卡式活动模具,其包括一机座、二设在该机座内的轮具组与二纵向穿设该机座的调整组,每一轮具组包含具有一塑形槽的模具轮,两轮具组的塑形槽相对应设置,该二调整组可用来调整该轮具组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卡式活动模具有体积小,所需占用的空间不大,故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可将多组卡式活动模具并排设置,以便将一待滚压塑形的管件依序穿设并通过各组卡式活动模具的模具轮的塑形槽,进而逐步滚压、塑形成所需的形状。
【专利说明】卡式活动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模具,尤指一种用于对该管件进行塑形的卡式活动模具。【背景技术】
[0002]中空管材依截面形状可分为圆形管与非圆形管,由于在周长相同的条件下,圆面积较大,且在承受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径向压力时,圆形管有受力均匀的优点,故一般常见利用圆形管来输送流体。此外,非圆形管则较圆形管具有较大的抗弯、抗扭能力,故非圆形管主要用于制作各种结构件与机械零件。
[0003]现有技术的非圆形管的制造方式是先制作成形一圆形管材,接着再将该圆形管材送入一滚压设备中滚压或冲压设备中挤压成形为截面成非圆形的管材。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用来成形非圆形管材的滚压设备或冲压设备的体积庞大,极为占据厂房空间,尤其当要利用滚压方式将圆形管材挤压成非圆形管材时,必须经过多道滚压程序,而越多道滚压程序就代表必须要有越大的厂房才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该滚压设备,故现有技术的管材的滚压设备实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据空间小且结构简易的卡式活动模具。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利用的技术手段是一活动卡式模具包括:
[0006]—机座,该机座具有一环形主框体与二框板,该主框体的一前侧面与一后侧面之间贯穿形成一透空部,该主框体具有一顶部、一底部、二相对的内侧壁与二限位凸部,该二限位凸部分别设于该主框体的两相对内侧壁上,从而将该主框体的透空部分隔为上、下并排设置的二容置空间,每一限位凸部上纵向贯穿形成一穿孔,该二框板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并覆盖在该主框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每一框板上贯穿形成一开口 ;
[0007]二轮具组,该二轮具组分别设在该主框体的透空部的两容置空间中,每一轮具组包含一凸轮座、一转轴与一模具轮,该凸轮座可上、下移动地设在该主框体的透空部的容置空间中,该凸轮座内形成有一轮槽,该凸轮座具有二端部与二螺孔,该凸轮座的二端部分别对应该主框体的限位凸部,该二螺孔分别纵向贯穿形成于该凸轮座的两端部,该转轴可转动地横向设置在该凸轮座的轮槽中,该模具轮套设固定在该转轴上,该模具轮的一外环壁面上内凹且环绕形成一塑形槽,该塑形槽与另一轮具组的模具轮的塑形槽相对应;
[0008]二调整组,该二调整组纵向穿设在该机座的主框体上,每一调整组包含一调整杆,该调整杆纵向依序贯穿该主框体的顶部、其中一凸轮座的螺孔、该主框体的限位凸部的穿孔、另一凸轮座的螺孔以及该主框体的底部,且该调整杆可相对该主框体转动但不可相对该主框体纵向移动,该调整杆上设有二螺纹部,该二螺纹部分别结合在该二凸轮座的螺孔中。
[0009]上述每一调整组的调整杆上可进一步环绕形成一环槽,该环槽对应位于该主框体的限位凸部的穿孔间,上述每一调整组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限位杆,该限位杆横向贯穿该主框体的限位凸部并嵌设在该调整杆的环槽内。
[0010]上述每一轮具组的转轴具有二端部,该转轴的每一端部上可套设至少一轴承,该轴承装设定位于该凸轮座的轮槽中。
[0011]上述机座的框板可利用螺丝锁固在该主框体上。
[0012]本实用新型的卡式活动模具由于体积小,所需占用的空间不大,故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可将多组卡式活动模具并排设置,以便将一待滚压塑形的管件依序穿设并通过各组卡式活动模具的模具轮的塑形槽,进而逐步滚压、塑形成所需的形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部分元件剖面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18]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卡式活动模具包括一机座10、二轮具组20与
二调整组30。
[0019]该机座10为中空,其具有一环形主框体11与二框板12。该主框体11的一前侧面与一后侧面之间贯穿形成一透空部111,且该主框体11具有一顶部、一底部、二内侧壁与二限位凸部112,该主框体11的二内侧壁分别位于该透空部111的两相对侧,该二限位凸部112分别设在该主框体11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并朝相对应的方向突伸,且该二限位凸部112位于该主框体1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从而将该主框体11的透空部111分隔为上、下并排设置的二容置空间,又,每一限位凸部112上纵向贯穿形成一穿孔113。该二框板12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并覆盖在该主框体11的前侧面与后侧面,每一框板12上贯穿形成一开口 121,该开口 121与该主框体11的透空部111相连通,且两框板12的开口 121相互对应。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框板12是利用螺丝锁固在该主框体11上。
