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口内校圆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02166阅读:2215来源:国知局
管口内校圆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管口内校圆器,主要解决了管口圆度偏差大,校正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双向顶丝(1)、上压板(4)、下压板(5),其特征是:上压板(4)及下压板(5)上分别固定上丝母(3)及下丝母(6),上压板(4)通过上丝母(3)连接双向顶丝(1)上端,双向顶丝(1)下端通过下丝母(6)连接下压板(5),双向顶丝(1)上有扳手位(2),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专利说明】管口内校圆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领域,是一种管道维修装置,具体是一种管口内校圆器。
【背景技术】
[0002]管道在装卸、运输、堆放以及改造时因碰撞等原因极易产生管端口变形,以往常采用气焊火焰对管端口加热,然后使用工具借助外力敲击校正管口圆度,由于没有胎具,这种操作方法不易控制,校正后管口圆度偏差大,校正效率低下,使得管道焊接时,经常因管口圆度偏差大导致焊缝余高及错边量超标等外部质量缺陷,从而造成焊缝返修或返工、工作量大、设备和人力投入多、工作效率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校正效率高,操作简单的管口内校圆器。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压板及下压板上分别固定上丝母及下丝母,上压板通过上丝母连接双向顶丝上端,双向顶丝下端通过下丝母连接下压板,双向顶丝上有扳手位,双向顶丝两端螺纹旋向相反,上丝母与下丝母的内螺纹旋向相反。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减少了繁琐的工作量,提高了变形管端口校圆的速度,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节省了因焊缝余高等外部质量缺陷所产生的返修费用,减少施工成本,制作方法简单,上下压板及双向顶丝可根据不同的管径进行更换,应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0007]图中,1-双向顶丝,2-扳手位,3-上丝母,4-上压板,5-下压板,6_下丝母。【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09]如图1所示,一种管口内校圆器,主要包括双向顶丝1、上压板4、下压板5,上压板4及下压板5上分别固定上丝母3及下丝母6,上压板4通过上丝母3连接双向顶丝I上端,双向顶丝I下端通过下丝母6连接下压板5,双向顶丝I上有扳手位2,双向顶丝I两端螺纹旋向相反,上丝母3与下丝母6的内螺纹旋向相反。
[0010]工作时,将管口内校圆器放在管口凹陷处,用气焊火焰加热外表面达到一定温度之后,用扳手通过扳手位2调整双向顶丝1,利用双向顶丝I两端相反旋向的螺纹、上丝母3不同于下丝母6的旋向相反的内螺纹,达到管口内校圆器的轴向伸缩,这时上压板4及下压板5同时向外挤压凹陷的管口,达到校正变形管口。
[0011]管口内校圆器的上压板4及下压板5可根据管径的大小制作不同的规格,使用时只需根据管径选用合适的压板通过丝母分别套在长度适中的双向顶丝上即可,从而达到不同管径管口的校圆,保证管端口圆度,提高管道的焊接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管口内校圆器,包括双向顶丝(I)、上压板(4)、下压板(5),其特征是:上压板(4)及下压板(5)上分别固定上丝母(3)及下丝母(6),上压板(4)通过上丝母(3)连接双向顶丝(I)上端,双向顶丝(I)下端通过下丝母(6)连接下压板(5),双向顶丝(I)上有扳手位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口内校圆器,其特征是:双向顶丝(I)两端螺纹旋向相反,上丝母(3)与下丝母(6)的内螺纹旋向相反。
【文档编号】B21D3/14GK203508665SQ20132068675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张屹世, 谢海涛, 马士峰, 赵启晨, 李聪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大庆石油管理局, 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