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04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包括翻边凹模、增强钢板、两个翻边油压顶和下压模;所述翻边凹模为一体化结构,包括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平行安装,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与底板垂直安装;所述增强钢板与翻边凹模结构相同,可放置于翻边凹模内部;所述翻边油压顶对称安装于翻边凹模的左右侧板的上边缘,接入控制器,接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所述下压膜位于翻边凹模上部,接入控制器,接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器自动控制,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不锈钢板翻边形状规整、准确,提高了不锈钢板翻边质量,且不破坏不锈钢板材料的使用性能,同时,降低加工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厚度在6mm以下的不锈钢板边缘较锋利,容易划伤人员及其它部件,既不美观也不安全,一般工艺中,工作人员对于这种不锈钢板两边缘内翻边均是手工进行的,利用虎钳夹紧工件,由于材料较薄,虎钳夹紧时,容易导致材料变形,以致于成型、翻边尺寸不一致,返工率较多,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翻边形状规则、准确、翻边质量高、且不破坏不锈钢材料的使用性能的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提高了工效,减轻劳动强度。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包括翻边凹模、增强钢板、两个翻边油压顶和下压模;所述翻边凹模为一体化结构,包括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平行安装,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与底板垂直安装;
[0005]所述增强钢板与翻边凹模结构相同,可放置于翻边凹模内部,且左右侧板外壁之间的长度略小于翻边凹模的左右侧板内壁之间的长度,左右侧板的高度等于翻边凹模的左右侧板的高度;
[0006]所述翻边油压顶对称安装于翻边凹模的左右侧板的上边缘,接入控制器,接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所述翻边油压顶顶缸最低端略高于增强钢板放置于翻边凹模内部时、增强钢板左右侧板的高度;
[0007]所述下压膜位于翻边凹模上部,接入控制器,接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所述下压膜的左右垂直侧面之间的长度略小于增强钢板的左右侧板内壁之间的长度,可下压至增强钢板内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压膜的左右侧面下端锥形收缩,且所述下压膜的锥形收缩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45°。增加了下压模与不锈钢板接触的接触面,缓冲下压模与不锈钢板接触接触面直接的压力,延长了下压膜使用寿命,保证不锈钢板翻边平整、美观。
[0009]进一步的,所述增强钢板左右侧板外壁之间的长度比翻边凹模的左右侧板内壁之间的长度小10-14mm。保证不锈钢板能够插入其中,不会压缩变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翻边油压顶的顶缸最低端比增强钢板放置于翻边凹模内部时、增强钢板左右侧板的高度高6-10mm。既能保证翻边油压顶与增强钢板之间距离安全可靠,又能保证不锈钢板横向受力弯曲、纵向不会压缩变形。
[0011 ]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膜的左右垂直侧面之间的长度比增强钢板的左右侧板内壁之间的长度小10-14mm。既能保证下压膜与增强钢板之间距离安全可靠,又能保证不锈钢板纵向受力弯曲、横向不会压缩变形。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控制器自动控制,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不锈钢板翻边形状规整、准确,提高了不锈钢板翻边质量,且不破坏不锈钢板材料的使用性能,同时,降低加工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不锈钢板装入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的安装示意图;
[0014]图2为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的翻边油压顶横向翻边示意图;
[0015]图3为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的下压模纵向翻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图1所示,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包括翻边凹模1、增强钢板2和两个翻边油压顶3,所述翻边凹模I为一体化结构,包括底板5、左侧板6和右侧板7,所述左侧板6与右侧板7平行安装,所述左侧板6和右侧板7均与底板5垂直安装。不锈钢板嵌套放入翻边凹模I内部,增强钢板2嵌套放入不锈钢板内部,所述增强钢板2与翻边凹模I结构相同,且左右侧板外壁之间的长度比翻边凹模I的左右侧板内壁之间的长度小10-14mm,保证不锈钢板能够插入其中,不会压缩变形。所述增强钢板2左右侧板的高度等于翻边凹模I的左右侧板的高度。所述翻边油压顶3对称安装于翻边凹模I的左右侧板的上边缘,接入控制器,接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所述翻边油压顶3的顶缸最低端比增强钢板2左右侧板的高度高6-10mm。既能保证翻边油压顶3与增强钢板2之间距离安全可靠,又能保证不锈钢板横向受力弯曲、纵向不会压缩变形。
[0018]如图2所示,两个翻边油压顶3接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顶缸退出,将不锈钢板横向翻边。
[0019]如图3所示,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包括下压模4,所述下压膜4位于翻边凹模I上部,接入控制器,接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所述下压膜4的左右垂直侧面之间的长度比增强钢板2的左右侧板内壁之间的长度小10-14mm,可下压至增强钢板2内部。既能保证下压膜4与增强钢板2之间距离安全可靠,又能保证不锈钢板纵向受力弯曲、横向不会压缩变形。所述下压膜4的左右侧面下端锥形收缩,且锥形收缩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45°。下压膜4接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下压,将不锈钢板纵向翻边。翻边完成后,将不锈钢板与增强钢板取出,再将不锈钢板抽出,翻边后的不锈钢板完成。
[0020]进一步的,不锈钢板可以为无底的筒状结构,翻边前将增强钢板套入不锈钢钢板内部,先对不锈钢板对称两边进行翻边处理,完成后,将不锈钢板取出,旋转90度,将增强钢板重新套入,再对另外两个对称边进行翻边处理,最终完成对筒上面四边的翻边处理。
[0021]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器自动控制,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不锈钢板翻边形状规整、准确,提高了不锈钢板翻边质量,且不破坏不锈钢板材料的使用性能,同时,降低加工成本。
[0022]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边凹模(I)、增强钢板(2)、两个翻边油压顶(3)和下压模(4);所述翻边凹模(I)为一体化结构,包括底板(5)、左侧板(6)和右侧板(7 ),所述左侧板(6 )与右侧板(7 )平行安装,所述左侧板(6 )和右侧板(7 )均与底板(5)垂直安装; 所述增强钢板(2)与翻边凹模(I)结构相同,可放置于翻边凹模(I)内部,且左右侧板外壁之间的长度略小于翻边凹模(I)的左右侧板内壁之间的长度,左右侧板的高度等于翻边凹模(I)的左右侧板的高度; 所述翻边油压顶(3)对称安装于翻边凹模(I)的左右侧板的上边缘,接入控制器,接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所述翻边油压顶(3)的顶缸最低端略高于增强钢板(2)放置于翻边凹模(I)内部时、增强钢板(2)左右侧板的高度; 所述下压膜(4)位于翻边凹模(I)上部,接入控制器,接受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所述下压膜(4)的左右垂直侧面之间的长度略小于增强钢板(2)的左右侧板内壁之间的长度,可下压至增强钢板(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膜(4)的左右侧面下端锥形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膜(4)的锥形收缩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钢板(2)左右侧板外壁之间的长度比翻边凹模(I)的左右侧板内壁之间的长度小10-1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油压顶(3)的顶缸最低端比增强钢板(2)放置于翻边凹模(I)内部时、增强钢板(2)左右侧板的高度高6-10mmo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板自动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膜(4)的左右垂直侧面之间的长度比增强钢板(2)的左右侧板内壁之间的长度小10-14mm。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3635749SQ201320777493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成占华 申请人:江苏华达给水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