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4846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框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锯,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锯条,所述锯条包括条形片状的台金和设于所述台金一侧的多个锯齿安装部,所述锯齿安装部沿台金宽度方向向外突出而形成,呈山峰状,所述锯齿安装部上安装有锯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金近于锯齿一端的厚度大于远离锯齿一端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的框锯,其锯条打破传统断面呈矩形的台金形状,赋予台金一定的梯度,增加台金的刚性和强度,减小与锯齿的厚度差距,有利于避免跑锯、切偏现象的发生,提高切削稳定性。
【专利说明】一种框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锯条的加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框锯。

【背景技术】
[0002]框锯机又称排锯机、闯锯机,是将多根锯条张紧在锯框上形成框锯,由曲柄(或曲轴)连杆机构驱动锯框做上下或左右的往复运动,使装在锯框上的多根锯条对块状材料进行纵向锯切的机械。框锯由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实现生产连续化、自动化,而被广泛地应用。
[0003]框锯锯条包括条形片状的台金、设于台金一侧的多个锯齿安装部,以及安装在锯齿安装部上的锯齿。传统的锯条台金沿宽度方向各位置的厚度相同,即断面呈矩形,这样的锯条,台金与锯齿的厚度差距较大,刚性不够,容易发生跑锯、切偏等现象,影响切削稳定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锯条台金带有梯度、锯条刚性强、切削稳定性佳,且利于散热、排屑的框锯。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框锯,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锯条,所述锯条包括条形片状的台金和设于所述台金一侧的多个锯齿安装部,所述锯齿安装部沿台金宽度方向向外突出而形成,呈山峰状,所述锯齿安装部上安装有锯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金近于锯齿一端的厚度大于远离锯齿一端的厚度。
[0006]优选的,所述台金近于锯齿一端的厚度d与远离锯齿一端的厚度a满足:(C°5=0.39*a2+0.51*a+0, 35,且厚度 a 与锯条宽度 b 的比值在 0.4-0.9: 40。
[0007]优选的,所述台金,从近于锯齿一端向远离锯齿一端,由依次设置的平行部和对称倾斜部组成,所述台金沿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具有相同的断面,从断面方向看,所述平行部的两侧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台金厚度方向,所述对称倾斜部的两侧面关于台金宽度方向对称并向台金中心倾斜。
[0008]优选的,所述平行部宽度占锯条宽度的1/8-1/4。
[0009]优选的,所述锯齿齿刃的厚度T与所述厚度a的比值在1.5-1.8。
[0010]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的框锯,其锯条打破传统断面呈矩形的台金形状,赋予台金一定的梯度,增加台金的刚性和强度,减小与锯齿的厚度差距,有利于避免跑锯、切偏现象的发生,提高切削稳定性。
[0012]2.在一定的锯条宽度范围内,进一步设计台金两端的厚度a与d在合适的比例:d:r5 =0.39*a2+0.51*a2+0.35,可以获得较佳的增强台金刚性的效果,使得其刚性是传统锯条的1.5倍以上。
[0013]3.台金可以设置两段式,其中平行部有利于在台金梯度形状增强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近于锯齿端的刚性,同时对称倾斜部还有利于散热和排屑,避免烧糊现象的发生,两者配合赋予锯条优良的综合性能。尤其平行部宽度占锯条宽度的1/8-1/4,d:r=0.39*a2+0.51*a+0.35,同时a: b = 0.4-0.9: 40时,锯条在刚性、散热、排屑方便的性能结合的最佳。
[0014]4.锯条台金的厚度与锯齿齿刃厚度进一步控制在适宜的比例:T:a= 1.5-1.8,也有助于锯条整体获得更强刚性,使得切削效果更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框锯切割材料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4中锯条的正视图;
[0018]图3是图2所示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是图2的A-A断面图;
[0020]图5是对比例1-7框锯锯条的正视图;
[0021]图6是图5所示局部E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7是图5的F-F断面图;
[0023]图8是实施例1-14框锯锯条和对比例1-7框锯锯条进行台金刚性测试的示意图;
[0024]图9是实施例1-7框锯锯条和对比例1-7框锯锯条进行台金刚性测试的弯曲量对比图;
[0025]图10是实施例8-14框锯锯条和实施例1-7框锯锯条进行台金刚性测试的弯曲量对比图;
