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91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其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上的导轨安装座;所述导轨安装座前端的外侧通过定位块支撑柱设置有互联条定位块,所述互联条定位块位于导轨安装座前端的上方,互联条定位块上设置若干用于形成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圆柱定位销;导轨安装座后端的外侧设置若干定位槽体,所述定位槽体与导轨安装座上用于调整定位槽体位置的连杆调整机构连接,定位槽体上设置有互联条后端导向槽,导轨安装座后端的互联条导向槽与导轨安装座前端的互联条前端导向槽呈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提高导向精度,降低互联条与电池片焊接的不良率,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机构,尤其是一种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属于光伏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光伏组件生产制造中,电池片焊接是第一道工艺。由于人力成本的上升和生产效率的制约,手工焊接工艺已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随着光伏制造业的自动化生产逐渐普及,目前光伏组件生产企业一般都使用全自动串焊机实现焊接工艺。
[0003]自动化焊接工艺中,在正式焊接之前需要先将互联条(焊带)和电池片上的主栅线进行对准。互联条与电池片上的主栅线对准采用对准系统,该对准系统是由视觉定位系统、软件系统和机械执行机构共同完成的。目前的机械对准机构存在缺陷,并且调整不方便,自动焊接过程中容易导致互联条与电池片主栅线的错位,从而造成组件产品的功率损失和外观不良;特别是互联条与电池片正面主栅线的错位,将会直接导致产品因正面露白而返工或降级。
[0004]此外,光伏组件产品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对产品的外观要求较高。目前的互联条焊接露白要求不超过0.3mm,即要求互联条与主栅线对位偏差小于0.3_,焊接时的压针要垂直下压,保证焊接后的错位偏差不超过0.3_。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露白要求会继续提高,未来可能是0.2mm或0.1mm0因此,现有光伏串焊机的互联条导向机构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其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提高导向精度,降低互联条与电池片焊接的不良率,安全可靠。
[0006]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上的导轨安装座;所述导轨安装座前端的外侧通过定位块支撑柱设置有互联条定位块,所述互联条定位块位于导轨安装座前端的上方,互联条定位块上设置若干用于形成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圆柱定位销;
[0007]导轨安装座后端的外侧设置若干定位槽体,所述定位槽体与导轨安装座上用于调整定位槽体位置的连杆调整机构连接,定位槽体上设置有互联条后端导向槽,导轨安装座后端的互联条后端导向槽与导轨安装座前端的互联条前端导向槽呈--对应关系。
[0008]所述互联条定位块上通过四个圆柱定位销形成一个互联条前端导向槽,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宽度为1.6mnTl.65mm。
[0009]所述互联条后端导向槽的深度为7.2mm,宽度为1.65mm。
[0010]所述导轨安装座的后端设置至少三个定位槽体,所述三个定位槽体分别支撑在第一导向槽支撑柱、第二导向槽支撑柱以及第三导向槽支撑柱的顶端,第一导向槽支撑柱的底端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二导向槽支撑柱的底端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三导向槽支撑柱的底端与第三连杆连接。
[0011]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一丝杆支座,所述第一丝杆支座上设置与所述第一丝杆支座配合的第一调节微分头;第二连杆上设置第二丝杆支座,所述第二丝杆支座上设置与所述第二丝杆支座配合的第二调节微分头,第三连杆上设置第三丝杆支座,所述第三丝杆支座上设置与所述第三丝杆支座配合的第三调节微分头。
[0012]导轨安装座上设置用于安装第四调节微分头的四栅电池调节预留孔;安装于四栅电池调节预留孔的第四调节微分头能与第四连杆支座连接,第四连杆支座能与第四连杆连接,第四连杆上设置用于支撑第四个定位槽体的第四导向槽支柱。
[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导轨安装座前端的互联条导向块上通过圆柱定位销形成互联条前端导向槽,减少互联条与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接触面积;导轨安装座的后端在定位槽体上设置互联条后端导向槽,通过互联条后端导向槽的深度以及宽度的设置,能够增加导向厚度,减少互联条左右活动的空间,从而有效提高了互联条的导向精度,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降低互联条与电池片焊接的不良率,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互联条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定位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_底板、2-导轨安装座、3-侧面板、4-端块板、5-定位块支撑柱、6-互联条定位块、7-圆柱定位销、8-第一调节微分头、9-第二调节微分头、10-四栅电池调节预留孔、11-第三调节微分头、12-第一连杆、13-第一导向槽支撑柱、14-第二连杆、15-第二导向槽支撑柱、16-第三连杆、17-第三导向槽支撑柱、18-定位槽体、19-互联条后端导向槽、20-第一丝杆支座、21-第二丝杆支座、22-第三丝杆支座、23-定位块安装槽、24-横板、25-竖板以及26-槽体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导向精度,降低互联条与电池片焊接的不良率,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I以及位于所述底板I上的导轨安装座2 ;所述导轨安装座2前端的外侧通过定位块支撑柱5设置有互联条定位块6,所述互联条定位块6位于导轨安装座2前端的上方,互联条定位块6上设置若干用于形成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圆柱定位销7 ;
