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0933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包括有罩壳(1),激光器(2),控制盒(3),衬板(4),上盖板(5),下盖板(6)和背板(7)共7个部分,且激光器(2)和控制盒(3)分别安装固定在衬板(4)上,继而嵌套入罩壳(1)内,连同背板(7)和上盖板(5)与下盖板(6)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基于强内聚,严配合的指导思想,根据当今激光除锈系统的整体架构形式,进行合理布局和装配,选用铝制板材进行精密加工完成;激光器选用锐科光纤50WRFL-P50Q激光器,控制盒为自行设计的专用模件,其余为工业级通用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明了,安装快捷,操作方便,工作可靠,通用性好等特点。
【专利说明】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长期以来,传统的产品除锈方式有诸如:机械除锈,化学溶剂除锈等。但是,众所周知,因其方法各异,应用领域不同,故其结构差异大,现场作业复杂,往往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环境化学污染,无法精准加工等现象。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行的产品除锈需要采用激光除锈的方式,现已流行的激光除锈机,其大多采用不可随身移动的柜式固定结构,无法满足客户便携移动的要求。不利于大型设备的除锈工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包括有罩壳(1),激光器(2),控制盒(3),衬板(4),上盖板(5),下盖板(6)和背板(7)共7个部分,其中: [0007]所述激光器(2)和控制盒(3)分别安装固定在衬板(4)上,继
[0008]而嵌套入罩壳(I)内,连同背板(7)和上盖板(5)与下盖板(6)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
[0009]本实用型基于采用强内聚,严配合的指导思想,根据当今激光除锈系统的整体架构形式,进行合理布局和装配,选用铝制板材进行精密加工完成;激光器选用锐科光纤50WRFL-P50Q激光器,控制盒为自行设计的专用模件,其余为工业级通用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明了,安装快捷,操作方便,工作可靠,通用性好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状态示意图。
[0011]图中符号说明:
[0012]I是罩壳,
[0013]11为开关,12为指示灯,13为急停按钮,
[0014]14为显示屏,15为速度调节器,16为功率调节器,
[0015]17为电风扇,18为散热槽,19为安装槽;
[0016]2是激光器,
[0017]21为定位栓,22为输光管;
[0018]3是控制盒,[0019]31为定位柱32为套管33为线缆
[0020]4是衬板;
[0021]5是上盖板,
[0022]51为定位座,52为定位孔;
[0023]6是下盖板,
[0024]61为支撑脚,62为连接孔;
[0025]7是背板,
[0026]71为背带。
[0027]具体实施方法
[0028]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
[0029]从图1可以看出:
[0030]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罩壳(1 ),激光器(2),控制盒(3),衬板(4),上盖板(5),下盖板
(6)和背板(7)共7个部分,其中:
[0031]所述激光器(2)和控制盒(3)分别安装固定在衬板(4)上,继而嵌套入罩壳(1)内,连同背板(7)和上盖板(5)与下盖板(6)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
[0032]所述罩壳(1)正面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开关(11),指示灯(12),急停按钮
(13),显示屏(14),速度调节器(15),功率调节器(16);罩壳(1)两侧上端各设有1个电风扇(17);罩壳1正面下方和两侧下方设有散热槽;罩壳(1)上下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槽
(18)。
[0033]所述激光器(2)上方设置有一个输光管(22),继而与上盖板(5)上的定位座(51)相衔接;激光器(2)的四角各设有一个定位栓(21),继而与衬板(4)紧密连接。
[0034]所述控制盒(3 )正面左端套管(32 ),套管(32 )内设置有控制盒(3 )输端与罩壳(1)上控制接口相对应的线缆(33 );控制盒(3 )的四角各设有一个定位柱(31),继而与衬板(4)紧密连接。
[0035]所述背板(7)上设置有2条背带(71)。
[0036]所述上盖板(5)四角各设置有定位孔,通过螺栓与罩壳(1)上方的安装槽(19)相对应连接。
[0037]所述下盖板(6)四角各设置有连接孔(62)与罩壳(1)下方的安装槽(19)相对应连接;下盖板(6)的下方两端各设置有2个支撑脚。
[0038]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和可实施性,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权利,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熟知本【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可明了并加以实施,因此,其他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前提下所完成的等效的改变和修饰,均应该包含在所述的申请专利权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包括有:罩壳(1),激光器(2),控制盒(3 ),衬板(4),上盖板(5 ),下盖板(6 )和背板(7 )共7个部分,其特征是: 所述激光器(2)和控制盒(3)分别安装固定在衬板(4)上,继而嵌套入罩壳(I)内,连同背板(7)和上盖板(5)与下盖板(6)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罩壳(I)正面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开关(11 ),指示灯(12),急停按钮(13),显示屏(14),速度调节器(15),功率调节器(16);罩壳(I)两侧上端各设有I个电风扇(17);罩壳I正面下方和两侧下方设有散热槽;罩壳(I)上下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槽(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激光器(2)上方设置有一个输光管(22),继而与上盖板(5)上的定位座(51)相衔接;激光器(2)的四角各设有一个定位栓(21),继而与衬板(4)紧密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控制盒(3)正面左端套管(32),套管(32)内设置有控制盒(3)输端与罩壳(I)上控制接口相对应的线缆(33 );控制盒(3 )的四角各设有一个定位柱(31),继而与衬板(4)紧密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背板(7)上设置有2条背带(7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上盖板(5)四角各设置有定位孔,通过螺栓与罩壳(I)上方的安装槽(19)相对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激光清洗系统的背负式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下盖板(6 )四角各设置有连接孔(62 )与罩壳(I)下方的安装槽(19 )相对应连接;下盖板(6)的下方两端各设置有2个支撑脚。
【文档编号】B23K26/352GK203636204SQ201320860431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袁春林, 姚金海, 邓琦, 吕植桥, 盛操, 袁焱林 申请人:湖北百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