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环形粗晶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312477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环形粗晶的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环形粗晶的控制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在热轧中控制的技术参数为:预精轧后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的冷却速率控制在2℃/s~6℃/s。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30℃~980℃,吐丝温度控制在940℃~980℃。优点在于,解决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轧制生产过程中表层产生环形粗晶组织的问题。工艺指导性强,适合高线车间进行超低碳钢品种的试制和开发。
【专利说明】一种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环形粗晶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环形粗晶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高端金属制品行业的飞速发展,用户的生产加工工艺和设备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同时也对钢铁原材料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超低碳钢热轧盘条主要用于加工制造应用在通讯和电子信息行业的铜包钢丝、镀锡和镀锌细丝等高端产品,其终端产品主要为各类通讯线缆、屏蔽线和电容指针等。下游用户对其所使用的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要求有良好的拉拔性能,盘条通条均匀性和组织均匀性都要好,要满足其吨钢断丝率小于1.5次的指标要求。
[0003]轧制温度和轧后水冷控制的不稳定,会影响热轧盘条的组织均匀性和通条性能。所以,轧制过程温度和冷却速率的控制是整个轧制控冷工艺的核心问题,决定着热轧盘条的最终组织和性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环形粗晶的控制方法。给出轧制生产过程温度和轧后水冷工艺的控制方法。解决了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轧制生产过程中表层产生环形粗晶组织的问题。降低了下游用户在拉拔加工细丝过程中的断丝率,工艺指导性强,适合高线车间进行超低碳钢品种的试制和开发。在热轧中控制的技术参数如下:
[0005](I)预精轧后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的冷却速率控制在2V /s?6°C /S。
[0006]冷却速率决定着奥氏体的分解温度和时间,同时也决定着热轧盘条的最终组织和性能。冷速过快,盘条组织均匀性控制较差,会降低材料的塑性,影响拉拔性能。
[0007](2)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30°C?980°C,吐丝温度控制在940°C?980°C。
[0008]精轧入口温度和吐丝温度是确定盘条相变开始的关键温度点,是后续组织转变过程温度控制的核心问题。通过调整预精轧后水冷工艺控制,合理安排预精轧后水箱的位置,优化水箱开度,实现精轧入口温度和吐丝温度的稳定控制。
[0009]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完全消除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环形粗晶组织,其组织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材料塑性和拉拔性能明显提高,被下游加工使用用户所认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精轧入口温度920°C时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组织形态。
[0011]图2为精轧入口温度950°C时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组织形态。
[0012]图3为精轧入口温度980°C时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组织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0014]在首钢开发超低碳钢热轧盘条中得到应用,具体步骤为:
[0015](I)预精轧后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的冷却速率控制在4°C /S。
[0016](2)精轧入口温度和吐丝温度均控制在950°C。
[0017]采用本发明工艺,将预精轧后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的冷却速率控制在2V /s?6V /s范围内,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30°C?980°C范围内,吐丝温度控制在940°C?980°C范围内,能够完全消除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环形粗晶组织,其组织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
【权利要求】
1.一种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环形粗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轧工艺中控制的技术参数为: (1)预精轧后超低碳钢热轧盘条表面的冷却速率控制在2V/s?6°C /s ; (2)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930°C?980°C,吐丝温度控制在940°C?980°C。
【文档编号】B21B37/74GK104338759SQ201410536409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2日
【发明者】王坤, 王猛, 孙齐松, 王立峰, 杨子森, 吕迺冰, 孔祥涛, 佟倩, 王晓晨 申请人:首钢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