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46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包括夹具体和定位套,定位套固定在夹具体的端面,夹具体孔中装有弹簧夹头,被加工零件锥齿轮轴装入定位套孔内,其后部轴端插入弹簧夹头孔中;所述对刀座装在定位套外端面,对刀块插入对刀座的孔中。本实用新型的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通过对刀块上固定的偏心轴球头插入锥齿轮齿槽,使锥齿轮在圆周位置方向进行定位,再通过弹簧夹头夹紧锥齿轮轴的后部轴端,使锥齿轮轴定向和定位。本实用新型的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具有对刀准确、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可靠等特点,因此非常适合齿形加工机床工件加工对刀和装夹时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定向和定位夹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0002]齿形加工机床工作时,若在零件毛坯上加工出齿形,则零件只需正确固定在工作台面的专用夹具上即可;若齿形经粗加工后须作进一步精加工,如进行磨齿等工作,则必须通过调整齿轮在圆周方向的角度以进行砂轮的对刀,再紧固在工作台面的专用夹具上,以保证轮齿的二侧面都能通过磨齿精加工出来。
[0003]对刀过程是齿轮与砂轮的啮合过程,既要避免砂轮顶部与齿轮的轮齿发生碰撞,同时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必须使砂轮与轮齿齿槽两侧的齿面实现平衡接触,避免产生齿槽两侧齿面磨削余量的不均等。因此齿形的二次精加工,首先必须进行磨齿砂轮的对刀。传统采用人工对刀的方法进行对刀调整,工人通过观察磨削过程中齿槽两侧产生火花的情况,判断是否完成了对刀;或者采用简单的啮合方法来进行人工判断。但人工对刀的方法效率低下,对刀过程需经多次调整,每次更换工件后都需要重新对刀,导致加工工件的一致性不好,还过于依赖工人的经验,最重要的是由于对刀精度不高、余量不均,加工齿轮的精度受到严重影响。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提高齿形二次精加工时对刀的工作效率,简化操作,降低工作难度,并使齿槽两侧齿面磨削的余量均等,提高齿轮磨齿加工的精度。
[0006]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包括夹具体和与夹具体连接的定位套,夹具体和定位套都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安装被加工锥齿轮轴,定位套外端面设有对刀座,对刀座里插入对刀块,对刀块孔中设有偏心轴,偏心轴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偏心轴下端为球头,球头位于锥齿轮轴的齿槽中,锥齿轮轴的尾部与弹簧夹头连接,弹簧夹头与油缸装置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对刀座设有方形孔,对刀块尾部为与方形孔配合的长方体,保证对刀块在对刀座方孔中移动自如、不发生相对转动。
[0008]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夹头的头部为锥台状,夹具体的中心孔设有与锥台状配合的圆锥孔,弹簧夹头后移时其锥台状外圆在圆锥孔中收缩,使得弹簧夹头紧紧的夹住被加工锥齿轮轴。
[0009]作为优选,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杆和铜垫,铜垫位于锁紧螺杆与偏心轴之间,利用锁紧螺杆的头部紧紧的顶住偏心轴,铜垫增加了受力面积,保护偏心轴不受挤压变形,并更方便锁紧螺杆锁紧偏心轴。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夹具体的尾部设有导向螺钉,弹簧夹头设有导向槽,导向槽沿导向螺钉运动,使弹簧夹头能更好的前后移动,而不发生圆周方向的晃动。
[00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当被加工零件锥齿轮轴装入定位套的中心孔后,将对刀块插入对刀座的方孔中,对刀块上偏心轴球头插入锥齿轮轮齿的某个齿槽中,施加一定的力保证锥齿轮齿部后端面贴牢定位套外端面,再驱动机床工作台后部的油缸装置向后拉动弹簧夹头,锥齿轮轴即被准确地固定在机床工作台面专用夹具上,即能保证齿槽的两侧齿面有相等的磨削余量,因此本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工作效率高,齿轮的磨齿加工精度也得到有效地提高,因此非常适合各机械工厂齿形加工对刀与装夹时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包括夹具体10和与夹具体10连接的定位套6,夹具体10和定位套6都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安装被加工锥齿轮轴5,定位套6外端面设有对刀座8,对刀座8孔内插入对刀块4,对刀块4孔中设有偏心轴3,偏心轴3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偏心轴3下端为球头,球头位于锥齿轮轴5的齿槽中,锥齿轮轴5的尾部与弹簧夹头12连接,弹簧夹头12与油缸装置连接。
