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属筒身底部内壁上加工缺口的装置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2877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在金属筒身底部内壁上加工缺口的装置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容器的制造设备及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金属筒身底部内壁上加工缺口的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保温容器金属壳身的产品中,金属筒身底部与塑料螺丝圈之间没有止转设计,都是采用螺丝圈与筒身过盈来达到止转的功能,当筒身底部为倒喇叭形状时,则螺丝圈过盈就无法起止转的功能,因为螺丝圈会向上移动,行业内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一.螺丝圈外壁上设计环槽与筒身底部的筒壁相抵来限制螺丝圈向上移动,但由于筒身底部筒壁的直径及塑件螺丝圈制造公差大于设计要求,造成部分螺丝圈与筒身配合松或紧都影响装配要求,并且此种结构若非正常旋转金属筒身底部的螺丝圈会引起螺丝圈做相对运动而造成产品内漏水的隐患;二.筒身近翻边处焊止位片,此增加零件及焊接工序而且外缘处有焊接印痕;三.用特制双面胶,成本、工效都较大而且到用户使用时如卸下底后因时间久双面胶失效就不易再安装底。上述问题一直困扰着保温容器行业的生产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在金属筒身底部内壁上加工缺口的装置及工艺。针对当金属筒身为葫芦形下口又没有直线段时,螺丝圈很难通过过盈配合箍紧在金属筒身上,会造成外底无法旋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筒身底部内壁上加工缺口的装置及工艺。利用金属筒身内壁上的缺口与螺丝圈上的凸筋配合达到止转的功能。解决了螺丝圈与底跟转的现象。

本发明提供的在金属筒身底部内壁上加工缺口的装置包括:冲床及模 具,其特征在于上模、下模安装在冲床上,上模柄1安装在冲床的冲头上,下模座14安装在冲床的平台上,下模座14上装有凹模21、工件定位圈9、导套20,金属筒身3经工件定位圈9固定在凹模21内,上模柄1的底部与上模座2的顶部相抵,在上模柄1的作用力下,上模座2下行,凸模23经凸模固定板6安装在上模座2的底部,上模座2经导柱4导向上下移动,顶杆7下部设有压簧17,顶杆7上部穿过下模座14的中心孔,顶杆7顶端与上模座2底部相抵。

所述凸模固定板6经凸模固定板锁紧螺丝25、凸模挂销24安装在上模座2上。

所述凹模21经凹模固定板13、凹模固定板锁紧螺丝15安装在下模座14上。

所述工件定位圈9经定位销8、工件定位圈锁紧螺丝22安装在凹模固定板13上,调节螺丝固定块10经调节螺丝固定块锁紧螺丝12安装在凹模固定板13上,调节螺丝固定块10上设有调节螺丝11。

所述顶杆7底部与上顶块16相抵,上顶块16与下档块18之间设有一压簧17,下档块18和上顶块16用全牙螺杆串接,底端设有压簧锁紧螺丝19,用压簧锁紧螺丝19调节压力大小。

所述导柱4经止位销5安装在凸模固定板6上,导柱4嵌入导套20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上述装置在金属筒身底部内壁上加工缺口工艺,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A.按金属筒身3的直径调整并锁紧工件定位圈9及凹模21的位置;

B.金属筒身3被工件定位圈9固定在凹模21内就位;

C.上模柄1下行挤压上模座2下行,凸模23与凹模21配合,在金属筒身3的内壁上冲制缺口;

D.上模柄1上行,顶杆7在压簧17的恢复力作用下推动上模座2上行,使凸模23与金属筒身3分离复位,取出加工好的金属筒身3。

本发明的优点是经本装置加工具有止转缺口的金属筒身克服了以往容易打转的缺陷,解决了筒身为倒喇叭状时下部与螺丝圈的配合。此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操作容易,采用从金属筒身内部向外冲压,巧妙的改善了凹模强度差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 金属筒身底部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 金属筒身底部缺口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柄,2上模座,3金属筒身,4导柱,5止位销,6凸模固定板,7顶杆,8定位销,9工件定位圈,10调节螺丝固定块,11调节螺丝,12调节螺丝固定块锁紧螺丝,13凹模固定板,14下模座,15凹模固定板锁紧螺丝,16上顶块,17压簧,18下档块,19压簧锁紧螺丝,20导套,21凹模,22工件定位圈锁紧螺丝,23凸模,24凸模挂销,25凸模固定板锁紧螺丝,26金属筒身缺口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有冲床及模具两部分组成,上、下模安装在冲床上,上模柄1固定在冲床的冲头上,下模座14安装在冲床的平台上,下模座14上装有凹模21、工件定位圈9、导套20。凹模21经凹模固定板13、凹模固定板锁紧螺丝15安装在下模座14上。工件定位圈9经定位销8、工件定位圈锁紧螺丝22安装在凹模固定板13上,调节螺丝固定块10经调节螺丝固定块锁紧螺丝12安装在凹模固定板13上,调节螺丝固定块10上设有调节螺丝11。将金属筒身3套放在上模座2外,金属筒 身3经工件定位圈9被固定在凹模21上,上模柄1的底部与上模座2的顶部相抵,在上模柄1的压力下,上模座2下行。凸模23经凸模固定板6安装在上模座2的底部,凸模固定板6经凸模固定板锁紧螺丝25、凸模挂销24安装在上模座2上。导柱4经止位销5安装在凸模固定板6上,导柱4嵌入导套20内,上模座2经导柱4导向上下移动。顶杆7底部与上顶块16相抵,上顶块16与下档块18之间设有一压簧17,下档块18和上顶块16用全牙螺杆串接,底端设有压簧锁紧螺丝19,用压簧锁紧螺丝19调节压力大小。顶杆7上部穿过下模座14的中心孔,顶杆7顶端与上模座2底部相抵,上模座2与顶杆7相互作用。

用上述装置在金属筒身底部内壁上加工缺口工艺步骤如下:在冲制金属筒身3的上止转缺口前,首先,按金属筒身3的直径调整并锁紧工件定位圈9及凹模21的位置,用定位销8固定,工件定位圈9及凹模21的位置一经锁紧不用每次冲压前都需调整。第二步,将金属筒身3放入凹模21内,由工件定位圈9将其固定在工位上就位。第三步,当冲床开始工作时,上模柄1下行压着上模座2下行,带动冲制凸模23下行,下行时凸模23和导柱4可起导向功能,凸模23继续下行,同时顶杆7推动上顶块16下行,促使压簧17压缩,凸模23继续下行最后将金属筒身3的底部内壁上冲出缺口。第四步,冲制完成后,上模柄1上行,顶杆7在压簧17的恢复力作用下推动上模座2上行,使凸模23与金属筒身3分离复位,压簧17开始伸长,上顶块16促使顶杆7带动凸模固定板6及凸模23回到原位。此时冲制缺口的金属筒身3可以顺利取出。完成了一次冲压工序。

此装置可更换工件定位圈,凸模和凹模,适应多种下部形状和下部直径不一样的筒身,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