[0020]导轨安装座2后端的外侧设置若干定位槽体18,所述定位槽体18与导轨安装座2上用于调整定位槽体18位置的连杆调整机构连接,定位槽体18上设置有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导轨安装座2后端的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与导轨安装座2前端的互联条前端导向槽——对应。
[0021]具体地,底板I呈矩形,导轨安装座2固定在底板I上,通过底板I能将整个导向机构安装在所需的位置。导轨安装座2的形状与底板I相一致,导轨安装座2小于底板1,导轨安装座2的两侧面安装有侧面板3,在导轨安装座2的两端安装有端块板4。导轨安装座2前端的外侧设置两个定位块支撑柱5将互联条定位块6支撑在导轨安装座2的上方,定位块支撑柱5位于端块板4的外侧,定位块支撑柱5垂直底板I以及导轨安装座2。定位槽体18位于导轨安装座2相对应的端块板4的外侧,定位槽体18上的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的槽底与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通过连杆调整机构进行调整后能使得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与对应的互联条前端导向槽同轴分布,以提高对互联条的定位精度。
[0022]如图2所示,所述互联条定位块6上通过四个圆柱定位销7形成一个互联条前端导向槽,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宽度为1.6mnTl.65m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互联条定位块6呈长条形,互联条定位块6的下部设置定位块安装槽23,互联条定位块6通过定位块安装槽23与定位块支撑柱5连接固定。图2中,互联条定位块6的中心区域设置形成三个互联条前端导向槽,以用于对三栅电池的互联条的定位,当对于其他数量的互联条进行定位时,可以在互联条定位块6上进行扩展。互联条定位块6上四个圆柱定位销7形成一个互联条前端导向槽,改变现有技术中互联条与前端导向的面接触,实现互联条与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电接触,减少了互联条与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接触面积,圆柱定位销7之间的间隙可以做到互联条宽度的(T0.05mm范围内,从而使得互联条在导轨安装座2的前端导向精度更尚O
[0023]如图3所不,定位槽体18由横板24与竖板25组成,竖板25垂直分布在横板24的一端,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与竖板25同轴分布,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从竖板25的顶端向下延伸。在竖板25与横板24的结合部设置槽体连接孔26,通过在槽体连接孔26内安装固定螺栓能将整个定位槽体18的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的深度为7.2mm,宽度为1.65mm,从而增加了导向厚度,减少互联条的自由活动空间,进一步提尚互联条的定位精度,确保了自动串焊机的焊接偏差不大于0.3mm。
[0024]所述导轨安装座2的后端设置至少三个定位槽体18,所述三个定位槽体18分别支撑在第一导向槽支撑柱13、第二导向槽支撑柱15以及第三导向槽支撑柱17的顶端,第一导向槽支撑柱13的底端与第一连杆12连接,第二导向槽支撑柱15的底端与第二连杆14连接,第三导向槽支撑柱17的底端与第三连杆16连接。
[0025]图1中示出了,在导轨安装座2的后端设置三个定位槽体18,即在导轨安装座2的后端同时形成三个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此时,在导轨安装座2的前端也具有三个一一对应的互联条前端导向槽。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电池片主栅数目的不同,在导轨安装座2的后端设置相应数量的定位槽体18,此时,只要保证导轨安装座2前端的互联条前端导向槽与互联条后端导向槽的数量一致且能一一对应即可,具体不再赘述。
[0026]第一导向槽支撑柱13、第二导向槽支撑柱15以及第三导向槽支撑柱17相互平行,且与定位块支撑柱5相平行,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4以及第三连杆16均在导轨安装座2内且相互平行,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4以及第三连杆16在导轨安装座2内沿所述导轨安装座2的长度方向分布,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4、第三连杆16在导轨安装座2内能进行移动,以使得与第一导向槽支撑柱13、第二导向槽支撑柱15以及第三导向槽支撑柱17连接对应的定位槽体18的移动,确保互联条前端导向槽与互联条后端导向槽的同轴,以进行高精度的导向。
[0027]所述第一连杆12上设置有第一丝杆支座20,所述第一丝杆支座20上设置与所述第一丝杆支座20配合的第一调节微分头8 ;第二连杆14上设置第二丝杆支座21,所述第二丝杆支座21上设置与所述第二丝杆支座21配合的第二调节微分头9,第三连杆16上设置第三丝杆支座22,所述第三丝杆支座22上设置与所述第三丝杆支座22配合的第三调节微分头11。
[00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丝杆支座20与第一调节微分头8采用丝杆螺母配合的形式,第二丝杆支座21与第二调节微分头9、第三丝杆支座22与第三调节微分头11的配合形式也均采用丝杆螺母的配合形式。第一调节微分头8、第二调节微分头9以及第三调节微分头11相互平行,且分别与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4以及第三连杆16相互垂直。第一调节微分头8的一端穿过侧面板3与第一丝杆支座20连接,通过第一调节微分头8与第一丝杆支座20的配合,能让第一连杆12进行移动,第二调节微分头9的一端穿过侧面板3后与第二丝杆支座21连接,通过第二调节微分头9与第二丝杆支座21的配合,能让第二连杆14在导轨安装座2内移动。第三调节微分头11的一端穿过侧面板3后与第三丝杆支座22连接,通过第三调节微分头11与第三丝杆支座22的配合,能让第三连杆16在导轨安装座2内移动。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4以及第三连杆16在导轨安装座2内的移动是指沿导轨安装座2宽度方向运动,目的是为了调整相应定位槽体18上的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与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对应。