[0015]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刀座8设有方形孔,对刀块4尾部为与方形孔配合的长方体,保证对刀块4在对刀座8方孔中移动自如、不发生相对转动;弹黃夹头12的头部为维台状,夹具体10的中心孔设有与锥台状配合的圆锥孔,弹簧夹头12后移时其锥台状外圆在圆锥孔中收缩,使得弹簧夹头12紧紧的夹住被加工锥齿轮轴5 ;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杆I和铜垫2,锁紧螺杆I与偏心轴3之间设有铜垫2,利用锁紧螺杆I的头部紧紧的顶住偏心轴3,铜垫2增加了受力面积,保护偏心轴3不受挤压变形,更方便锁紧螺杆I锁住偏心轴3 ;夹具体10的尾部设有导向螺钉13,弹簧夹头12设有导向槽,导向槽沿导向螺钉13运动,弹簧夹头12能方便地如后移动,而不发生圆周方向的晃动。
[00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在实际使用时,夹具体10通过一组螺栓装在机床工作台表面,定位套6通过一组螺栓固定在夹具体10的端面,夹具体10孔中装有弹簧夹头12,被加工零件锥齿轮轴5装入定位套6中心孔内,被加工零件锥齿轮轴5后部轴端插入弹黃夹头12孔中;夹具体10后部装有导向螺钉13,其下部插入弹黃夹头12后部外圆表面的直槽中,使弹簧夹头12与夹具体10在圆周方向上不发生相对转动,锥齿轮轴5尾部经夹紧后也不与夹具体10发生相对转动。
[0017]本对刀定位夹具在进行锥齿轮轴5的首件加工时,先按照传统方法采用人工对刀法进行对刀调整,即通过观察试磨过程中齿槽两侧产生火花或采用简单的啮合方法来进行人工判断,使锥齿轮轮齿两侧齿面磨削余量均等,再驱动机床工作台下部的油缸装置向后拉动弹簧夹头12夹紧锥齿轮轴5后,启动机床进行磨齿加工。
[0018]当首件锥齿轮轴5磨齿加工结束后,工件不得放松及取下。对刀座8预先通过一组螺钉装在定位套6外端面上,将对刀块4插入对刀座8的方孔中,在对刀块4的前端垂直孔中装入偏心轴3,偏心轴3下端的球头插入齿轮的轮齿间,通过调整偏心轴3在对刀块4孔中的高度和转角,使偏心轴3的球头与轮齿左右齿侧同时在齿宽的中部密切接触,再用锁紧螺杆I和铜垫2进行紧固。
[0019]当批量加工锥齿轮轴5时,将锥齿轮轴5装入定位套6孔内,锥齿轮轴5后部轴端插入弹簧夹头12孔中,再将对刀块4组件(含有紧固后的偏心轴3)插入对刀座8的方孔中,将对刀块4上偏心轴3的球头插入锥齿轮轮齿的某齿槽中,施加一定的力保证锥齿轮齿部后端面贴牢定位套6外端面,驱动机床工作台下部的油缸装置向后拉动弹簧夹头12将锥齿轮轴5夹紧,即已完成对刀工作,齿轮两侧齿面有相等的磨削余量,此时可取下对刀块4组件,启动机床进行磨齿加工。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体和与夹具体连接的定位套,夹具体和定位套都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安装被加工锥齿轮轴,定位套外端面设有对刀座,对刀座里插入对刀块,对刀块中设有偏心轴,偏心轴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偏心轴下端为球头,球头位于锥齿轮轴的齿槽中,锥齿轮轴的尾部与弹簧夹头连接,弹簧夹头与油缸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刀座设有方形孔,对刀块尾部为与方形孔配合的长方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夹头的头部为锥台状,夹具体的中心孔设有与锥台状配合的圆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杆和铜垫,铜垫位于锁紧螺杆与偏心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轴对刀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体的尾部设有导向螺钉,弹簧夹头设有导向槽,导向槽沿导向螺钉运动。
【文档编号】B23F23/06GK203992680SQ20142030767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0日
【发明者】华明圣, 顾益明, 张晓红, 姜顺喜 申请人:南京兴农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