[0020]配合参见图3所示,该二轮具组20分别设在该主框体11的透空部111的两容置空间中,每一轮具组20包含一凸轮座21、一转轴22与一模具轮24。该凸轮座21可上、下移动地设在该主框体11的透空部111的容置空间中,该凸轮座21内形成有一轮槽211,该轮槽211对应该框板12的开口 121,又,该凸轮座21具有二端部与二螺孔212,该凸轮座21的二端部分别对应该主框体11的限位凸部112,该二螺孔212分别纵向贯穿形成于该凸轮座21的两端部,并分别与该主框体11的限位凸部112的穿孔113轴向相对。该转轴22可转动地横向设置在该凸轮座21的轮槽211中。具体而言,该转轴22具有二端部,该转轴22的每一端部上套设至少一轴承23,该轴承23再装设定位于该凸轮座21的轮槽211中,使该转轴22可通过该轴承23而顺畅地在该凸轮座21中转动。该模具轮24套设固定在该转轴22的中段处,并对应该框板12的开口 121,该模具轮24的一外环壁面上内凹且环绕形成一塑形槽241,该塑形槽241与另一轮具组20的模具轮24的塑形槽241相对应,两模具轮24的塑形槽241可组合形成一圆形、近似圆形或多边形的孔洞。
[0021]该二调整组30纵向穿设在该机座10的主框体11上,每一调整组30包含一调整杆31与至少一限位杆32。该调整杆31可转动地纵向依序贯穿该主框体11的顶部、其中一凸轮座21的螺孔212、该主框体11的限位凸部112的穿孔113、另一凸轮座21的螺孔212以及该主框体11的底部,且该调整杆31的其中一端突伸出该主框体11,又,该调整杆31上设有一环槽311与二螺纹部312,该环槽311环绕形成于该调整杆31的中段处,且对应位于该主框体11的限位凸部112的穿孔113间,该二螺纹部312分别环设在该调整杆31的中段处与该调整杆31的两端之间,且分别结合于该二凸轮座21的螺孔212中。该限位杆32横向贯穿该主框体11的限位凸部112并嵌设在该调整杆31的环槽311内,以防止该调整杆31相对该机座10上、下移动,并使得当转动该调整杆31时,可令该二凸轮座21沿该调整杆31上、下移动。
[0022]配合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卡式活动模具由于体积小,所需占用的空间不大,故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可将多组卡式活动模具并排设置,以便将一待滚压塑形的管件40依序穿设并通过各组卡式活动模具的模具轮24的塑形槽241,进而逐步滚压、塑形成所需的形状。其中,通过转动该调整组30的调整杆31,可调整该轮具组20的位置,将各卡式活动模具的模具轮24的塑形槽241调整到位于同一高度位置,以便该待滚压塑形的管件40可流畅地通过各卡式活动模具。再者,操作人员只要卸下该机座10的其中一框板12,即可更换该轮具组20,这样的设计除了可便于维修该轮具组20之外,更可便于更换具有不同形状的塑形槽241的模具轮24,简单达到变更该管件40被塑造成形的目的。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卡式活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座、二轮具组与二调整组,其中: 该机座具有一环形主框体与二框板,该主框体的一前侧面与一后侧面之间贯穿形成一透空部,该主框体具有一顶部、一底部、二相对的内侧壁与二限位凸部,该二限位凸部分别设于该主框体的两相对内侧壁上,从而将该主框体的透空部分隔为上、下并排设置的二容置空间,每一限位凸部上纵向贯穿形成一穿孔,该二框板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并覆盖在该主框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每一框板上贯穿形成一开口 ; 该二轮具组分别设在该主框体的透空部的两容置空间中,每一轮具组包含一凸轮座、一转轴与一模具轮,该凸轮座可上、下移动地设在该主框体的透空部的容置空间中,该凸轮座内形成有一轮槽,该凸轮座具有二端部与二螺孔,该凸轮座的二端部分别对应该主框体的限位凸部,该二螺孔分别纵向贯穿形成于该凸轮座的两端部,该转轴可转动地横向设置在该凸轮座的轮槽中,该模具轮套设固定在该转轴上,该模具轮的一外环壁面上内凹且环绕形成一塑形槽,该塑形槽与另一轮具组的模具轮的塑形槽相对应; 该二调整组纵向穿设于该机座的主框体上,每一调整组包含一调整杆,该调整杆纵向依序贯穿该主框体的顶部、其中一凸轮座的螺孔、该主框体的限位凸部的穿孔、另一凸轮座的螺孔以及该主框体的底部,且该调整杆可相对该主框体转动但不可相对该主框体纵向移动,该调整杆上设有二螺纹部,该二螺纹部分别结合在该二凸轮座的螺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活动模具,其特征在于,前述每一调整组的调整杆上进一步环绕形成一环槽,该环槽对应位于该主框体的限位凸部的穿孔间,前述每一调整组进一步包含至少一限位杆,该限位杆横向贯穿该主框体的限位凸部并嵌设在该调整杆的环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活动模具,其特征在于,前述每一轮具组的转轴具有二端部,该转轴的每一端部上套设至少一轴承,该轴承装设定位于该凸轮座的轮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式活动模具,其特征在于,前述每一轮具组的转轴具有二端部,该转轴的每一端部上套设至少一轴承,该轴承装设定位于该凸轮座的轮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式活动模具,其特征在于,前述机座的框板利用螺丝锁固在该主框体上。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3508767SQ20132058157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张旺连 申请人:张旺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