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123422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其特征是:设置一加工板,加工板是在一矩形钢板的上表面,自矩形钢板的前端至矩形钢板的尾端呈射状分布各道固定槽;在矩形钢板的前端贯穿钢板厚度方向设置一通孔,配合通孔设置有圆柱销,圆柱销在通孔中为转动配合。本发明利用已有的铣床进行加工,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得较快的加工速度,并且使其能适应更大范围的回转半径的汽封背弧加工。
【专利说明】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更具体地说是针对电力行业不可调汽封的背弧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和图2所示,关于汽封间隙:汽缸内部存在高温高压蒸汽,汽封I与汽轮机转子2之间的动静间隙A的大小与泄漏量直接关联,汽缸内部汽封间隙大将直接导致汽轮机效率降低,或外轴封漏汽,污染环境。关于汽封间隙的调整:不可调汽封是通过改变汽封背部凸台的尺寸来调整汽封间隙的大小。修整汽封凸台的调整面,即汽封背弧5,使汽封凸台Ia变薄,汽封I侧在汽封套3中的弹簧片4的作用下使汽封间隙变小。
[0003]电厂目前对于不可调汽封的间隙进行调整的如下各种方法分别存在不同的问题:
[0004]第一是采用市场上可以购得的背弧机,直接加工间隙不符合要求的汽封背弧。但购入一台背弧机需要人民币10-20万元,并且购入的背弧机其电机在加工量大时极易发生断轴;
[0005]第二是采用刮刀在背弧部位进行修刮,但其修刮速度很慢,不能适应生产需求;
[0006]第三是利用镗床在汽封背弧部位进行镗削,这种方式同样存在加工速度慢的问题,同时,加工半径受到工作台的限制。
[0007]第四是加工胎具,进行逐道汽封加工,这种方式涉及的加工胎具种类较多,成本很闻。
[0008]第五则直接更换符合要求的新的汽封,这显然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利用已有的铣床进行加工,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得较快的加工速度,并且使其能适应更大范围的回转半径的汽封背弧加工。
[0010]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本发明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其特点是:设置一加工板,所述加工板是在一矩形钢板的上表面,自矩形钢板的前端至矩形钢板的尾端呈射状分布各道固定槽;在所述矩形钢板的前端贯穿钢板厚度方向设置一通孔,配合所述通孔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在所述通孔中为转动配合。
[0012]本发明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其特点还在于:所述固定槽至少为两道。
[0013]本发明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其特点也在于:所述固定槽的横断面呈倒“T”形。
[0014]本发明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方法,其特点是:设置一加工板,所述加工板是在一矩形钢板的上表面、自矩形钢板的前端至矩形钢板的尾端呈射状分布各道固定槽;在所述矩形钢板的前端贯穿钢板厚度方向设置一通孔,配合所述通孔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在所述通孔中为转动配合;所述加工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0015]步骤一:将所述加工板利用圆柱销定位在铣床工作台上,将汽封以其侧部平面放置在所述加工板上,所述汽封至少横跨于两道固定槽,汽封背弧加工面朝向圆柱销所在一侦牝设置所述汽封背弧加工面与圆柱销的中心的距离为汽封背弧加工半径;在汽封凸台的台面一侧以固定设置在固定槽中的定位螺栓进行定位,在汽封的另一侧以固定设置在固定槽中的压板扣压,使所述汽封固定在加工板上;
[0016]步骤二:按所述汽封背弧加工半径移动铣床工作台;以圆柱销为中以转动所述加工板,并在转动过程利用安装在铣床夹具上的百分表确认汽封背弧各处的加工位置误差不超过0.5mm ;
[0017]步骤三:铣刀在汽封背弧的加工面上进刀,同时以圆柱销为中心转动所述加工板,利用铣床工作台的移动控制铣刀在汽封背弧的加工面上的加工量,完成加工。
[0018]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9]1、本发明可加工汽封背弧的回转半径在50mm?2m,其范围由底板的大小而定。
[0020]2、本发明方法利用铣床的调整功能、其牢固的夹具夹持功能,其可以安装大直径铣刀的功能、其工作台移动量可控制在0.05mm的精度高特性,进行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避免了采用现有技术中背弧机易出现断铣刀和电机断轴的情况,加工成本低。
[0021]3、本发明较之刮刀修刮以及镗床镗削的加工方式大大提高了加工速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汽封原理纵剖示意图;
[0023]图2为汽封原理断面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发明中加工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发明中汽封与加工板及铣床工作台装配平面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发明中汽封与加工板及铣床工作台装配立面示意图;
