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956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前臂的端部安装有切割头,与机器人相对的位置还设有工作台。其中,所述机器人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切割头为钩状,切割头的一端部设有切割嘴,切割头的内部通过光纤与激光器相连,且激光由所述切割嘴输出。所述工作台的顶面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顶面固定有两个定位夹具,所述旋转盘的底面连接有分度器,所述工作台内部还设有与分度器连接的电机。本实用新型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适用于小型管支架类型的三维切口、切孔加工,加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 维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在三维切割领域中,对于小型管支架类型的切割加工,往往具有很高的要求。例 如,对汽车后备箱的升降支架进行切割加工(如图1),需要加工上面的孔和两端面,其加工 部位呈立体分布,而且空间狭窄,加工难度大。传统的方式是使用模具冲切,但其存在开模 周期长,费用高等缺点,且冲出来的模具容易变形,加工质量不理想,生产效率也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 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适用于小型管支架类型的三维切口、切孔加工,加工质量好,生产效 率高。
[0004]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 三维切割设备,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前臂的端部安装有切割头,与机器人相对的位置还 设有工作台。其中,所述机器人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切割头为钩状,切割头的一端部设有 切割嘴,切割头的内部通过光纤与激光器相连,且激光由所述切割嘴输出。所述工作台的顶 面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顶面固定有两个定位夹具,所述旋转盘的底面连接有分度器, 所述工作台内部还设有与分度器连接的电机。
[000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切割头具有一连接部和钩部,钩部垂直设置于连 接部的一端,且切割嘴位于钩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为200mm,所述钩部的长度为 150mm〇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两个定位夹具的中间还设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 垂直固定于旋转盘顶面,将旋转盘平分为两半,两个定位夹具相背对称设于玻璃板的两侧。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位夹具包括三个方形立柱,每个方形立柱的上 端均设有气动夹具。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三个方形立柱呈三角形分布。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切割嘴为光纤激光切割器专用。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度器为高精度两等分分割器。
[001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工作台由一外罩密封,且所述外罩表面还设有与 电机连接的开关。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 1.本实用新型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设计了小型钩状切割头,特别适用于狭小空 间的运动,且运动范围大,能很好的配合小型管支架切口、切孔的三维切割。
[0014] 2.本设备采用了光纤激光切割,其可做平面切割,也可做斜角切割加工,且边缘 整齐、平滑,切割质量好,能很好的解决模切的不方便和变形缺陷。
[0015] 3.本设备采用了双工位工作台,能在切割加工的同时,进行下一工件的上料。当工 件切割完毕,旋转盘旋转180°就位,进行下次切割,如此循环,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0016] 4.切割头由机器人控制,该机器人具有由软件控制的控制器,能高精度地控制切 割头运动路径。而且,用户只需简单的输入相应数据,机器人就能自动完成切割作业,操作 简单、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背景技术】中汽车后备箱的升降支架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0019] 图3为工作台去除外罩及定位夹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切割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
[0022] 1 -机器人;2 -切割头,21 -切割嘴,22 -连接部,23 -钩部;3 -工作台,31 - 旋转盘,32 -定位夹具,33 -电机,34 -分度器,35 -玻璃板,36 -外罩,37 -开关;4 一加 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包括 机器人1,机器人1前臂的端部安装有切割头2,与机器人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工作台3。所 述机器人1内部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由离线三维软件控制,能高精度地控制切割头2的运 动路径,且用户只需简单的输入相应数据,机器人1就能自动完成切割作业,操作简单、方 便。为了满足小型管支架的三维切割,使得切割头2能适用于狭小空间的运动,且运动范围 更大,所述切割头2设计为钩状,且切割头2的一端部设有切割嘴21,切割头2的内部通过 光纤与激光器相连,激光由所述切割嘴21输出。所述激光器放置于外部专门控制柜里,并 由专门的激光控制器控制激光器的激光发射。所述工作台3的顶面设有旋转盘31。所述旋 转盘31的底面连接有分度器34,所述分度器34与工作台3内部设置的电机33连接,用于 实现工作台3的双工位操作。所述旋转盘31的顶面固定有两个用于夹持加工件4的定位 夹具32,所述两个定位夹具32的中间还设有玻璃板35,所述玻璃板35垂直固定于旋转盘 31顶面,将旋转盘31平分为两半,两个定位夹具32对称设于玻璃板35的两侧。其中,所述 定位夹具32包括三个方形立柱,每个方形立柱的上端均设有气动夹具,且三个方形立柱呈 三角形分布,将加工件4进行三点定位固定,固定效果更好。另外,所述工作台3由一外罩 36密封,既美观又能避免灰尘,并且所述外罩36上还安装有与电机33连接的开关37,用于 控制整个工作台3的工作。
[0025] 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头2设计成具有一连接部22和一钩部23的结构,钩部23垂 直设置于连接部22的一端,且切割嘴21位于钩部23的一端,如图4所示。并且,所述连接 部22的长度仅为200mm,所述钩部23的长度仅为150mm,体积更小,运动更加灵活。另外,所 述激光器采用光纤激光切割器,所述切割嘴21设计为光纤激光切割器专用,切割质量好, 能很好的解决模切的不方便和变形问题。所述分度器33优选了高精度两等分分割器,能很 好地实现工作台3的双工位旋转操作。
[0026] 使用本切割装置加工小型管支架时,先将加工件4放置于位于上料位的一个定 位夹具32上,并利用气动夹具自动夹紧加工件4,然后按动开关37,工作台3将自动旋转 180°到切割工位,此时,控制器控制机器人1开始进行切割。在切割的同时,可进行另一工 位的上下料工作,等一个加工件4切割完成后,旋转台又自动旋转180°,进行下一加工件4 的切割,如此循环,高效便捷。
[0027]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 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 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包括机器人(1),机器人(1)前臂的端 部安装有切割头(2),与机器人(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工作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 (1)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切割头(2)为钩状,切割头(2)的一端部设有切割嘴(21),切割 头(2)的内部通过光纤与激光器相连,且激光由所述切割嘴(21)输出;所述工作台(3)的 顶面设有旋转盘(31),所述旋转盘(31)的顶面固定有两个定位夹具(32),所述旋转盘(31) 的底面连接有分度器(34),所述工作台(3)内部设有与分度器(34)连接的电机(3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切割头(2)具有一连接部(22)和钩部(23),钩部(23)垂直设置于连接部(22)的一端, 且切割嘴(21)位于钩部(23)的一端;所述连接部(22)的长度为200mm,所述钩部(23)的 长度为150m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两个定位夹具(32)的中间还设有玻璃板(35),所述玻璃板(35)垂直固定于旋转盘(31) 顶面,将旋转盘(31)平分为两半,两个定位夹具(32)相背对称设于玻璃板(35)的两侧。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定位夹具(32)包括三个方形立柱,每个方形立柱的上端均设有气动夹具。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三个方形立柱呈三角形分布。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切割嘴(21)为光纤激光切割器专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分度器(34)为高精度两等分分割器。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工小型管支架的双工位三维切割设备,其 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由一外罩(36)密封,且所述外罩(36)表面还设有与电机(33) 连接的开关(37)。
【文档编号】B23K26/38GK203843373SQ201420223107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4日
【发明者】胡中元, 林丛春, 李学文, 姚建强 申请人:武汉天琪激光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