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3449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其包括工作液箱及与工作液箱匹配设置的工作台、超声振动系统、电火花放电系统和油箱;工作液箱内填充有工作液;电火花放电系统包括Z轴伺服系统、伺服主轴、电极以及脉冲电源控制电柜;超声振动系统包括超声发生器和超声振动控制器;超声发生器完全浸于工作液内且为匹配设置于工作液箱的内底部的一对;超声振动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伺服主轴以及其中一个超声发生器连接;电极一端浸入工作液内并与置于工作台上的工件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火花加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且加工效率高,同时,工具电极损耗较小,使格栅零件的加工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适于推广与应用。
【专利说明】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领域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阶段的航空零件进气格栅都是通过电火花机床来加工的,是靠电火花机床的电能和热能来蚀除以达到目的,而现代航空使用的格栅都是钛合金材料,电火花加工钛合金相对来说效率低。而现代航空中在大量的使用钛合金,钛合金是种难以加工的材料,以目前加工方式的加工效率远远跟不上航空制造业的需求量,所以得寻求更佳的加工方法来解决效率低的问题。
[0003]随着我国航空产业的飞速发展,对钛合金材料使用的越来越多。飞机型号越来越多样化,所需的格栅形状尺寸也越来越复杂。目前国内大部分都采用电火花来加工,由于格栅在加工时是有多角度的摆放后才加工的,这样就导致在加工时电极和零件接触后进行的是尖点放电,这种放电方式非常不利于加工,易结碳和电弧放电,这样就出现烧伤、结瘤和损伤电极。某些型号的格栅在加工时零件平面跟电极形成的夹角高达74度、孔与孔之间的壁厚只0.5mm,入口面呈刀口,加工中极易成缺口状影响质量要求,材料又是钛合金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改变放电参数来获得稳定的质量,但是加工效率更低,拖延了工期。格栅结构的多样化使得所要加工的尺寸和形状很具有难度要加工的2.53x2.53菱形孔的锐角只有16度,在加工过程中电极的尖角损耗很严重,这样就影响着质量和降低效率,同时也更频繁的更换铜钨电极增加了成本。
[0004]目前采用单一能场的电火花加工格栅零件存在着几方面的缺点:生产效率较低,电极损耗较大增加了成本,质量不太稳定。电火花加工中,短路、断路、电弧脉冲等情况的出现使得有效的火花放电减少,从而影响了加工效率。由于表面张力、固液材料的粘结力等因素,放电过程中,被熔化的材料往往不能完全抛出,以至于影响了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电火花加工格栅零件生产效率较低,电极损耗较大,加工成本高,质量不太稳定等问题而提出一种加工效率较高,工具电极损耗明显减少,电极成本显著降低且加工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的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其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上述的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包括工作液箱以及与所述工作液箱匹配设置的工作台、超声振动系统、电火花放电系统、超声发生器、超声振动控制器和油箱;所述工作液箱内填充有工作液;所述电火花放电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液箱外侧的Z轴伺服系统、设于所述Z轴伺服系统底侧的伺服主轴、装设于所述主轴上的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液箱外侧并与所述Z轴伺服系统电连接的脉冲电源控制电柜;所述工作台用于放置工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工作液箱内部;所述超声发生器为匹配设置于所述工作液箱的内底部的一对,所述的一对超声发生器完全浸于所述工作液内;所述超声振动控制器位于所述工作液箱的外部,其导线分别与所述的一对超声发生器连接;所述电极一端浸入所述工作液内并与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工件接触连接。
[0008]所述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其中:所述伺服主轴的底端通过连接杆水平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工作液的液面保持一定间距;所述电极的顶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一端底面,底端浸入所述工作液内。
[0009]所述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其中:所述工作台的顶部穿设于所述工作液箱内部且设有工装;所述工装包括固设于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基部以及竖直固设于所述基部顶面的支撑杆;所述基部完全浸于所述工作液中;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略向所述工作液的液面上方伸出;所述工件斜靠于所述支撑杆一侧且可与所述电极的底端适时接触连接。
