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5426发布日期:2018-11-07 20:2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信产品的广泛应用,应用于电子通信产品内部的五金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五金产品,如连接器类元件:弹片、射频座等。

在现有五金产品的加工生产中,为了便于连续将五金产品贴装于PCB板上面(PCB,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为;印制电路板),需实现五金产品的连续供料,通常,五金产品被编成载带的方式来传输。而一般采用连续模冲裁的方式来生产五金产品,采用该方式所得到的五金产品为条状或卷状的料带,因此,在将五金产品编成载带之前,仍需先把五金产品从料带上冲裁下来,形成单独的产品。

现有的五金产品加工设备中,其对五金产品料带的输送,通过设置一个拉力机构,使拉力机构对料带作用拉力以输送料带;而对五金产品料带的裁切,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裁切模具把五金产品从料带冲裁下来,再人工逐个将五金产品摆放到载带里完成编带;另一种是通过半自动设备,先于料带上相邻五金产品之间的连接处预压一个V型槽,再把五金产品从料带上折下来,最后,通过吸嘴,将五金产品吸取到载带里完成编带。

然而,现有五金产品加工设备仍存在这样的问题:

1、对料带的输送上,并不能满足高速率平稳输送产品的需求;

2、对五金产品料带的裁切上,一种是采用裁切模具,其切刀更换不易,且采用人工方式,将五金产品摆放到载带里完成编带,该方式操作不便,效率低下;另一种是采用半自动设备,其需要先预压一个V型槽,因此,该方式在工艺上增加了制造的难度,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3、五金产品在裁切之后,就将其进行编带操作,缺少进行检测和不良品的排除,且编带故障多,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旨在解决现有五金产品加工设备所存在的对五金产品传送效率低、传送不稳定、对五金产品裁切工具拆卸不方便、耗费人力、工艺难度高、效率低下和缺少检测、不良排除、编带故障多、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包括:

用于供给五金产品料带的供料机构;

用于将五金产品从绕于所述供料机构的料带上裁切下来的裁切机构;

用于将五金产品裁切后的剩余金属切断回收的余料切断回收机构;

用于转动输送五金产品的送料转盘;

用于检测五金产品是否为良品的良品检测机构;

用于将不良品从所述送料转盘上排除的不良品排除机构;

用于检测所述送料转盘上是否有良品存在的检料机构;

用于检测所述送料转盘上的良品外观是否完好的外观检测机构;

用于对外观完好的良品进行胶膜封装的胶封机构;

以及控制系统;

所述供料机构、所述裁切机构、所述余料切断回收机构、所述良品检测机构、所述不良品排除机构、所述检料机构、所述外观检测机构以及所述胶封机构沿所述送料转盘周向依序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间隔设有送料轨道、用于卷绕所述供料机构所供给料带的针轮、用于驱使所述针轮转动以向所述送料轨道输送料带的第一驱动组以及用于将五金产品从料带上裁切下来的裁切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送料轨道一侧且通过滑动将五金产品从料带上裁切下来的第一切刀、固定于所述送料轨道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切刀相对的第二切刀以及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切刀滑动裁切的第二驱动组。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滑设有由所述第二驱动组驱动的滑杆,所述第一切刀设于所述滑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上套设有用于将料带预压于所述送料轨道上的预压块,所述第一切刀插设于所述预压块中。

进一步地,所述预压块上于所述第一切刀的两侧设有用于将料带上的五金产品定位于与所述第一切刀相对的位置上的定位针。

进一步地,所述预压块与所述送料轨道之间设有用于将料带压紧于所述送料轨道的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供料机构包括用于卷绕料带且向所述裁切机构供给料带的卷带盘、用于收集料带底带的收带盘及用于将底带从所述卷带盘导向所述收带盘上的导向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供底带依序绕转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及第三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设于所述收带盘上,所述收带盘上设有摆动杆;或者,所述第一滚轮设于所述卷带盘上,所述卷带盘上设有摆动杆;所述第二滚轮和所述第三滚轮并排设于所述摆动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转盘的周向上于所述裁切机构和所述良品检测机构之间设有第一定位机构,所述送料转盘的周向上于所述不良品排除机构和所述检料机构之间设有第二定位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的有益效果:

由于上述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采用了供料机构,其可自动、高速、平稳地向裁切机构输送五金产品料带,而裁切机构自动地将五金产品从料带上裁切下来,其避免了由于采用裁切模具而使切刀更换不易的问题,也无需先对料带预压一个V型槽,减少了工艺制造难度,提高生产效率;五金产品被裁切下来之后,余料切断回收机构将剩余金属切断回收,而五金产品由送料转盘转动传送,并依序经过良品检测机构、不良品排除机构、检料机构和外观检测机构等机构的充分检测,再由胶封机构自动对其进行胶封编带,该方式节省人工,操作方便,而且,于五金产品进行自动胶封编带前,对其充分检测,使得胶封编带操作稳定,故障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的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提供的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的裁切机构在A区域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的裁切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提供的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的裁切机构在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的裁切机构的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的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提供的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在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1提供的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在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10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10,包括:

用于供给五金产品料带的供料机构11;

用于将五金产品20从绕于供料机构11的料带上裁切下来的裁切机构12;

用于将五金产品20裁切后的剩余金属切断回收的余料切断回收机构21;

用于转动输送五金产品20的送料转盘13;

用于检测五金产品20是否为良品的良品检测机构14;

用于将不良品从送料转盘13上排除的不良品排除机构15;

用于检测送料转盘13上是否有良品存在的检料机构16;

用于检测送料转盘13上的良品外观是否完好的外观检测机构17;

用于对外观完好的良品进行胶膜封装的胶封机构18;

以及控制系统19;

供料机构11、裁切机构12、余料切断回收机构21、良品检测机构14、不良品排除机构15、检料机构16、外观检测机构17以及胶封机构18沿送料转盘13周向依序排布。

上述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10的工作原理:

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工作时,在控制系统19的控制作用下,首先,供料机构11卷绕五金产品料带,向裁切机构12供给五金产品料带,接着,裁切机构12将五金产品20从料带上裁切下来,余料切断回收机构21将剩余金属切断回收,再将五金产品20置于送料转盘13上,然后,送料转盘13转动传送五金产品20,五金产品20将依序经过良品检测机构14、不良品排除机构15、检料机构16、外观检测机构17及胶封机构18,良品检测机构14检测五金产品20是否为良品,若为不良品,则不良品排除机构15动作,将不良品从送料转盘13上排除;若为良品,则送料转盘13继续将良品传送至检料机构16,检料机构16将检测送料转盘13上是否有良品存在,若不存在,则需补充良品,若存在,送料转盘13继续将良品传送至外观检测机构17下,外观检测机构17对良品的外观进行检测,若良品外观完好,则继续传送至胶封机构18,胶封机构18对良品进行胶膜封装。

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上述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10,采用了供料机构11,其可自动、高速、平稳地向裁切机构12输送五金产品料带,而裁切机构12自动地将五金产品20从料带上裁切下来,其避免了由于采用裁切模具而使切刀更换不易的问题,也无需先对料带预压一个V型槽,减少了工艺制造难度,提高生产效率;五金产品20被裁切下来之后,余料切断回收机构21将剩余金属切断回收,而五金产品20由送料转盘13转动传送,并依序经过良品检测机构14、不良品排除机构15、检料机构16和外观检测机构17等机构的充分检测,再由胶封机构18自动对其进行胶封编带,该方式节省人工,操作方便,而且,于五金产品20进行自动胶封编带前,对其充分检测,使得胶封编带操作稳定,故障少。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系统19用于控制供料机构11、裁切机构12、良品检测机构14、不良品排除机构15、检料机构16、外观检测机构17、胶封机构18和送料转盘13的动作。

细化地,上述五金产品自动加工设备10还包括机体,供料机构11、裁切机构12、良品检测机构14、不良品排除机构15、检料机构16、外观检测机构17、胶封机构18和送料转盘13间隔设置于机体上。当然,还可以是,各机构间隔设置于地面上。

为了便于从供料机构11接收五金产品料带,如图3至图6所示,裁切机构12包括箱体121,箱体121上间隔设有送料轨道122、用于卷绕供料机构11所供给料带的针轮123、用于驱使针轮123转动以向送料轨道122输送料带的第一驱动组141以及用于将五金产品20从料带上裁切下来的裁切组件124。这样,于送料轨道122两端分别设置一针轮123,并于针轮123上绕置料带,启动第一驱动组141,驱使针轮123转动以朝送料轨道122输送料带,料带将自动、平稳、高速被传送到裁切组件124处,使得裁切组件124可以实现持续不断的裁切操作。

为了更好地将五金产品20从料带上裁切下来,如图3所示,裁切组件124包括设于送料轨道122一侧且通过滑动将五金产品20从料带上裁切下来的第一切刀1241、固定于送料轨道122另一侧且与第一切刀1241相对的第二切刀1242以及用于驱使第一切刀1241滑动裁切的第二驱动组142。

