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花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07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花钻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切削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花钻,包括刀体,所述刀体前端设有两道螺旋切削刃,螺旋切削刃在刀体前端轴心处交汇,并在交汇处形成主切削刃,螺旋切削刃处对应的刀体外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精加工单元,精加工单元嵌设在刀体外周面,精加工单元包括精加工刀片、精加工刀片后侧的弧形弹片,精加工刀片设有弧形的切削刃,精加工刀片的切削刃浮动的微探出刀体外周面,加工孔一次成型,孔壁的质量好,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麻花钻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切削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花钻。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麻花钻,加工出的孔的孔壁的质量粗糙,需要换刀对孔进行精加工,换刀耗时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麻花钻,加工孔一次成型,孔壁的质量好,效率高。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麻花钻,包括刀体,所述刀体前端设有两道螺旋切削刃,螺旋切削刃在刀体前端轴心处交汇,并在交汇处形成主切削刃,螺旋切削刃处对应的刀体外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精加工单元,精加工单元嵌设在刀体外周面,精加工单元包括精加工刀片、精加工刀片后侧的弧形弹片,精加工刀片设有弧形的切削刃,精加工刀片的切削刃浮动的微探出刀体外周面,本麻花钻在进行钻削加工时,精加工刀片对已加工过的表面进行精加工,提高孔壁的表面质量与精度,精加工刀片弹片的作用下与孔壁保持接触进行切削,产生的切肩由弧形槽排出,促进提高孔壁的表面质量。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刀体相对位置处设有与精加工刀片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设有通向螺旋退肩槽的弧形槽,弧形槽使精加工刀片切削的切肩进入到螺旋退肩槽排出。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精加工刀片对孔壁进行精加工,使孔壁的表面质量更好,精加工刀片在弹片的浮动支撑下,随转动的刀体对孔壁进行加工,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000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发明精加工单元处的截面图。
[0011]其中:1为刀体,2为精加工单元,2.1为精加工刀片,2.2为弹片,3为凹槽,3.1为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图1、图2所示的一种麻花钻,包括刀体1,所述刀体I前端设有两道螺旋切削刃,螺旋切削刃在刀体前端轴心处交汇,并在交汇处形成主切削刃,螺旋切削刃处对应的刀体I外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精加工单元2,精加工单元2嵌设在刀体I的外周面,精加工单元2包括精加工刀片2.1、精加工刀片2.1后侧的弧形弹片2.2,精加工刀片2.1设有弧形的切削刃,精加工刀片2.1在弹片2.2的弹性支撑下的其切削刃浮动的微探出刀体I的外周面,刀体I相对位置处设有与精加工刀片2.1配合的凹槽3,凹槽3设有通向螺旋退肩槽的弧形槽3.1o
[001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麻花钻,包括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前端设有两道螺旋切削刃,螺旋切削刃在刀体前端轴心处交汇,并在交汇处形成主切削刃,螺旋切削刃处对应的刀体外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精加工单元,精加工单元嵌设在刀体外周面,精加工单元包括精加工刀片、精加工刀片后侧的弧形弹片,精加工刀片设有弧形的切削刃,精加工刀片的切削刃浮动的微探出刀体外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花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相对位置处设有与精加工刀片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设有通向螺旋退肩槽的弧形槽。
【文档编号】B23B51/02GK104475829SQ201410715723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日
【发明者】凌燕英 申请人:常州飞腾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