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0908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机床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床去毛刺装置,在刀架(14)上设有两个刀座,每个刀座上设置有一个连接轴,每个连接轴上套装有两个刀盘,在四个所述刀盘的后端还设置有锲块(6),所述锲块(6)的后端与滑块(7)相固定,所述滑块(7)套装于驱动油缸(9)的活塞杆(8)上。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去毛刺装置的基础上加设了两个刀盘,并由此产生两个加工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相邻的第二刀盘和第三刀盘之间设置的弹簧,可方便调整由于加工误差带来的加工间隙,并减小齿轮的报废率;锲块的设置不仅可以减小去毛刺刀的磨损以及齿轮的报废率,还能提高加工试刀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锲块还和驱动油缸连接,移动稳定性高,可提高齿轮的加工质量。
【专利说明】机床去毛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机床上使用的去毛刺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机械加工的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会留有毛刺,这会影响下一步工序的加工质量。现有技术对于一些细小的零件通常采用物理抛光的方法去毛刺,而对于大且形状不规则的零件,则一般采用打磨、切削等机械方法去除这些毛刷,如给齿轮去毛刺时,现有的处理工艺只能一个一个的加工,并且,由于去毛刺的齿轮规格经常变化,去毛刺刀的间距经常调整试刀,刀具的磨损较大,齿轮的报废率较高,成本较高且加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去齿轮毛刺效率的去毛刺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机床去毛刺装置,在刀架(14)上设有第一刀座(3a)和第二刀座(3b),所述第一刀座(3a)上穿设有第一连接轴(2a),第二刀座(3b)上穿设有第二连接轴(2b),第一、第二连接轴在一条水平线上,并在第一、第二连接轴的相对端各套装两个刀盘,每个刀盘上均设有去毛刺刀,其中,第一连接轴(2a)上套装第一刀盘(Ia)和第二刀盘(Ib),第二连接轴(2b)上套装第三刀盘(Ic)和第四刀盘(ld),所述第二刀盘(Ib)和第三刀盘(Ic)位于第一刀盘(Ia)与第四刀盘(Id)之间;
[0006]所述第三刀盘(Ic)靠近第二刀盘(Ib) —侧的中部设有环形凸台(4),该环形凸台
(4)伸入第二刀盘(Ib)对应侧面的凹槽内,在所述环形凸台(4)内设有弹簧(5),该弹簧(5)的一端与第二刀盘(Ib)抵接,另一端与第三刀盘(Ic)抵接;
[0007]在四个所述刀盘的后端还设置有锲块(6),该锲块(6)的前端设有第一插杆(6a)和第二插杆(6b),所述第一插杆(6a)能够伸入第一刀盘(la)与第二刀盘(lb)之间,所述第二插杆(6b)能够伸入第三刀盘(Ic)与第四刀盘(Id)之间,所述锲块(6)的后端与滑块(7)相固定,所述滑块(7)套装于驱动油缸(9)的活塞杆(8)上。
[0008]采用以上结构,四个刀盘可以同时加工两个齿轮的侧壁毛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四个刀盘中,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套装在两根连接轴上,相邻的第二刀盘和第三刀盘之间还抵接有弹簧,这有利于加工时调整由于加工误差带来的加工间隙,可以减小齿轮的报废率;锲块的设置则可以很好地保护去毛刺刀和齿轮,不仅可以减小去毛刺刀的磨损,减小齿轮的报废率,还可以提高试刀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锲块还和驱动油缸连接,移动稳定性闻,可以提闻齿轮的加工质量。
[0009]为了防止去毛刺刀与插杆正面接触时发生破裂,减少刀盘的磨损,同时也为了每个插杆能平稳的插入所对应的两个刀盘之间,并让刀盘尽快停止转动,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插杆前端的两侧都设有一段前窄后宽的斜面,斜面的尺寸为5mmX 15°,两个所述插杆前端的两侧侧壁均与相对应的刀盘壁抵接。
[0010]考虑到在加工过程中,锲块前端的插杆经常与刀盘和去毛刺刀接触,使用频率较高,磨损较快,为了便于固定和拆换,作为优选,所述锲块(6)的后端搭接在滑块(7)的上端,所述滑块(7)与锲块(6)由地脚螺栓(10)压紧固定,所述地脚螺栓(10)的螺帽在滑块
(7)内,该地脚螺栓(10)的螺纹柱垂直向上穿设过锲块(6)。
[00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去毛刺装置的基础上加设了两个刀盘,并由此产生两个加工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相邻的第二刀盘和第三刀盘之间设置的弹簧,可方便调整由于加工误差带来的加工间隙,并减小齿轮的报废率;锲块的设置不仅可以减小去毛刺刀的磨损以及齿轮的报废率,还能提高加工试刀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锲块还和驱动油缸连接,移动稳定性高,可提高齿轮的加工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3]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工时的主视图。