[0010]所述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其中:所述油箱设置于所述工作液箱的外侧,其通过油管连接所述工作液箱。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其中,工作台用于放置工件的一端穿设于工作液箱内部,超声发生器为匹配设置于工作液箱内底部的一对,该一对超声发生器完全浸于工作液内;超声振动控制器位于工作液箱的外部,其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对超声发生器连接,电极一端浸入工作液内并与置于工作台上的工件接触连接;这种结构设计的加工装置通过一对超声发生器与电极一起使用即形成双能场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加工效率更高,电极损耗也大大降低,显著提高了格栅零件的加工质量,适于推广与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用新型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包括工作液箱1、工作台2、超声振动系统3、电火花放电系统4和油箱5。
[0015]工作液箱I为立体工作液箱,其箱内填充有工作液6。
[0016]工作台2匹配装设于工作液箱I的底侧,其顶部穿设于工作液箱I内部且设有工装21,该工装21包括基部211和支撑杆212 ;该基部211为圆柱状且固设于工作台2的顶面,其完全浸于工作液6中;该支撑杆212竖直固设于基部211的顶面,其顶端部略伸出工作液6的液面上方一定距离;工件7斜靠于该支撑杆212 —侧。
[0017]超声振动系统3主要利用超声的振动作用,强迫工作液流动,并且减少断路脉冲和电弧脉冲,从而增加有效火花放电比率(50%),其包括超声发生器31和超声振动控制器32 ;该超声发生器31为匹配设置于工作液箱I内底部的一对,该一对该超声发生器31对称位于工作台2顶部的相对两侧,即包括第一超声发生器311和第二超声发生器312 ;其中,该第一超声发生器311竖直立在工作液箱I的内底部且完全浸于工作液6中,其一侧面紧贴于工作台2 —侧面;该第二超声发生器312也竖直立在工作液箱I的内底部且也完全浸于工作液6中,其一侧面紧贴于工作台2的另一侧面。该超声振动控制器32位于工作液箱I的外部且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超声发生器311和第二超声发生器312连接。
[0018]电火花放电系统4包括Z轴伺服系统41、伺服主轴42、连接板43、电极44和脉冲电源控制电柜45。该Z轴伺服系统41匹配设置于工作液箱I上方;该伺服主轴42竖直装设于Z轴伺服系统41的底侧,其底部安装有连接杆421 ;该连接板43水平固设于伺服主轴42的底端,即一端顶面连接于伺服主轴42的连接杆421底端;该电极44 一端连接于连接板43的另一端底部,该电极44的另一端则浸入工作液6内且与工件7接触连接。该脉冲电源控制电柜45是为了保证超声振动和电火花脉冲放电的同步,工具电极靠近工件时,正好是脉冲的持续时间,工具电极远离工件时,正好是脉冲的间隔时间;该脉冲电源控制电柜45匹配设置于工作液箱I的外侧,其与Z轴伺服系统41电连接。其中,该连接板43的底面与工作液箱I内的工作液6的液面保持一定间距;当伺服主轴42转动时会带动连接杆421和连接板43 —起转动。
[0019]油箱5设置于工作液箱I外侧,其通过油管连接工作液箱I。
[0020]本实用新型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且加工效率高,同时,工具电极损耗较小,使格栅零件的加工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适于推广与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包括工作液箱以及与所述工作液箱匹配设置的工作台、超声振动系统、电火花放电系统、超声发生器、超声振动控制器和油箱;所述工作液箱内填充有工作液;所述电火花放电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液箱外侧的Z轴伺服系统、设于所述Z轴伺服系统底侧的伺服主轴、装设于所述主轴上的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液箱外侧并与所述Z轴伺服系统电连接的脉冲电源控制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用于放置工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工作液箱内部; 所述超声发生器为匹配设置于所述工作液箱的内底部的一对,所述的一对超声发生器完全浸于所述工作液内; 所述超声振动控制器位于所述工作液箱的外部,其导线分别与所述的一对超声发生器连接; 所述电极一端浸入所述工作液内并与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工件接触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主轴的底端通过连接杆水平安装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工作液的液面保持一定间距; 所述电极的顶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一端底面,底端浸入所述工作液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穿设于所述工作液箱内部且设有工装; 所述工装包括固设于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基部以及竖直固设于所述基部顶面的支撑杆;所述基部完全浸于所述工作液中;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略向所述工作液的液面上方伸出; 所述工件斜靠于所述支撑杆一侧且可与所述电极的底端适时接触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用格栅零件电火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设置于所述工作液箱的外侧,其通过油管连接所述工作液箱。
【文档编号】B23H1/00GK203738175SQ201420103967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黄海基, 黄政树, 罗兴春 申请人:成都敏捷制造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