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鼻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鼻刀,包括刀片本体,刀片本体的中部设有螺钉孔,螺钉孔设在上端面;刀片本体包括四个侧面,其中两个相邻侧面为定位面,一个侧面为主后角,其上设有主刀,另一个侧面为副后角,其上设有后刀;所述主刀和后刀与上端面的连接处均设有圆弧面。本实用新型对主刀和后刀的形状进行改进,主刀上设有外凸和内凹的两个弧形刃边作为加工刃,在深槽加工且大悬深时,尽管切深不断变化,切削力始终为恒力;通过对主后角和副后角的改进,使后角与切削平面的夹角增加,能够避免刀刃崩刃。
【专利说明】—种圆鼻刀【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切削刀具,具体涉及到一种圆鼻刀。
【背景技术】
[0002]圆鼻刀指过圆弧部分的长度要大于1/4圆,一般是镶嵌式结构,每次更换刀片都会使刀具尺寸发生细微变化,不存在静止的切削刃,刀片的磨损也较小,刀间距也可加大。但是,由于刀具前端存在盲区,在一些狭小的凹陷区域可能会发生“顶刀”现象。还有,由于现行加工软件的自动清角功能都是依据球刀来侦察,就算你设定的参考刀具为圆鼻刀,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总是以同直径的球刀来参考,如果后续直接使用自动清角加工的话,在一些的凹陷区域会加工不到位。
[0003]现有的圆鼻刀在切削过程中,进给率不能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并且切削力随切深增加而增大。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切深进给率,使切削力始终为恒力的圆鼻刀。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圆鼻刀,包括刀片本体,刀片本体的中部设有螺钉孔,螺钉孔设在上端面;刀片本体包括四个侧面,其中两个相邻侧面为定位面,一个侧面为主后角,其上设有主刀,另一个侧面为副后角,其上设有后刀;所述主刀和后刀与上端面的连接处均设有圆弧面;所述主刀包括相互连接的向内凹的弧形刃边和向外凸的弧型刃边。
[0007]优选的,主后角·和副后角与切削平面的夹角为11度。
[000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09]1、本实用新型对主刀和后刀的形状进行改进,主刀上设有外凸和内凹的两个弧形刃边作为加工刃,在深槽加工且大悬深时,尽管切深不断变化,切削力始终为恒力;
[0010]2、通过对主后角和副后角的改进,使后角与切削平面的夹角增加,能够避免刀刃崩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2]其中,1、刀片本体;2、螺钉孔;3、上端面;4、定位面;5、王后角;6、王刀;7、副后角;8、后刀;9、圆弧面;10、圆弧面;11、弧形刃边;12、弧形刃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鼻刀,包括刀片本体1,刀片本体I的中部设有螺钉孔2,螺钉孔2设在上端面3 ;刀片本体I包括四个侧面,其中两个相邻侧面为定位面4, 一个侧面为主后角5,其上设有主刀6,另一个侧面为副后角7,其上设有后刀8。主刀6和后刀8与上端面3的连接处设有圆弧面9和圆弧面10。主刀6包括相互连接的向内凹的弧形刃边11和向外凸的弧型刃边12。
[0015]主后角5和副后角7与切削平面的夹角为11度,其中切削平面指车刀在加工时所处的平面,一般指圆鼻刀水平放置时,上端面3朝上,此时的竖直面即为切削平面。
[0016]在应用中,根据刀具悬伸,适当降低进给量;当沿着工件边缘进行方肩铣且刀具部分位于工件以外时,进给降低一半。在螺旋铣削时,进给减低一半;刀具在进刀或则退刀时,进给减低一半;对于立式机床,建议使用强气流,以便铁屑从工件上吹走。
[0017]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圆鼻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片本体,刀片本体的中部设有螺钉孔,螺钉孔设在上端面;刀片本体包括四个侧面,其中两个相邻侧面为定位面,一个侧面为主后角,其上设有主刀,另一个侧面为副后角,其上设有后刀;所述主刀和后刀与上端面的连接处均设有圆弧面;所述主刀包括相互连接的向内凹的弧形刃边和向外凸的弧型刃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后角和副后角与切削平面的夹角为11度。
【文档编号】B23C5/02GK203636046SQ201320852844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杜昌清 申请人:成都邦普合金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