[0015]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示中,1、刀盘;la,第一刀盘;lb、第二刀盘;lc、第三刀盘;ld、第四刀盘;2、连接轴;2a、第一连接轴;2b、第二连接轴;3刀座;3a,第一刀座;3b、第二刀座;4、凸台;5、弹簧;6、锲块;6a、左插杆;6b、右插杆;7、滑块;8、活塞杆;9、驱动油缸;10、地脚螺栓;11、调节弹簧;12、压紧螺母;13、滑轨;14、刀架。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刀架14上设有第一刀座3a和第二刀座3b,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座3a上穿设有第一连接轴2a,第二刀座3b上穿设有第二连接轴2b,第一、第二连接轴在一条水平线上,并在第一、第二连接轴的相对端各套装两个刀盘,每个刀盘上均设有去毛刺刀,其中,第一连接轴2a上套装第一刀盘Ia和第二刀盘lb,第二连接轴2b上套装第三刀盘Ic和第四刀盘ld,所述第二刀盘Ib和第三刀盘Ic位于第一刀盘Ia与第四刀盘Id之间。
[0019]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刀盘Ic靠近第二刀盘Ib —侧的中部设有环形凸台4,该环形凸台4伸入第二刀盘Ib对应侧面的凹槽内,在所述环形凸台4内设有弹簧5,该弹簧5的一端与第二刀盘Ib抵接,另一端与第三刀盘Ic抵接。
[0020]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四个所述刀盘的后端还设置有锲块6,该锲块6的前端设有第一插杆6a和第二插杆6b,所述第一插杆6a能够伸入第一刀盘Ia与第二刀盘Ib之间,所述第二插杆6b能够伸入第三刀盘Ic与第四刀盘Id之间,两个所述插杆前端的两侧都设有一段前窄后宽的斜面,斜面的尺寸为5mmX15°,两个所述插杆前端的两侧侧壁均与相对应的刀盘壁抵接;所述锲块6的后端搭接在滑块7的上端,所述滑块7与锲块6由地脚螺栓10压紧固定,所述地脚螺栓10的螺帽在滑块7内,该地脚螺栓10的螺纹柱垂直向上穿设过锲块6,所述滑块7套装于驱动油缸9的活塞杆8上。
[00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2]如图3和图4所示,加工前,根据所要加工的齿轮规格,配装相适配的锲块6,再松开或压紧两侧的限位螺母12,并根据需要调整相应端的调节弹簧11,每个刀架14都在机床的滑轨13上作相应的移动配合,由此来调整四个刀盘与齿轮之间的加工位置,然后开始试刀,再通过驱动油缸9带动锲块6,保证每个刀盘与各自对应的插杆间的配合间隙,并最终确定加工位置,最后,活塞杆8上的滑块7在驱动油缸9的推动下,带动锲块6向前移动,锲块6前端的两个插杆伸入各自对应的两个刀盘之间,从而使去毛刺刀张开并成待加工状态。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开始加工时,刀架14向前移动,驱动油缸9带动锲块6向后移动,锲块6前端的两个插杆从对应的两个刀盘中间退出,从而使去毛刺刀靠拢并移动到加工位置,去毛刺刀贴紧齿轮两端,并随着转动的齿轮作相对转动,当加工到一定数量时,由于刀盘的磨损,每个刀盘与齿轮间的贴合间隙会发生变化,根据加工情况,调节两端的压紧螺母12的位置并调整调节弹簧11的松紧来保证第一刀盘Ia和第四刀盘Id的加工位置,并带动所加工齿轮侧面更好的贴合第二刀盘Ib和第三刀盘lc,由于齿轮厚度有加工误差,可以利用弹簧5的弹性力保证第二刀盘Ib和第三刀盘Ic的加工位置,由此保证齿轮两侧去毛刺的加工质量。
[0024]如图3和图4所示,去毛刺加工完以后,驱动油缸9上的滑块7带动锲块6向前移动,锲块6前端的两个插杆伸入各自对应的两个刀盘之间,每个刀盘顺着两个插杆前端两侧的斜面向后移动并逐渐张开,去毛刺刀也随之离开齿轮加工面,并在与刀盘壁的摩擦作用下快速停止转动,斜面平稳,碰撞力度小,各部件之间的配合误差和磨损都较小,有利于批量生产的进行。
[0025]当锲块6上的两个插杆磨损到极限值或更换其他规格的锲块6时,取下地脚螺栓10,重新换上所需锲块6再用地脚螺栓10紧固即可。本实施例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床去毛刺装置,在刀架(15)上设有第一刀座(3a)和第二刀座(3b),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座(3a)上穿设有第一连接轴(2a),第二刀座(3b)上穿设有第二连接轴(2b),第一、第二连接轴在一条水平线上,并在第一、第二连接轴的相对端各套装两个刀盘,每个刀盘上均设有去毛刺刀,其中,第一连接轴(2a)上套装第一刀盘(Ia)和第二刀盘(lb),第二连接轴(2b)上套装第三刀盘(Ic)和第四刀盘(ld),所述第二刀盘(Ib)和第三刀盘(Ic)位于第一刀盘(Ia)与第四刀盘(Id)之间; 所述第三刀盘(Ic)靠近第二刀盘(Ib)—侧的中部设有环形凸台(4),该环形凸台(4)伸入第二刀盘(Ib)对应侧面的凹槽内,在所述环形凸台(4)内设有弹簧(5),该弹簧(5)的一端与第二刀盘(Ib)抵接,另一端与第三刀盘(Ic)抵接; 在四个所述刀盘的后端还设置有锲块(6),该锲块(6)的前端设有第一插杆(6a)和第二插杆(6b),所述第一插杆(6a)能够伸入第一刀盘(Ia)与第二刀盘(Ib)之间,所述第二插杆(6b)能够伸入第三刀盘(Ic)与第四刀盘(Id)之间,所述锲块(6)的后端与滑块(7)相固定,所述滑块(7 )套装于驱动油缸(9 )的活塞杆(8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杆前端的两侧都设有一段前窄后宽的斜面,斜面的尺寸为5mmX15°,两个所述插杆前端的两侧侧壁均与相对应的刀盘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锲块(6)的后端搭接在滑块(7)的上端,所述滑块(7)与锲块(6)由地脚螺栓(10)压紧固定,所述地脚螺栓(10)的螺帽在滑块(7)内,该地脚螺栓(10)的螺纹柱垂直向上穿设过锲块(6)。
【文档编号】B23F19/00GK203649570SQ201320854789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陈林, 赵耀宇, 邓福安 申请人:重庆神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