[0027]图6为本发明中加工方法示意图;
[0028]图7为本发明中铣刀进刀示意图;
[0029]图中标号:A间隙,I汽封,Ia汽封凸台,2汽轮机转子,3汽封套,4弹簧片;5汽封背弧;6矩形钢板,6a手柄,7固定槽,8通孔,9圆柱销,10铣床工作台,11定位螺栓,12压板,13铣刀,14铣刀夹具,15大半径汽封。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的结构形式是设置一加工板,加工板是在一矩形钢板6的上表面,自矩形钢板的前端至矩形钢板的尾端呈射状分布各道固定槽7 ;在矩形钢板6的前端贯穿钢板厚度方向设置一通孔8,配合所述通孔8设置有圆柱销9,圆柱销9在通孔8中为转动配合。
[0031]具体实施中,固定槽7至少为两道,固定槽7的横断面呈倒“T”形。
[0032]本实施例中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方法是:按如图3所示设置加工板,加工板是在一矩形钢板6的上表面、自矩形钢板的前端至矩形钢板的尾端呈射状分布各道固定槽7 ;在矩形钢板6的前端贯穿钢板厚度方向设置一通孔8,配合通孔8设置有圆柱销9,圆柱销9在通孔8中为转动配合。
[0033]参见图4、图5、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的加工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0034]步骤一:将加工板利用圆柱销9定位在铣床工作台10上,将汽封I以其侧部平面放置在加工板上,汽封I至少横跨于两道固定槽7,汽封背弧加工面朝向圆柱销9所在一侧,设置汽封背弧加工面与圆柱销9的中心的距离为汽封背弧加工半径;在汽封凸台的台面一侧以固定设置在固定槽7中的定位螺栓11进行定位,在汽封的另一侧以固定设置在固定槽7中的压板12扣压,使汽封I固定在加工板上(如图4和图5所示)。
[0035]步骤二:按汽封背弧加工半径移动铣床工作台10 ;以圆柱销9为中以转动加工板,并在转动过程利用安装在铣刀夹具14上的百分表确认汽封背弧各处的加工位置误差不超过0.5mm(如图6、图7所示)。
[0036]步骤三:铣刀13在汽封背弧5的加工面上进刀,同时以圆柱销9为中心转动加工板,利用铣床工作台10的移动控制铣刀13在汽封背弧5的加工面上的加工量(如图7所示),完成加工。
[0037]图4和图6中所示的大半径汽封15需要放置在距离圆柱销更远的位置上,依次,可根据所要加工的汽封背弧半径设定加工板的长度,图4和图5中所示的固定设置在矩形钢板尾部的手柄6a是为便于操作,矩形钢板是为加工方便,其并不限于矩形。
[0038]加工过程中,控制铣刀13的进刀量即为设定的汽缸背弧的切削量,对于重复加工同一品种的汽缸,是在加工第一块汽封时确定汽封在加工板上的位置,以及加工板在铣床加工平台上的位置,随后利用固定设置的定位螺栓即可直接获得定位,重复加工即可。
[0039]为了保证加工板转动自如,设置圆柱销与通孔的配合间隙应在0.03mm?0.04mm,圆柱销的销体部分高度要比矩形钢板的厚度尺寸大0.20?0.30mm,以保证在利用螺栓紧固之后仍然与矩形钢板之间保持有间隙,使矩形钢板灵活转动。
【权利要求】
1.一种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一加工板,所述加工板是在一矩形钢板(6)的上表面,自矩形钢板的前端至矩形钢板的尾端呈射状分布各道固定槽(7);在所述矩形钢板的前端贯穿钢板厚度方向设置一通孔(8),配合所述通孔(8)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在所述通孔(8)中为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槽(7)至少为两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槽(7)的横断面呈倒“T”形。
4.一种不可调汽封背弧加工方法,其特征是:设置一加工板,所述加工板是在一矩形钢板(6)的上表面、自矩形钢板的前端至矩形钢板的尾端呈射状分布各道固定槽(7);在所述矩形钢板(6)的前端贯穿钢板厚度方向设置一通孔(8),配合所述通孔(8)设置有圆柱销(9),所述圆柱销(9)在所述通孔(8)中为转动配合;所述加工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所述加工板利用圆柱销(9)定位在铣床工作台(10)上,将汽封(I)以其侧部平面放置在所述加工板上,所述汽封(I)至少横跨于两道固定槽(7),汽封背弧加工面朝向圆柱销(9)所在一侧,设置所述汽封背弧加工面与圆柱销(9)的中心的距离为汽封背弧加工半径;在汽封凸台的台面一侧以固定设置在固定槽(7)中的定位螺栓(11)进行定位,在汽封的另一侧以固定设置在固定槽(7)中的压板(12)扣压,使所述汽封(I)固定在加工板上; 步骤二:按所述汽封背弧加工半径移动铣床工作台(10);以圆柱销(9)为中以转动所述加工板,并在转动过程利用安装在铣床夹具上的百分表确认汽封背弧各处的加工位置误差不超过0.5mm ; 步骤三:铣刀(13)在汽封背弧(5)的加工面上进刀,同时以圆柱销(9)为中心转动所述加工板,利用铣床工作台(10)的移动控制铣刀(13)在汽封背弧(5)的加工面上的加工量,完成加工。
【文档编号】B23C3/00GK104259534SQ201410475834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沈振, 陆卿, 孔婉婷, 刘常民, 张文博 申请人:大唐淮北发电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