[0026]图11是实施例1-7框锯锯条和对比例1-7框锯锯条进行台金刚性测试的刚性比示意图;
[0027]图12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13是实施例8-14框锯锯条相对于对应实施例1_7框锯锯条的刚性增加率示意图;
[0029]图中:1、锯条,2、台金,3、锯框,5、材料,8、断面,82、平行部,822、侧面,84、对称倾斜部,842、侧面,4、锯齿安装部,42、顶点部,44、锯齿安装面,6、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31]如图1-4所示,一种框锯,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锯条1,锯条I张紧在锯框3上。锯条I包括条形片状的台金2和设于台金2 —侧的多个锯齿安装部4。其中台金2即锯条本体,锯齿安装部4上则安装有锯齿6,锯齿6为梯形齿。台金2近于锯齿6 —端的厚度大于远离锯齿6 —端的厚度。
[0032]具体的,锯齿安装部4沿台金2宽度方向向外突出而形成,呈山峰状,台金2上各锯齿安装部4等间隔设置。锯齿安装部4的顶点部42,沿台金2宽度方向向外突出,且顶点部42的内周侧处有锯齿安装面44,锯齿安装面44上形成可安置锯齿6的呈阶梯状的空缺。因此,各锯齿6安装在对应的锯齿安装部4,沿台金2长度方向排列,也成等间隔设置。
[0033]台金2,从近于锯齿6 —端向远离锯齿6 —端,由依次设置的平行部82和对称倾斜部84组成。台金2沿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具有相同的断面,从断面方向看,平行部82的两侧面822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台金2厚度方向,对称倾斜部84的两侧面842关于台金2宽度方向对称并向台金2中心倾斜。台金2近于锯齿6 —端的厚度即平行部82厚度d与远离锯齿6 —端的厚度a满足:d+r5=0.39*a+0.51*a+0.35,且厚度a与锯条I宽度b的比值在0.4-0.9: 40。平行部82宽度c占锯条I宽度b的1/8-1/4。锯齿6齿刃的厚度T与厚度a的比值在1.5-1.8。
[0034]实施例1
[0035]框锯锯条I的长度L为420臟,宽度b为40mm。从断面方向看,锯齿6齿刃厚度T为0.7mm,台金2的平行部82厚度d为0.62mm,平行部82宽度c为5mm,台金2厚度a为0.4mm。
[0036]实施例2
[0037]框锯锯条I的长度L为500臟,宽度b为40mm。从断面方向看,锯齿6齿刃厚度T为0.9mm,台金2的平行部82厚度d为0.70mm,平行部82宽度c为5mm,台金2厚度a为0.5mmο
[0038]实施例3
[0039]框锯锯条I的长度L为500mm,宽度b为40mm。从断面方向看,锯齿6齿刃厚度T为1.0mm,台金2的平行部82厚度d为0.80mm,平行部82宽度c为5mm,台金2厚度a为0.6mmο
[0040]实施例4
[0041]框锯锯条I的长度L为500mm,宽度b为40mm。从断面方向看,锯齿6齿刃厚度T为1.1mm,台金2的平行部82厚度d为0.90mm,平行部82宽度c为5mm,台金2厚度a为0.7mm0
[0042]实施例5
[0043]框锯锯条I的长度L为500mm,宽度b为40mm。从断面方向看,锯齿6齿刃厚度T为1.25mm,台金2的平行部82厚度d为1.0lmm,平行部82宽度c为5mm,台金2厚度a为0.8mmο
[0044]实施例6
[0045]框锯锯条I的长度L为500mm,宽度b为40mm。从断面方向看,锯齿6齿刃厚度T为1.4mm,台金2的平行部82厚度d为1.12mm,平行部82宽度c为5mm,台金2厚度a为
0.9mmο
[0046]实施例7
[0047]框锯锯条I的长度L为500mm,宽度b为40mm。从断面方向看,锯齿6齿刃厚度T为1.6mm,台金2的平行部82厚度d为1.25mm,平行部82宽度c为5mm,台金2厚度a为
1.0mm0
[0048]实施例8-14
[0049]实施例8-14的框锯,其锯条参数分别在实施例1-7的基础上对应改变平行部82宽度c为10mm。
[0050]对上述实施例1-14以及下述对比例1-7的锯条分别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弯曲量测定试验,测定方法如下:如图8所示,锯条水平放置,两端固定,对其台金2中心施加竖直向下、大小为9.SN的负荷,测定台金2在相应方向的最大弯曲量。弯曲量计算公式:弯曲量δ=(W*L3)/(192*E*I),其中,W:负荷,L:锯条长度,E:杨氏模量,1:断面二次力矩。
[0051]对比例1-7:如图5-7所不,一种框锯,与实施例1-7 对应,且各自的区别均在于:锯条台金2沿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具有相同的断面8,且断面8整体呈矩形,即台金沿宽度方向各位置的厚度相同。同时,对比例1-7与实施例8-14也是相同的对应关系。具体参数见表I。
[0052]表I
[0053]
T (mm) a (mm) b (mm) c (mm) d (mm)L (mm)
实施例10.70.44 0 — 50.6 24 2 0 ~
实施例 20.90.54 0 — 50.7 05 0 0 ~
实施例3 — 1.0 — 0.6 — 40 " 50.8 0 — 5 0 0
实施例 41.10.74 050.9 05 0 0
实施例 5__1_2_5__0_8__40__5__1_0J__500
实施例 6__U__U__40__5__\_U__500
实施例71.61.0 I 4。 I 5 I 1.2 55 0 0
实施例 8丨 0.7I 0.4I 4010 I 0.62I 420
实施例 90.90.540100.70— 500
实施例 101.00.6一40100.80500
实施例 11I, I0.740100.90500
