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齿轮初锻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934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多层齿轮初锻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层齿轮初锻模,包括上凹模、下凹模,其特征在于上凹模位于下凹模之上,下凹模底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较大部底面的相应尺寸相同,下凹模橫截面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较大部截面相同,上凹模内腔顶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较小部的尺寸相同,顶部以下呈阶梯状过渡到齿轮较大部尺寸。上凹模上部设置有固定上凹模的固定槽。上凹模外径与下凹模内径相等。下凹模下部设置有固定用的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外形尺寸相同的型腔模,对板材进行初锻下料,通过上凹模与下凹模共同作用,在下料的同时即可对坏料进行初始锻造,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多层齿轮初锻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加工设备,具体是多层齿轮初锻模,主要用于齿轮加工 时初锻工序。

【背景技术】
[0002] 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公元 前300多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机械问题》中,就阐述了用青铜或铸铁齿轮传递 旋转运动的问题。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都研究过齿轮,希腊有名的发明家 古蒂西比奥斯在圆板工作台边缘上均匀地插上销子,使它与销轮啮合,他把这种机构应用 到刻漏上。这约是公元前150年的事。在公元前100年,亚历山人的发明家赫伦发明了里 程计,在里程计中使用了齿轮。公元1世纪时,罗马的建筑家毕多毕斯制作的水车式制粉机 上也使用了齿轮传动装置。到14世纪,开始在钟表上使用齿轮。公元前200年的中国汉代 也开始使用齿轮,汉代之后的指南车就是使用齿轮来转动木人,以使木人可以指南。
[0003] 齿轮的生产主要有:1、切削加工法,其中又分范成法和展成法。范成法是用与齿槽 相同或近似的刀具切去齿槽而得到齿轮的形状,如用指形或盘形刀铣齿轮、刨齿轮等,加工 的精度和生产效率都较低。展成法是模拟一对齿轮的哨合运动,一方为工件,另一方为刀具 切出齿形,如滚齿、插齿等,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都比较高。2、铸造法,常用于精度要求不高 的大模数齿轮的制造,精度低,效率高。3、锻造法,是利用锻压机械对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 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所需要的齿轮的加工方法。
[0004] 对于切削加工对刀具要求较高,铸造法又需要将工件坏料加热,因此具有较高能 耗,因此,对于一些要求不是很严格的齿轮,大多采用锻造法进行生产。但针对不同类型的 齿轮,其锻造法生产所用的模具则大多只能加工出雏形,需要进一步依赖切削等后续加工 方能制得成品。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应用于齿轮 初锻工序的专用多层齿轮初锻模。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多层齿轮初锻模,包括上凹模、下凹模,其特征在于上凹模位于下凹模之上,下凹 模底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较大部底面的相应尺寸相同,下凹模橫截面与所需要加工的齿 轮较大部截面相同,上凹模内腔顶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较小部的尺寸相同,顶部以下呈 阶梯状过渡到齿轮较大部尺寸。上凹模上部设置有固定上凹模的固定槽。上凹模外径与下 凹模内径相等。下凹模下部设置有固定用的凹槽。
[0008] 本实用新型通过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外形尺寸相同的型腔模,对板材进行初锻下 料,通过上凹模与下凹模共同作用,在下料的同时即可对坏料进行初始锻造,节约了生产时 间,提商了生广效率。
[0009]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
[0011] 1 一上凹模,2-下凹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3] 多层齿轮初锻模,包括上凹模1、下凹模2,其特征在于上凹模1位于下凹模2之 上,下凹模2底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较大部底面的相应尺寸相同,下凹模2橫截面与所 需要加工的齿轮较大部截面相同,上凹模1内腔顶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较小部的尺寸相 同,顶部以下呈阶梯状过渡到齿轮较大部尺寸。上凹模1上部设置有固定上凹模1的固定 槽。上凹模1外径与下凹模2内径相等。下凹模2下部设置有固定用的凹槽。
[0014] 本实用新型通过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外形尺寸相同的型腔模,对板材进行初锻下 料,通过上凹模1与下凹模2共同作用,在下料的同时即可对坏料进行初始锻造,节约了生 广时间,提商了生广效率。
[001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0016]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
1. 多层齿轮初锻模,包括上凹模、下凹模,其特征在于上凹模位于下凹模之上,下凹模 底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较大部底面的相应尺寸相同,下凹模橫截面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 较大部截面相同,上凹模内腔顶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较小部的尺寸相同,顶部以下呈阶 梯状过渡到齿轮较大部尺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齿轮初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模上部设置有固定上凹 模的固定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齿轮初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模外径与下凹模内径相 等。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齿轮初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模下部设置有固定用的 凹槽。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3887127SQ201420217227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潘春林, 高福扣 申请人:泰州市兴华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