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49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包括轮毂、固定块、固定夹、固定座、底座、承重台和定位销,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安装有承重台,承重台上安装定位销,定位销上安装轮毂;底座两端安装有固定夹,固定座两端安装有固定块,轮毂边缘位于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夹呈L型,通过转动电机固定在底座。所述定位销呈环状结构。本夹具具有多个受力点,使得加工时受力均匀,上下模误差小,使用相当的方便。
【专利说明】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轮毂类工件的工艺结构特性比较复杂,其机加工的关键是保证轮辋的跳动度;由于本产品在铸造工序是采用重力铸造,受重力和收缩率的影响,下模面成形要比上模面稳定。下模面产生的误差比上模面产生的误差小,下模面产生的误差为6%。,也就是说产生的误差为20丝?30丝,而上模面产生的误差是下模面的2倍;另外,开模是在410°C的高温下进行的,上模面打开时会引起变形的现象,而下模面是采用顶开式就不会出现重变形的现象;其次是因为上模面的空端面是浇注口,表面是不平整,目前还是通过车床直接加持,造成外围受力真空,因此加工后上下模误差大,目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车床加工轮毂上下模误差大的不足。
[0005]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包括轮毂、固定块、固定夹、固定座、底座、承重台和定位销,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安装有承重台,承重台上安装定位销,定位销上安装轮毂;底座两端安装有固定夹,固定座两端安装有固定块,轮毂边缘位于固定块上。
[0006]所述固定夹呈L型,通过转动电机固定在底座。
[0007]所述定位销呈环状结构。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夹具具有多个受力点,使得加工时受力均匀,上下模误差小,使用相当的方便,应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的主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的侧视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的承重台的放大示意图;
[0012]图中:1、轮毂2、固定块3、固定夹4、固定座5、底座6、承重台7、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包括轮毂1、固定块2、固定夹3、固定座4、底座5、承重台6和定位销7,所述底座5上安装有固定座4,固定座4上安装有承重台6,承重台6上安装定位销7,定位销7上安装轮毂I ;底座5两端安装有固定夹3,固定座4两端安装有固定块2,轮毂I边缘位于固定块2上。[0015]所述固定夹3呈L型,通过转动电机固定在底座5,方便将轮毂I进行二次固定。
[0016]所述定位销7呈环状结构,提供大面积的固定接触面。
[001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将底座5安装在数控加工台上,将轮毂I通过定位销7固定在承重台6,就可进行旋转加工了,由于有固定块2、定位销7、固定夹3三处受力点,因此受力稳定加工误差小。
【权利要求】
1.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包括轮毂(I)、固定块(2)、固定夹(3)、固定座(4)、底座(5)、承重台(6)和定位销(7),其特征是:所述底座(5)上安装有固定座(4),固定座(4)上安装有承重台(6),承重台(6)上安装定位销(7),定位销(7)上安装轮毂(I);底座(5)两端安装有固定夹(3),固定座(4)两端安装有固定块(2),轮毂(I)边缘位于固定块(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夹(3)呈L型,通过转动电机固定在底座(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上模面车削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销(7)呈环状结构。
【文档编号】B23Q3/06GK203696525SQ201420104003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0日
【发明者】徐宏斌, 朱从容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