[00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4以及第三连杆16可以单独进行调整,互联条定位块6上形成的互联条前端导向槽作为移动的基准。第一调节微分头8、第二调节微分头9以及第三调节微分头11对相应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调节的精度为0.0lmm,调整快速方便。第一调节微分头8与第一丝杆支座20、第二调节微分头9与第二丝杆支座21、第三调节微分头11与第三丝杆支座22之间的具体配合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配合形式,只要能够实现对导轨安装座2后端相应的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的位置调整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0030]进一步地,当需要对四栅电池片用的互联条进行导向时,在导轨安装座2的后端需要安装四个定位槽体18,以便形成四个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此时,在导轨安装座2的前端也需要形成四个与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 一一对应的互联条前端导向槽。当在导轨安装座2的后端安装四个定位槽体18时,为了能对每个定位槽体18进行调节,除了上面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4以及第三连杆16外,还需要设置第四连杆,通过第四连杆对第四个定位槽体18的位置进行调节。在具体实施时,在侧面板3设置有四栅电池调节预留孔10,四栅电池调节预留孔10位于第二微分头9与第三调节微分头11之间,通过在四栅电池调节预留孔10内安装第四调节微分头,第四调节微分头与第四丝杆支座连接配合,通过第四微分头与第四丝杆支座的相对运动,能够实现与第四连杆连接的第四定位槽体18的位置调节,以便满足相应电池片的互联条的调整与导向需求,即满足不同需要的扩展要求。
[0031]在具体实施时,根据电池片上需要互联条的数量不同,还可以设置更多的定位槽体18,以便在导轨安装座2的两端形成更多数量且相对一致的互联条前端导向槽与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具体的对每个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位置调节的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微分头与丝杆支座的配合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0032]本实用新型导轨安装座2前端的互联条导向块6上通过圆柱定位销7形成互联条前端导向槽,减少互联条与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接触面积;导轨安装座2的后端在定位槽体18上设置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通过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的深度以及宽度的设置,能够增加导向厚度,减少互联条左右活动的空间,从而有效提高了互联条的导向精度,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降低互联条与电池片焊接的不良率,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包括底板(I)以及位于所述底板(I)上的导轨安装座(2);其特征是:所述导轨安装座(2)前端的外侧通过定位块支撑柱(5)设置有互联条定位块(6),所述互联条定位块(6)位于导轨安装座(2)前端的上方,互联条定位块(6)上设置若干用于形成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圆柱定位销(7); 导轨安装座(2 )后端的外侧设置若干定位槽体(18 ),所述定位槽体(18 )与导轨安装座(2)上用于调整定位槽体(18)位置的连杆调整机构连接,定位槽体(18)上设置有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导轨安装座(2)后端的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与导轨安装座(2)前端的互联条前端导向槽呈 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互联条定位块(6)上通过四个圆柱定位销(7)形成一个互联条前端导向槽,互联条前端导向槽的宽度为 1.6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互联条后端导向槽(19)的深度为7.2mm,宽度为1.65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导轨安装座(2)的后端设置至少三个定位槽体(18),所述三个定位槽体(18)分别支撑在第一导向槽支撑柱(13)、第二导向槽支撑柱(15)以及第三导向槽支撑柱(17)的顶端,第一导向槽支撑柱(13)的底端与第一连杆(12)连接,第二导向槽支撑柱(15)的底端与第二连杆(14)连接,第三导向槽支撑柱(17)的底端与第三连杆(1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杆(12)上设置有第一丝杆支座(20),所述第一丝杆支座(20)上设置与所述第一丝杆支座(20)配合的第一调节微分头(8);第二连杆(14)上设置第二丝杆支座(21),所述第二丝杆支座(21)上设置与所述第二丝杆支座(21)配合的第二调节微分头(9),第三连杆(16)上设置第三丝杆支座(22 ),所述第三丝杆支座(22 )上设置与所述第三丝杆支座(22 )配合的第三调节微分头(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串焊机用互联条导向机构,其特征是:导轨安装座(2)上设置用于安装第四调节微分头的四栅电池调节预留孔(10);安装于四栅电池调节预留孔(10)的第四调节微分头能与第四连杆支座连接,第四连杆支座能与第四连杆连接,第四连杆上设置用于支撑第四个定位槽体(18)的第四导向槽支柱。
【文档编号】B23K37/04GK204235018SQ201420631564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8日
【发明者】翟连方, 吴晓松, 陶俊, 左慧娜, 吴甲奇 申请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