工作时,如图1至图3所示,启动第二驱动组142,第一切刀1241在第二驱动组142的作用下,滑动将五金产品20从料带上裁切下来,裁切下来的五金产品20将随着送料轨道122继续传送,并通过针轮123传送而进入编带工序。因此,上述裁切组件124中,第一切刀1241和第二切刀1242分开设置,拆装时,可分别从送料轨道122的一侧拆装第一切刀1241和第二切刀1242,更换方便,且在五金产品20被裁切下来后,由送料转盘13继续传送,并不需要耗费人力,自动将五金产品20送入编带工序,该方式操作方便,效率高;另外,上述裁切组件124中,第一切刀1241在第二驱动组142的驱动下,直接对送料轨道122上的五金产品20进行裁切,而无需经过预压V型槽的工艺,该方式在工艺上减少了制造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第一切刀1241更好地实现滑动将五金产品20从料带上裁切下来,箱体121上滑设有由第二驱动组142驱动的滑杆125,第一切刀1241设于滑杆125上。

当然,可以是,第二驱动组142、滑杆125和第一切刀1241设于送料轨道122的同一侧,也可以是,第二驱动组142和滑杆125设于送料轨道122一侧,滑杆125贯穿送料轨道122,第一切刀1241设于滑杆125的位于送料轨道122另一侧的部分上。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一切刀1241对五金产品20的裁切效果,滑杆125上套设有用于将料带预压于送料轨道122上的预压块126,第一切刀1241插设于预压块126中。进行裁切操作时,预压块126先动作,将料带预压于送料轨道122上,接着,滑杆125和第一切刀1241在第二驱动组142的驱动下,于预压块126中滑动,将对送料轨道122上的五金产品20进行滑动裁切。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第一切刀1241对五金产品20的裁切效果,预压块126上于第一切刀1241的两侧设有用于将料带上的五金产品20定位于与第一切刀1241相对的位置上的定位针127。这样,在预压块126将料带预压于送料轨道122上时,定位针127同时动作,将料带上的五金产品20定位于与第一切刀1241相对的位置上,以便于第一切刀1241进行裁切动作。

为了增强预压块126的预压效果,预压块126与送料轨道122之间设有用于将料带压紧于送料轨道122的压板128。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针轮123的驱动作用,如图5所示,第一驱动组141包括第一电机1411、设于第一电机1411输出轴轴端的主带轮1413以及与主带轮1413通过皮带连接的从带轮1414,主带轮1413和从带轮1414分别与一针轮123同轴设置。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滑杆125的驱动作用,如图5至图7所示,第二驱动组142包括第二电机1412以及连杆1422,连杆1422一端与第二电机1412输出轴轴端连接,另一端与滑杆125连接。

当然,还可以是,第二驱动组142为气缸,滑杆125与气缸的活塞轴连接,这样,第一切刀1241将随着滑杆125,在活塞轴的驱动下,做往返运动,对五金产品20进行裁切。

如图4和图7所示,为了保证第一切刀1241对五金产品20的稳定裁切,箱体121上设有用于供滑杆125穿插以使滑杆125做直线裁切动作的导向座1423,第一切刀1241和预压块126设于导向座1423的一侧,第二电机1412和连杆1422设于导向座1423的另一侧。这样,启动第二电机1412,第二电机1412输出轴带动连杆1422转动,连杆1422带动滑杆125,滑杆125在导向座1423的作用下,沿直线方向,做往返裁切动作。

为了使得针轮123更好地传送五金产品20,两针轮123分别对应设有用于将料带压紧于针轮123上的压轮组1231。

如图1和图8所示,为了使供料机构11更好地输送五金产品料带,供料机构11包括用于卷绕料带且向裁切机构12供给料带的卷带盘111、用于收集料带底带的收带盘112及用于将底带从卷带盘111导向收带盘112上的导向组件113。这样,卷带盘111一边向裁切机构12输送料带,一边在导向组件113的导向作用下,将料带的底带向收带盘112输送,使底带于收带盘112中收集起来。因此,通过卷带盘111、导向组件113和收带盘112的配合动作,使得供料机构11自动、高速、平稳地向裁切机构12输送五金产品料带。

细化地,导向组件113包括供底带依序绕转的第一滚轮1131、第二滚轮1132及第三滚轮1133;第一滚轮1131设于收带盘112上,收带盘112上设有摆动杆1134;或者,第一滚轮1131设于卷带盘111上,卷带盘111上设有摆动杆1134;第二滚轮1132和第三滚轮1133并排设于摆动杆1134上。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校正位置,送料转盘13的周向上于裁切机构12和良品检测机构14之间设有第一定位机构131,送料转盘13的周向上于不良品排除机构15和检料机构16之间设有第二定位机构132。这样,五金产品20在进入良品检测机构14和检料机构16之前,都经过检测位置的校正,因此,利于提高检测精度。

控制系统19包括设于机体上的主机、控制面板和显示屏。

如图10所示,余料切断回收机构21包括用于将五金产品20裁切之后剩余金属切断的切断机构211、用于收集剩余金属的料箱212和用于供剩余金属从切断机构滑入料箱212的滑道213。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