实施例 121.250.840101.0l500
实施例 131.40.940101.12— 500
实施例 14I 1.6I 1.0I 40101.25500
对比例 I0.70.44 0 /I420
对比例 2一 0.9— 0.5— 40— /I— SQfl
对比例 3一 1.0一 0.6一 40~ /I一 500
对比例 4__y__OJ__40__/__/__500
对比例 51.2 50.84 0 /I— 500
对比例 61.40.940— /I500
对比例 71.61.04 0 /I500
[0054]本实用新型框锯锯条I台金使用与对比例锯条台金相同的钢材时,杨氏模量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断面形状不同,因此断面二次力矩的值会有差异,具体测定结果如图9-10所示。由图9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7锯条的弯曲量相对于各自对应的对比例来说都是减小的,并且至少在台金厚度0.4-1.0mm范围内,本实用新型锯条I的弯曲量整体来看是小于对比例锯条弯曲量的。由图10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14中任意框锯锯条的弯曲量B相对于实施例1-7中对应框锯锯条的弯曲量A都是减小的,因此,结合图9-10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14锯条的弯曲量相对于各自对应的对比例来说也都是减小的,并且至少在台金厚度0.4-1.0mm范围内,本实用新型锯条I的弯曲量整体来看是小于对比例锯条弯曲量的。因此具有一定梯度的锯条台金其刚性优于厚度一致的锯条台金,可大大提高框锯锯条切削时的稳定性。
[0055]对比例1-7锯条与实施例1-7中对应锯条的弯曲量比值即实施例1-7与对比例1-7的刚性比如图11所示。可见,在台金厚度0.4-1.0mm范围内,本实用新型锯条I台金的刚性是对比例的1.5倍及以上,并且随着台金厚度a的减小而增大。当实施例6锯条I的台金刚性正好是对比例6锯条台金刚性的1.5倍时,台金厚度a与平行部82厚度d的关系可简化为:d+o°5=1.25*a0
[0056]图12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锯条I通过相对于对比例更薄的台金即可获得与对比例相同的刚性,因此成品率也更高。例如,为获得与对比例锯条在台金厚度0.9mm时相同的刚性,本实用新型锯条I的台金厚度a能够薄化到0.77mm,也即刃厚可以从1.4mm薄化到1.2_。
[0057]由图10可知,在台金厚度0.4-1.0mm范围内,实施例8_14中任意框锯锯条的弯曲量B相对于实施例1-7中对应框锯锯条的弯曲量A是减小的,因此根据下述公式计算刚性增加率:刚性增加率(%) = [ (A-B)/A] X 100,从而得到图13所示的曲线。由图13可知,刚性增加率随着a的减小而增大,刚性增加率在a = 0.4mm时最大,为VA。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面仅列出了平行部宽度c取为5mm的实施例1-7和c取为1mm的实施例8-14,但发明人对c在5mm-10mm的范围的对应锯条都进行了相应的弯曲量测定,结果弯曲量均是在a = 0.4-1.0mm的范围内随着a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始终小于对比例1_7中对应锯条的弯曲量。
[0058]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框锯,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锯条,所述锯条包括条形片状的台金和设于所述台金一侧的多个锯齿安装部,所述锯齿安装部沿台金宽度方向向外突出而形成,呈山峰状,所述锯齿安装部上安装有锯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金近于锯齿一端的厚度大于远离锯齿一端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金近于锯齿一端的厚度d与远离锯齿一端的厚度a满足:d !I'=0.39*aJ+0.51 *a+0.35,且厚度a与锯条宽度b的比值在 0.4-0.9: 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框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金,从近于锯齿一端向远离锯齿一端,由依次设置的平行部和对称倾斜部组成,所述台金沿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具有相同的断面,从断面方向看,所述平行部的两侧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台金厚度方向,所述对称倾斜部的两侧面关于台金宽度方向对称并向台金中心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框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部宽度占锯条宽度的1/8-1/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齿刃的厚度T与所述厚度a的比值在1.5-1.8。
【文档编号】B23D51/02GK203944922SQ201420338209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井出强 申请人:昆山兼房高科技刀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